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

在這一場宴席之後,刁小雨的假期就沒有幾天了,在這個新年之中,他度過了最完美的假期,不但娶到了大丫,同時也改變了家庭的命運,現在,一家7兄弟之中,有5個都在定海軍只要努力的去工作,必然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

在酒宴之後,大哥跟大嫂就回去了,他現在的級別,有足夠的錢租住住宅,不用刁小雨操心,2級工的工資也在100貫以上,從某種情況下,大哥成爲2級工的時間,比起刁小雨更早。

要知道,大哥過來才一個多月的時間,在同樣的時間節點之中,刁小雨當時,還在培訓,最多到了日化廠,從事簡單的工作,也就是在接觸了之後,纔開始主動的學習,爲了的獲得足夠的工資。,

可惜大哥的進步,是在過去的經驗的堆積,實際上,在刁小雨這個例子出現之後,整個定海軍冒出了不少,可是這些,就沒有未來了,他們要想升級到3456級,需要的時間,會比刁小雨多出10倍以上,有些可能這輩子就未必能夠達到6級工。

原因很簡單,他們的技術,是通過多年的累積才積累下來的,又沒有足夠的天賦,能夠達到現在這個級別已經是極限了,未來,伴隨著定海軍系統化的學習,實驗之後,還可以緩慢升級的,可是已經形成習慣,卻很難的改變。

這一點,不單單是從大哥身上,很多北宋的派遣工人,特別是有技術的,都是如此,甚至從某種意義上面,定海軍,更願意培養沒有過經驗的,這種情況下,反倒沒有了禁錮。

大嫂和大哥兩個人,是一起回去的,卻把兩個兒子給留下來了,大哥雖然是二級工,每月可以達到100貫的月薪,養活他們一家人都沒有問題,甚至從某種程度上面,再多一些也沒有太多的問題,只不過,兒子養在身邊,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望子成龍,這是每一箇中國人的特性,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比他強,一代代的繼續發展下去。

哪怕兩個兒子,實際上一個十八歲,一個十五歲,大的一個只是比刁小雨小一歲,就算是小的一個,也只是比刁小雨小4歲而已。

大哥在目前的工廠,只是一個普通的員工,2級最多是在木器上面,有獨立或者是輔助的能力而已,這也是他工資高的根本,可是關係上面,刁小雨級別更高一點,跟隨的老師也更好一點點,能力上更大一點。

經過了刁小雨的介紹,兩個侄子,進入到了技工學校之中學習,相對於刁小雨,他們天賦並不好,再加上識字也不多,必須要補充一定的知識,並且按照比較寬鬆的程度,進行訓練,逐步的補充自己的短板。

與其直接上工,把未來的面走的跟窄的,還不如,現在就下決心,進入到學校之中學習,只要經過2到3年的學習,他們出來最少也是3級,甚至是4級工,到時候,一切都好說一點,他們會過的更好。

大丫的兩個弟弟,還有四個家的孩子,他們都相應的掛上了戶口,在定海軍,沒有戶口,是沒辦法生存的,福利待遇享受不到,甚至連租房,吃飯等衆多工作,都會遇到調查,非常的不方便。

老四和老六,現在正在找工作,不過,在刁小雨的建議之下,可以先找一個培訓學校和夜校,學習一段時間,這樣比起從零做起,效率上要高一點,雖然說,他們的年紀,稍稍的大一點,可能學習的速度不那麼快,可是有一技之長,未來的成長也比較快。

定海軍重視再教育和培訓,在這個方面上面,政府主要是給予補助,而不是殺雞取卵,這種前提下,每天付出的錢也不多,兩個人報一個3個月的培訓班,也就是10貫左右,可是之後學到的東西,起步就是120貫以上,甚至更多,畢竟如果是從零開始的話,要先集中培訓1個多月的時間,這一個多月的時間,是沒有任何的工資的。

雖然說,刁小雨大度,包圓了這個費用,可是老四和老六都沒有接受,在詳細詢問了定海軍的各種物價水平之後,他們發現,拿著安家費,就可以過3個月的時間,甚至有餘,這種情況之下,先學著,到時候,隨時準備進入到工廠。

三嫂是最爲孤單的,因爲三哥是在遼陽,不過,刁小雨的師傅還是比較厲害的,通過種種方式,聯繫到了那個工廠,簡單的詢問了一下老三的情況。

老三不算很好,不然的話,也不會安排到遼陽了,哪裡缺口大,而且對於工人的要求不高,經過了師傅的協調,最終,三哥被調整了,有一個市政的工廠,願意接收,或許,最初,會損失1個月的獎金,可是畢竟也到了瀋陽不是的。

這中間,不都是刁小雨師傅的能力,他的關係也很大。

刁小雨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整個北宋派遣工人的旗幟,他是最快的一個升級到4級的工人,並且未來還有繼續提升的可能性,任何時候,宣傳,總要有一個熱點,單純針對虛假對象的宣傳,沒有落到實處,他的資格和待遇本身就是提升的。

再加上,定海軍現在很大了,或許之前,需要控制家族,防止宗族勢力的擡頭,可是在小家佔據重點的前提下,畢竟,一棟房子,最大也就是200多個平方,這樣的房子,能夠住一家十幾口,甚至更多。

因爲趙信的重視,還有定海軍的整體政策,讓他們可以聚集在一個地方,這樣來的更加的平穩一點。

買房子,對於大部分人而言,不算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特別是定海軍,對於房價控制的比較嚴格的前提下,可能3級以上的技工,幾個月的工資,就可以買到一套房子的,沒有必要,一直都困守在一個家庭之中。

定海軍,只要願意去工作,賺到工資,並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沒有必要硬生生的,一家人擠在一起。

這種情況下,大型的宗族,不太可能出現,

北宋的這些居民,剛剛的抵達定海軍,一切都不熟悉,甚至在安全感還不強的前提下,

讓家人儘可能的集中到一起,這樣能夠增加他們的安全感和穩定性。

就這樣,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三哥被調到了瀋陽,在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三嫂幾乎是喜出淚來,她連連的向刁小雨道謝,

或許,在家裡,以前想看都討厭,畢竟,集中到一個家裡,東家長西家短的,總有磕磕碰碰的,可是現在在千里之外的陌生置地,重新開始,必須要抱團才能夠安全,這是人都有的想法。

在兩個小的都上學了之後,秦家兩位老人徹底的放心了,而在他們的戶口拿下來了之後,刁小雨也開始讓他們開始治療。

爲了保證效率,刁小雨把兩位老人,送到了瀋陽軍區總醫院,在定海軍,民生醫院的醫療力量,比起軍區醫院的差了一個層次,只不過,要掛到軍區醫院的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刁小雨的師傅,也是託了不少的關係,這才達成。

兩位老人都直接的入院了,經過了2天的系統檢查,秦衆的病癥,主要是一次失血造成的缺血性貧血的,這個主要是後期補的不夠,造成的缺乏,只要用上好的補血類的中藥,進行補充就好了,甚至還有一種特效的療法,輸入一些血液之類的。

這個毛病是最簡單,可能花錢養半年以上,就能夠基本的痊癒,或許無法跟正常人一模一樣,但是差不多的恢復接近正常人的狀態,是沒有關係的。

反倒是秦大娘的情況有些問題,癱瘓是多種原因的,突發的情況,再加上後期的護理,可是在高超醫生的檢查之下,也找到了頭緒,或許無法跟正常人行走,可是用雙柺,或者是輪椅之類,最起碼可以部分的自理。

兩位老人,在汴梁的時候,都以爲,往後餘生,都會是一個非正常人的狀態生活,現在,秦衆的身體能夠恢復到普通人的狀態,秦大娘也基本自理,這是他們完全都沒有想到的。

同時的,他們也真正的認識到了刁小雨的地位,那些可能比大醫生醫術都要高明的人,給他們看病,還有整潔的病房,和藹的護士,總之一切都不一樣。

本身大丫對刁小雨都有特別的心態,再加上刁小雨的爲人,兩個剛剛結婚的小夫妻,感情就更加甜如蜜了,可惜,放假的時間過去了,在安頓了兩位老人的病癥,刁小雨的休息時間正式結束,主要照顧兩位老人的工作,交給了大丫,他則需要正常的上班了。

熱鬧而忙亂的年,就這麼的過去了,刁小雨一下子從北宋帶回來20個人,哪怕其中有老弱病殘,可是單純勞動力,就有5個之多,這算是比較極端的例子,可是其他人也帶過來不少。

整個鐵路線,成爲了一條最爲繁忙路線,甚至客運的車票的總量,也增長的非常的快,但是著一些都被掩蓋了,對於鐵路而言,客運永遠是比不過貨運的,在沒有把出行當做常態的前提下,貨運纔是重點。

按照車票1貫來算,這對於普通人,已經是天文數字了,特別是北宋這邊的普通人,一節車廂120個位置,就算算上站票,也不會超過200個,也就是說,一節車廂,能夠創造的利潤在200貫左右。

硬座車廂多一點,硬臥車廂,別看價格更貴,實際上的運行效率並不高,一節車廂的效率,大概在200貫左右。

可是貨運就不一樣了,經過改裝蒸汽機車,可以拉動60噸的物資,就按照60噸來算,相當於120輛兩輪馬車,40輛左右的4輪馬車,就算是之前的馬拉火車,也相當於四五輛,它極大的減少了運輸的成本,同時的,也增加了效益。

定海軍跟北宋的這一條鐵路,是共管的,共管的同時,定海軍要做手腳就容易許多了。

首先,春節期間的客流量,會不著痕跡融入到平時,春運超過200萬客流,跟平時,日發送3萬相比,提升了不少,可是真的融入進去,每天的客流並不算很多,同時,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之中,這個路線上面跑的,是低速貨運列車。

跟客車必須要保證安全,保證速度和效率相比,貨車就簡單的多了,不但使用人員少,而且效率也相對較高,這個,會拉均到年收益裡面,以此降低被北宋發現的風險。

年節之後,定海軍對於戶籍的嚴格管理就顯現出來了,子女要想上學,要想享受定海軍的福利待遇,就必須要上戶口,通過這些戶口,基本上,可以統計出來,春節期間,吸引過來的人。

按照平均一個人招募過來8個的平均值,被放假回家5萬工人,一下子弄過來40萬,這並不是最終的數字,要知道,之前估計,春運期間,會有60萬左右,可是最後來的有200萬,幾乎多了140萬。

這中間,這些工人招募回來的40萬,還有100萬,則是其他人吸引過來的,其他的回鄉探親的,他們在定海軍待的時間更長,對定海軍的理解更加的深入,更容易講出來定海軍的好處。

同時,這些人不但能講出來,在定海軍多年的他們,積累了足夠的財富,這些財富也是改變很多人想法的根源。

在春運期間,集中兌現了140萬,在未來半年的時間,陸續產生的影響,同樣會有這個數,甚至是倍數,這個數字加起來,可能就是400萬以上,這可就大大的完成了他的與其,同時,定海軍,還有的大量人員的宣傳,今年的總數字,可能是400萬的一倍,這兩者加起來,第一年,就可以讓定海軍增加千萬。

千萬的人口,可以達到第一層的目標,而明年,300萬工人的迴歸,會立刻帶動更多的人,到時候,單純火車,未必能夠把這些人給送過來,必須要河運和海運相結合的方法,才能夠最快的,儘可能多的把這些人給送過來。

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九十二章 中國式前綴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倫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計劃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三百一十四章 固執的皇帝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二百三十章 失望的火藥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科技樹缺憾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四百四十二章 鎮國基石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七百九十五章 系統減重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三十七章 3級卡牌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五十六章 當頭痛擊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鐵和水泥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一百八十四章 科技樹缺憾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歸第一百三十章 賺錢工具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一百零九章 紀律的作用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討論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復燕雲的計劃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
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九十二章 中國式前綴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倫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計劃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三百一十四章 固執的皇帝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二百三十章 失望的火藥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科技樹缺憾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四百四十二章 鎮國基石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七百九十五章 系統減重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三十七章 3級卡牌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五十六章 當頭痛擊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鐵和水泥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一百八十四章 科技樹缺憾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歸第一百三十章 賺錢工具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一百零九章 紀律的作用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討論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復燕雲的計劃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兴县| 栖霞市| 五常市| 乃东县| 旬阳县| 买车| 呼和浩特市| 蒙阴县| 敦化市| 安丘市| 平度市| 博野县| 攀枝花市| 开原市| 义乌市| 唐海县| 抚宁县| 靖远县| 洱源县| 桦南县| 依安县| 合水县| 阿拉善右旗| 黄冈市| 津南区| 晋州市| 会泽县| 渭南市| 饶平县| 库伦旗| 资兴市| 壶关县| 万载县| 香河县| 黎城县| 天长市| 依兰县| 阿勒泰市| 右玉县| 香格里拉县| 甘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