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的海運帶頭
1596 年到 1598 年,一個名叫巴倫支的,他是荷蘭一艘商船的船長,他試圖找到從北面
到達亞洲的路線。他經過三文雅,現在是一個俄羅斯的島嶼,但是他們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
三文雅地處北極圈之內,巴倫支和 17 名荷蘭水手在這裡度過了 8 個月的漫長冬季。他們
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以便在零下 40 度的嚴寒中保持體溫,他們靠打獵來取得勉強維持
生存的衣服和食物。
在這樣惡劣的險境中,8 個人死去了,但荷蘭商人卻做了一件令人難以想象的事情,他們
絲毫未動別人委託給他們的貨物,而這些貨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們生命的衣物和藥品。
冬去春來,倖存的商人終於把貨物幾乎完好無損地帶回荷蘭,送到委託人手中。他們用
生命作代價,守望信念,創造了傳之後世的經商法則。在當時,這樣的做法給荷蘭商人帶來
顯而易見的好處,那就是贏得了海運貿易的世界市場。
阿姆斯特丹,荷蘭海運博物館。每個星期天,這是都要舉行一個特殊的活動,目的是讓
孩子們通過切身體驗來學習荷蘭的歷史。這樣的活動年復一年地重複著,哪怕只有一個孩子
參加也從不間斷。教師由不同職業的志願者擔任,他們一絲不茍地帶領孩子們重溫四百多年
前荷蘭水手的生活。
今天,荷蘭的成年人經常向孩子們重複這樣一句話:荷蘭所以還是荷蘭,是因爲我們的
祖先照顧好了自己的生意。
荷蘭人的祖先不僅僅是照顧好了自己的生意,實際上在距今五百多年前的 16 世紀末,他
們幾乎壟斷了歐洲的海運貿易。
在某一段時間,荷蘭船隊的數量比英格蘭,法國和蘇格蘭海上商船的總和還要大。荷蘭
的商船大概有 1800 艘,它們可以把貨物到歐洲的每一個角落。
荷蘭,憑藉一系列現代金融和商業制度的創立,締造了一個稱霸全球的商業帝國。荷蘭
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聯合股份公司來聚集資本,壟斷了當時全球貿易的一半,荷蘭建立起了
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這比紐約的證劵交易早了三百年,資本市場就此誕生;荷蘭還率
先帶頭創辦了現代銀行,併發明瞭我們沿用至今的信用體系。
荷蘭的海運,商業,銀行信用體系給歐洲和世界起到了帶頭,總而言之,荷蘭是沾著“卐”
符號的光。
7
戴高樂的獨立外交帶頭
1944 年,象徵勝利的法國凱旋門,終於迎來了一次真正的凱旋。
在戴高樂的帶領下,爲了自由而戰的法蘭西民族不僅爲戰勝法西斯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而
且爲戰後法國的復興鋪就了道路。
作爲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總統,戴高樂決心恢復法蘭西應有的光榮。他說:“沒有了偉
大,就沒有了法國”。但是,歷史已經清楚地表明,像路易十四和拿破崙那樣的軍事征服都
不可能使法國獲得長久穩定的大國地位。戴高樂說,進步是維護國家獨立的唯一條件!一個
經濟衰弱的法國,不可能在世界上真正立足。正是在戴高樂時代,法國的經濟全面復甦。
戴高樂這個信念,就是要把法國變成一個強大的國家,要發展經濟,使法國在世界上佔
有它應有的地位。因此,他強調獨立,所以,這樣一個思想對他後來發展經濟有非常重要的
作用,就是他發展經濟,要搞獨立的工業體系,例如說,航空工業,他要搞獨立的體系,他
的核工業,他要搞獨立的體系,機械製造,他也有獨立的體系,所以,他整個體系是比較完
整的。因此,戴高樂上臺之後把當時的政局穩下來了。正好是遇到歐洲 30 年的黃金髮展期,
這個時候,法國的經濟都是百分之五、六,甚至到七的,這麼個速度在發展。在這種情況下,
戴高樂要求獨立思想,謀求強國地位的思想就越來越明顯。
除了經濟實力,更爲世人所稱道的是戴高樂帶領戰後法國,走出的一條獨特的強國之路。
1959 年,法國宣佈接受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的民族自決,由此開始告別殖民主義。
1963 年,法國和聯邦德國簽訂《法德友好條約》,從此與宿敵德國和解。
1964 年,法國與新華國建交,成爲第一個承認新華國的西方國家。
1966 年,法國宣佈退出北約軍事組織,並限令美國在一年內撤除在法國領土上的駐軍和
基地。
堅持獨立外交政策的法國,成爲世界格局制衡力量帶頭作用。
正是在這樣的思想主導下,戴高樂實現了他心目中的偉大和光榮。直到今天,法國依然
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重要影響。
瑞典——最成功的社會主義典範帶頭
瑞典在 19 世紀末還是歐洲落後國家之一,比俄羅斯還落後,瑞典社民黨成立時,拿不出
自己的黨綱黨章,即把恩格斯創立的德國社會民主二黨的黨綱黨章照抄不誤。他們的黨史展
覽館中懸掛的領袖照片,前三位是馬克思、恩格斯、拉薩爾,都是德國人,第九位纔是瑞典
社民黨最早的領導人布藍亭。1920 年,社民黨和人民黨聯合執政,就建立一批國有企業,因
效率低下引發經濟困難,1942 年下臺,他們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於 1932 年再次上臺時,
一方面鼓勵私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另一方面,由**和工會來合理分配財富,這樣就用
8
力少而見效快,竟連續執政 44 年,直到 1976 年才由人民黨代替。但以後 20 多年中,仍以社
民黨執政爲主,結果瑞典成爲全世界人均最富國家之一,更是福利最多的國家。可以說“從
搖籃到墳墓”都由**來包辦了。
瑞典的社會主義,爲了和蘇聯的社會主義相區別,在“社會主義”之上加了“民主”二
字,即“民主社會主義”。他們的民主達到什麼程度呢?法律規定,除國王外,任何人外出
時都不帶警衛,只有議長、首相、外交部長、國防部長等少數幾位領導人,才配給公務專車。
所以瑞典的高級官員都和普通人一樣,乘公交車,私車或徒步上班上街。1988 年,瑞典首相
帕爾梅,也是社民黨主席,在街上步行時被刺身亡。自此以後,才規定首相外出時可帶警衛。
帕爾梅不僅在國內威望高,在歐洲和世界都有重大貢獻,但身後並未有紀念堂,紀念碑之類,
墳墓地也並不豪華,墓地只有四平方米,只是葬於被刺街道附近的公墓,堅立一塊約一米高
的有帕爾梅簽字的鵝卵石,以便後人憑弔。瑞典社民黨是執政半世紀的大黨,中央黨部僅 60
多人,一個省委僅五六人,除了黨費之外,**只按其進入議會的人數,定額給予補貼。所
以黨的工作,人員必須密切聯繫選民,必須代表民意。就是對外活動,也以平等爲原則,外
國代表團去瑞典,團長和團員統一規格,只有團長多有一間小小的會客室。瑞典是富國,但
富而不奢,不擺花架子,更不搞特殊化。也有違法亂紀的,但輿論監督很嚴,一經揭發,立
即依法處置。
更重要的是在馬克思身後,恩格斯繼續領導國際工人運動達 12 年之久,(1883—1895),
並於 1889 年成立第二國際。列寧從 1905 年起即反對第二國際,1919 年又倡議成立第三國際。
二、三國際都信奉馬克思主義,都以社會主義爲目標,二者的區別主要是所代表的國情不同。
第二國際和社會黨主要代表歐洲發達國家,可以通過選舉進行和平改革,和平過渡,因此有
瑞典式的社會主義,而第三國際和共產黨所代表的多是落後的專制的國家,因此傾向武裝鬥
爭......
第二國際和社會黨,在過去的六七十年倒是不聲不響腳踏實地按部就班地在某種程度上
實現了社會主義的目標。
瑞典式的社會主義典範,是社會主義學習的成功的帶頭典範。
希臘帶頭的文明起源
希臘文明最早產生於愛琴海諸島,也就是希臘的原始文明—愛琴文明。愛琴文明以克里
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爲標誌,不但是希臘古典文明的歷史源頭,也是西方文明的帶頭。
在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戲劇家阿里斯托芬,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作品中,
都曾提到過伊索。阿里斯托芬的喜劇中甚至把“沒有研究過伊索”當做是“無知和孤陋寡聞”,
柏拉圖還記述蘇格拉底在被宣判死刑後,在監牢裡把《伊索寓言》改寫成詩加以吟誦;許多
名篇早已成爲世界各國中小學校的教材,也是各國政治家,評論家和文學家加以引用的警示
9
恆言;馬克思、 恩格斯、列寧的著作引用過《伊索寓言》的語言;大文學家莎士比亞,拉卦
丹、克雷洛夫也引用過該書的情節。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人口頭留傳的民間文學,通俗易懂,文學詵練,主題集中,容易
記憶,他早已越出地區的界限而成爲世界文學的瑰寶,併爲世界各國人民所接受。比如在我
國廣爲留傳的“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龜兔賽跑”,“農夫和蛇”。等等都是源於《伊
索寓言》。
“農夫與蛇”寓言中講述:一個農夫在冬天看見一條蛇被凍僵,農夫很可憐它,便拿來
放在自己的胸口上。那蛇受了暖氣就甦醒了,等到恢復了它的兇狠天性,便把它的恩人咬了
一口,使農夫受了致命的傷。農夫臨死的時候說,我憐惜惡人,應該受這個惡報!這則寓言
就出自著名的《伊索寓言》。這本寓言不但影響了千千萬萬的讀者,同時也影響了兩個多世
紀。
十分有趣的是《伊索寓言》中有許多故事同我國的民間寓言和諺語不謀而合,如“農夫
的孩子們”和我國《魏書吐谷渾傳》中關於阿豹的故事,都是以一根樹枝(箭)與一捆樹枝
(箭)來比喻團結就是力量。
還有一則“獅子和熊”,說的是:“獅子和熊找到一隻小鹿,爲爭奪而打起來。他們打
的很兇,經過長時間的搏鬥,都頭暈眼花,累的半死,倒在地上。一隻狐貍在周圍轉來轉去,
看見他們兩敗俱傷,小鹿躺在他們中間,就從中間跑了過去,把小鹿搶走了。獅子和熊眼睜
睜看著狐貍走遠,卻站不起來,同聲說道:“我們真倒黴,替狐貍辛苦了一切!”這則寓言
與我國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寓言如出一轍。至於我國廣爲流傳的:“狼來了”,“狼
來了”的故事,就直接是《伊索寓言》中“開玩笑的牧人”的翻版?!按篪f和蛇”這一篇說
大鴉“看見一條蛇躺在太陽地裡,便猛撲下來想把蛇抓住。蛇突然回頭咬了他一口”。大鴉
臨終時說:“真不幸,我發現了這意外之財,卻送了命”。我國也有“人爲財死,鳥爲食亡”
的諺語。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
《伊索寓言》絕大部分是關於做人的道德準則方面的,有許多篇章宣揚誠實友誼之可貴,
像“野山羊與牧人”、“行人和熊”、“鹿和獅子”、“獅子和海豚”都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對於叛賣者,寓言給予了嚴厲譴責,“穴鳥和大鴉”,“捕鳥人和山雞”,對出賣同胞,出
賣祖國的行爲做了辛辣的嘲諷。
寓言中對狐假虎威,狗仗人勢者醜態有十分生動的描寫:“有個人把神像放在驢背上,
趕著驢進城,路上遇見的人都對神像頂禮膜拜。驢以爲大家是拜他,就高興得歡呼起來,再
也不肯繼續前進。趕驢的人明白了怎麼回事,就用棍子打它,罵道:“壞東西,人們拜倒驢
面前的時候還早著呢!”還有一篇反面角色也是驢,說驢披著獅子皮四處遊逛,嚇唬野獸。
它看見狐貍,也想嚇唬一下。碰巧那隻狐貍以前聽過它叫,便對它說:“你要知道,假如沒
有聽見過你叫,就是我也會怕你的”。我國成語“狐假虎威”(戰國策.楚策一)是以狐貍爲
10
反面角色,《伊索寓言》中狡猾的狐貍被賦予了揭穿“驢假獅威”的作用。
書中有幾篇關於父母教育孩子的寓言,其一是“農夫和他的孩子們”;農夫臨終時,想
讓他的孩子們懂得怎樣種地,就把他們叫道眼前,說道;“孩子們,葡萄園裡有個地方藏著
財寶”。農夫死後,孩子們用犁頭和鶴嘴鋤把土地都翻了一遍。他們沒有找到財寶,可是葡
萄卻給他們帶來幾倍的收成(我國許多兒童讀物中也收有這個故事)。
另一篇是“兩隻狗”;一個養了兩隻狗,一隻看家,一隻打獵,獵狗對看家狗不勞動而
享受同樣一份獵物很生氣,看家狗說:“去責備主人吧!是他讓我不勞而獲的”。第三篇“小
偷和他的母親”,說一個小偷在母親的縱容下從小偷發展到大偷,最後落網被判死刑,臨刑
前,小偷說他想和母親貼耳說幾句話,小偷一下子咬住母親的耳朵使勁咬了下來。母親罵他
不孝,犯罪還不夠,還使母親致殘,小偷回答說:“當初我偷寫字板交給你時,如果你教訓
我一頓,我現在就不會落到被處死的地步了!”
《伊索寓言》文字簡練,常用最少的文字,表現出十分深刻的含意,真用得上“力透紙
背”的評語。如“獅子和狐貍”篇寫道:“狐貍譏笑母獅每胎只生一子。母獅回答說:然而
是獅子!”寥寥 20 餘字,把本質刻畫得多麼深刻。它已經成爲文明世界的文學瑰寶,併爲世
界各國人民所接受。
古希臘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阿基米德。他創造了“阿基米德原理”,創
立了微積分學,發明了“阿基米德螺旋”,同時還爲戰爭發明了幾項戰術武器。
阿基米德公元前 287 年生於西西里島希臘移民敘拉古家族。他的家庭屬於貴族,是敘拉
古儹主希耶隆二世的親戚,但並不富裕。父親費狄阿斯是一位天文學家和數學家。阿基米德
在其父的影響下,從小熱愛學習,善於思考,喜歡辯論,並且酷愛數學,學習過歐幾里得的
幾何學。他在家鄉受了教育後,11 歲時便漂洋過海,到亞歷山大里亞去求學深造。
亞歷山大里亞是學者雲集的地方,不但有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藏著書達 50 多萬卷,
而且有十分優越的學術研究環境。
壓力山裡亞的研究工作主要分爲文學、數學、天文和醫學四項,而數學在科學研究中佔
有主要地位,因此逐步形成了一個以幾何學研究爲中心的亞歷山大里亞數學學派,從而進入
了希臘幾何學的黃金時代。
阿基米德在這裡結識了許多知名者,特別是以歐氏幾何學名垂千古的歐幾里得。歐幾裡
得於公元前 300 年前後活躍在亞歷山大里亞,他的《原本》集希臘古典時期幾何學之大成,
歸納成一個嚴謹的邏輯演繹系統,至今仍是世界各民族中幾何學教科書的藍本。
歐幾里得爲亞歷山大里亞培養了一大批數學家,而阿基米德的到來,使這個文化中心羣
星燦爛的上空升起了一顆新的明星。
他受業於歐幾里得的門徒柯農,學習了哲學和數學,天文學,物理學等科學知識,通今
博古,掌握了豐富的希臘文化遺產。他的同學阿波羅尼埃拉托色尼,多西費.色夫柯西等等也
11
都是有名的數學家。
阿基米德回到敘拉古後,在宮廷中專心從事科學研究。據說,他整天都像被他所鍾情的
妖魔迷住了一樣,廢寢忘食。他常常被人逼著纔去洗澡,擦香膏。就在這個時候,他還要在
炭灰地上畫幾何圖形,甚至用手指在塗了油膏的肚皮上畫那些條條槓槓。
在數學方面,阿基米德著有《沙的計算》一書,他努力探求用最少的符號,表示極大數
目的方法,提出了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計算方法,即按級計算法。
他還大大發展和加深了著名的窮竭法,所謂窮竭法,就是把要求面積(或體積)的曲線
形分割成若干直線形,無限加多這些直線形的數目,則這些直線形面積(或體積)總和,就
是所求曲線形的面積(或體積)。
還在亞歷山大里亞求學期間,他經常到尼羅河畔散步。在久旱不雨的季節他看到農人一
桶一桶地把水從尼羅河裡提上來澆地,非常吃力,便創造了一種螺旋提水器,通過螺桿的旋
轉把水從河裡取上來,省了許多氣力。這不僅在埃及一直沿用到 2200 年後的今天,而且也是
當代用於水中和空中的一切螺旋推進器的原始雛形。這種提水器實際上運用了槓桿原理。阿
基米德在《論槓桿》(已失傳)中詳細論述了這個原理。
有一次,國王要阿基米德移動載滿重物和乘客的一艘新三桅船,阿基米德接受了挑戰。
他設計並製造了一組複雜的滑輪裝置。表演那天,觀者好堵,只見阿基米德搖著手柄,船慢
慢地進入水中,羣衆發出了歡呼聲,國王也心服口服。
據說,希耶隆二世造了一項金王冠,他懷疑金匠欺騙了他,在王冠中摻有銀,便請阿基
米德鑑定,但不許弄壞王冠。那時,人們不知道不同的物體有不同的比重,阿基米德冥思苦
想,無計可施。
有一天,他去洗澡,當他躺進盛滿溫水的浴盆中的時候,浴盆中的水漫溢出來,而他則
感到身體微微上浮。一道靈感的閃光掠過他的腦際,相同重量的物體,由於其體積不同,排
出的水量也不同......他猛地從浴盆中跳出來,一絲不掛,高興地喊著:“攸勤卡!”“攸勤卡”!
(古希臘語:找到了!)跑上了大街,跑回了家。他的僕人氣喘吁吁地追上了大街追到了家,
看到阿基米德正在做實驗:他把王冠放在盛滿水的盆中,量了溢出的水,又把同樣重量的純
金放在盛滿水的盆中,發現溢出的水比剛纔溢出的少,問題解決了,王冠中摻有銀子。他發
現了各種物體有不同的比重,發現了流體靜力學的基本原理——物體在液體中減輕的重量,
等於它所排出液體的重量。他的名著《論浮體》記載了這個原理,今天稱爲阿基米德原理。
公元前 214 年,羅馬的執政官馬塞拉斯率領軍隊攻打敘拉古,當羅馬的艦隊和陸軍逼近
敘拉古城時,許多又大又重的石頭以飛快的速度投向敵人的陸軍,而一些粗樑則撞沉了敵人
的軍艦;有的軍艦還被一種起重機式的機械抓吊到空中,掀翻過來,或摔在巖石上,掉入海
裡,連人帶船粉身碎骨。後來,阿基米德多年前造的機械在敘拉古保衛戰中發揮了作用。
馬塞拉斯遭到慘重損失,便佯裝退卻,而在當天夜裡迅速逼近城牆。他以爲阿基米德的
12
機械無法發揮作用了。可是阿基米德早就準備了投石機之類的短距離器械,再次打退了羅馬
人的進攻。
羅馬人一籌莫展,望城興嘆,甚至談虎色變,草木皆兵,一看到城牆上出現繩子或木樑,
就以爲又是阿基米德開動機器了,驚叫著:“阿基米德來了”!抱頭鼠竄。
馬塞拉斯不能取勝,只好採用長期圍困的辦法,這樣整整過了兩年,到公元前 212 年才
佔領了敘拉古。
馬塞拉斯十分敬佩使他屢次敗北的阿基米德,下令不準傷害他,還派了一個士兵去請他,
誰知阿基米德還不知道城池已破,此時正全神貫注地凝視著幾何圖形沉思呢。他要求把問題
證完再去,激怒了這個魯莽而無知的士兵,拔出劍來刺死了這位 75 歲的老科學家。
馬塞拉斯對阿基米德的死十分痛心,嚴懲了那個士兵,撫卹了阿基米德的親屬,隆重地
追悼了阿基米德,爲他建了陵墓。根據他生前的願望,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標明其體積比爲
3:2 的一個圓柱體和內切球。
阿基米德被後世的數學界尊稱爲“數學之神”,在人類有史以來最重要的三位數學家中,
阿基米德佔首位,另兩位是牛頓和高斯。
帶頭人類和平友誼的奧運會就起源於文明的古希臘,據古代希臘神話傳說:居住在奧林
匹克斯山上的天神宙斯主宰著天地萬物,整個世界,爲了表達對宙斯的崇敬祈求,希臘人在
伯羅奔尼撒半島西部的奧林匹亞舉行盛大的祭祀。他們進獻上整牛整羊作爲祭品,而且載歌
載舞,歡慶宴飲,同時,還要進行短跑競賽活動。
賽跑開始時,滿身塗著橄欖油的運動員經過抽籤,分五組進行短跑比賽;接著又由分組
的優勝者進行決賽,最後決出冠、亞軍。
到公元前 766 年,希臘規定每隔 4 年在奧林匹亞舉行一次競技大會,也就是運動會,這
就是最初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最早的競賽項目只是 200 碼(大約 180 米)短跑,後來逐漸增多,有摔跤,擲鐵餅,投
標槍,賽馬和賽車等。
賽車和賽馬是競技運動會的**。由四匹馬拉著戰車,要 12 次繞經起點的標桿。轉彎時,
騎手們把繮繩拉得像弓一樣緊。當臨近終點時,騎手必須從馬上跳下來,握著繮繩,跟著飛
馳的馬一樣奔到終點。
比賽場上,衆馬奔騰,車輪滾滾,塵霧飛揚,觀衆的歡呼聲伴著隆隆的車聲和駿馬的嘶
鳴,方圓數十里都感受到那熱烈的氣氛。因爲這種比賽需要自己有馬,又要接受專門訓練,
所以參加的往往是貴族的代表。
賽車和賽馬結束後,在宙斯神廟附近舉行隆重的授獎儀式,**地宣讀各項比賽優勝者
的姓名,他父親的姓名,所屬城邦和出生地名。裁判們隆重地把花環分別戴到優勝者們的頭
上,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桂冠。戴著桂冠的優勝者比國王還要受人們的崇敬和愛戴,有人甚至
13
把他們當作神一樣來崇拜。競技大會的閉幕上,還要舉行“國宴”招待他們。最著名的詩人
向他們奉獻讚美詩,第一流的藝術家爲他們在奧林匹亞建造紀念雕像。他們的名字很快傳遍
了整個希臘,有的時候還要通過各種方式向國外傳揚。優勝者的家鄉把他們當做出征凱旋的
英雄來歡迎。有的城市還故意把城牆打開一個缺口,讓他們像征服者那樣進城,如果優勝者
是雅典人,還可以得到 500 銀幣的獎勵。
授獎完以後,就開始遊行。裁判員走在最前面,接著是本屆競技會的優勝者。他們身穿
色澤鮮豔的衣服,頭戴橄欖樹枝編的花環,手裡拿著棕櫚樹枝,在他們的左右簇擁著僧侶,
使節和競技工作人員。在笛聲的伴奏下,他們唱著慶典的歌緩緩前進。人們欣喜若狂地向優
勝者歡呼,並把鮮花拋灑到他們人身上。
古老的運動會還樹立起了優良的運動作風,優勝者得到最高的榮譽,受到普遍的尊敬,
而那些在運動會上使用不正當手段作弊的人,要被立即趕出競技場,遭受大家的恥笑。
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古代希臘生活中一項極爲重要的活動。甚至戰爭也要爲運動會讓路,
交戰的雙方會暫停攻擊,等到 5 天運動會結束以後再繼續開戰。後來,休戰期延長到一個月,
最後延長到了 3 個月。最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即使在外敵入侵的時候,希臘人仍把運動會放在
第一位。競賽期間是希臘全國性的節目,每個希臘人都把能看到奧運會當作一生中幸福的大
事。
奧運會對希臘社會的許多方面產生了巨大影響。希臘的各個城邦,因爲這一全國性的運
動會,就有了共同的社會活動,有利於彼此接近,也增加了各城邦之間的文化交流和貿易往
來。很多城邦之間的緊張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此處,運動會還促進了希臘文化
藝術,特別是雕刻藝術的發展。希臘著名雕刻家米隆雕塑的擲鐵餅者,肌肉健壯,線條流暢,
準確生動地表現出一個青年運動員在擲出鐵餅前一剎那間的緊張狀態,被譽爲不朽的藝術珍
品。希臘人中曾流行著這樣一句話:沒有奧林匹克,就沒有希臘雕刻。
古代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一共舉行了 293 次。到公元 394 年,侵入希臘的羅馬皇帝狄奧多
西禁止再舉行比賽,奧林匹克運動會從此中斷了 1500 多年。後來經過法國人顧拜旦的倡議和
努力,公元 1896 年,奧運會又在雅典恢復了。以後仍然是四年一次,分別在不同的國家舉行,
而且參加者也不再限定爲希臘人。如今,奧運會已經成爲全世界矚目的體育盛會,比賽項目
更多,參賽的選手更多。每隔四年,來自世界各國的運動員們匯聚在賽場上,想著“更高、
更快、更強”的目標拼搏。奧運會成爲了人類和平友誼的盛會。
古羅馬拉丁字母的作用
意大利是古羅馬的發祥地。意大利的地理和自然條件對於古代羅馬國家的形成和發展起
過很大作用。儘管意大利國家的疆域像一把鐮刀,割回了遠遠超出它本身的範圍,但在西羅
馬衰落以前,它始終是羅馬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14
意大利位於地中海中部一個半島,阿平寧山脈縱貫其境,所以也稱阿平寧半島。半島三
面臨海,東爲亞得里亞海,南爲愛奧尼亞海,西爲第勒尼安海,歐洲最高的阿爾卑斯山屏障
於其北。
拉丁字母是意大利半島最早的島民拉丁人創造的,拉丁文後來也成了羅馬文字,所以又
稱爲“羅馬文字”。
拉丁字母,爲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字母文字體系,是英語和歐洲人聚居區語言的標準字
母。
它是在公元前 6 世紀由艾特魯斯坎字母發展而來,它的源頭可追溯至約公元前 1100 年敘
利亞和巴勒斯坦通用的北閃米特字母。
最早使用拉丁字母刻寫的銘文見於普雷內斯大飾針上,這是一枚公元前 7 世紀的斗篷別
針,文字從左到右讀作 MANIOS MED FHEFHAK EDNUMASIOI,意思是:“烏尼烏斯
爲努梅利烏斯製作此別針?!绷硗庖欢卧缙阢懳?,即公元前 6 世紀的杜埃諾斯銘名,卻與拉
丁字母的遠祖一樣是從右到左讀的。
古典拉丁語有 23 個字母,其中 21 個是從埃特魯斯坎字母派生而來,羅馬人從中取了 21
個;到中世紀,字母 i 分化爲 i 和 j、v 分化爲 u、v 和 w 這樣就產生了 26 個羅馬字母,與現
代英語字母相同。
15 世紀的意大利出現圓形的“人文主義體”,用於抄寫書卷,即大寫體;另一種有棱角
的草寫體,用於法律和商業。這兩種手寫體分別衍生出現在印刷的楷體和斜體字母。
意大利語包括拉丁語,意大利半島其他地區的語言以及從拉丁語派生出的羅曼語。在羅
曼語中,最重要的是法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和羅馬尼亞語。
拉丁字母繼承並發展了希臘字母形體上的優點:簡單、勻稱、美觀、便於閱讀和連寫,
由於拉丁字母本身的優點,法國、西班牙、葡萄牙人繼承了它,形成了“拉丁文明族”的帶
頭作用。
《聖經》是拉丁文寫的,由於基督教的傳播和殖民擴張,現在整個西歐、美洲、澳洲及
非洲的大部分地區都使用了拉丁字母,華國的漢語拼音方案也是用拉丁字母制訂的。
拉丁文與拉丁語是古代世界上的國際文字和語言。拉丁語還是現代醫藥科學和生物學的
重要工具語。醫學界以正規的拉丁處方進行國際交流,華國 1963 年,1977 年,1985 年出版
的《藥典》所載藥物(含中草藥及其製品)都註明了拉丁藥名。現在世界上使用拉丁語的約
有 4 億人,世界語字母也是參照拉丁字母制訂的。
在 21 世紀的今天,這一古老的文字和語言仍然顯示出它的特有的生命力與價值。可見古
代羅馬字母的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