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

李光看著丹木有些頭疼,丹木很多要求,這沒問題的,他本來的目的就是抱王家的大腿,做的越多越好,可是丹木似乎對官場,對於中原非常不熟悉,有些要求讓人匪夷所思,他卻無可奈何,很多潛規則之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就根本沒辦法跟丹木交流。

問十七少的位置,十七郎還在100裡之外,他駐紮的地方,是在大名府的北側,作爲王家子弟,十七少王琪熟悉軍中一切,他沒有跟丹木這麼的跋扈,作爲重點培養的人才,王家十七郎王淇在武舉中是動了手腳,那也是在規則允許的範圍之內的,進入到軍中之後,再沒有動手腳,這是根基,王琪並不笨,能夠被王家大力支持的,怎麼可能會笨呢,爲了一時的慶幸就會斷了後來的路。

王淇是少數知道趙信身份和這一次行動全局的人,怎麼會留下把柄,做了相當的佈置,這才改頭換面,易裝而來,整個行程都是絕密,除了少部分跟隨他一起來的心腹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

在丹木看來,李光很多方面不配合,他卻有些急不可耐,他纔不管什麼潛規則不潛規則,他是騎兵的先頭部隊,用最快的速度抵達的這裡,按照計劃,那一艘他對付的船隻應該在幾天後抵達南樂,有很大可能,會在南樂這裡補充一些物資,必須快速的動起來,只要截獲了那一條船,他就立下大功了,能夠連升三四級,還能夠獲得最少5000貫的獎勵。異族出身的丹木,升官都不是他最大的愛好,錢卻是,在宋朝,物產豐富的,有錢能夠買到太多的享受,這也是投靠王家的根本所在。

丹木不知道,他已經錯過了堵截那一條船最好的機會了,丹木見到李光並且說服他,耗費了時間,丹木還是動武才見到的李光,他哪怕帶著大名府的旗幟,在文官這裡根本行不通,配合你可以去找縣尉,一個小小的虞侯,想要八品縣令親自出來見你,想太多了吧,不是李光別有所圖,在知道王家來人之後,親自出來,丹木早就被拿下了,當時丹木已經衝擊縣衙了,李光有這個資格,隨時調動禁軍和廂軍過來。

只要禁軍和廂軍出動,丹木個人實力超羣,或許可以在禁軍和廂軍的圍攻之中,逃出來,其他人就沒有那麼幸運,基本上會都留下來,丹木如果反抗離開的話,整個大宋,將沒有任何容身之地。

正是這個耽誤,讓他們失去了最重要的一個時辰的時間,丹木在進城的時候,跟趙信走了一個臉對臉,當李光終於同意丹木的要求,派遣了大量衙役和廂軍到達港口,以搜查土匪的名義進行搜查的時候,王鬆和趙信,早就離開1個時辰了,以他們的全速航行,最少是30裡之外了。

丹木不知道,跟他所要對付的目標,就在城門口擦肩而過,他還按照之前情報,到的可能性有,卻不大,更大可能是幾天後,他首先封住碼頭,做了一個詳細的排查,不放過任何一條船,甚至他也親身出馬。

這個排查,當然不能著甲,那是給人口實,可是丹木和手下的親兵,他們形象太出衆的,特別是丹木,1.9米以上的身高,在後世都特別的引人注目,別說這個時代。看著丹木又在蠻幹,李光真的是苦笑,他真的有些頭疼,剛剛做出的這個選擇是不是正確的,能夠在南樂這邊停留的船,除了一部分是普通商人之外,其他的都有一定的背景,最起碼也是縣內望族,這些人他出面就壓制的差不多了,可是在碼頭上面,還有一些,他得罪不起。

正在頭疼的時候,前方傳來了一陣喧譁聲,顯然,丹木親自帶隊的搜查隊,搜查到了郭家,郭家是大名府的望族,目前最高的官是開封府少尹,只是一個六品,可是前途無量,那是最熱門的官職,外放話,可以拿下一個小州的刺史之類,這也是中級官員之中的佼佼者了。

“丹將軍,先彆著急!”李光看到丹木跟管事的要氣衝突了,立刻上前,郭家的管事的看到父母官到來,也給了一個面子,一拱手,氣呼呼的說道:“你們這是幹什麼,有這樣的麼,我們郭家還會藏賊麼?”

“當然不會,這不是以防萬一麼的,也不是我的事情,是大名府壓下來的!”李光討好的說到。

聽到是大名府壓下來,管事的稍稍收攝傲氣,開封府的推官雖然不錯,可只要不是做到開封府府伊的位置,還真的不敢小看大名府,連父母官都出來了,肯定發生了事情了的,稍稍詢問,丹木的理由很簡單,來的時候,十七郎囑咐過他,有什麼問題,就報上王家的名字,之前他感覺沒啥問題,也就不是特別的在意,現在很明顯,連李光都有些忌憚人,他也不是徹底的傻蛋,立刻傲然的道:“王家追查水匪,前幾天,王家送往京城,爲老太君賀壽的生辰綱,被人劫走了,有情報顯示,他們到了南樂附近,是一條200料的小船。”

“王家的老太君!”管事的也不由露出了憧憬表情,那可是王德用的母親,在王傢俱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就算是王德用,也必須對她保持尊敬。

之前李光還不知道,是關於王家老太君的事情,這可是完全不同,王家出頭的不過是十七郎,他哪怕是王家重點扶持的對象,因爲年齡的關係,他的影響力有限,可是老太君就不一樣了,今年已經八十多歲了,哪怕是普通人,也是祥瑞了,更別說王家的老封君,她跟楊家的老封君一樣,都是輩分最高,也是活的最久的那一批人,這兩位過壽,別說是滿朝文武了,就算是仁宗,也必須要親自到場,這就是地位。

郭家的管事,顯然明白這一切,頓時不說話了,主動放開,讓丹木搜查,還跟著一起,丹木傲然的搜了一圈,居然就這麼的,連招呼都沒打就走了,恨得郭家管事的牙都疼了,可惜沒辦法,誰讓人家招牌硬呢,別說是郭家,在來個幾個,也沒辦法。

聽說是王家老封君的生辰綱,李光所有鬱悶,全部都不翼而飛了,如同打了雞血一樣,哪怕這是一個很虛無縹緲的任務,丹木那麼的不懂事,還是投入了的巨大的精力,幾乎把整個碼頭的人都給弄回來,所有的情報太少了,以碼頭現在的船來找,找出了最少50條相似的,丹木得到了李光的準許,在縣衙的幫助下,一艘一艘的去判斷,沒有一個的是,每天的船都有所不同的,幾次三番之下,都沒有什麼收穫,到是讓整個碼頭都有些怨聲載道了。

對此,丹木不在乎,李光也沒工夫在乎了,找到一羣奪取生辰綱的匪徒,是他們唯一需要做的事情,整整兩天時間,碼頭這邊雞飛狗跳的,一些本來應該離開的船,沒辦法離開,不得不在碼頭停下來,只有檢查完畢,纔可以離開。

在這樣的背景下,王淇抵達了,南樂的狀態,讓王淇有些想哭,一個抱大腿的李光,加上一個混不吝的丹木,就成了這樣,現在,王家的生辰綱丟失的事情,宣揚的人盡皆知,唯一慶幸的一點就是沒有堵住趙信,否則的話,王家就真的沒有任何餘地的下場了,這對於王家來說,不是什麼噩夢,卻也不好,他們是要下場,可是直接下場跟間接,這個結果完全不同,王家大名府的力量,足以調動一批精兵強將,而不用遠隔千里,從西北調兵。

王淇沒辦法責怪丹木,更沒辦法責怪李光,不管如何,人家都是一片好意,嘆息一聲,開始了佈置了起來,他帶來了更加細緻的資料,現有的船之中,幾乎都排除了,因爲差別更大了,排除以往的船隻,速度明顯快了很多。

李光爲了鼓勵手下,給出了不小獎勵,所有人都全力以赴,三天之後,在李光的推動下,最終把範圍圈定到了前後10天的200條船上,緊張縮小範圍之中,一個碼頭人員,突然想起了一個細節,然後通過翻看記錄,終於在記錄之中找到了7條船,最終對比甄別,特別是這一艘船離開的一些特殊行爲,讓王淇發現了不同的,豁然就是在丹木到來的時候離開的一艘船,也就是趙信所坐的那一條船。

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藥和地道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廠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奈的刺客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八百六十一章 探索開啓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四百六十六章 攜帶禮物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發展第九十四章 廉價的箭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十六章 北宋縣城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口和污染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三十八章 落月弓第四百四十二章 鎮國基石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鯨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八百零六章 離別進行時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八百章 國宴全席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壞測試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州兵變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四百二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歸第五十五章 試探進攻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四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二百七十章 種類繁多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五百零三章第五百二十章 製造戰艦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四百四十七章 資金來源第八百五十二章 玉米培育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
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藥和地道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廠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奈的刺客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八百六十一章 探索開啓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四百六十六章 攜帶禮物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發展第九十四章 廉價的箭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十六章 北宋縣城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口和污染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三十八章 落月弓第四百四十二章 鎮國基石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鯨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八百零六章 離別進行時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八百章 國宴全席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壞測試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州兵變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四百二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歸第五十五章 試探進攻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四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二百七十章 種類繁多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五百零三章第五百二十章 製造戰艦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四百四十七章 資金來源第八百五十二章 玉米培育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讷河市| 上犹县| 老河口市| 荥经县| 乐安县| 汤原县| 兰坪| 思茅市| 锡林郭勒盟| 绥江县| 河曲县| 田阳县| 威海市| 拉萨市| 合肥市| 安塞县| 奇台县| 嘉兴市| 西宁市| 嵊泗县| 潼关县| 乐亭县| 大安市| 渝中区| 万荣县| 邢台市| 宁晋县| 中卫市| 盐城市| 昭觉县| 盐池县| 玉林市| 平乐县| 巨野县| 绥化市| 西青区| 乳源| 甘泉县| 田林县| 泗洪县| 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