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

圖形畫好了,如何製作出來,就是一個問題,換做後世,直接找一個簡單的衝壓機,就可以了,可是這個時代,沒有這樣先進的科技,並不代表,就沒辦法加工這些東西了,實際上,更加的簡單。

雕刻,連硬度在8以上剛玉,都可以通過雕刻,刻畫成型,相對而言,硬度只有6.1的不鏽鋼,沒什麼難度。

或許說,他們雕刻起來,要有些難度,可是趙信也不是隻準備了一個材料。

早在煉製的時候,就已經記清楚了所有的配方,大規模的生產不行,小規模還是可以,不再平靜冷卻,讓這些不鏽鋼結合成一體,而是採用灌注的方法,分成了大小一樣方塊,厚度上面,跟之後的硬度差不多,然後,生生的在上面雕琢上來。

或許,這中間的工藝,跟衝壓無法相比,在雕刻上面,也採用了少鏤空,多是一些大型的樣子,慢慢切削成型,這樣可以經久耐用。

大名府,本身就是整個北宋,重要樞紐型城市之一,北方的核心,一些從草原,從更北的地方,過來的寶石,也在大名府經過處理進入到了北宋。

在這裡,找尋一些雕刻師傅,是沒問題的,特別是之前,通過拍賣會拍賣掉80萬貫珍寶的那個海商,他在大名府這邊,就有幾家珠寶店,甚至還有幾個外國的雕刻師。

一共找尋了20個人,他們一共拿走了400份材料,在稍稍評估了之後,給出的時間是7天。

7天時間,完成一件雕刻,聽起來,有些太快了,可是這不同於珍寶的雕刻,硬度沒有那麼大,也不存在什麼浪費的問題,只要雕刻出來,費多少都沒有所謂。

三天的時間,當300多件產品送到了趙信的面前,這些都是雕刻大師,一個20克左右,可能只是比普通的銅錢大一點點的雕刻,如果不是定海侯定下的任務,說不定他們都不屑。

每一個人的藝術風格不一樣,趙信畫下的,也只是一個效果圖,他沒有這樣繪畫的天賦,可以說最終,出來的錢幣是千奇百怪,有的甚至有較大的不同。

就連一個雕刻家,就刻畫出最少7種不同的風格。

趙信看著這些風格,從中間挑選,太過新奇和抽象的,直接就PASS掉了,不符合常規。

有些雕花和鏤空的,也PASS掉,有些鋒利,容易割手的,當然也不行。

玉雕師傅,大多數都較爲圓潤,少有那麼鋒芒畢露的,在中間挑選出5件,然後經過了深重的考慮,甚至詢問了一些民風民俗,最終找出了最漂亮的那個。

到了趙信現在的這種程度,當然不可能讓他們白乾,這也不符合趙信的風格,選中的那個,被獎勵了800貫,剩下的,也分別給了200貫左右。

在大名府,除開鐵匠作坊,在任何一個手工作坊,哪怕是大師一級的,他們一個月的工錢,最多也就是四五十貫。

看起來珠寶店收益可怕,海商一個珠寶,甚至都賣到了數十萬貫,這樣的水平,還養不起的一個高薪麼?

可是珠寶店,不可能每天都賣這麼多,30萬貫,不知道是多少年的時間,這才累積過來的,還是依靠著拍賣會,在這樣獨特的環境之下,才賣出去的,錯過了拍賣會,他們或許就不會賣掉這些東西。

日常的流水,交給這些玉雕師傅們的工作也不多,如果不是在珠寶店這樣的,也給不了他們這麼多的工資。

一次性,相當於幾個月,甚至是一年多的俸祿,只是雕刻這些小東西,這可以說,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情,這些人也都感恩戴德的。

一些聰明的雕工,猜出來,這個可能是一種錢幣,卻沒有多說什麼。

北宋,甚至是說,封建王朝在造幣這一個項目上,很是混亂,一些前朝的銅錢,也在流通之中,而且一些鐵幣,交子之類的東西,有些甚至是錢莊發佈的。

只要這些東西,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可以成功的在市場上面流通,就可以進入到市場上流通,這是很正常的東西。

最終,沒有精確到20克,只有19克多一點,這對於雕刻來說,控制沒有到那種程度,掃入到卡牌系統之中,看了一下具現和價格。

不鏽鋼的成本,要比鋼材來說,高不少,差不多達到25文一斤,可是平均到每一個鐵幣上面的價格的,可能只是一文左右,卻當了100,這纔是真正的暴利。

造幣的可怕,後世已經無數次的驗證過了,哪怕是銀幣,只有1-2成浮利,在這個錢的數量,達到一個可怕的程度,都會成爲王國的日常收入。

價格不高,這不是重點,關鍵是產量,不知道是不是實驗室生產,打穿了某種界限,在具現之中,可以一次性具現500公斤,也就是接近2.5萬個,時間稍稍長了一點,15分鐘左右。

這樣下來,一小時就是10萬個,一天240萬個。

這個數量非常的可怕,最少說,趙信會非常滿意,一天24萬貫,一年下來,就接近9000萬貫,這或許在最初的時候,無法撐起北宋的盤子,可是10年之後,總量已經比整個北宋流通的貨幣總量更大了。

這個貨幣,也不是徹底的取代以往的銅錢和金銀,只是作爲一種,最重要的輔幣。

卡牌系統立刻轉動,他準備完成第一批,1個小時之後,擺在趙信面前,就是10萬個,這樣精美的鋼幣。

看起來銀光閃閃的,視覺衝擊非常的可怕,趙信感受了一下聲音和質感,非常不錯。

把王鬆叫了進來,王鬆看到了堆在一起,如同小山一樣幣,有些吃驚,他還沒有意識到,這是錢,只是以爲,這是趙信的新產品。

同之前的鐵的產品相比,這個產品看不出來任何的作用,掃了一眼,似乎繪製了相當精巧花紋,工藝品麼?

王鬆沒敢多問,實際上,當鐵匠作坊開啓之後,他就發現,有些東西,不能多問,問的多,錯的也就多。

果然,當趙信把這個東西的作用告訴王鬆的時候,王鬆目瞪口呆了,他完全想不到是錢,而且是當百的錢。

封建社會,對於這種當十當百的錢,有天然的懼怕,當年被稱爲惡政的做法,就是推出了當五的錢,那種錢,比普通的銅錢還要重兩倍左右,原則上,只是用2倍,代表了5倍而已。

可是,這是對於財政的一種搜刮,這樣的錢,會大幅度的貶值,迅速消失不見了。

看到了王鬆臉上的擔憂,趙信卻一臉平靜的說道:“我會跟著發行這個錢幣的同時,開啓一個錢莊!”

王鬆的臉上的表情,沒有絲毫的輕鬆,錢莊,雖然因爲鐵匠作坊的關係,還有拍賣會和展銷會,他們跟北宋各地的錢莊,都有很好的關係。

正因爲有這麼好的關係,纔會知道,錢莊並不是那麼好開辦的,一個普通的錢莊,走到一個信譽度非常高,甚至在各地都有分號的前提下,除了名聲和時間的累積之外,就是巨大的人手。

錢莊可不同於鐵匠作坊,需要專業的人手,這中間,稍稍出了一點點的問題,都會是大問題。

王鬆沒有說,可是旁敲側擊和表情,無不證明了,對於這個錢莊的不看好。

實際上,如果不是又卡牌系統,還有這個錢幣的精美作爲後盾,趙信也不看好。

“我知道你的擔憂,錢莊是一定要開啓!”趙信堅定的說道:“不過,我們的錢莊,暫時跟其他的錢莊業務不太一樣,只負責兩種業務,當百精鐵幣的兌換,還有精鐵幣的通存通兌!”

“精鐵幣?”王鬆這才把目光落到了這個圓形的貨幣上面,並且順手拿起一枚。

整個重量不算高,半兩多一點點,細微之處,見的端倪,整個錢幣相當的精巧,正面,背面,還有鋸齒,刻畫的相當的精巧,整個一個出色的工藝品。

如果單純只有一個,甚至是如此的美觀的前提下,完全可以賣出100文,甚至是更高的程度,可是這裡面怕不是有幾萬個。

物以稀爲貴,再怎麼精巧的東西,當幾萬個,幾十萬個,擺放在一起,也不昂貴了,更別說是貨幣。

可是趙信簡單的介紹,從質量,到辨別的方法,甚至提到了神兵利器跟他的硬度對比。

王鬆真的有些目瞪口呆了,連賣出了幾千貫的神兵利器,都無法在他上面,留下任何的痕跡,而且耐腐蝕,放在泥水裡,甚至是可以腐蝕鋼鐵的綠礬油,都不會有任何的變化。

這讓王鬆動容了,如果真的如此,單純神兵利器的重量來計算的話,這個價值就遠遠高於這個,還不會生鏽,這麼貴重的材料,用來做當百的錢,這不是讓別人熔鑄麼?

趙信微微笑笑不說話,這個時代,恐怕還真的沒有幾個人,能夠把他融掉,一般的鐵的溫度1500度的,鋼的溫度1200度,這個雖然比不上後世最頂級的那種,卻也高達1700度左右,在這個時代,幾乎是沒辦法熔鍊。

王鬆沒有說服趙信,反倒是被趙信說服了,馬上,就是要發工資的時候,先試試,看反應,同時,準備讓錢莊一起上馬,準備在大名府,先把錢莊開啓來。

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三十五章 僥倖心理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餘量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進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琦冒險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一百二十四章 廣闊市場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六百九十二章 陸軍海軍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進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四百零六章 資金效率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還是沒跑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澀的饅頭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三百零一章 出頭的炮灰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八百五十章 暗中出手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壞測試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擊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五百一十八章 走向海洋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帆戰船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機暗藏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三百二十九章 靈州地位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口增長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爐鍊鋼第一百五十九章 又出幺蛾子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一百九十二章 臨界點
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三十五章 僥倖心理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餘量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進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琦冒險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一百二十四章 廣闊市場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六百九十二章 陸軍海軍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進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四百零六章 資金效率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還是沒跑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澀的饅頭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三百零一章 出頭的炮灰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八百五十章 暗中出手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壞測試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擊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五百一十八章 走向海洋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帆戰船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機暗藏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三百二十九章 靈州地位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口增長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爐鍊鋼第一百五十九章 又出幺蛾子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一百九十二章 臨界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容城县| 汝州市| 河池市| 巴塘县| 交口县| 东台市| 肇东市| 广德县| 镇江市| 章丘市| 重庆市| 陇川县| 南木林县| 金昌市| 右玉县| 时尚| 台东县| 静海县| 印江| 河津市| 洛扎县| 定襄县| 壤塘县| 常山县| 拉萨市| 垣曲县| 蕉岭县| 沈阳市| 广安市| 新野县| 当涂县| 阳城县| 咸丰县| 互助| 呼玛县| 蕲春县| 青川县| 安康市| 三门县| 开阳县| 阿克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