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四章 科技樹缺憾

幾個人越說越熱鬧,旁邊的曲陽也不時的插口幾句,無一例外的,都把這個粉末的地位放的非常的高。

這麼近,他們的一切交流,都沒有逃脫過趙信的耳朵的,特別是聽到,如果有水泥的話,他們就可以更快的修築城市,減少因爲城牆修建過高的坍塌。

說者沒有意識到,泄露了什麼,可是趙信卻聽者有意,坍塌,難道說,用的糯米粥,建設的城牆,太高的時候會坍塌,這一點,一直都是他所不知道的,甚至從來都沒有想過的。

在後世,關於棱堡,曾經有過一番的討論,爲什麼中國古代,沒有誕生棱堡一類超級防禦的原因,因爲棱堡是在十六世紀出現,真正的威名顯赫卻是在梅斯戰役。

公元15525月份法王亨利2世攻佔了洛林地區的梅斯城。5個月後,神聖羅馬皇帝查爾斯5世率4.5萬大軍開始圍攻梅斯,企圖將其奪回,9倍的數量,還有大量火器和工程器材,可以說,對於神聖羅馬皇帝來說,是志在必得的,可是最終功虧一簣。

在這5個月中,5800守軍在吉斯公爵以及工程師聖雷米的指揮下已經在舊式城牆的背後重新修築了一道新型防線。11月27日,攻方一天內發射了7000多顆炮彈,轟塌了70多米的城牆,其背後的棱堡防線依然完好,這樣的強度,可怕到要命的,也直接改變了戰局,讓棱堡,真的站在了歷史的巔峰。

這還不能說明棱堡的強悍,尼德蘭獨立更是顯現了棱堡的強悍,尼德蘭大量的利用了棱堡,讓西班牙的大軍在棱堡鏈的防線之中,步履維艱,最終,讓狹小和弱小的尼德蘭,在強國林立的歐洲立國了。

要知道,因爲大航海時代的關係,16世紀的歐洲火炮,已經超越了歷史上的中國,從15世紀末開始,歐洲各國陸續開始了火炮上面的革新,只有更強的熱武器,更強的大炮,才能夠在海戰上面佔據上風。

這個時代的中國,是處於明王朝時期,還沉浸在普通的熱武器的時代,明末明軍最強大的火炮,紅衣大炮實際上是前裝滑膛加農炮,這種火炮是從歐洲流傳過來的,原來的名字被稱之爲小佛郎機炮,實際上,還不是歐洲最強的火炮,那是艦炮之中,也不是最大的,更別說步兵炮。

在這個時代,誕生的一款堡壘,可以有效的抵禦火炮等熱武器的進攻,以不足對方八分之一的人員,抵擋住8倍的軍隊數個月的攻擊,這還是在熱武器產生的時代的。

很多人都認爲,棱堡應該是在火炮大規模的加強,十九世紀中葉之前,最強大的防禦性武器,它創造了很多防禦的神話,很多圍城戰,力量懸殊的攻城戰,都是棱堡創造的,一些棱堡鏈,甚至讓一些強國,空有超出數倍的軍事優勢,根本沒辦法發揮出來。

偏偏,爲什麼這個棱堡,沒有在中國出現,要知道,農耕的中國,從商周時期,就是防禦力超過攻擊力而著稱。

網上關於這樣的討論很多,很多人認爲,棱堡的防禦太強大了,是他沒有誕生的原因,還有人說,是城大,人多,所以棱堡沒必要,甚至有人會說,晚唐時期,如果棱堡遍地的話,就不會有統一的中國的,到時候,中國就會出現,跟歐洲那樣的各國林立,因爲攻城的難度加大。

網絡上面,很多的討論都比較的雜亂,但是對於棱堡,有一個統一的認識,如果是明末,棱堡在中國誕生,並且在東北利用上之後,很多東西都可以解決。

明王朝的後期,滿清的威脅,在遼東耗費了巨大的功夫,修建了各種城堡,又以大淩河,寧廣等重要堡壘最爲重要,可是這些堡壘,無不成爲了呆陣,清兵圍困之下,反而成爲了清兵圍點打援的工具,堅固的城堡,反而,成爲了的鐵皮罐子,成爲了裝死屍的工具,因此引起了整個戰線的破敗。

如果當時有棱堡,在滿清半火器話的時代,一部分的棱堡,就足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最少說,清軍強攻某些城市,是不可能攻下來的,強悍防禦的城市,會讓清軍被打的滿頭是包。

可是最終,還沒有出現,大部分網友認爲,棱堡沒有出現,是因爲中國的防禦已經夠強大了,沒有必要在強大。

對於軍事上面,趙信只是一知半解,還真的就被這種看法給說服了,可是在整個網上,還真的沒有的說明過的,以糯米粥爲粘合劑的前提下,沒辦法建設的很高。

在網絡大討論的年代,水泥已經成爲了非常平常的東西,生活之中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水泥,有些人,隨便出去轉一圈,就能夠買到水泥回來,在他們看來,水泥似乎就是日常生活之中常用的。

大部分人人比較淺薄的歷史觀之中,也沒有意識到,在中國的古代,是沒有水泥的,事實上,中國古代,根本就沒有水泥,甚至連最原始的,古羅馬砂漿這樣基礎的建築材料都沒有。

中國古代,一直都使用著黃泥漿,糯米粥這樣的粘合劑,這些被中國使用了千年,甚至更久的粘合劑,他的粘性,真的沒有那麼大,在建設更高的建築物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問題,特別是城牆。

城牆是大型建築的,需要的厚度很大,自重也巨大,以往能夠建成的樓房之類的,七八米高的城牆,自重已經相當大了,如果到20米30米,對於整個城牆的壓力會非常大。,稍稍不慎,就會坍塌,到時候,不用別人來攻城,自己都會坍塌了。

巨大的自重,讓本身強度就不高的古代城牆,很容易坍塌,就算是世界奇蹟的長城,他的絕對高度也不會很高,烽火臺多是建造在較高的地方,比起普通的城牆,稍稍的高一點,也沒有高過10米。

正是因爲孫吉和薛玉的對話,趙信隱隱的把握到了,爲什麼棱堡這樣的防禦度極強的堡壘,沒有再中國出現的根本原因,

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科技樹的不均衡的,讓整個科技樹沒有水泥,沒有了水泥也就沒有了誕生棱堡的可能性。

在古羅馬,古代巴比倫,都出現了類似水泥一樣的粘合劑的時候,中國還在長期使用黃泥漿,甚至到了後世80年代,也時長有黃泥漿的使用,的這樣的粘合強度,真的不是一般的差的。

整個中國的古代建築,除了少部分木質結構的,一般的磚石結構的,很少能夠存留很久的,特別是大型建築,少有高於十來米的的,有說法是,爲了避免比皇宮正殿高,可是實際上,那是做不了那麼高,

偶爾有一兩百米的建築物,可是除了是依山修建的,最多相對高度只有十米不到的,要麼就是塔。

塔是少數可以修建的大的建築,越往高處,有小,自重越輕,塔跨度小,很多的塔,裡面只有幾個平方,最多十幾個平方,超級大塔真的不多。

稍稍有一點建築物知識的,就知道,也是小的區域,對於承重,對於上頂,要求就不高,而越小的空間,抗震的效果也都很好。

一個抗震自救之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在遭遇地震,沒有辦法逃離的前提下,尋找衛生間或者廚房一類小型的胯間,在比較堅固的桌子,或者牀下躲避,這樣,能夠避免出現問題,保證安全。

古羅馬鬥獸場,他的最高處的高度高達57米,這在中國絕對不會出現。中國古代不是沒有一百多米的建築,可是除了一些木質的,就沒有別的了。

趙信也算是對歷史瞭解的比較多,明代其實跟西洋的聯繫非常緊密,因爲明朝的瓷器,茶葉,絲綢,很是流行,通往東方的航線,真的是一條黃金航線,大量的白銀,源源不斷的流入到中國,也讓當時的明王朝,迅速從宋元的銅本位,走到了銀本位,銀子成爲了衡量收入的一般等價物。

中國不產銀,周邊除了日本,產銀的不多,所以在明以前,金銀全部都是貴金屬,很少在主流的體系之中流通。

三大南美高產作物,紅衣大炮,仿製物,鐘錶,玻璃製品等等,沒道理棱堡沒有進入中國,或許是進入了,可是並沒有配套水泥進來。

棱堡還可以作爲先進的軍事設施,被一些炫耀的帶入中國,可是見到中國美輪美奐的建築物,誰會把水泥帶來,不但太廉價,賺不到什麼錢,也太費事了。

或許這纔是真正的原因,中國就因爲這個科技樹沒有點亮,而錯失了力挽狂瀾,在異族的戰爭之中取勝的機會,如果,水泥早點出現在中國,大規模的普及下來,說不定,整個中國的歷史命運,就會改變。

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八百零五章 韓琦回國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選確定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八十二章 英格蘭長弓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二百七十九章 確定經銷商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二章 船到南樂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才和效率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七百七十六章 韓琦出發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五百零九章 數據分析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七十章 長弓入禁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選擇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七百四十六章 火槍的可怕第二百七十一章 銷售遇冷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八十二章 開幕前夕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會焦點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火藥第三百零八章 喪心病狂的裝備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
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八百零五章 韓琦回國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選確定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八十二章 英格蘭長弓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二百七十九章 確定經銷商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二章 船到南樂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才和效率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七百七十六章 韓琦出發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五百零九章 數據分析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七十章 長弓入禁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選擇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七百四十六章 火槍的可怕第二百七十一章 銷售遇冷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八十二章 開幕前夕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會焦點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火藥第三百零八章 喪心病狂的裝備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市| 那坡县| 商丘市| 洛阳市| 拜城县| 宝应县| 民县| 临朐县| 广州市| 叙永县| 揭西县| 辰溪县| 全南县| 台安县| 宁乡县| 高安市| 昌邑市| 县级市| 漯河市| 永平县| 名山县| 闽侯县| 苏尼特右旗| 长葛市| 武乡县| 双城市| 进贤县| 漳浦县| 游戏| 青铜峡市| 淮滨县| 建水县| 西城区| 连山| 都昌县| 凌云县| 乃东县| 万全县| 甘孜县| 滁州市| 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