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

孫吉在四個人之中的重要性,趙信是一清二楚的,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只要說服了孫吉,剩下的三個人,都會跟隨的,這麼簡單就能夠讓孫吉明白,這讓趙信少了很多的口舌,對於這些貼身保護他的人而言,他沒有什麼秘密,也不打算保密。

再說也沒有什麼秘密,孫吉他們就是貼身保護他的,他做什麼,除了看卡牌系統內部的事情,孫吉他們不知道以爲,其他的,全程參與了,只是這個情報,之前他們並沒有注意,實際上,他們也曾經進來過幾次的。

孫吉帶著薛玉他們,來到了,一處房間,這裡是整個情報收集的中心,從保州弄來的情報,都會通過口述,記錄在這裡,爲此,趙信專門挑選了幾個靠得住的文案,這裡還多虧了苗家莊的富庶,識字率高於其他地方,就算沒有一個秀才,老童生卻有好幾個。

這些情報的記錄,按道理說,也應該保密,可惜此時此刻,趙信沒有條件,好在,他在苗家莊的威信很高,在挑選的時候,還刻意的挑選一些家庭之中,有人在長弓隊,或者是饅頭工坊工作的人。

無業者無畏,一般有家有業的,總會考慮到背叛的成本,這樣不可能解決任何問題,卻是趙信此時此刻,能夠選擇的最好的方法。

在趙信和苗遠的要求下,每一個到保州銷售饅頭的,都會進行情報的收集,有時候,聽到一些重要的,甚至會在紙上寫出標記記錄,苗家莊現在,在保州一共有16個銷售點,還有12個固定店鋪,從業人員高達的一百多人,他們每天聽到的,看到的,甚至是刻意打聽到的,數量龐大。

每天收穫的情報很多,每個人差不多會寫下來幾頁紙,最終堆積的相當的多,這纔是20多天,就堆滿了房間的一角。

“沒人分類彙總,只是我看一下,重要的弄出來的。”趙信指著另外一邊,說道:“哪裡就是分揀的結果,關於韋貴的情況,就是在那裡!”

趙信所指的方向,是他抽時間,根據分類的標準,把保州大事,軍營,韋貴,還有一些保州官員的情況彙總,保州大事和軍營最多,韋貴和官員最少。

在實際操作之中,趙信也感覺到了這種情報收集的弊端,那就是太底層了。

底層代表著情報的廣度,卻不代表深度,有些事情,只能夠在特定的圈子之中流傳,在另外的圈子之中,或者說,擴張到底層的時候,會出現極大的誇獎和變化,這就是人云亦云,言傳百人成虎的意思。

趙信知道這個缺點,卻無力改變,原因非常的簡單,他沒有這個渠道,高層的渠道不是那麼容易佈設的,要麼是高層之中本身有耳目,要麼是長期通過外圍進行滲透,這兩者趙信都不具備。

雖然說,保州是屬於仁宗麾下的勢力,可不代表他們忠於仁宗就忠於趙信,一旦仁宗把趙信打落凡塵,恐怕孫吉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走吧。

趙信此時的想法,還真的有些多慮了,在生死與共的過程之中,特別是趙信表現出來的一系列神奇之中,孫吉他們的心態已經發生了悄無聲息的變化,這個變化依然是源自仁宗跟趙信的關係。

趙信是仁宗唯一的皇子,是合理的法定繼承人,在這樣的前提下,愛屋及烏產生的忠誠,或許會因爲趙信倒行逆施,而產生變化,可是要是仁宗失心瘋的廢掉趙信的話,他們不會毫不猶豫的走掉,反而會想辦法緩和和解決這個矛盾,這就是忠誠度的變化。

看著如此多的情報,孫吉微微的點頭,沒有走向了整理好的東西,反倒是走向了原始情報,說道:“沒事,我隨便看看。”

孫吉不是專業的情報出身,卻做過皇城司的工作,對於情報也接觸過少許,他翻開情報,果然,在上面記載了很多東西,也很散亂。

比如說,李老實家被盜了,丟了兩隻雞,張大媽兒子闖禍了,在打架了,被衙內抓走了,現在張大媽正在找人疏通,還有軍營之中,誰和誰打架了,誰跟誰的關係不好,總之數量很多,很駁雜,

孫吉隱隱有些明白了,這些完全是市井消息情報,應該是在賣包子的時候,收集到的,從某種意義上面,很全面,卻很零散,沒有一個專門的情報人員,很難從中間找到有用的信息,能夠得到韋貴和韋家的那些信息,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了。

以前都是趙信來分揀的,或許王家的消息就是在這個中間吧。

突然翻過了一頁,也是很平常的東西,他正要翻過去,突然一想的王德用的舉動,王鹹鬆和韋貴,很顯然,是要從軍隊方面入手,哪怕他已經有五六分相信了趙信的說法,卻還是存著萬一的想法。

造反,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北宋,太祖就是造反起家,太宗也有這方面嫌疑,可是之後,兩代皇帝,分別針對軍隊和皇室內部的堵漏,可以說,已經堵住了大部分的問題,但依然有截殺趙信出現,這證明了這玩意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

保州兵變恐怕也是如此,只要殺掉了趙信,趙信獨佔的位置,就重新的回到了大家的手中,雖然仁宗才三十多歲,還有可能,但是這麼多年也就趙信等寥寥幾個獨苗,還只剩下趙信一個,鋌而走險也不是不可能的。

軍隊造反,那麼先兆就很重要,難道說,他立刻找到其他的卷宗,果然,在不少天之內,都看到了同樣的情報,軍隊反應,伙食變差。

軍隊伙食差,在趙信看來,這是正常的,又不是什麼豪華飯店,也不是官員,不會有人在意這些東西的味道的,可是在孫吉看來,這不一樣,突然間變差,還是持續的,這麼十來天不但沒有變好,還是向更差發展。

如果沒有之前的提醒,沒有王鹹鬆,沒有韋貴,或許孫吉不會往這方面想,可是現在,這簡直是明晃晃的變化。

趙信盯著孫吉,特別是孫吉從原始情報,轉到了軍營分揀情報上面,心中微微的萌生了希望,他也想讓孫吉他們發現點什麼雖然明明知道,保州會發生兵變,可是沒有一點的頭緒,讓他很是頭疼他也知道,或許也已經在進行了,應該是可以肯定,一定在進行了,只不過他還不知道,他也想要讓孫吉看出來點什麼。

一份份的翻檢,速度越來越快,孫吉的臉上充滿了凝重,在分揀和原始的幾份情報上面,挑出了幾本,遞給了趙信,有些略顯沉重的說道:“殿下,你看看這些吧,這裡有問題,而且有大問題。”

“不就是伙食不行麼,有什麼問題。”趙信拿過來一看,有些不解的說道,這些軍隊上出現的問題,本就是他監控的重點,剛開始出現的時候,他還很高興,以爲這是對方造反的先兆,可是接下來,就是伙食變差,就沒有別的,他一直認爲待遇上面和月俸上面剋扣根笨就沒有出現。

孫吉看著趙信,嘆息一聲,也就是在這裡,纔看出來趙信的經驗不足,他纔是一個4歲不到的孩子,這些軍隊之中,只有宿將才知道的事情,怎麼可能知道,耐心指點道:“你要知道,軍隊之中的伙食,是有一定的標準的,雖然說,伙食下將,沒有什麼大問題,可是你們的包子,應該銷量不錯吧。”

饅頭和包子生意,不但是趙信現在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苗家莊收入的主要來源,他的生意好壞,直接影響到整體的佈局,趙信點頭的說道:“是啊,我聽苗遠說了,最近生意很好。”

“那就對了,這在持續消耗官兵的儲蓄。”

“可是這有什麼,不是說禁軍的薪水會很高的麼,饅頭和包子價格又不高!”

“再怎麼高,也撐不住這樣持續的消耗,這些擠壓士兵的積蓄,如果說另外一部分,還有未來,一下子斷掉了來源,甚至只要宣佈一點點的流言,已經受到擠壓,怨聲載道的軍營,就會瞬間的爆炸的!”孫吉緩慢說出了結果。

薛玉一直都在聽著,聽著孫吉緩緩道來,有些吃驚的說道:“孫頭,真的有問題,韋貴真的要造反麼?”

孫吉把手中的情報遞給薛玉,說道:“你自己看吧,都是放在紙面上的證據!”

薛玉一推說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看不懂,你說動另外一部分,是士兵儲備金麼?”

趙信略微茫然聽著孫吉和薛玉,說出不知名的名詞,看樣子北宋軍中,還有一項他不瞭解的東西,這個還真就沒辦法了。

古代的軍制,因爲不是史書之中記載的重點,只有大戰,或者是王朝初期和末期的時候,纔有一定的記載,更多的是文人和朝政方面的,哪怕他是研究歷史的專家,也未必能夠了解,特別是軍隊底層這種約定俗成的東西,更不可能出現在其中的。

孫吉專門提出來,肯定是有用,這是他所不瞭解的東西,側耳傾聽孫吉和薛玉的解釋。

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七百六十九章 無用功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前等待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允讓的反應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五百零三章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八十八章 “便宜沒好貨”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二百四十五章 菜刀和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體勸進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七百八十六章 臨時停車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長率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六百九十二章 陸軍海軍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四百五十六章 輕工業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七百九十五章 系統減重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八百五十二章 玉米培育第四百二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第八百七十四章 互助會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一百七十章 特殊抽獎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八百六十章 人口素質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決運力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迷茫的孫吉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二百五十六章 錢的重要第八百四十五章 禮物和提親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
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七百六十九章 無用功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前等待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允讓的反應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五百零三章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八十八章 “便宜沒好貨”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二百四十五章 菜刀和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體勸進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七百八十六章 臨時停車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長率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六百九十二章 陸軍海軍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四百五十六章 輕工業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七百九十五章 系統減重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八百五十二章 玉米培育第四百二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第八百七十四章 互助會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一百七十章 特殊抽獎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八百六十章 人口素質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決運力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迷茫的孫吉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二百五十六章 錢的重要第八百四十五章 禮物和提親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城县| SHOW| 即墨市| 宿州市| 溆浦县| 吴川市| 綦江县| 工布江达县| 虹口区| 扎鲁特旗| 莱州市| 同江市| 乌兰察布市| 五莲县| 十堰市| 寻乌县| 绥中县| SHOW| 永安市| 兴文县| 临安市| 平利县| 寿阳县| 枝江市| 科尔| 寻乌县| 南部县| 黑山县| 义马市| 抚顺县| 临泉县| 阳江市| 措美县| 汉沽区| 崇信县| 克山县| 岳池县| 教育| 商城县| 赤水市| 德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