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

神臂弩,本身就是西夏的利器,最開始,給遼國和北宋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在西夏的立國之戰,還有初期的一系列的作戰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可是神臂弩的作用,也就是最初展現作用,他不是一個適合在馬上開啓,對於一些環境要求也特別高,在北宋和遼國,分別得到了秘方之後,這個弩的作用大大的減少了,遼國和西夏,都沒有大規模的裝備,反倒是北宋,開始裝備的多了。

周文秀也清楚,這一套裝備,是可以抵擋住神臂弩的攻擊的,卻是在百步,甚至是150步之外,近距離使用鐵箭的神臂弩,他這個鎧甲也擋不住。

那玩意,跟子彈一樣,整個個頭也比子彈大的多,20米之內的距離,絕對可以穿透他的防禦,哪怕幾層的複合裝甲都不可能擋得住。

好在,提前知道這一點,以周文秀的聰明,也不可能孤身一人衝入其中,他只是一個箭頭,甚至大部分的時間,是有人在旁邊護衛,在馬的高速下,發起衝鋒。

就算對方使用神臂弩,在神臂弩發射之前,他們也可以鑿穿整個陣營。

防禦力是足夠了,攻擊力也是終點,這就不得不說周文秀所持有的重型長刀,那是比神兵利器更加可怕的材料。

沒有選擇鑲嵌型的,而是使用通體用神兵利器的材料,硬度最少在6.3以上的超硬鋼組成的,經過了特殊磨製,削鐵如泥。

在得到的時候,周文秀甚至嘗試過,一刀劈斷10頭大肥豬,這個基本上相當於一刀劈斷10具屍體的感覺了。

這麼一番的改變,加上週文秀本身的武力,就造成了現在戰場上面的無敵。

個體的無敵,取代不了整體,哪怕是強如呂布這樣的無雙戰神,也最終不得不兵敗山倒,可是周文秀不是一個人。

作爲手下的重要班底,作爲要立下大功部隊,周文秀帶著1000新型重騎,他們的武器,不是神兵利器的水準,也在普通的水平之上,普通的5.5硬度的鋼鐵,在北宋或許不算什麼,稍稍一個名刀,就能夠完爆它,可是在遼國,特別是目前的遼國軍中,這幾乎是大將的武器。

把這個大將裝備,普及到一個千人隊身上,恐怕蕭惠知道了真正的情況,也會吃驚不已,更別說,跟在周文秀身邊,共同充當箭頭這些人,都是周家精挑細選出來,用於保證周文秀的重要幫手。

家丁的武力,不如周文秀,可是裝備卻比平常的騎兵高出了一個層次,更別說他們是專門訓練出來,身材高大,孔武有力。

15個家丁,一個周文秀,還有四五個,從騎兵部隊之中挑選出來的,天賦和武力高過普通騎兵的高手,這超過20餘人的合力,如同一個可怕的箭頭,立刻平穿了整個戰線。

武裝到牙齒,武力還出衆,對付的,也不是精銳的鐵鷂子,而是實力稍稍弱一點的步卒,種種優勢和劣勢,匯聚到一起,形成了一個可怕的合力,最終戰場的局勢,徹底的改變了。

野利榮興,從來沒有想到,戰爭會向著這個方向發展,他本身只是針對主陣,他的目標一直都是蕭惠的中軍,那個高昂的帥旗,成爲了他對於功勳的渴望。

可是誰曾想到,後側一的這一個箭頭,卻如同一把尖刀,所向披靡的衝過了他一側,甚至在鑿穿了一個千人隊之後,開始向他的中軍而來了。

野利榮興,也算是貴族出身,他的武力也差不多,可是更多的,卻是出身,如果沒有野利仁榮的存在,他不可能成爲3萬軍隊的統帥的,處於最前線,肩負重任。

元昊對他是寄予厚望,也希望他能夠取得開門紅,可是現在的局勢,卻向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野利榮興不敢多想,他立刻命令,步卒阻擋他們。

人,在慌亂的時候,總會犯錯誤,野利榮興就在這個時候,犯了一個初學者必然要犯的錯誤,面對著威脅,首先想到的,不是針鋒相對,斬斷這個威脅,而是想到了如何救命,這就成爲了戰場的轉折點。

周文秀如果率領著騎兵,特別是麾下的鐵鷂子,跟周文秀剷鬥,在用步卒壓陣,用弓箭把遼軍逼退,這或許還可以勉強穩住陣腳,就算是失敗了,損失也不會太大,不會引起全軍的潰退。

現在,他選擇了用看似強大的的步卒,來抵擋氣勢正高的新式騎兵,面對著這樣新式的,武裝到牙齒遼國重騎,那真的是送菜。

軍令如山倒,哪怕明知道不敵,這個步卒還是衝上去了,擋在了騎兵的面前,周文秀看著衝上來的步卒,被面罩遮擋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冷笑,這正是他期待。

“沖沖衝!”周文秀長刀高高舉起,口中大聲的呼喝著,戰場上,馬蹄聲和糟雜聲,早已經把他的聲音給遮擋,可是長刀的訊號,卻讓所有騎兵氣勢變化。

更加無畏的衝鋒,不停的抽著馬,馬開始更迅猛的加速,連一點停留都不帶,衝陣而去。

戰場就發生了可怕的變化,一個3000人隊的步卒,衝向重騎兵,卻被連馬勢都沒有停止的重騎兵直接鑿穿,1000重騎,在擊潰了一千人騎兵之後,再一次手術刀一樣的撕開了步卒陣營,強悍的戰鬥力令人髮指。

周文秀的馬已經浴血了,可是經過特殊處理鎧甲和長刀,依然明亮。

不知道砍殺了多少人長刀,絲毫都沒有滯澀,缺口,足夠的硬度和鋒利,讓他立下大功,3000人,幾乎如同切菜瓜一樣,損失殆盡,有些連跑都來不及,就被身後追趕的騎兵,一刀劈斷。

連續作戰,不但沒有帶來疲勞,反而激發了戰士們的血性,精良的裝備,保證了足夠的防禦的同時,在殺掉了幾人之後,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磨損。

第一個3000人隊被衝散,而第二個,還在半路上,距離他們還有幾百步,可是以快馬奔騰衝鋒來說,可能就是十幾息的時間。

中軍帳下,蕭惠滿意的看著周文秀的表演,作爲一個馬上的將軍,蕭惠更喜歡猛將,之前,周文秀給他的感覺是非常出色,軍略和訓練都同樣的出衆,只不過,戰鬥力不強,這可能是弱點,他多麼希望,遼國能夠增加一個文武雙全的年輕將軍。

可是現在,這何止是強啊,那是強的沒邊了,誰也沒有想到,一個看起來文弱,甚至有書卷子氣的讀書人,會是如此威猛。

旁邊的幾個將軍,也知道蕭惠的想法,主動的湊趣的誇獎,他們也是武人,他們知道,在這樣的局面下,多麼的不容易。

西夏不弱,這一點他們都清楚,否則,負責黨項族事物的招討使,也不會這麼的死掉,遼興宗也不會派遣大軍前來鎮壓了。

“那麼我們上了!”蕭惠拉馬一頓,輕輕的放出了命令。

兩個3000人步卒,都沒有擋住周文秀的腳步,鋒利的尖刀,從來都不曾停下腳步,一個1000人隊,幾乎以一己之力,擊潰了7000人,這幾乎是對方實力的四分之一。

雖然,鐵鷂子沒動,騎兵也大部分在,可是的步卒已經不穩了。

步卒,之所以是步卒,那就是有一些差距,或者是出身上面的,或者是實力上面的,這個部隊,只能夠打順風仗,一旦逆風,很容易就出現問題。

這一點,只有深深瞭解軍隊,甚至有著足夠的帶兵經驗,這才能夠在衆多的經歷之中,瞭解並且明白這一切,對於野利榮興而言,他還不知道,甚至沒有想明白,爲什麼會敗。

野利榮興還是年輕了一點,他只考慮保護自身,保護騎兵的,沒有考慮到這裡,在命令第三個隊伍上的時候,立刻引來了騷動,這個騷動,成爲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本身戰局不順,手下的這些步卒,還畏懼避戰,這讓野利榮興感覺到氣憤,開始大聲的命令,要砍掉這個主將的腦袋。

可是戰局的發展,讓他的這個想法落空了,還沒有等他的要求頒佈下去,旁邊,一個將軍驚恐的說道:“遼軍動了!”

之前,遼軍的所有的動作,大部分都是兩個邊路,分別是周文秀,和另外一個邊路,主要是周文秀,他牽制了大部分西夏軍,可是現在,當後軍不穩的時候,被敏銳的蕭惠把握住了,遼軍的中軍差不都7000人,開始衝鋒了。

這個最可怕的騎兵力量的衝鋒,立刻成爲了場上局勢關鍵。

西夏的陣營,因爲周文秀的努力,還有野利榮興的錯誤選擇,已經有些變化了,前後有些脫節,蕭惠攜帶了最爲龐大的力量,如同一把尖刀一樣,直插野利榮興的中軍,也是整個西夏軍實力最強大的地方。

換成剛剛接戰的時候,這個舉措,會讓野利榮興高興,他也會派遣鐵鷂子,針鋒相對,可是現在,戰線脫節,後方不穩,加上目前不利局勢的,野利榮興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甚至錯過了最佳的下令機會,當他反應過來的時候,卻驚恐的發現,連逃都不可能了。

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冰船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鐵步人甲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發展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一百七十三章 磚和水泥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六十七章 化學傷害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二百九十五章 絕對不行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五百零一章 最長的橋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還是沒跑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二百零三章 和盤托出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三百八十三章 錢能通神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營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四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第二百四十二章 標準的力量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三百二十章 逃出生天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二百四十九章 反擊成功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覲見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問題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八百七十四章 互助會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爐鍊鋼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二百三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藥和地道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請求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八十三章 簡單與複雜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帆戰船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
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冰船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鐵步人甲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發展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一百七十三章 磚和水泥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六十七章 化學傷害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二百九十五章 絕對不行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五百零一章 最長的橋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還是沒跑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二百零三章 和盤托出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三百八十三章 錢能通神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營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四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第二百四十二章 標準的力量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三百二十章 逃出生天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二百四十九章 反擊成功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覲見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問題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八百七十四章 互助會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爐鍊鋼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二百三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藥和地道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請求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八十三章 簡單與複雜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帆戰船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鼎市| 双鸭山市| 布拖县| 商都县| 上虞市| 临桂县| 临桂县| 勃利县| 武邑县| 比如县| 仙桃市| 武安市| 合阳县| 隆安县| 肇源县| 阳原县| 大港区| 巧家县| 沂南县| 宁德市| 彭阳县| 安溪县| 八宿县| 普洱| 宁阳县| 文安县| 云安县| 高邑县| 荥阳市| 金堂县| 襄汾县| 阳信县| 西青区| 丹凤县| 永吉县| 梓潼县| 蒙自县| 叶城县| 安国市| 津南区| 杂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