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

趙信參觀的,並不是已經完成了四成的那個船體,而是剛剛動工的船體,從這裡,可看出定海軍造船廠的實力。

這是最新式設計,跟之前,有了一定的改進,主要是船體上面,還有各種的結構上面的。

定海軍雖然是參考了西班牙帆船的樣子,構築了整個定海軍的遠洋帆船,內部結構卻不一樣。

水秘倉,合成木板,螺絲,還有其他一系列的改進,讓它的性能,大幅度的增強,幾乎必然的,會對整個體系進行調整。

船,之所以發展緩慢,甚至到了後世,也不是任何一個國家,就能夠擁有大規模的造船技術的根本原因在於,船是一個整體,一個子項目獲得了突破,如果無法應用到整體的高度,就會被放棄。

很多經典的船型,都是在百年,甚至是數百年的時間,艱難向前,每一個改進,都需要血淚的教訓。

這是在不科學的研究體系之下,在定海軍,或許在技術領域,基礎知識上面,跟風帆戰艦巔峰時期,有一定的差別,可是在科學性上面,從一開始,趙信就制定了極爲嚴苛的規則。

新的船型,不是隨隨便便就下水的,在下水之前,必須要經過池塘的檢測。

這就跟傳統的造船,完全不一樣了,傳統的造船,幾乎所有的關鍵步驟都掌握在大匠,或者設計師的手中,他們最多就是圖紙,或者是簡單的模型。

可是在定海軍,從一開始,就要按比例進行測試,比如說,船型,各種的木板,力學的,流體力學的基礎,一些按照比例的測算,或許不是特別的精確,卻可提前發現問題,而不用人命來發現。

這不但大大的安全,也加快了的新產品的研究週期的。

在最初的實驗性船隻上面,幾乎都是按照趙信提供的西方帆船的數據來的,可是在實際之中,經過了積累經驗,特別是一些關鍵性的數據,特別是使用了東方的模塊,這些必然會對船進行影響的。

現在,就是把這些影響,降低到了最低,並且整合了全部的系統之後,最終完成的船體的,跟西班牙帆船比起來,有相當大的不同,

首先,更加的狹長。

在航海上面,狹長,代表著收到的阻力較小,而且一些獨特的技術,比如說的,船頭的修改,船尾的修改,都在長期的池塘實驗之中,被開發出來,這些技術都被應用到了這個新船上面。

1.2萬料,提升不算明顯,可是整個船體狹長的關係,加上一些新的裝備的使用的,讓船頭破開海水,變得更加的容易,阻力最少節約了7%

聽起來並不是很高,可是對於一個,已開船,可能就要10天,甚至是一個月的時間的,7%可能就是節約兩天的時間,更別說對於帆的應用。

在定海軍的材料,已經超越了歐洲帆船時代的前提下,不但使用了一體性完成的鋼龍骨,就連桅桿什麼的,也是鋼的,這就大大的加強了韌性。

在物理學可以支持的前提下的,可以使用更高的桅桿,

傳統的帆船,如果桅桿過高的話,很容易傾側,可是這個傾側,到底要是什麼樣的高度,有什麼樣的情況可以避免,這些東西,沒辦法去嘗試,對於那些設計師們來說,可能只有傾側了再說,所以在很多設計上面,相對比較的保守。

可是對於定海軍來說,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傾側,主要就是力量作用的關係。

在一定能量的風吹動,到什麼程度會產生傾側,這些都可以通過計算得到。

或許這個公式,並不是一個完整的,科學的公式,可是作爲的輔助,就是可以的,通過一系列抵達實驗,達到一個比較高的數值,這個數值,比較的激進,比之前的保守型,大出了不少,

對於帆船來說,主要的動力,還是在船帆之上,別管什麼樣的帆,帆的力量,跟他的受力有著很大的關係,在同樣的風力情況下,受力面積越大,獲得的動力也就越大。

類似西方的帆船,軟帆的應用,無不是整個的體現,至於後來,飛剪船的出現,更是把這個發揮到了極致,把各種的流體力學,還有帆的面積,發揮到了極致,在順風的前提下,甚至可以達到18節,甚至更高的速度。

定海軍對於船體類型的調整,已經達到了這個時代所能夠達到的巔峰,根據船帆的面積,受力面積,還有可能會遭受到的風,或許無法抵禦所有強風,最起碼,在最常見的狀態下,不會側翻,並且會獲得最大的風力。

這就是技術領先帶來的好處,而帆布的應用,也讓受力的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預計整個船的阻力,會降低10%左右,而整個帆的面積,則會提升35%。

算下來,不折損的前提下,整個效率提升40%,也就是說,以前帆船在平均8節的速度,最起碼能夠達到11.2節。

當然了,一艘龐大的船隻,它的動力,是不可能不折損的,就算是21世紀的新式帆船也做不到,最多就是,儘可能的少折損,不過,保守估計,10節左右的速度,已經是可以預料的。

對於船而言,最大的性能指標,就是速度,特別是帆船,因爲不會使用其他的動力,沒有能量的消耗,速度越快,效益當然會越高,這是帆船最重要的指標,現在,定海船廠,已經讓這個指標達到了極致。

實地的觀察施工情況,大量起重機械,還有一些特有的機械的使用,比如說,原來,吊裝的木板,必須要的工人搬上去,這就是極大的體力勞動。

帆船上面使用的木頭,都是經過了烘乾畜力,並且相對的機構比較的細密的,這種木頭,比重或許比水要輕,卻沒有輕多少,最關鍵的是,他足夠的龐大。

有時候,專門的勞力,一天干這個,就會累的夠嗆。

現在定海軍的造船廠,造在開始一天工程之前,就進行了統籌調配,到底使用多少的工人,工程進度大致是多少,這些都有一個完整的技術標準,在這樣的標準之下,工人們和船匠們,可以相對低節奏的工作,可是整體的效率得到了保證。

起重機是一個,各種手工的工具,比如說,萬能的螺絲起子,不但可以省力,在特定的結構,比如說拐角,或者是角落的地方,在尋常人,連手都不容易伸入進去的地方,卻可以輕鬆的伸進去,看似很簡單的變化,卻極大的節約了時間。

趙信很滿意造船廠各方面的進展,在定海造船廠的呆了差不多一天,幾乎走了4個船塢,詢問施工的進度,還有所遇到的問題,實地的解決了一些問題的,然後纔回歸。

在定海軍,趙信是絕對的領導,王者,他很多動作,都被方方面面關注,哪怕是沒有所謂的新聞之類,一些中層,甚至是有心的人員,都在瞭解趙信的動向。

運河肯定是衆人關注的,特別是鋼鐵廠和水泥廠的負責人,他們期望碼頭的工程能夠儘可能早的開工,這樣的話,他們就可以在碼頭附近進行提前施工,以保證碼頭建成之後,他們能夠使用上。

趙信是去碼頭了,可是在碼頭呆的時間並不是很長,更多的時間反而是放在了定海軍造船廠,這是什麼意思?

在衆人考慮趙信的意思的時候,趙信在考察結束回去,把運河的一些設計師,給叫到了一起,研究碼頭的設置。

港口的建設,在定海軍,是一個相對比較平常的事情,在定海軍成立這兩年的時間之中,定海軍已經完成了4個碼頭的興建。

這些,還不是原來,北宋意義上面的小碼頭,而是超過了江寧,廣州那樣的大型碼頭,這一點,從碼頭上面,專門單獨的劃立一個區,就可以看出來。

一個河港的建設,這不成問題,關鍵在於,趙信要建多少,建多大。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不過很快的,趙信就告訴他們結果了。

2個港口,可以選擇距離水泥廠和鋼鐵廠較近的地方,兩個企業,一個控制一個,其他的企業,可以用專屬貨場,或者是公共貨場的方式來進入,合理利用。至於規模,原則上,不超過150畝。

趙信定下來基本的調子,這對於設計師們來說,就容易許多了,合適的地方,比較近,又適合建設的,對於運河的設計師們來說,幾乎瞬間就拿出來了。

一共是15公里長的運河,又不是的天然的河流,需要測試水溫和地理條件,這些本身就是他們開鑿的,上面哪裡適合哪裡不適合,當然是一清二楚的。

很快的,具體的位置就選定出來了,一個位於鋼鐵廠1.2公里的地方,一個位於水泥廠2.7公里的地方,都算是比較近的地方。

不過,在設置上面,就有一定的問題,因爲運河上面,分佈了大量船塢的關係,有些船塢還沒有開啓,可是規劃已經做出來了,真正的地方並不多,在趙信的主導和規劃的幫助之下,最終確定了兩個碼頭,一個是橫向的,沿著運河較爲長,一個則是縱向的,跟運河只有不足200米接觸。

趙信簡單的看了一下設計,基本上,是符合他的要求,一個140多畝,另外一個只有120畝,比起計劃稍稍小一點,卻正好不影響周圍的船塢。

設置碼頭的事情是整個定海軍,絕大部分的工廠都關注的,定海軍目前的工廠,幾乎都是外向型的,外向型的工廠,需要運輸需要碼頭。

就算是那些,專門爲了定海軍開闢的工廠,他們也需要原材料,定海軍本身的面積,就是一個大問題,別說是沒有什麼資源就算是有,也不可能會開採,那樣佔用的土地太多了的。

一個河港,一個可以直通到附近的河港,這對於任何一個工廠而言,都是一個不錯的消息,可是最終落到頭上的,卻是不一樣的消息。

2個碼頭,一個鋼鐵廠主導,一個水泥廠主導,這跟他們之前料想的不一樣,雖然他們也沒有奢求,每一個工廠都有一個專屬碼頭,可是最起碼,這麼長的運河,要有個十來個碼頭吧。

2個算什麼的,還是共用,這些運力能夠解決什麼。

頓時,底下的人人心浮動,甚至一些活動關係,還活動到了趙信的幕僚團隊。

趙信在聽到了最少四五次的旁敲側擊之後,就知道什麼意思了,他把包括鋼鐵廠和水泥廠的最少10位大型企業的負責人召集到一起,公開的開了一個小會。

主要的議題,當然是港口的設置的問題,只有兩個,這是運河的極限,或許未來,會多設置幾個,可是在最近5年之間,就只有這麼2個了。

這讓所有人都非常失望,在他們看來,這麼長的運河,按照一個港口500米長來說,15公里的港口,兩岸最少可以容納60個港口,他們要求也不高的,不說是60個,最少也應該有10個吧。

可惜趙信的意志,不是他們能夠改變的,本來,趙信沒有義務給他們解釋,但是在之後,趙信還是告知他們,之所以只有2個港口,是因爲,定海軍在接下來一段時間的主要的發展方向,是遠洋帆船。

這些人,都是關注趙信舉動的,趙信去運河,去定海造船廠的事情,他們都知道,以爲是爲了碼頭的事情去的,卻去了造船廠那麼長時間,那麼一切應該是造船廠的問題,他們也都通過各自的渠道,來了解定海軍造船廠。

參與會議的企業,基本上,是定海軍最大的,幾乎佔據了定海軍工業,商業輸出的七八成,他們的體量都非常龐大,每一個都使用了超過一萬的工人,最多的是鋼鐵廠和水泥廠,分別以9萬和6萬佔據榜首。

造船廠,在他們看來,沒有多大的規模,就算是現在最多的定海軍造船廠,也不過是擁有四五千人,這並不是一個很大的數目,可是在他們關注了之後,卻發現,看起來不大的造船廠,卻擁有著無限的活力,他們把港口的事情暫且放下,開始關注造船廠,一場關於船的爭奪,又開始了。

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錢的重要第六十二章 溼布功效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試飛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上樂園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成本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四百二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九十二章 飛行公式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二百四十九章 反擊成功第三十八章 落月弓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六百五十一章 海上登陸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奈的刺客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二百三十七章 死間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當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前等待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四百四十七章 資金來源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七百八十三章 精神壓力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戰術第八百五十章 暗中出手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二十六章 禁軍會操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四百七十六章 江南園林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營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一百七十章 特殊抽獎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八百一十四章 歐亞基本盤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
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錢的重要第六十二章 溼布功效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試飛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上樂園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成本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四百二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九十二章 飛行公式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二百四十九章 反擊成功第三十八章 落月弓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六百五十一章 海上登陸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奈的刺客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二百三十七章 死間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當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前等待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四百四十七章 資金來源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七百八十三章 精神壓力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戰術第八百五十章 暗中出手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二十六章 禁軍會操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四百七十六章 江南園林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營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一百七十章 特殊抽獎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八百一十四章 歐亞基本盤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山县| 鹤峰县| 朝阳区| 本溪| 辉南县| 许昌县| 札达县| 津南区| 大兴区| 长子县| 特克斯县| 迁安市| 乐都县| 攀枝花市| 灵武市| 岑巩县| 晋宁县| 枞阳县| 根河市| 文安县| 丹巴县| 横峰县| 莒南县| 黄陵县| 宁安市| 江油市| 莱芜市| 麦盖提县| 大理市| 商城县| 玛纳斯县| 仙游县| 行唐县| 永新县| 遵义县| 北京市| 霸州市| 莆田市| 渝北区| 新乐市| 卓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