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

一年多的時間,趙信親自挑選的島嶼,實現了之前趙信預定的目標,可是太過於狹窄的島嶼,已經實質上的影響了定海軍的進一步擴張。

工業化肯定是要大力的推廣,一些不能夠在定海軍開啓的工業項目,比如說,化工產業,比如說,鋼鐵廠的二期三期,再比如說,一些玻璃製造,水泥和陶瓷。

這些主要跟火,跟化學冶煉有關的東西,不適合扎堆的放在定海軍,琉球是最佳的選擇。

工廠要興建,機器設備是關鍵,實際上的,現在定海軍的機械廠,已經開始儲備和準備這些機器設備,預計,大規模開發琉球的時間,在3-4個月之後,到時候,肯定會有全套的東西過去的。

機器在準備了,跟機器同樣重要的人,也可以準備了。

不同於定海軍,當時定海軍剛剛草創,幾乎是在建設的基礎上面,逐步的完成了訓練和工廠的開啓。

琉球不一樣,有了定海軍的基礎,肯定不會從零做起,這樣太浪費了,趙信準備,一旦定海軍做好了準備,甚至是廠房什麼的先期建好之後,立刻開始工廠的建設,只要簡單的安裝調試,就可以大規模的生產。

這樣一來,就需要大量的熟練工人,定海軍目前,還真的不缺熟練工人,過年之後涌入的人流,其中絕大部分都留下來了,定海軍更加開放,更加適合的工作模式,只要熟悉了,聽從指揮,要想留下來並不困難。

跟普通農民的收入相比,在一年可能賺到10貫20貫都非常困難的北宋農村,到了定海軍,每年可以200貫,300貫的賺,別說是一貧如洗的普通農民,就算是一些讀書人,也都有些嚮往。

要知道,考中秀才的,在北宋這裡,算是的有品級的讀書人了,不說最高端的那些,舉人進士種子的那種,最普通的那種,也可以興辦私塾,進行授課。

他們薪水,是按照束傭來的,好一點的一兩貫,差一點的幾百文加上一些實物,一般的秀才,平均的年收入,也就是在十幾二十貫左右,可是在定海軍,這是普通工人,一個月,甚至是半個月的薪水。

這種不平衡,也有人說過,很多人不明白,爲什麼可以給更少的薪水,卻給了這麼多,可是2年的時間,從無到有,定海軍越發的發達了,同樣的,在高層之中,也發現,只要人足夠多,薪水也高的前提下,僅僅是定海軍自身形成的市場,就足夠的可怕。

工廠需要開工率的,任何東西,運出去都需要成本,有些更新的東西的,在定海軍之外,可能是奢侈品,奢侈品的意義就在於,只有很少數一小撮人能夠買的起。

奢侈品如果數量足夠鋪設到所有人哪裡,還叫奢侈品麼?

一件東西,哪怕可以賺到幾百貫,上千貫,可是每年也就是十幾二十件,再多點,一兩千件,他有多大的價值。

真正賺錢的,還是那種廉價的,足以惠及普通的百姓,銷量大的。

比如說,曾經的純鹼,在對小麥使用之後,可以蒸饅頭,滿足整個北方,再比如說,各種基礎的,每一個人都可以買的東西。

定海軍平均工資水平,達到了每年700貫,以目前定海軍200萬左右的人口,單純定海軍,可以形成一個14億貫的市場。

最初到來的人,會有儲蓄的習慣,甚至會到家裡購置土地,改變生活,可是在定海軍呆習慣的人,回到家鄉,哪怕是衣錦還鄉,可是家裡什麼都沒有,習慣了電燈,習慣了定海軍繁忙而且規律的生活,沒有幾個會想要回去做土地主的。

大部分,都是支出了一兩百貫,用於改變老家的父老的生活之後,就又回來了。

在定海軍持續上班,享受這定海軍的便利,同樣的,手裡還有些錢,可以等家裡急用了來使用。

在不斷的培養之中,特別是當定海軍的工業用地減少,工業的增速放緩了之後,定海軍培養的工人數量,是多於需要的。

這些人,當然不能放出去,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哪怕是白養著,也不會放出去的,現在,有了琉球開發的前提下,又增加了人員。

有可能在琉球開辦的工廠,只要是定海軍現在有的,會增加人員,比如說,從原來的三班倒,四班倒,轉變成四班倒五班到,增加的這麼一班,就是爲了未來琉球來準備的。

以現在,定海軍的規模,產業工人的數量達到了40萬左右,增加一班,最少是增加了8到10萬的就業崗位。

在目前熟練程度上面,這樣的增加,不會讓效率下降,反而更短的時間,會帶來效率的提升,也不會出現一些疲勞的問題,只是這樣下來,生產成本會增加。

定海軍的工資水平不低,在增加了一班之後,單純工資,就會提升不少,雖然效率的提升,會帶來一定的好處,可是總體而言,利潤率是下降的。

好在,只有4個月的時間,一旦培養完成,琉球的開發步入了正規,有了移民的基礎條件之後,這個工作方式,就會改成原來的工作方式。

定海軍已經擁有的產業,這個好辦的,可是一些危險的,化學品的產業,這些因爲污染的關係,沒辦法在定海軍開辦的,總不能爲了培養人員,開辦一個高污染的行業吧。

對於這個,就沒有太多的辦法了,一些相通性較強的,可以在別的類似的工廠進行培養,剩下的,就是自己總結。

也就是,憑空的想到一些操作的方法,然後進行集中的培訓,主要是化學品的安全這一方面,主要由實驗室完成。

基礎的工人好辦,定海軍當時發展的時候,也是從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面,最終發展成爲今天的這個地步,哪怕是從零開始,也不過是浪費一點點時間,些許的時間損失,甚至是資金損失,趙信還是能夠承擔的起的。

可是領導是一個大問題,這個領導,不單單是類似周重這樣的高層領導,他們負責掌握琉球的大局,可是在一個區域,一個工廠,甚至一個班組小隊,也需要有一定的領導,只有從上到下的貫徹,才能夠提升效率。

定海軍擴張的速度太快了,從大名府開始,一路的擴張,一個大名鐵匠作坊,就差不多有四五萬人,到了定海軍,可以無限的擴張的前提下,工業和人口更是瘋狂的擴張,哪怕土地不足,哪怕有衆多的限制,可是一大批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建立,讓工業人口大幅度的增加。

正因爲這樣的擴張,讓底層的工人不停的增長,只要有工人,就必須要有領導,工人增長的速度,比不上領導,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作爲領導的,有時候,一個工廠,選對了領導,對於整個工廠的好處是巨大的。

缺乏,並不等於沒有,在開發琉球的這個大前提之下,趙信還是非常支持的,抽調一批出色領導,這些都是未來擴張的種子,現在卻被放在了琉球的。

擴張的工廠,有固定的比例,他們會加入到生產之中,用實踐來訓練自己,沒有設立的工廠,也會挑選足夠的人員,從各個工廠之中,抽調的一些預備人才,管理型人才,他們會進行一定比例的組合,進行一個統一的培訓。

4個月的時間,是第一批的糧食成熟的日子,先期的開發,不會考慮到天時的問題,好在,琉球哪裡,爲熱帶,北迴歸線在琉球穿過,大部分的地區,比較的炎熱,在炎熱的氣候之中,很多的植物,不必特定的追求天時。

先上去的600多人,還有後續的兩批,一共會上去2000人左右,這些人,會控制差不多5倍的奴隸,爭取把臺北盆地,還有靠近定居點附近的土地都給開發出來,不用提多,只要四五個批次就可以了,到時候,可以源源不斷的產出糧食,可以支撐琉球初期的開發。

在琉球允許的範圍之中,會投入15萬以上建設力量,還有15萬的專業的工人,用於5個體系,最少是4000家企業的興建,在實驗室的衆多新產品之中,預計投入的會非常之多,到時候,定海軍纔會迎來一個可怕的變化,一種完全替代北宋原有產品的變化。

這纔是五花八門,遍佈在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一些在定海軍沒有辦法生產的東西,會一一的出現在琉球,雖然,會略微的污染琉球的環境,但是這也是沒辦法事情。

在污染和發展產生衝突的時候,就算是後世,也是先發展再排污,更別說,趙信從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注重了污染,能夠處理的,儘可能的處理,不能處理的,也不會隨隨便便的排放到自然界之中,特別是一些難以降解的。

自然界,是海納百川的,在工業時代之前,確切的說,在各種新的高分子化合物出現之前,自然界的降解能力,可以在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時間,清理掉人類活動的痕跡。

可是在塑料,還有各種新式的產品出現之後,這種情況被轉變了,一千年都無法自然降解的塑料,還有其他的一些高分子的材料,這些會把人類活動的軌跡給保留,可是任何的東西,都沒辦法贏過時間,只要足夠的時間,這些還是會消失的。

沒辦法處理的有毒有害的東西,可以選擇一個合理的位置進行堆積,這個堆積,在不影響周圍環境和地下水的前提下,會對堆填區域,進行一定的處理,固化,登到可以處理的時候,不至於沒有辦法,或者是造成更大的損失。

琉球,註定是定海軍發展的關鍵的擴張,除了工業,還有農業,當兩者結合之後,定海軍的實力平添一層,到時候,就算是露出了屬於定海軍的真正實力,那又如何。

定海軍埋頭髮展,除了繼續拓展,整個定海軍的商業之外,就沒有別的聲音傳出。

雖然說,定海軍很賺錢,很多的商業,在整個北宋都掀起了狂潮,在統治階級的固有的思想之中,商人的能力有限。

北宋作爲整個封建王朝,最不歧視商人的王朝,整個北宋的商貿活動非常得發達,也因此,北宋用整個封建王朝,相對較少的國土,只有300萬平方公里左右的,卻創造了可怕的營收,每年數千萬貫的收入,是冠絕整個封建王朝的。

思維的慣性,讓他們認爲,商人成不了大事,再加上定海軍總共就多大,哪怕在全國做生意,又能夠如何。

更別說,趙信也不是全面的吃獨食,除了大名府,汴梁等少部分商貿集中的地方,其他的大部分的地方,都是交給了那些商販,定海軍只是賺取商品本身的利潤,這就具有巨大的隱蔽性。

很多商品的價值,除了生產者,別人不會知道成本,就比如說鋼鐵,目前定海軍經過了一系列的革新之後,鐵的成本已經降低到了3文一斤,鋼的成本也不過是5文。

說出來,別人都不帶相信的,畢竟在一兩年之前,定海軍的鋼鐵入主中原之前,鐵的成本是80文,而鋼的成本高達300文以上,他們就算是想破頭皮,也不會想到,爲什麼會降低到這種程度。

其他的產品也是如此,定海軍爲了獲得利潤,已經把很多東西翻倍了,可是這些東西出現在了北宋民衆的面前,要麼方便,要麼巧妙,要麼就是便宜的,這纔是定海軍商品大行於世的根本。

就這樣,定海軍在趙信指導下,在北宋高層並不知道的前提下,野蠻的發展,幾乎每一天,每時每刻,實力都在巨大的進步,工業爆發出來的力量非常的可怕,也就是在定海軍的土地不足了之後,稍稍的放緩,可是一旦琉球獲得開發,定海軍的工業再也不會因爲土地的關係,而受到制約的時候,那纔是工業展現實力的時候。

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七百九十二章 飛行公式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七百八十三章 精神壓力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選確定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二百四十九章 反擊成功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起廣南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七十章 王家反應第二百四十二章 標準的力量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八章 賺錢大計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七百八十六章 臨時停車第六百一十三章 申請港口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選新屋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二百八十七章 硬幣圖案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三百六十六章 靈州和議擴大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復燕雲的計劃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六十七章 化學傷害第三百八十二章 開幕前夕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洲橋頭堡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四百四十七章 資金來源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四十七章 連珠箭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四百章 不同際遇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試飛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遷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級戰爭卡牌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八章 賺錢大計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二百六十四章 滿朝皆敵第八百四十九章 深入探索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一百七十七章 保密和砌牆第八百零二章 韓琦的探索第五百零三章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選擇
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七百九十二章 飛行公式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七百八十三章 精神壓力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選確定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二百四十九章 反擊成功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起廣南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七十章 王家反應第二百四十二章 標準的力量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八章 賺錢大計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七百八十六章 臨時停車第六百一十三章 申請港口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選新屋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二百八十七章 硬幣圖案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三百六十六章 靈州和議擴大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復燕雲的計劃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六十七章 化學傷害第三百八十二章 開幕前夕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洲橋頭堡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四百四十七章 資金來源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四十七章 連珠箭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四百章 不同際遇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試飛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遷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級戰爭卡牌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八章 賺錢大計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二百六十四章 滿朝皆敵第八百四十九章 深入探索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一百七十七章 保密和砌牆第八百零二章 韓琦的探索第五百零三章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選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江市| 扎兰屯市| 天津市| 赤城县| 策勒县| 元谋县| 潢川县| 东海县| 台南县| 平罗县| 固原市| 华安县| 金昌市| 云安县| 灌南县| 莲花县| 南川市| 南丰县| 商丘市| 开远市| 涞源县| 锡林浩特市| 兴山县| 晋宁县| 张家界市| 上犹县| 禹州市| 平度市| 集贤县| 应用必备| 宕昌县| 舞钢市| 丹寨县| 连州市| 大厂| 山东省| 息烽县| 黔东| 苏尼特右旗| 宁安市| 桂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