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

放在紙面上的會瘋,可是真正的看到的時候,也是如此,哪怕一點點的看了,10天的時間,也走不完全部,可是已經看到的,超過25個樞紐,其中15個是新挖掘的人工蓄水池,還有10個,是天然的湖泊。

這些在大草原上,看起來那麼平常的湖泊,經過了一番疏浚和挖掘之後,用溝壑和天然的河道,跟整個西北的水系,聯合成爲一體,在龐大,數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土地上面,將會開啓整個北宋最大,也是爲可怕的一個農田攻城的。

這麼龐大水系,水流,湖泊和水渠,共同結合成了一個整體,現在還不完善,只是完成了一半左右,大概4000多裡的睡去,可是跟水源地,湖泊,加上河流結合起來,造成了3萬里以上的效果。

也就意味著,一里長的溝壑,可以達到1000畝左右的水澆地的影響,那麼3萬里,也就意味著,3200萬畝。

這個數字一出,所有人都不敢去說了,太龐大了,雖然整個北宋,擁有土地八萬萬畝以上,那是整個北宋,廣闊的國土之上,靈州加上西北,在一兩年的時間之中,能夠增長這麼多,對於北宋而言,效果是巨大的。

借用天然河道,跟真正用於灌溉的水渠,無法相比,他們的澆灌能力有限,甚至有些地方還有重複,可是一旦剩下的4000裡的水渠完成,整個工程將會超過之前的預計,在整個西北造就一番沃土。

這是最理想的數據,卻不是最終的數據,具體還要靈州這邊統計出來,但是當整個水利工程完工的時候,5000萬畝左右,是可以預期的。

這是一個可怕的讓人震驚的數字,一個60萬畝的水澆地,已經讓汴梁來的官員們,震驚無比了,5000多萬畝,代表著1.5億石的糧食產量,這對於整個西北來說,是非常可怕的。

糧食不但可以做到自給自足,甚至可以的供給整個中國的北方,會讓本身比較薄弱的北方環境,得到有力的支持。

以農爲本,這是任何封建皇朝都無法忽視的一件事情,無農不穩,並不是說,農業就很賺錢,不,農業一直以來都不賺錢,可是沒有農業,一切都不存在了。

一個人,要維持基本的生活,單純糧食的話,一年的時間,需要的5-6石的糧食,少了這些糧食,就生存不下去。

對於升斗小民而言,他們要求的並不高,活下去,保持一個基本的溫飽,這麼卑微的要求,如果當權者都無法滿足的時候,帶來,將會是可怕的戰爭。

從1000多年前,陳勝吳廣的那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後,中國就形成了固有的輪迴,再怎麼強盛的王朝,也不過是幾百年的時間。

強大的漢朝,唐朝,都是如此,當農民軍起義揭竿而起的時候,他們爲了生存,爲了一口飯,變成了可怕的戰士,把看似強大的皇朝給一舉推翻。

封建王朝,都喜歡修史,爲的就是在王朝更迭之中,在已經發生的歷史事件之中,總結規律,那麼糧食就是一個重點,在本就薄弱的環境之下,一旦遭遇大規模的災害,對於再強大的王朝來說,都是一場災難。

目前北宋的環境,開發土地,增加糧食數量,一直都是一個重點,誰也沒有想到,貧瘠無比的西北,會一下子放了這麼大的一個驚喜,當著增加的田畝數量達到千萬的時候,這已經有決定的意義了。

把西北可能產出的糧食,打一個折扣,10石一年的話,1.5億石的糧食,可以支撐1500萬人的日常消耗,這還是在巨大的浪費的前提下。

北宋在這個時代,擁有世界上最少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這個時代沒有一個體系的統計,在1640年,大概是5.4億人,北宋時期,帝國較多,也比較的平穩,卻不會超過這個,大概是三四億的樣子。

可是這個人口,其中的絕大多數都不是分佈在中原地區,確切的說,是以京杭大運河爲紐帶的五條河流的沿岸。

那是真正的北宋精華地區,不但四京,江南這些地方,全部在其中,也是最肥沃的,交通最爲發達的地方,在那些地方,哪怕一個小小的縣,少則五六萬,多則十來萬。

可是那是在中原最精華的區域,在西北,真的算的上是人口貧瘠了。

人口在幾千人的縣比比皆是,甚至會出現,幾百戶縣,這不是也一個縣城,這是一個完整的縣,整整百多裡,甚至縣城之中,只有不到1000人,正因爲如此,西北的人口非常之少。

目前整個西北四路,加上新依附的靈州,龐大無比土地上面,也才100萬出頭的人口,也就是說,就算考慮到未來西北大量吸引人員過來,達到500萬人,還有最少1億石,可以向外供應,這是可以敞開了供應的糧食。

邊關的道路難走,如果靈州這邊,真的有這麼一個糧食的供給能力的話,最少說,在京兆府,西北,糧食是可以解決的,比從江南調動,然後再不遠萬里的,從汴梁輸送到西北,不知道要節約多少。

更別說靠近西北的地區,比如說,陝西,再比如說關中南部一點,靠近的四川那邊的山地。

從西北這邊,還是稍稍的近了一點,甚至因爲有大量的牛馬的存在,大規模的運輸量糧食,成爲了可能。

稍稍有過一些地方執政經驗的人,就會知道的,一個開發起來,可以生產出億萬糧食地方,會帶來多麼大的利益。

特別是來自樞密院的官員,他更加清楚,糧食對於邊關的重要。

在樞密院之中,有專門籌備邊關各種物資司局,這個司局是整個樞密院最大的,也是過的最辛苦的。

整個邊關,上百萬軍隊,涉及到十幾個路和邊境軍州的各種問題,都需要他們來解決,他們需要從各地調動物資,然後通過各種的方法,運到邊關去,其中數量最多的就是糧食。

西北之所以不穩定,之所以被小小的一個西夏欺負,就是因爲本身基礎的薄弱,本地的糧食,甚至連十分之一都無法攻擊,全部需要外運。

從汴梁到西北的這一條路,算是比較難走的,各種山脈關口,最關鍵的是,沒有一個個巨大的城市,補充所需要的東西,全部都需要帶上,一趟下來,單純運送,就要耗費兩三倍的消耗,這也是糧食長期居高不下的根本所在。

往往送3石糧食到邊關,最終,真正落到邊關手上的,1石就算是不錯了。

西夏算什麼,哪怕是在最嚴重的時候,北宋也沒有把他當成心腹大患,最多也就是影響一下西北而已,如果把西夏的位置,換在河北的話,以西夏那麼薄弱的力量,河北可以輕而易舉的調動數十萬精銳禁軍,在足夠糧草和車輛的支持下的,強行的攻擊西夏。

歷史上,西夏差點被北宋滅亡,就是這樣,在集中了足夠資金,可以跟西夏一戰的時候,通過吐蕃爲跳板,在一個出色的將領的指揮之下,然後通過戰爭的方法,獲得最終的勝利。

如果西夏沒有在之前,被韓琦出其不意的炸掉興慶府的城牆,最終,全部的軍民,在絕對力量軍隊面前,玉石俱焚,單純依靠現在靈州發展的基礎,最多3年的時間,靈州就能夠積累出足夠的力量,攻擊到西夏腹地。

現在,這些已經成爲過去,和平成爲了靈州發展的關鍵,而這個龐大的水利工程,成爲了目前最重要的工程。

10天的時間,已經足以讓這些官員們,瞭解到靈州這麼一個龐大工程,還有廣闊的前景,在藉助著這個方法,震驚了這些官員之後,,韓琦也真正的說出了自己的目的,要求,中樞解決移民的問題,而且一下子,就是獅子大開口,一年之內,保證200萬,以後的5年,陸續達到500萬。

韓琦擲地有聲的話語,讓所有的官員,都有些眩暈,200萬,500萬,整個北宋纔多少人,幾乎是十幾分之一,虧韓琦說的這麼的理直氣壯的。

不過,韓琦在這一點上面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提到,如果沒有足夠的人口,整個西北的開發,就會處於停滯的狀態,甚至會浪費掉。

5000萬畝的土地,未來可以開發的土地可能達到7000萬,再加上大量的牲口,城市,商業,這些加在一起,確實需要這麼多人,這一點上面,韓琦說的沒錯,可是有時候,不是可以養活這麼多人,就能夠弄來這麼多人。

對於這些最高不過5品的官來說,別說是幾百萬的移民,就算是幾十上百移民,也不是他們能夠決定。

大規模移民,對於封建王朝來說,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事情,對於後勤保障不完善,容易出現各種各樣問題的時代,一個不好,那就不是送幾萬人去移民,那是直接把這麼幾萬人送到鬼門關裡了。

韓琦當然知道這一點,他也沒指望,這些人能夠幫他決定,他只是讓這些人,把看到的,聽到,如實的寫出來,通過八百里加急之類的送到汴梁就可以了,他相信朝中的袞袞諸公,能夠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

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八百零二章 韓琦的探索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癥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二百七十九章 確定經銷商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六百五十一章 海上登陸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八百四十九章 深入探索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計劃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三百零六章 戰爭將起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二百二十六章 經濟和掙錢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八百四十五章 禮物和提親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一百六十五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人區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第六十二章 溼布功效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第七百八十章 親自迎接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當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鐵步人甲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第二百三十章 失望的火藥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網製作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餘量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八百七十四章 互助會第二百七十八章 複雜心情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五百五十二章 橡膠和蒸汽機第四百二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一百八十四章 科技樹缺憾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攔八百里加急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三百六十九章 韓琦的壓力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六十章 歷史長河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鐵和水泥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季攻勢第八百六十二章 美洲探索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
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八百零二章 韓琦的探索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癥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二百七十九章 確定經銷商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六百五十一章 海上登陸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八百四十九章 深入探索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計劃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三百零六章 戰爭將起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二百二十六章 經濟和掙錢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八百四十五章 禮物和提親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一百六十五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人區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第六十二章 溼布功效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第七百八十章 親自迎接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當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鐵步人甲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第二百三十章 失望的火藥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網製作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餘量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八百七十四章 互助會第二百七十八章 複雜心情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五百五十二章 橡膠和蒸汽機第四百二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一百八十四章 科技樹缺憾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攔八百里加急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三百六十九章 韓琦的壓力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六十章 歷史長河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鐵和水泥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季攻勢第八百六十二章 美洲探索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镶白旗| 德昌县| 施甸县| 万山特区| 无锡市| 思南县| 关岭| 永昌县| 同德县| 特克斯县| 封开县| 福安市| 鹿泉市| 青田县| 博客| 托克逊县| 威信县| 分宜县| 东辽县| 杂多县| 菏泽市| 吉林市| 鄂伦春自治旗| 望奎县| 轮台县| 临泽县| 莱州市| 合作市| 兰溪市| 沾益县| 彰化市| 望江县| 琼海市| 阳曲县| 安乡县| 遵化市| 无棣县| 阳山县| 开阳县| 陇南市| 商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