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

仁宗年富力強,可是單獨的召對很少,每一次的時間也不長。

召見葉清臣,目的也是訓斥,不管這一關是過了,還是沒有過,都不會持續(xù)多長時間的,可是這一次偏偏很奇怪,最少3個時辰,一整個下午的時間,葉清臣都跟仁宗在一起,沒有任何消息傳來。

本身有些蠢蠢欲動的參知政事們,頓時偃旗息鼓,這不是一個好的信號,甚至有可能,真給葉清臣過關了。

實際上,葉清臣還真的是過關了,從下決心做到哪一點之後,就已經預見到了,肯定會有很多人彈劾,卻沒有想到會這麼多。

葉清臣能夠擔任三司使,就不是傻的,生猛和無畏也只是保護色,他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有人說過,清官要想做好,要比貪官更加的狡猾纔可以,說的就是葉清臣這樣,他當然知道,以前的灰色地點,有多少的貓膩,之前因爲不瞭解情況,也沒有一個足夠的介入的契機,只能旁敲側擊,效果還可以,但是沒有觸及到根源。

他之所以被仁宗的看重,一定程度上面,就是有分寸,水至清則無魚,在沒有一個合適的替代方案之前,貿然的介入到某些平衡的領域,明知道這裡面有貓膩或者是腐敗,也未必能夠吃到肉,說不定,惹來一身騷。

可是現在,有了一個合理的理由,財政問題壓倒一切,面對著一年可能要解決300萬貫,甚至是400萬貫項目,得罪這些有什麼問題,只要把這些給橫掃而光,可能整個財政上面的好處,可能是直接結餘的一倍以上,這不但包括了三司,還有這些機關。

800萬貫的擦證結餘,對於北宋來說,可能的也不一定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可是對於財政日漸萎縮的的北宋財政來說,卻是一個強心針。

葉清臣準備的相當的到位,包括所有的環(huán)節(jié),未來可能的前景,當然了,也有大名府鐵匠鋪的一些數據,特別是所有人的情況。

短短的3天的時間,以葉清臣的渠道,就已經知道了大名府鐵匠鋪的底細,這也是他敢於推動這個龐大的計劃,不惜得罪朝堂上面的所有人的根本原因,也是因爲這個鐵匠作坊的老闆,定海侯。

以葉清臣的身份,當然知道定海侯是仁宗的第二子這個身份,其中的變化不說,有這個身份,就足以證明葉清臣的清白。

果然,當仁宗憤怒的詢問葉清臣,爲什麼辜負他的看重,惹來這麼多的彈劾的時候,葉清臣的表情很平靜,他沒有爭辯,也沒有回答,一直到仁宗的怒火發(fā)泄完畢,他只是平淡的說了三個字:定海侯。

他一直都看著仁宗的表情,當提到了定海侯這個字的時候,仁宗的眼睛猛地抽了一下。

葉清臣很清楚,他過關了,冒險嘗試,不但收到了效果,還狠狠的刺激了財政,他甚至可以爲之後的事情來奔波了。

實際上,在聽到了這個名字之後,仁宗就知道,葉清臣跟這些沒有任何的關係。

趙昕纔多大歲數,趙昕能夠網絡到葉清臣這麼一個大腿的話,怎麼可能被逼到那個地步,他也不必讓趙昕假死了,

在保州兵變,甚至在趙信來信退位的時候,他多麼希望,有一個朝中重臣,能夠站在趙昕的一邊,那樣他就不必做出這樣的選擇。

實際上沒有,連被他派到保州,對趙信有些認可的韓琦河歐陽修都沒有,更別說別的了。

北宋的制度,對於皇室來說,是一種保證,又是一種限制,限制了武將的造反,也限制了皇權。

士大夫在這個基礎之下,忠於北宋,而皇帝也必須在這個框架下,任何跳出這個框架的,都會受到巨大的反彈。

這也是之前仁宗無奈選擇結果,當這個鐵匠鋪是定海侯的,那麼,一切的問題都不復存在了,葉清臣做這一切的目的,就只能夠是處於公心。

先入爲主的觀點,直接決定了的一件事情的結果,哪怕不看葉清臣的這些文件,仁宗都會選擇相信,更別說現在,葉清臣的準備相當的到位。

從樞密院入手的,再到各個的部門,從所有的關聯,到大名鐵匠作坊的產量,還有成本之類,雖然葉清臣不知道鐵匠作坊的全部成本,35文這個價格,還有一定的壓縮的可能性。

對於一個年消耗2.3億斤的項目,哪怕一文錢的減少,都會讓成本降低23萬貫,這個比例可不是一般的大。

當然了,因爲鐵料的價格很低,他也沒想過要下降個10文,5文可能就是極限了,可是就算是5文,也是一百多萬貫。

一百多萬貫可以做什麼,可以供10萬大軍,半年的所有消耗,可以支撐差不多30萬民夫的半年甚至是一年的工作,特別是目前的黃河治理。

更別說,還有擠壓的價格,如果鐵料降低到30文的話,以樞密院平均的80文,工部和農司平均的95文,還有少數部門,甚至超過了120文。

這些都可以擠壓數十文的前提下,對於整個財務狀況,是何等的提升。

如果僅僅是這些,只要跟仁宗講清楚就可以了,但是持續(xù)3個時辰,原因還有其他,在整理這些東西的時候,葉清臣也有另外的一個發(fā)現。

當成本降低之後,葉清臣還發(fā)現了一些原來使用其他材料的,可以用鐵料來代替。

這其中,有價格相似,比如說,價格大概是在40文到70文之間的材料,使用鐵料的話,也能夠節(jié)約大量的成本,這部分被列入可能的部分。

還有一部分,是在30文到40文之間的材料,這部分材料也是可以用鐵料代替,雖然價格上面,有沒有大幅度的減少,可是把木質或者是其他的材料,替換成鐵料,這樣效果更好。

一些比較深入的方面,葉清臣因爲時間還短,沒有想得那麼的深入,但是從某種意義上面,這已經足夠了。

看著葉清臣巴拉巴拉的講了這麼一通,仁宗也是目瞪口呆的,他完全沒有想到,葉清臣的腦洞居然開到那個方面去了,蒼蠅再小也有肉啊,更別說這些可以替代的領域衆(zhòng)多,涉及的方面也多。

一個更換鐵料,就弄如此羣情激奮,差點沒有用奏摺把葉清臣給淹沒了,如果再涉及到這些領域,恐怕整個朝廷上面,就沒有他的支持者了。

可是葉清臣有一點看的非常的明白,那就是錢,鐵料上面,可以爲三司節(jié)約最少500萬貫,爲整個朝廷減少1500萬貫的支出。

有些錢,雖然不是三司和朝廷來解決,是區(qū)域自籌的,這筆錢節(jié)約下來,或許不能給朝堂上大規(guī)模的使用,他們在部門內部,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些有些難以通過的撥款,一些不能進行的項目,完全可以動用這筆錢了,這就少了很多向三司的要求。

鐵料就如此可怕,這些替代品呢?數量雖然沒有鐵料那麼的龐大,可能是鐵料的三五成以上,這樣下來,可能最終節(jié)約的數字會達到三司800萬左右,整體的2000萬以上。

錢,赤裸裸的錢的誘惑,讓仁宗有些眩暈,但是這中間蘊含的阻力,他當然也知道,葉清臣的目的非常的簡單,就是讓他來撐腰,如果不是這個,在這個時間點拿出來這個幹什麼。

這麼一場閉門會議,本來是仁宗對葉清臣的指責,但是最終變成了兩人之間的商議。

在確定了葉清臣,沒有任何的問題之後,仁宗也開始想辦法,在那些葉清臣沒有涉足的領域,進行努力。

那些地方可以進入,那些地方可以節(jié)約,那些不能進入,卻要點到,還有那些,就不能換。

因爲除了樞密院6000萬,還有樞密院的各種官員接近9000萬一年的訂單之外,還有最少1億的鐵料消耗在外面。

一億啊,之前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可是現在,在仁宗的眼睛之中,卻是錢,拿到了,就是最少節(jié)約300萬貫以上,爲了北宋的財政,已經有些魔怔的仁宗,怎麼可能放棄這麼幾百萬貫。

除了爲朝政減少支出之外的,還有一個推動仁宗進行的最大的原因,這也是趙信的生意。

趙信爲什麼弄這個,他很清楚,不就是爲了錢麼,定海軍是一個什麼地方,一個一無所有的海島,可以說,北宋成立的邊境軍州,從來都沒有這麼惡劣過的,這也是明明定海軍更靠近內陸,卻依然得到批準的原因,在宰撫們看來,這就是仁宗給趙信弄的一個出身,一個玩具,這也是有些韋貴的根本原因。

可是仁宗卻是知道趙信的目的的,趙信是準備在北宋建立一個不次於大名府和汴梁的龐大城市,所以賺錢是肯定,沒有足夠的錢的支持,如何建設一個可怕的大城市。

雖然每斤鐵35文,看起來很低,比以前低的多,可是直覺告訴趙信,這個還有利潤,3億斤的價格,哪怕是一斤1文錢,都能夠有幾30萬貫的收入,這點對於趙信也很重要。

提升了北宋本身,又節(jié)約了開銷,並且還能夠給趙信收益,何樂而不爲呢?

聊的越來越投機的兩個人,立刻完成了很多基礎決定,此時還沒有意識到災難已經降臨的中低層官員,還在瘋狂的上書,在他們廷議的這麼短短的一個下午,就又是一大堆的彈劾,送到了仁宗的面前。

第四十二章 知識的力量第五百一十二章 禁軍換裝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風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五百二十章 製造戰(zhàn)艦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倫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tài)度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三百一十九章 寸土必爭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五百七十章 一擊而潰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蓋攻擊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二百四十六章 踴躍獲獎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州兵變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術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五百八十九章 阻力和決絕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三十八章 落月弓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yǎng)手下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餘量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六十章 歷史長河地四百五十章 邁向海洋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三百零一章 出頭的炮灰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六十二章 溼布功效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xiāng)情怯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zhàn)略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三十七章 3級卡牌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yōu)選擇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fā)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八百四十章 工人商店
第四十二章 知識的力量第五百一十二章 禁軍換裝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風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五百二十章 製造戰(zhàn)艦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倫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tài)度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三百一十九章 寸土必爭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五百七十章 一擊而潰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蓋攻擊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二百四十六章 踴躍獲獎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州兵變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術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五百八十九章 阻力和決絕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三十八章 落月弓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yǎng)手下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餘量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六十章 歷史長河地四百五十章 邁向海洋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三百零一章 出頭的炮灰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六十二章 溼布功效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xiāng)情怯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zhàn)略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三十七章 3級卡牌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yōu)選擇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fā)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八百四十章 工人商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族自治县| 聊城市| 惠安县| 和政县| 铁力市| 全椒县| 赣州市| 许昌县| 海安县| 额尔古纳市| 鹿泉市| 凉城县| 嘉定区| 大埔区| 神木县| 黄大仙区| 鲜城| 和林格尔县| 丹棱县| 固安县| 南投市| 土默特左旗| 海口市| 当涂县| 璧山县| 泸定县| 云梦县| 万年县| 奉新县| 彰化市| 建阳市| 莒南县| 沛县| 辛集市| 彝良县| 汉阴县| 吉林市| 德庆县| 东光县| 渝中区| 龙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