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

當敗退的潰兵,接觸到遊騎,再用遊騎把消息傳給元昊的時候的,元昊也大吃一驚,他是知道蕭惠的戰鬥力的,否則也不會拿出相同數量的騎兵,還有大量的步卒作爲後盾。

野利榮興也是出色的青年才俊,單憑他的祖父,也不可能吧這樣重要的事情,交給他,可是他敗的如此的徹底。

3萬人,連一點機會都沒有,就這麼的,幾乎全軍覆沒了。

野利榮興是犯了錯誤,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個可以放在一邊,元昊是一個天才的統帥,他敏銳的感覺到了爲首的騎兵部隊的不同,在短短的時間之中,擊潰了3個3000人的步卒隊伍,這可不是一般的攻擊力了,正是這樣的攻擊,徹底的瓦解了步卒的抵抗。

換位思考的話,就算是元昊,帶著最精銳的鐵鷂子,也最少需要3000人,才能夠達成這一切,而在數萬人的鐵鷂子之中,能夠做到這一切的,可能只有兩三隻隊伍,

這是什麼人,爲什麼這麼強悍,特別是統帥,按照逃回來的一部分騎兵的說辭,第一個跟這個千人隊放對的哪一個千人騎兵,他們在面對著這個重騎兵的時候,最多隻是抵擋了一盞茶的時間。

騎兵對騎兵,千人對千人,卻敗的這麼快,其中有人親眼看到,在衝鋒的路線上面,爲首的將軍,手起刀落,連續的陣斬十級,這可不是一般的猛將能夠辦到。

冷兵器時代,猛將很重要,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同樣的部隊,在不同的將軍的帶領下,戰鬥力截然不同,有個人特色的軍隊,會依從這個將軍,爆發出超強的戰鬥力,這一個將軍就是如此。

最讓元昊感覺到鬱悶的是,在元昊的情報之中,沒有這個人的任何一丁點的消息。

元昊是天才的將軍不假,可是很多的勝利,都是依靠著情報的收集,作爲一個胸懷大志,卻在北宋和遼國的夾縫之中殘存的國主,他必須要打起十二萬分的注意,不遺餘力的搜索遼國和北宋的情報是重點。

這個情報,包括了所有出色人員的出身,性格,過往經歷,在這些中間,找出弱點,並且有針對的佈置。

派遣野利榮興也是如此,他的佈置也是考慮到了蕭惠的性格,做了一些調整,就算是會敗,也不會敗的這麼快,敗的這麼慘。

一個年輕的無敵將軍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這是讓他沒有想到,關鍵是沒有任何的情報,這個人,就如同石頭縫裡,直接的蹦出來一樣,這更加的讓元昊心煩。

元昊心中默默的生氣,甚至遷怒到了負責遼國的情報主管身上,可是這樣,真的有些冤枉了。

不是情報主管不力,而是周文秀的經歷,太過傳奇,而且太快了。

周文秀是從半年前才崛起的,崛起之後,就進入到了蕭惠賬下,除了在蕭惠面前表演之外,很少在外面暴露,這就成爲了天然的保護傘。

在此之前,雖然已經入了貴族的眼,不少人對他伸出了橄欖枝,可是從某種意義上面說,他只是一個八九品的小官,還是文官。

北宋重文輕武,七品文官,在地方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了,可是在遼國,卻是正好相反。

打個比方吧,在北宋,一個七品武官,哪怕他勇猛無敵,天賦出衆,只要沒有在正面戰場交戰過,西夏可能打聽他麼?

周文秀就是如此,他冒頭的時間太快了,而且是在蕭惠的麾下,蕭惠的刻意保護,再加上兩國有明顯的不同,最終造成了這麼一個結果。

元昊生氣歸升起,3萬人的損失,2萬步卒可以忽略不計,就算在計算戰力上面,也不作爲重點,1萬的騎兵,只是損失一半,有些大,卻不會傷筋動骨,只要接下來好好打就好了。

找不到情報,索性不找,這個周文秀,只是表現出了勇武,可能是遼國的新銳小將,最多也就是一個千人隊而已,這個可以的放在一邊,他更加註意的是,蕭惠的的變化,這纔是關係到大局的。

西夏的的調查,蕭惠擁有3000名的重騎兵,這也是他派遣3000鐵鷂子的根本原因,可是現在,戰場上面的表現,蕭惠擁有5000人,其中的多出來的2000人,成爲了決定這一戰的關鍵,其中哪位小將,是其中一個千人隊的統帥。

重騎兵,是西夏和遼國,絕對的主力,擁有著難以想象的戰鬥力,正是這超過了一般重騎兵實力的2000人,成爲了戰場上面,決定勝負的力量,也是這一次這麼大損失的根本所在。

元昊在戰場上面的敏銳,是超過常人,他立刻發現,雖然他們佔據了地利,如果再禦敵於國門之外,那麼將會付出無法承擔的代價,也就是說,正面的對抗蕭惠,哪怕是會勝利,損失巨大的他,將無法抵擋遼興宗的主力,特別是2萬的鐵林軍。

鐵林軍的強大,那是赫赫有名,更別說遼主親自帶領的,那是精銳之中的精銳。

元昊在開戰之初,就把自己放在一個弱者的地位上面,考慮問題的關鍵,就是如何調動敵人,如何的以弱勝強,如何用最小的損失,換取最大的戰果。

這是弱者的精髓,元昊也敏感的掌握了這一點,他把不容易轉移部隊,提前後撤,一些行動也開始準備,自己則率領著幾萬遊騎,開始選擇迂迴攻擊,在大範圍的穿插和轉移之中,尋找作戰的機會。

不是每一路,都有蕭惠的實力,也不是每一路,都有蕭惠的眼光。

蕭惠這一戰,實際上已經傳播到了三路,遼興宗賞識和高興,更加加重了另外兩路的壓力。

蕭惠在收拾戰場之後,因爲地形的原因,面前就是超過幾百里的沙漠,一萬多的俘虜需要處理,他就稍稍收縮了一下,準備處理一下這些俘虜,最少要審問下,看看元昊的佈置。

在這一邊收縮的陣營,裹足不前的時候,另外兩路,就有些貪功冒進了,特別是耶律重元7000南路軍。

作爲皇太弟,從來都把皇位看做最高的目標,麾下的7000人馬,也全部都是出自鐵林軍的精銳重騎兵,耶律重元對自己的實力相當的有自信。

一個無名的將軍,就能夠用1000人擊潰一萬人,他耶律重元也能夠辦到。

在知道西夏的5000騎兵在前方的時候,他沒有選擇徐徐圖之,而是主動的進攻。

這是元昊的陷阱,擺在正面的5000騎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有最少1.5萬騎兵,在旁邊埋伏。

貪功冒進的耶律重元,中計了,在跟5000騎兵的戰鬥之中,被元昊偷襲。

鐵林軍實力出衆,在重圍之中,且戰且退,最終,得以逃脫,可是損失巨大,敗退300裡,損失了差不多4000人,可以說,麾下的騎兵,幾乎被打殘了。

耶律重元退守出戰的邊關,等待著後續的救援,而遼興宗,也派出了5000鐵林軍前往增員。

誰都以爲,這一戰,就會在南方徹底的爆發的時候,元昊卻消失了。

元昊的用兵意圖非常的明顯,那就是不斷的積累,藉助著小勝,謀取最大的勝利。

這一戰勝利之後,元昊並沒有乘勝追擊,而是迅速的後退,沒有給遼軍任何的機會。

他此時此刻,重點是放在內部,更多的是在宣傳上面,這不是後退,而是戰略性的轉移,戰場上的態勢就是避敵鋒芒。

如果,在跟蕭惠一戰之後,就後退,那麼就容易被煽風點火,可是現在,夾著勝利,然後主動退卻,就好辦的多,超過500裡的涵涵沙漠,成爲了最佳的場所,所有在遼軍行進道路上面綠洲,村莊,還有所有可以用來補給的東西,都被利用上了,一個不留。

這些計劃,是早就準備好的,甚至早在去年,遼國對境內的黨項族下手,元昊進行支援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如果,能夠把遼國境內的幾隻黨項族的牧民,引入到西夏,這可以爲西夏的人口,增加數十萬,這個誘惑不可謂不大。

也因此,元昊毫不猶豫的插手,並且最終讓遼國的招討使死亡的。

當時,元昊就考慮到,遼國會擴大戰爭,甚至派遣大軍,攻擊他的本土。

元昊有些自傲,卻也知道,西夏從國力上面,跟遼國,有著巨大的差別,不小心的應對,那對於西夏就是滅頂之災。

最容易動用的,就是這一片沙海,千里方圓的沙海,成爲了西夏天然的屏障,一些必要的佈置還是必須,到時候,一邊引入黨項牧民,一邊堅壁清野,等到遼國撐不下去了,自然會退兵了。

建設不容易,可能幾年,十幾年,都看不到多少的成果,可是破壞起來,那簡直是特別方便,縱火焚燒綠洲,在水源之中下毒和污染,可能一兩天的時間,一個可能千年才形成的綠洲,就此成爲了故事。

滾滾的濃煙,瀰漫在沙漠的上空,經過風的吹拂,四散到了各處都是,一層層的黑煙,就如同一個個魔王的頭顱,在露出猙獰的笑容,元昊用了一年時間準備的殺手鐗,終於拿出來了。

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一百五十九章 又出幺蛾子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六百三十六章 熱潮引發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三百六十八章 兩邊交易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五百零六章 苦等的時機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六百一十一章 跨越熱武器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一百六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一百一十二章 謎團真相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業指標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洲橋頭堡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六百零六章 戰場之神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還是沒跑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八百章 辭官去向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藥和地道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五十二章 橡膠和蒸汽機第八百一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十五章 金槍班值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國博弈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二百四十五章 菜刀和第四十九章 斷後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三百一十九章 寸土必爭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謀算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運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二百五十六章 消失的步人甲
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一百五十九章 又出幺蛾子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六百三十六章 熱潮引發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三百六十八章 兩邊交易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五百零六章 苦等的時機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六百一十一章 跨越熱武器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一百六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一百一十二章 謎團真相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業指標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洲橋頭堡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六百零六章 戰場之神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還是沒跑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八百章 辭官去向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藥和地道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五十二章 橡膠和蒸汽機第八百一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十五章 金槍班值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國博弈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二百四十五章 菜刀和第四十九章 斷後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三百一十九章 寸土必爭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謀算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運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二百五十六章 消失的步人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沭县| 临泽县| 吉安市| 龙山县| 西华县| 日喀则市| 依安县| 宜春市| 乌鲁木齐县| 化德县| 电白县| 临泉县| 英吉沙县| 沂水县| 格尔木市| 大英县| 舞阳县| 龙海市| 伽师县| 聂拉木县| 龙川县| 乐平市| 黄山市| 南京市| 东兰县| 普兰县| 长岭县| 永州市| 江孜县| 涿州市| 井冈山市| 寻乌县| 三都| 卓尼县| 金川县| 苍山县| 乐陵市| 松阳县| 渭南市| 湘潭县| 石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