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

對於參與這一場拍賣會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美妙的晚上,在整個晚上,一共拍賣了80件寶物,平均的成交額高達的2萬貫,也就是說,總量達到了?160萬貫,最高價的一件寶物,價格高達80萬貫。

這是一個來自異國珍寶擺件,用了400多個各色寶石,還有最少15公斤的黃金,單純寶石和黃金的價格,就高達50萬貫以上,更別說其中耗費的心血,起步就是50萬貫,後來兩個豪商爭奪,最終達到了80萬貫,揚州的一個大商人,拿出80萬貫面不改色。

其中引起爭奪最多的,就是一匹汗血寶馬,因爲北宋缺馬的關係,任何一匹馬,在北宋都可以賣上很高的價格,100貫以上,可是對於真正的日行千里的汗血寶馬,也是非常的少見的。

這麼一匹汗血寶馬,最終吸引了超過40個人不停爭奪,價格從最開始的5000貫,逐步的提升,1萬貫,2萬貫,3萬貫,一直到7萬6000貫,這才停下來。

一匹5000貫起的汗血寶馬,居然給拍賣到了15倍以上,這樣的增幅,讓所有人都想不到,提供汗血寶馬的那個,更是高興的要命的。

實際上,在拍賣會上,絕大多數的商品,價格都比一般的價格要高,或許達不到汗血寶馬的程度,但是多個百分之二三十,還是常見的現象。

那些海商們,本來只是試一試,除了汗血寶馬和珍寶擺件之外,就只是比較稀罕,真正的價值並不高。

海商們都是鉅富,雖然說類似珍寶擺件這樣超過50萬的珍寶,不多見,可是超過20萬貫的珍寶,幾乎每一個人都有,看這一場拍賣會的陣勢,絕對可以稱之爲的可怕,哪怕他們提供100萬貫的東西,30%的增長,也是30萬貫啊。

幾萬貫,對於任何人而言,都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對於海商就更是如此,提供50萬貫珍寶的阿拉伯商人,更是如此,他本來,期待值只是60萬貫,誰知道,居然達到了80萬貫,這等於說,多了20萬貫。

付出的是多少,四十抽一,也就是說,2萬貫,這筆賬真的是不錯的。

商人們都很踴躍,要求這個拍賣會繼續辦下去,他們會提供更好的東西。

誠然,一場兩三天的拍賣會,總量達到了160萬貫,四十抽一,就代表著4萬貫,沒花費多少,就賺了這麼多,可是對於趙信而言,這不算什麼。

拍賣會的主要目的,就是獲得關注,把一批鉅商吸引過來,現在這個目的已經達成了,最少獲得了幾百萬貫的收益,拍賣會的幾萬貫,就沒有什麼意思了。

同時,汗血寶馬和珍寶,這是特殊的例子,不可能是常態的,真的立刻開啓第二場拍賣會,根本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收益,反而砸了招牌。

不過,這些海商,趙信也沒有打算得罪,只是告訴他們,在現在就舉辦拍賣會,是肯定不行,這樣不利於銷售,會等待幾個月的時間,到秋天的時候舉辦,在此之前,可以先把寶物報一報,提前宣傳,到時候效果會更好。

沒錯,趙信就採取的後世的大型拍賣會的形式,以春拍和秋拍爲主,真的有一些真正的愛好者,也可以不定期的組織專場的拍賣會,這樣下來,既保證了效率,也不會砸掉招牌。

能夠在這個時代,不遠萬里來到大宋,並且擁有了超過20萬貫的珍寶的,沒有一個是簡單。

雖然他們不知道這個理論,可是粗淺道理還是明白的,這一次的消耗之後,當這些鉅富們都已經離開之後,他們再銷售,肯定會出現問題。

特別是,當那些鉅富們都離開的時候,指望著大名府,還不如他們慢慢去賣。

秋季,還有四五個月,看起來的很遙遠,可是他們如果跟大名府這邊配合,逐步的取得一些宣傳和效果,到時候,可以吸引更多的人。

葉清臣和韓琦,都得到了他們所期待的東西,特別是葉清臣,他完全沒有想到,出於感激跑了一次的大名府,居然得到了200萬貫,哪怕這個錢是給仁宗的,他也有信心拿過來。

韓琦雖然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卻更加的有信心,特別是對於西北的調整到位,補足了最後的一個弱點,他想想也有些後怕,趙信說的這種可能性,不是可能,是肯定出出現的。

雖然他有些看不起元昊,可是元昊能夠立國,甚至是幾次打敗大宋,他個人的能力,是肯定有的,在這樣的前提下,在正面面對銅牆鐵壁的時候,肯定會繞道的,至於進不進入遼國的國境,那真的不輪他來說。

大批的富商,官員,都離開了,大名府本地的富豪,沒有爭奪多少,因爲大名府是單獨列出來的,屬於是鐵匠作坊自營的,類似賈德永這樣,有眼光,願意開發其他市場的是少數,他們之中,除了一些老家再別的城市的,零星獲得了一點訂單,剩下的,就空手而歸了。

鐵匠作坊的產品,徹底的在大名府的刷新了知名度,連鉅富們都爭相的購買的,甚至爲了銷售權,不惜拿出數萬貫,肯定是好東西。

這一批富豪,作爲第一批嘗試的,他們紛紛到了鐵匠作坊的專賣店之中,購買各種的產品,不管是價格,只要是家裡用得著,就先買回來再說。

不得不說,趙信所做出來的產品,都是非常適應這個時代的,一定程度上,每家每戶都需要,他們買回去之後,立刻反響非常好,有些就是他們都沒有注意到作用,深入到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鉅富和高官之家,他們在這個時代,就是官場上面的風向標,他們的喜歡的產品,如果不是真的買不起的,很快,就可以進入到整個大名府,從上而下的力量,總是比從下而上要來的快的多。

大量的新產品,不用去宣傳,最終就可以投入到市場的,短時間,在大名府這邊的銷量,一下子就提升了2倍以上,預計,到最終的可能這個銷量會提升3倍左右,達到月銷量在25-30萬左右。

這恐怕就是大名府的極限,大名府總共纔多少人,而且這些人的消費水平,也是有一定的極限。

拍賣會帶來的熱潮逐步散去,可是珍寶和汗血寶馬,還是引發了北宋的轟動。

北宋,是沒有很多的娛樂活動的,很多的奇人異事,就會在小範圍之中,引發一系列傳播,一個價值80萬貫的珍寶,他是何等的美輪美奐,而一匹被很多人爭奪,最終炒作到了天價的汗血寶馬,也同樣吸引了大家的關注。

一些傳說之中,這個珍寶甚至被說成了數百公斤,甚至是一個屋子那麼大,一個50萬貫的東西,最終價格達到了80萬貫,對於平民百姓而言,那是難以想象。

一套禁軍的裝備,不過是100貫,這已經是非常高昂了,80萬貫,相當於8000禁軍的裝備,而且是全套步人甲這樣的裝備的。

實際上,沒有那麼大,紅寶石,藍寶石,鑽石,他們的比重都不算很高,甚至基礎的昂貴,一個鵝蛋大小的,就有千貫之多,整體的價格高昂,實際上,是各種貴金屬給催生的。

在北宋,一兩白銀的價格,大概超過一貫銅錢,一兩黃金,他的價格是白銀的數十倍,也就是說,一兩黃金,差不多就是十來貫的樣子,16斤的黃金,也就是造價2000多貫,他纔是整個珍寶之中,最不值錢的。可能大一點的寶石,一個寶石的價格,就超過了黃金。

可是黃金卻是重點,不知道海商從哪裡找到的匠人,把黃金刻畫到非常細微,一個個看起來纖細的藤蔓,卻把一個個的寶石包裹其中,最終形成了美輪美奐的珍寶,這一件珍寶,最終,能夠賣出來80萬貫的高價,在這個美麗上面,是最爲重要的原因。

汗血馬,大家都知道是什麼,卻傳言他騎上去,能夠讓猛將增加實力,快如飛。

對於匱乏老百姓而言,這些都成爲了茶餘飯後的談資,哪怕是很多人明明知道,這些都是不可能的,卻依然傳下去。

引發了這一切風波的趙信,卻沒有在風口浪尖上,而是進入到了鐵匠作坊的研究院。

本身,安排給了牛大力很多的工作,不過現在一切的工作都已經放下來了,全力以赴的研究的不鏽鋼。

不鏽鋼,對於後世來說,是一個非常常見的金屬,遍佈在生活之中的各個地方,可是在這個時代,卻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東西。

在改革開放初期,剛剛打開國門的中國,連不鏽鋼都需要大量進口,甚至加工不鏽鋼,在長時間,都是一個高昂價值的,能夠加工不鏽鋼的作坊,在那個時代,是印鈔機的代名詞。

可是對於這個時代,對於牛大力而言,哪怕趙信明確的告訴了他,不鏽鋼,就是在鋼裡面加入鎳,甚至通過卡牌系統,給了牛大力鎳,他依然連續的失敗,最終,有些沒有信心了。

這不開始向趙信求援了。

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風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五十六章 當頭痛擊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七百八十六章 臨時停車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業的威力第二百六十四章 現金壓手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來襲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還是沒跑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安營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三百八十二章 開幕前夕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七百零九章 生命和死亡第三十八章 落月弓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七百九十章 抵達和午高峰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九十四章 廉價的箭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安營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業的威力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五百四十七章 客運貨運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允讓的反應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二百五十六章 消失的步人甲第七十七章 苗家莊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一百六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二百六十四章 滿朝皆敵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鐵和水泥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允讓的反應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六十章 歷史長河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二百三十二章 轉運倉庫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
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風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五十六章 當頭痛擊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七百八十六章 臨時停車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業的威力第二百六十四章 現金壓手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來襲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還是沒跑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安營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三百八十二章 開幕前夕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七百零九章 生命和死亡第三十八章 落月弓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七百九十章 抵達和午高峰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九十四章 廉價的箭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安營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業的威力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五百四十七章 客運貨運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允讓的反應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二百五十六章 消失的步人甲第七十七章 苗家莊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一百六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二百六十四章 滿朝皆敵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鐵和水泥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允讓的反應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六十章 歷史長河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二百三十二章 轉運倉庫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安县| 南京市| 衡南县| 永胜县| 奉节县| 汕头市| 五常市| 汉阴县| 德江县| 凭祥市| 崇明县| 道孚县| 高要市| 呼玛县| 太原市| 博爱县| 尚义县| 油尖旺区| 福泉市| 孟州市| 石河子市| 延吉市| 江达县| 景德镇市| 汽车| 商水县| 噶尔县| 岳西县| 息烽县| 左权县| 普兰县| 聂拉木县| 义乌市| 新沂市| 杭锦旗| 松江区| 逊克县| 洞头县| 揭阳市| 赫章县| 四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