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

靈州從一開始,就是北宋攻擊的重點,可惜,西夏也不是吃素的,他們也清楚,靈州的勝敗,關係到西夏的國運,一方面的,靈州距離興慶府太近了,西夏看起來管理者非常龐大的一片領土,可是實際上,也只有五州之地,

靈州是最爲重要也是最爲的關鍵的一個州,可是過去的幾十年之中,不但沒有拿下靈州,反而是丟失了大量的戰略要點,眼看著距離最終的目標靈州越來越遠的前提下,他們只能夠把這個目標放在了心底。

現在沒想到,跟遼國的衝突,把北宋引入了,非常強硬的韓琦,趁著關鍵的機會,抓住時機,一下子攻佔了靈州。

站在西平府的城頭之上,韓琦感慨萬分,西平府不算什麼,一個西夏的城市,或許從北宋的城防上面,學到了一些東西,可是跟北宋的城市比起來,差的太多太多了。

就算是隨便一個小縣城,也可以完爆這裡,可是加上了8個棱堡,那就不一樣了。

在西平府的外側,呈現出了星型佈置的8座棱堡,每一個棱堡之間的距離大概有快2裡,8座棱堡,籠罩著16裡周長的龐大的面積,在這個區域之中,絕大部分都會遭到雙重,甚至是三重的攻擊。

有棱堡作爲依託,那麼看起來非常簡陋的西平府城牆,也變得非常堅固起來,到時候,只用留下一批長弓手,在沒有攻破外圍的棱堡的前提下,根本無法對西平府下手。

韓琦看著已經封頂,正在對內部進行修建的棱堡。

早在保州的時候,就已經對棱堡的修建進行了準備,說白了,有水泥的前提下,棱堡的修建,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問題,不過是更加高大,要求更高,而且建設的隔年速度而已。

西平的棱堡,是最早修建的棱堡,已經足夠堅固了,主體工程在10天之前,就已經完工,基本上已經乾的差不多了,小規模的烈度攻防,是沒有任何的問題的。

韓琦看著逐步豎起來的棱堡,一陣陣的感慨,8座棱堡,足以讓這裡固若金湯,毫不客氣的說的,只要有1萬人守衛在這裡,西夏哪怕是傾國而來的攻擊,也未必能夠攻佔的下來。

北宋終於在靈州,有了一個完整的,防禦力強大依託了,只要穩穩的守住這裡,大半個靈州都控制在其中。

北宋並不只是控制西平府,其他的20多個棱堡,也豎起來20個,其中有10個,是跟西平府差不多的,就是一兩天的差別的。對於水泥的凝固來說,到了這種程度,已經足夠了,他們擁有了相當的防護能力,剩下的,最多10天到15天的時間,也會逐步的凝固,一共32座棱堡,按照每一座固定駐紮800到1000人的規模,也不過是兩三萬人。

用兩三萬人,守衛好前線的一個州,這就算是在河北,都是很少見的事情,更別說是在西北邊陲,按照目前打探的消息,西夏和遼國,還是在興慶府的城頭下面對持,還沒有意識到,靈州已經易主。

從這個意義上面說,靈州已經是北宋的囊中之物了,雖然說,未來守好了靈州,一定可以讓西北的局勢出現巨大的變化,單純糧食和後勤的這方面,就已經足以讓北宋結餘每年千萬貫的支出的,會讓財務狀況,進一步的向好。

得隴望蜀,說的就是這個,在最初的時候,哪怕定下了周文秀的內奸方案,也爲此做出了準備,韓琦和樞密院的最終目的,就是拿下靈州,不但牢牢的控制的西夏跟北宋的戰場主動權,也把邊境的河套平原,變成一個西北的糧倉的。

有這個支持,他們可以從容的對西夏用兵,逐步的削弱西夏,進而把西夏的問題給徹底的解決掉。

可是現在,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一系列的棱堡的建立,以韓琦對於棱堡戰鬥力的熟悉,毫不客氣的說,棱堡已經足以把西夏擋在外面,他就又有了新的野望。

以遼國的實力,攜帶的兵力和攻城的辦法,幾乎不可能把興慶府攻佔下來。

根據周文秀的報告,再加上靈州西夏損失的總量,雖然這一次,西夏受到了沉重的打擊,甚至失去了戰場上面的主動權,可是西夏的損失還不夠。

沒錯,在韓琦看來,不存在什麼仁義道德,國與國之間,就是要一個打倒另外一個,只有徹底的打倒了,才能夠真正的獲得平安。

不趁著這個機會,徹底的給西夏踩上一腳,怎麼對得起之前的謀劃,靈州只不過是剛剛開始而已。

韓琦還想更進一步,之前,他拿下這裡就夠了,現在,靈州已經是吃進肚子裡面了的,不管是戰場上面的任何勝敗,都不可能損失掉了,依次爲基礎,更進一步,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現在韓琦賬下的部隊,已經發生了改變,從原來的重步兵爲主,變成了騎馬步兵,並且有了長弓隊這麼一個可怕的武器,還有趙信提供的攻城的殺手鐗,韓琦覺得,有必要在嘗試一下。

如何嘗試呢,很簡單,韓琦準備跟遼興宗接觸。

貿然插足到的興慶府,那是傻的,遼國肯定不會隨隨便便的讓你進去,真的進入的話,反而引起遼國的反彈。

在西夏的戰場上,北宋和遼國如果打起來,那可就鬧大笑話了,本身元昊就是穩坐釣魚臺的,現在,乾脆收到了兩分成果。

又等待了幾天,韓琦等到了絕大部分的棱堡都已經穩固了,並且固定的人員都派駐進去之後,這纔開始派遣使者。

作爲守城,當然不用精銳的力量,靈州跟後方聯絡非常的暢通,調動了差不多的3萬人的後備力量,多是弓箭手,這些只是經過了簡單的訓練,野戰上面不堪一擊的,棱堡強大防禦之下,不考慮防禦的問題,攻擊力還是非常可怕。

說白了,就是棱堡本身太過可怕了,連團練,剛剛拿起武器的長弓兵,都能夠發揮出強大的作用,西北這些,長期在戰亂之中成長起來的這些人,單純攻擊還是可以的。

在這些人員到位之後,韓琦命令主力集中,向興慶府而去。

接近4萬的大軍,開始緩緩前行,此時此刻,遼興宗根本就沒有意識到。

遼興宗一腦門都被興慶府給佔據了,雖然他和手下的將軍,也派遣了部隊,調查周圍可是這個調查是方圓百里左右,遼國不可能全面侵佔西夏的,那沒用,西夏出了少數地區,大部分地方比遼國還要窮困,而靈州這邊,也比較狹小,不方便騎兵,特別是在周文秀的引導下,天然的認爲,靈州不存在什麼的東西了。

就算是搜刮的東西,也都向西了,廣闊的草原,纔是搜刮的重點。遼國能夠在興慶府的城下,堅持下去,多虧了席捲了200個部族,在這些部族之中,得到了3萬頭牲口。

對於遊牧民族來說,不存在攜帶軍糧的問題,牲口就是軍糧的,3萬頭牲口,最少可以出600萬斤肉,足夠萬大軍,吃上兩的個月以上

加上少量的後勤的,這才堅持下來了。

說實話,元昊也沒有想到,遼興宗會選擇圍困,而不是攻城,圍在興慶府裡面,他已經失去了機動的能力,這些消耗,沒一點,每一份,都是他們西夏的勢力,20多個部族,是那麼乖乖的把牲口拿出來的,這是他們活下去的東西,3萬頭牲口,其中還有大量的大型牲口,他們是最少3萬部族,這些,都被殺掉了。

遊牧民族,就是這麼殘酷,不存在,儒家的什麼仁義道德,對於戰勝者來說,殺掉,是唯一需要做的,其他的都是無所謂的事情。

遼興宗也頭疼,雖然說解決了補給問題,可是就這麼的在興慶府敗退,也不是個事啊,已經出征2個多月的時間了,一個小弟的西夏,就這麼的難以拿下。

以丞相爲首的那些文官,已經提出了幾次,要撤兵,可是遼興宗就是不甘心。

可是他又沒有頭緒,甚至搜刮了一部分的西夏民衆,在裹掖著3萬多民衆的時候,採用了一次攻城。

元昊一點都沒有手軟,直接弓箭手,亂石,加上各種的滾油,殺的比遼國還要快,還沒等遼軍跟著衝上去,就被射殺在了城下了,頓時,興慶府的外面,是血流成河,無數實體,幾乎把興慶府的城下鋪了一層。

猶豫啊,就這麼的好機會,放棄了太可惜了,好容易就到了這個地步,只差一步,就可以讓元昊俯首了,可是高高的城牆,成爲了阻擋他們的天塹,連這個裹掖民衆都沒辦法,其他,就更加沒辦法了。

要不就撤退好了,只要天氣稍稍轉好,不再那麼的寒冷了,帶著足夠的糧草,徐徐的撤退,應該是最佳的選擇吧,遼興宗也萌生退意。

“報!”一個護軍將軍快步的報訊,告知了遼興宗一個,讓他的震驚的消息。北宋樞密院樞密使,陝西四道的總管,韓琦,率領北宋大軍,就在不足百里。

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口和污染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會焦點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四十九章 斷後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二百五十二章 韓琦和鐵料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五百八十四章 發電機和燈泡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四十七章 連珠箭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槍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四章 科技卡牌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成本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八十三章 簡單與複雜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二百五十六章 消失的步人甲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六十章 歷史長河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選新屋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一百章 便宜硬道理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一百九十二章 臨界點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一百五十章 農戶養殖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
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口和污染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會焦點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四十九章 斷後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二百五十二章 韓琦和鐵料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五百八十四章 發電機和燈泡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四十七章 連珠箭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槍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四章 科技卡牌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成本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八十三章 簡單與複雜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二百五十六章 消失的步人甲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六十章 歷史長河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選新屋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一百章 便宜硬道理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一百九十二章 臨界點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一百五十章 農戶養殖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加查县| 鄂州市| 东平县| 阿勒泰市| 乐安县| 年辖:市辖区| 蒙城县| 平邑县| 桐柏县| 永安市| 女性| 桐城市| 沈丘县| 崇州市| 恩平市| 海阳市| 玛曲县| 华宁县| 香港 | 太仓市| 马山县| 玉门市| 长葛市| 福州市| 临泽县| 衢州市| 大理市| 泰顺县| 遵化市| 阿拉善盟| 迭部县| 乌审旗| 十堰市| 万盛区| 弥渡县| 萨迦县| 太白县| 洛隆县| 怀柔区| 乌鲁木齐县| 陈巴尔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