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

從長弓的介紹那裡,孫吉就知道,韓琦主要關心的是錢,走到了班值,孫吉已經作爲一個士兵,走到了巔峰,他或許眼光更遠了,卻沒有全局性的目光,並沒有意識到,目前北宋對於錢的缺乏的,這不是他能夠接觸的領域。

察言觀色之下,知道了韓琦關心的部分,在得到了趙信的詳細數據,孫吉對於棱堡的一些情況也很熟悉,也告訴了韓琦,這個棱堡的造價,眼前的這個,是差不多4000貫。

大規模建設的時候,會低一點,可能不會低於3000貫的,可是如果減少棱堡的面積,讓面積減少到現在四五分之一的樣子,造價也能顧大大降低,最低可能達到1300貫左右,當然1300貫這個數字,是預估的,需要真正嘗試了之後去計算。

1300貫,這對於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一個龐大的數字,1300貫,可以購買2000石米,這代表這什麼概念,換算成後世的公斤,差不多就是10萬公斤,100噸的米,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按照一噸4000的話,100噸,就是40萬。

40萬在後世,放在任何一個家庭上面,這個數字,就足以讓這個家庭,發生出翻天覆地的變化,可是放在軍方,那是絕對不夠的,可以說是一個很低很低的數字。

又一次被鎮住的韓琦,再一次對苗家莊刮目相看了,一個長弓,就足以改變北宋軍隊的格局,讓弓箭手成爲北宋軍隊的主流,而不是重步兵。

當時一張長弓200文的價格,就足以讓韓琦下定決心,而這個防禦力巨大的棱堡,跟4000貫這個數字掛鉤,完全沒有問題,太便宜了,衝1000訓練不足的民團,藉助這棱堡,抵禦住了強大的一萬多的叛軍的攻擊,就可以知道,這個棱堡的防禦有多麼的變態。

西北必須要做好防禦,這是樞密院和整個軍方所公認的,沒有足夠的防禦度,無法抵禦住西夏的攻擊,北宋的西北邊界,將永無寧日。

從夏竦治理西北開始,西夏叛亂開始,整個西北的軍費開始飆升,作爲樞密院副使,他很清楚在慶曆二年,關於西北軍費的支出,達到了驚人的每年800萬貫,這其中,還不包含各個軍隊自籌的,還有一些攤牌的費用,滕子京爲什麼受到貶謫,就是16萬貫的使錢,沒有個來源。

熟知軍隊方面的事物的,都知道,這些錢就是用來籌軍的了,也就是說用來犒賞軍隊的錢,甚至錢的來源,也不是朝廷撥付的,是通過一些邊境貿易之類的,獲得的收益。

可是不行,沒來源就是不行,這也是韓琦沒有幫忙的原因,滕子京太大意了,這些明顯心知肚明的東西,別擺在明面上,最少要有一個遮羞布啊。

800萬貫,其中有差不多200萬貫,是用來建立城池,低於西夏進攻的,分別是150個寨,整修了30座城池,新建了12個,這些甚至不是一年投入的,如果算總投入,甚至超過了1200萬貫。

城市的投入,讓城市防禦是少數的,大部分都是用寨來取代,寨投資更小,更容易形成戰鬥力。

可是寨子投入小,防禦力也低,最多隻是給了北宋西北有了一定的預警系統,有寨的地方,可以駐紮部分的軍隊,防止得西夏小股部隊,對於大股部隊,也可以做好預警,可以防止長驅直入。

只不過,面對著大軍攻擊的時候,就有些不行了,寨子的投入小,防禦力也低,駐紮不了多少兵,最多就是三五百,可是一但開戰,這些寨子只要是處於兵峰攻擊的地方,絕對是第一時間被攻破,裡面的士兵很難逃出來,除非有戰馬。

可是爲了保證安全,爲了有充分的預警,這些華而不實的寨子,也必須要建,否則的話,整個西北就會成爲西夏兵鋒所指,隨處可以攻擊的地方。

就算如此,一個寨子的投入也不低,最開始最少也有5000貫以上,後續投入包括各種的物資,裝備的配比,寨子總投入超過了2萬貫,

可是棱堡跟寨子完全不一樣,防禦強度完全不一樣,哪怕十萬,甚至一百萬大軍,能夠到近處的,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這種情況下,這個堡壘原則上,甚至是很難被攻破,最起碼比寨子強。

孫吉詳細的給予了介紹,棱堡跟長弓的結合,會產生一個獨特的例子,哪怕是5000,甚至是1萬的弓手,面對著5000的長弓手,也壓制不了。

孫吉還特別點到了那些紙甲,雖然在對於的近距離的共計,和一些重武器的防禦上,他有些不足,可是對於遠程的弓的防禦,簡直是天然的剋星,這樣的話,哪怕是在2萬,甚至3萬弓箭手的壓制下,他們也可以反擊。

只要有反擊,就有傷亡,長弓的犀利指出,讓所有攻城的弓箭手,都在他的射程的籠罩之下,這種情況之下,哪怕是逐步消耗,也能夠消耗足夠的弓箭手,500長弓手並不弱,在爆發起來,可以當成十倍,甚至是更多弓手來用。

當他們被弓箭手壓制,讓攻城者可以順利的爬上城牆,也沒關係,因爲高度就是最大的障礙,只要在下面,把雲梯一個個給搞掉了,廢掉後續的支援,衝上城頭的勇士,除非是從城頭上面跳下來,

這樣的話,衝上了城頭的勇士,就只能夠是無根之水,無緣之木,根本就沒有辦法應對的接下來的攻勢,哪怕是人員更多,也會被逐步的消耗完畢。

因爲棱堡之中,陷阱和佈置更多,只要資源足夠,他們可以藉助這棱堡的複雜地形,殲滅敵人,在殲滅的過程之中,很難有支援再爬上城頭。

這就是棱堡的可怕之處,也是棱堡能夠殲滅4000叛軍的根本所在。

這麼一個防禦力這麼強悍,最少說韓琦認爲,遠超過目前北宋所有的城防的防禦體系,造價卻只有區區的1300貫,雖然在一般的家庭之中,依然很多,可是相對於西北龐大的軍費支出,那真的不是一個很大的錢,甚至是小的不能再小。

哪怕現在軍費緊張,哪怕現在國庫收支不太均衡,從國庫之中,抽出來100萬貫的特別經費,用於修建棱堡。

100萬修建差不多700個棱堡,只要這些棱堡修建完成,整個西北,將會固若金湯,而100萬,不過是每一年修建寨子的費用,有了棱堡,那些徒勞無功,沒有什麼通的寨子,不建也罷。

韓琦徹底的明白了,孫吉這麼詳細的介紹,到底有什麼想法,長弓和棱堡,這個可能會改變北宋軍事態勢,甚至是禁軍的體系的兩款武器,都是劃時代的武器。

作爲樞密院副使,身處高位,韓琦比孫吉看的更遠,一款怎麼樣的武器,纔是適合大宋軍隊使用的武器。

神臂弩先出現於西夏,神臂弩和旋風炮,是西夏起步的看家本領,當時很是給西北邊軍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這種威脅,讓北宋注意到,諜報司通過一系列的努力,甚至是犧牲,這才弄到了實物和圖紙,但是製造之後,卻發現他比其他武器更適合北宋禁軍,所以才大規模的推廣起來,但是也經過了漫長的時間,和減弱。

長弓和棱堡,天生擁有出色的性能,更別說它的造價,遠低於普通武器,甚至長弓和棱堡,這兩者要完全結合,發揮出的作用,可是遠高於2的。

韓琦在使用的時候,不但要考慮他本身的性能,攻擊力和防禦力,也需要考慮,會不會被別人學去,萬一被別人學去,那不就是他們的障礙麼?

實際上,戰場上面,根本不存在保密,甚至只要花費功夫,神臂弩都能夠弄到手,長弓和棱堡,發狠了也可以拿到,但是,拿到有什麼用,

這個長弓價格便宜,仿製不是那麼容易的,蠶絲是北宋特有,遼國都沒有得到,更別說西夏了,哪怕是從絲綢上面抽絲,又有多少,更別說是樹木,或許遼國還有一些的,西夏基本上很稀少,那是一片荒漠,這就杜絕了大規模仿製的可能性。

最關鍵的,實際上,還是在人和鐵上面,長弓的射速快,消耗高,大規模的使用,也就是北宋能夠支撐的主,遼國和西夏,根本承受不如如此的人和鐵的消耗,特別是後者,雖然遼和西夏,都有重騎兵,可是規模上面,只是大宋禁軍步人甲的幾分之一,更別說質量了。

只要大規模的裝備長弓,耗費鐵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一場戰鬥之下,一個長弓手可能要消耗200髮長箭,按照箭頭的評估,大概就是20斤鐵,當這個長弓手是10萬,甚至100萬的時候,這個消耗,會讓遼國和西夏崩潰的。

棱堡就更是如此,棱堡的關鍵在水泥,只要把水泥抓在手中,就算他們學去,也只是勞民傷財而已,尋常的材料,改不了這麼高。

韓琦的眼睛越來越亮,這兩個武器,不但是劃時代的,改變整個北宋軍隊的武器,還不容易被對方學去,簡直是天賜大宋神器。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議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臨折津府第四百六十六章 攜帶禮物第一百二十四章 廣闊市場第八十七章 訓弓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第二百六十一章 扭轉印象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二百四十八章 銷售途徑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錢和新幣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四十七章 連珠箭第三百一十九章 險惡局勢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還是沒跑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五百八十九章 阻力和決絕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八百七十四章 互助會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一百六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七百九十章 抵達和午高峰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五百二十章 製造戰艦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度和三態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略歐洲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七百二十章 贏得輕鬆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八百六十二章 美洲探索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五百零三章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貿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四百三十九章 高度作用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廠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丟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火槍的可怕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議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臨折津府第四百六十六章 攜帶禮物第一百二十四章 廣闊市場第八十七章 訓弓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第二百六十一章 扭轉印象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二百四十八章 銷售途徑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錢和新幣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四十七章 連珠箭第三百一十九章 險惡局勢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還是沒跑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五百八十九章 阻力和決絕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八百七十四章 互助會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一百六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七百九十章 抵達和午高峰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五百二十章 製造戰艦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度和三態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略歐洲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七百二十章 贏得輕鬆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八百六十二章 美洲探索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五百零三章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貿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四百三十九章 高度作用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廠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丟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火槍的可怕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化| 泽州县| 孟连| 丹寨县| 宝坻区| 陈巴尔虎旗| 土默特右旗| 嘉黎县| 汽车| 前郭尔| 赤城县| 广汉市| 广丰县| 澎湖县| 怀仁县| 上思县| 万州区| 太康县| 山西省| 利川市| 方城县| 定兴县| 张北县| 梁河县| 墨玉县| 罗源县| 阜宁县| 广饶县| 梨树县| 土默特右旗| 和顺县| 南宁市| 亚东县| 纳雍县| 靖边县| 西青区| 峨山| 塘沽区| 靖西县| 华安县| 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