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

當仁宗做出決定之後,就已經決定了變法派的命運,雖然各方面手段還沒有真正的做出來,首先把歐陽修和韓琦支開,就算沒有保州兵變這件事情,其他一些變故也會讓他們前去。

這只是開始,接下來,滕子京,富弼,這些新法的中堅人物,對於未來有極大好處的人員,會一一的下放,這一點,仁宗做的比其他的皇帝都強,雖然否定了就新法,卻沒有否定這些人,除了范仲淹沒有再回歸中樞之外,其他的陸續都回去了。

當然了,有一個前提就是,范仲淹不能在掌權,實際上,從慶曆四年,一直到皇佑四年,整整八年的時間,范仲淹一直都在不停的貶謫也遷徙之中,也連帶著所有的年輕官員,他們沒辦法迴歸。

一直到范仲淹死後,仁宗算是人盡其用,這才陸陸續續把人給調回來。

可以說,之後大名鼎鼎的韓琦,富弼,就是依靠著這一次的下放,慢慢的瞭解了地方上面的實際情況,慢慢的掌握了的變法的精髓,最終,從一個變法派,轉變成爲一個保守派,還是徹底的那種。

現在的韓琦,還充滿了年輕官員的那種激情,他的渴望給北宋的政壇做出改變,這也是他鬱悶的根本原因。

實際上,韓琦已經認命了,只不過由趙信提出來,算是有了一個臺階下,不過趙信並不是很正統的給予臺階下,而是雲裡霧裡的說道:“退一步海闊天空,既然事不可爲,那麼何不做點實事!”

韓琦愣了一下,努力的思考的,然後詫異的問道:“你是說,我自請去地方?”

嘆息一聲,又道:“我有什麼地方可以去!”

精神彷彿被抽走了一般,那是全部的精氣神,變法可以說是他平步青雲的階梯,也是一種信仰,一種跟著品性高潔的范仲淹,改變北宋積弊的豪氣。

范仲淹的新法,之所以有這麼多的追隨者,個人操守只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北宋已經病了。

不但是財務狀況,包括軍制,勳貴制度等衆多的方面,都有問題,范仲淹根據28年從政的經歷,提出了一個完善的解決方案,這個打動了仁宗,也因此新法在仁宗的支持下開始。

韓琦也是在這個時候,平步青雲,調入到中樞的,本以爲,他將會迎來一個發展階段,在他們看來,如果按照范仲淹的辦法來,整個北宋就會截然不同。

理想很美滿,現實很骨幹,哪怕有皇帝的支持,在實行的時候,也遭遇到了大量的阻力,現在,動到了最關鍵的科舉和勳貴制度上面的時候,乾脆就出了大問題。

受到了巨大的反彈,保守派開始瘋狂的出手,以前看起來是靠向他們這一邊的章得象等人,也態度有些曖昧,根本就不做實事,卻給他們添加了很多的掣肘。

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有些困難,也不是不能克服,他們只是需要做更加細緻的工作,爭取用實際的情況來說服中樞,可是韓琦敏感的感覺到,連仁宗的心態都發生了變化。

既然理想都無法完成,那麼就是貶謫,再也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那去什麼地方不都是一樣麼?

看著韓琦如同被抽掉了脊樑骨一樣,完全打不起精神的樣子,趙信忍不住笑了,如果20年後的韓琦,回想起這麼一段,會是如何。

他也有些明白,哪怕韓琦是在歷史上留下來名字的,哪怕他一句話東華門外唱名方位真男兒,徹底引爆了文武之爭,也實質上,造成了之後狄青的悲劇,可是他此時此刻,還是一個官場上面的愣頭青,還沒有成長爲後來,位高權重,三朝元老的韓琦。

“沒錯,韓相,還記得你失敗的那一次麼?要不要去挽回!”

韓琦愣了一下,深深的看了趙信一眼,沉聲道:“好水川!”

這是韓琦心中永遠的通,在那一站之中,精銳的大宋禁軍,失去了一萬多人,人數不多,卻極爲精銳。

如果只是人員損失,對於擁有著80萬禁軍的大宋來說,並不算什麼,只要一兩年的時間,就可以扭轉,重新累積這麼多的人,可是這一站之後,戰場上面徹底的進入到了弱勢之中,本身,大宋跟西夏之間,是互有爭奪的,可是這一戰之後,北宋再也麼有辦法跟西夏爭奪,從戰略進攻,轉爲了戰略防守。

如果是沒有提供長弓和棱堡,韓琦或許根本不會去向到隴西去,因爲他看不到希望,以北宋的軍隊,暫時沒辦法戰勝西夏,最多是保持著均勢,那不是他的選擇,可是長弓跟棱堡不一樣。

在這一場的保州之戰之中,韓琦幾乎是親眼看著長弓和棱堡大放異彩,特別是長弓,對於無防護,或者是輕甲的部隊的殺傷力,簡直是可怕的要命的。

西夏是什麼地方,哪怕有鐵鷂子,可是鐵鷂子可是西夏最精銳的部隊,整體數量也不多,如果用棱堡和長弓進行消耗,把西夏的鐵鷂子消耗一部分,或者是大部分,西夏也就完蛋了。

之前只能夠大量花錢,被動防守,現在防守就是進攻,似乎大有可爲。

可是韓琦還在猶豫,或許之前,他是有些衝動的想法,在放下一切,認識到新法將沒有辦法再起復的前提下,他開始考慮個人的問題了。

他還年輕,30多歲的年紀,做到了樞密院副使,幾乎攀登到了整個北宋最高端的位置,不過新法受到打擊,他不但不會進步,反而會後退。

到底是到一個穩定和不那麼引人注目的地方,多待幾年,等待著轉機的到來,還是高歌猛進,選擇可以立大功的地方,這是一個問題。

韓琦很清楚,不管選擇哪一個,他都必須做出選擇,等到喪失了機會讓仁宗把他徹底的下放的時候,他就沒有選擇了。

看到韓琦還有些猶豫,趙信就再加了一把力,道:“韓相,現在你的身份不一樣,如果不自請的話,去隴西的可能性不大,哪裡是戰場,不是軍政大員應該去的,可是大宋真的需要一個統帥全局,這樣,可以給我很大的幫助。”,

“給你幫助?”韓琦的表情,微微的有些古怪,

在韓琦看來,趙信是不是有些過了,他也算是當朝宰輔了,趙信就算是二皇子他都會主動跟他拉開距離,更別說現在不是,他總是感覺到,趙信這一次退的有些太倉促了,難不成,這是以退爲進的方法,而他則是被拉攏的第一個有品位,身份較高的大臣?

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情,作爲一個正統的大臣韓琦維護的是法理和程序的正確,這種情況之下,他不太可能旗幟鮮明的支持的趙信,哪怕趙信對他的幫助很大,感謝是感謝,可是不可能牽扯到這個可能會影響到身家性命的事情之中。

看到韓琦的表情,趙信就知道,他想歪了,趙信很看重韓琦,可是還沒有想過,把韓琦拉攏到他的陣營之中,他真的做這麼一步的話,別說是現在入選儲君人選的那些人,甚至還在皇位之上的仁宗,都要動心思了。

雖然說,你是兒子,仁宗也願意支持趙信,重新奪回屬於他的位置,可不代表他可以恣意的去拉攏宰輔,連之前的汝南郡王都沒有敢這麼做的。

帝王的心情是最難以捉摸的,爲什麼歷史上,太子容易被費,不成器不行,很容易被攻訐,抓住把柄之後,死纏著不放,太成器了也不行,你一個太子英明神武,看起來什麼都會,在朝堂上面的威信也是極高,你要把皇帝放在什麼位置。

每一個太上皇的退位,都代表著激烈的政治衝突,唐高祖李淵跟太宗李世民,那是宣武門之變,在激烈的衝突之下,李淵才退位的,其他的也是如此。

知道韓琦想歪了之後,趙信立刻說道:“韓相,你想到哪裡去了,我被封在一個島嶼上,只有一縣之地那麼的大,怎麼可能讓你支持,我說的是西夏,在哪裡會有機會。”

西夏?韓琦愣了一下,他不知道,就算是他所在的保州,跟西夏都足夠遙遠了,趙信所在的地方,是距離這裡還有一千多公里的地方,哪裡有什麼可以做的事情,難道世界上真的有先知先覺的。

“韓相還記得富弼出是遼國嗎。”

韓琦當然記得,如果他是從西夏戰場上面,被提升到樞密院副使的職務上面,富弼實際上比他要早的多,在處使遼國回來之後,就被提升,富弼辭而不任,後來轉爲資政殿學士,後來在7月再次的任命,依然請辭,一個月之後,才就任。

可以說這一次出使,避免了北宋受到遼國和西夏兩路進攻,這個功勞可不是一般,真的當時在西夏騷擾北宋的時候,遼國對北宋下手的話,北宋也相當的麻煩。

趙信說的這麼的明確,還特別的提出了富弼出使遼國的事情,讓韓琦有了另外的想法,有些略微試探的問道:“你的意思是說,遼國和西夏!”

“沒錯,韓相果然是聰明,當我們跟遼國之間沒問題了,遼國跟西夏就有問題了。”趙信大笑的拍手說道。

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體勸進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貿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三百四十八章 颶風翅膀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著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第七百一十六章 行軍方法第七百八十章 親自迎接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二百九十二章 熱武器的野望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口和污染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槍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帆戰船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路波折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八十三章 簡單與複雜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問題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二百七十九章 確定經銷商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一百七十八章 軍事怪物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議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四百八十九章 巧奪天工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進第二百七十章 長弓入禁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二百二十章 副產品和比例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洲橋頭堡第九十二章 中國式前綴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進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
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體勸進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貿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三百四十八章 颶風翅膀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著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第七百一十六章 行軍方法第七百八十章 親自迎接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二百九十二章 熱武器的野望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口和污染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槍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帆戰船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路波折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八十三章 簡單與複雜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問題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二百七十九章 確定經銷商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一百七十八章 軍事怪物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議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四百八十九章 巧奪天工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進第二百七十章 長弓入禁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二百二十章 副產品和比例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洲橋頭堡第九十二章 中國式前綴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進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城市| 海原县| 郓城县| 通许县| 泸水县| 安顺市| 屏东市| 新郑市| 南涧| 修水县| 栖霞市| 咸宁市| 昭通市| 措勤县| 汕头市| 那坡县| 伊春市| 嵊州市| 哈密市| 建始县| 繁昌县| 兴城市| 博湖县| 万盛区| 宣城市| 晋中市| 双柏县| 友谊县| 家居| 开江县| 池州市| 苏尼特右旗| 龙口市| 镇原县| 五河县| 武胜县| 蓬安县| 杭锦后旗| 云梦县| 贡嘎县| 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