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三凍朝鮮朝半寒2

流亡**,在敵佔區(qū)開展游擊戰(zhàn)爭。

中國有句名言:同舟共濟,患難與共,面對落難的朝鮮人民,中國人民豈能坐視不理,

見死不救?經(jīng)過艱難的選擇,毛**於 1950 年 10 月 2 日在中南海頤年堂主持召開中央政治

局常委會,首次做出了出兵抗美援朝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偉大決定。接著,毛**即以個人

名義電告斯大林:“我們決定用志願軍的名義派軍隊至朝鮮境內和美國及其走狗李承晚的軍

隊作戰(zhàn),救援朝鮮同志,我們認爲這樣做是必要的。因爲如果讓整個朝鮮被美國佔去了,朝

鮮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敗,則美國侵略者更爲猖獗,於整個東方都是不利的”斯大林得到

中國出兵朝鮮的消息後感動了一陣子,爲了表示一下姿態(tài),他一方面向中國解釋,蘇聯(lián)之所

以不能出兵,主要是擔心出動蘇軍支援朝鮮與美軍直接對抗,會把戰(zhàn)火引向歐洲和世界各地,

破壞二戰(zhàn)後形成的世界格局;另一方面向中國許諾,一旦中國出兵,蘇聯(lián)可以給中國以空中

支援。

然而,“老大哥”的許諾並未兌現(xiàn)。10 月 9 日上午,周恩來在蘇聯(lián)元帥布爾加寧陪同下

乘專機飛往克里米亞,會見正在此地休假的斯大林,與蘇方協(xié)商志願軍入朝作戰(zhàn)事宜。但在

蘇聯(lián)能出動多少戰(zhàn)鬥機和轟炸機,如何實施空中掩護,以及中國地面部隊更換蘇制武器等問

題上,斯大林這位曾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帶領蘇聯(lián)軍民打敗不可一世的德國法西斯,取得衛(wèi)

國戰(zhàn)爭偉大勝利的蘇聯(lián)大元帥,卻表現(xiàn)得猶豫不定。他對我軍出兵朝鮮顧慮重重。中國雖然

在國內戰(zhàn)爭中打勝了,但對於中國與有聯(lián)合國支持,各方面都處於優(yōu)勢的美國人作戰(zhàn)能否取

勝,卻心中無底。他擔心如果蘇聯(lián)空軍出現(xiàn)在中蘇朝邊境與美國飛機和地面部隊作戰(zhàn),可能

會導致蘇美兩國的軍事衝突,甚至會誘發(fā)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經(jīng)過再三權衡,他對周恩來明確

表示,蘇聯(lián)可以先給中國 20 個師的武器裝備,但蘇聯(lián)空軍尚未準備好,暫時無法出動飛機掩

護志願軍入朝參戰(zhàn)。其實,這是藉故推諉,出動空軍準備工作只需 3 天就可以完成。這一突

然變故,令周恩來驚訝不已;友好國家之間達成的協(xié)議又單方面改變,於情於理都難以自圓

其說。周恩來深知,沒有空軍的支援,我志願軍入朝參戰(zhàn)失去制空權將意味著什麼。爲顧全

大局,也爲了不傷和氣,周恩來勸斯大林收回成命。然而,不管怎樣勸說和請求,斯大林就

是不改變主意,此事不僅重大,而且緊急。身在蘇聯(lián)的周恩來立即將這一變故電告毛**,

請中央對出兵朝鮮一事再作研究。

10 月 10 日下午,毛**主席在中南海頤年堂主持召開政治局緊急會議再次研究出兵朝鮮

問題,大兵壓境,發(fā)兵在即,斯大林卻突然變卦,使本來就艱難作出的決策又面臨一次嚴峻

的考驗。然而具有無產(chǎn)階級國際主義精神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在困難和壓力面前,明知征途有

艱險,越是艱險越向前,堅定地表示,即使沒有蘇聯(lián)的空中支援,我們也要出兵。這進一步

顯示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對朝鮮人民的深情厚誼和堅定的無產(chǎn)階級國際主義精神,儘管使中國人

民志願軍在美國飛機的狂轟爛炸面前付出了極大的犧牲,其中包括共和國主席毛**的兒子

——***。

198

1950 年 10 月 19 日,“聯(lián)合國軍”佔領平壤。麥克阿瑟因此更加趾高氣揚,他吹噓說要

在感恩節(jié)前佔領全朝鮮,許諾“讓孩子們回家過感恩節(jié)”。爲了兌現(xiàn)其“讓孩子們回家過感

恩節(jié)”的承諾,麥克阿瑟改變了其東西兩線部隊在平壤至元山朝鮮半島蜂腰部會合和定州—

寧遠—咸興以北地區(qū)只有南朝鮮軍隊作戰(zhàn)的計劃,命令東西兩線部隊加快推進速度,分兵多

路向中朝邊界挺進。

就在麥克阿瑟率“聯(lián)合國軍”和李承晚軍分兵向中朝邊境冒進之時,北朝鮮開始神奇地

出現(xiàn)大量中國軍隊。1950 年 10 月 18 日,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 13 兵團,雄赳赳,氣昂昂,

跨過鴨綠江,踏上朝鮮領土,開始對美作戰(zhàn)。彭德懷這位受命於危難之時的中國人民志願軍

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也於翌日過江。

志願軍第一批朝鮮作戰(zhàn)部隊爲 12 個步兵師,3 個炮兵師,約 25 萬人。另外 24 個師正在

調集,作爲第 2 批,第 3 批入朝作戰(zhàn)部隊。志願軍入朝前的打算是,先在平壤,元山一線北

上,定州,寧遠一線以南地區(qū)構築防禦工事,進行防守遏制美軍的進攻勢頭,爾後待機發(fā)動

進攻。

這時的“聯(lián)合國軍”和南朝鮮軍總兵力達 42 萬人,擁有各型飛機 1100 架各型軍艦 300

餘艘,其中地面部隊 23 萬餘人,除一部分兵力用於在南方對付朝鮮人民軍北撤部隊和游擊隊

外,其中用於三八線以北作戰(zhàn)的共有 4 個軍 10 個師 1 個旅 1 個空降團,計 13 萬餘人。

從 10 月 20 日至 24 日,美軍從平壤向北推進了 100 餘公里,距中朝邊境最近的地方不足

100 公里。然而一心速勝的麥克阿瑟仍嫌速度不快,再次命手下兩員大將第 8 集團軍司令沃克

和第 10 軍司令阿爾蒙德率部以最快速度全力向中朝邊境推進。他的戰(zhàn)略意圖是:控制邊境要

地,堵住朝鮮人民北撤的退路,防止中國軍隊介入,然後在朝鮮半島消滅人民軍,儘快實現(xiàn)

其侵上全朝鮮的計劃。

在這種情況下,志願軍已無法先敵到達預定防禦地區(qū)。敵變我變,志願軍遂決定將原定

防禦計劃改爲運動殲敵的方針。由於志願軍秘密入朝,各部均採取夜行曉宿,嚴密僞裝,封

鎖消息等一系列措施,隱蔽了行動和企圖,在敵軍日夜不停的偵察搜索下,幾十萬大軍行軍

一週,竟然未被發(fā)覺。“聯(lián)合國軍”和南朝鮮軍以爲平安無事,放開膽子,長驅直入,兵力

逐漸分散,中路南朝鮮軍第 2 軍團的第 6,第 7,第 8,3 師突出冒進,東西兩線的戰(zhàn)役缺口

越來越大。這種態(tài)勢的出現(xiàn),爲我實施運動殲敵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毛**審時度勢,當機立

斷,10 月 21 日兩次電示志願軍司令部,儘快完成戰(zhàn)役部署,抓住稍縱即逝的戰(zhàn)機,打好出國

第一仗。彭德懷堅決貫徹執(zhí)行毛主席的指示,及時調整兵力部署,作好了殲滅敵人的各項準

備。

10 月 25 日,南朝鮮軍 1 個營沿公路闖進溫井地區(qū)。公路兩側是綿亙的高地,其間溝坎縱

橫,地形複雜,加之這一地區(qū)接連幾天 9 時前大霧瀰漫,能見度差,敵人活動受限,便於對

敵實施突然襲擊。當敵人進入“口袋”之後,埋伏在公路兩邊高地的志願軍第 40 軍突然開火,

199

以攔頭、截尾斬腰的戰(zhàn)術,將其全殲。第二天,該軍又將竄至鴨綠江邊楚山的南朝鮮軍第 6

師第 7 團之大部殲滅在南逃的途中。從而揭開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序幕。

志願軍已與南朝鮮軍交火數(shù)天,剛愎自用的麥克阿瑟卻不以爲然,仍認爲這是中國的“象

徵性出兵”,不可能造成什麼實質威脅,非但沒有停止分兵冒進,反而用美軍代替敗下陣來

的南朝鮮軍打頭陣。

傲氣沖天的美騎兵第 1 師繼續(xù)向鴨綠江邊 60 公里的雲(yún)山挺進,支援那裡的南朝鮮軍。美

騎兵第 1 師在美國享有“王牌軍”美譽,自美國獨立站爭組建以來,在歷次戰(zhàn)爭中屢建戰(zhàn)功,

因而不管武器裝備怎樣改變,其騎兵第 1 師的番號始終不變。志願軍第 39 軍奉命向雲(yún)山之敵

發(fā)起圍殲戰(zhàn)。部隊勇猛穿插,很快切斷了雲(yún)山通往寧邊,球場,溫井方向的公路,達成了對

雲(yún)山之敵的包圍,不待進行火力準備,即以一部兵力突然衝入雲(yún)山鎮(zhèn),以打亂敵人指揮。其

間美騎兵 1 師剛與南朝鮮軍接防,怎麼也沒想到志願軍“神兵下降”,猝不及防。英勇的志

願軍戰(zhàn)士,突入美軍一個營部前先敵開火,敵人一片驚慌,抱頭鼠竄。由於近戰(zhàn)接敵,美軍

的火力優(yōu)勢難以發(fā)揮,被迫丟棄大部分裝備,午夜後在坦克掩護下開始突圍。突圍路上,美

軍騎兵第 8 團又遭截擊,該團 3 營營長奧蒙德少校率殘部 200 餘人,被迫至諸仁橋殲滅。此

後,志願軍採取白天隱蔽,夜間發(fā)起攻擊的戰(zhàn)法,向敵人連續(xù)發(fā)動猛攻。是役,39 軍在雲(yún)山

戰(zhàn)鬥中共殲滅美騎兵第 1 師之第 8 團大部第 5 團一部及南朝鮮軍第 1 師 12 團全部消滅美軍共

約 1800 餘人,繳獲了一大批武器裝備。

與此同時,志願軍第 42 軍主力在朝鮮人民軍的配合下,在東線戰(zhàn)場奮戰(zhàn) 13 晝夜,抗擊

了美軍和南朝鮮軍 3 個師的猛烈進攻,殲敵 2700 餘人,粉碎了敵人迂迴江界的企圖,有力地

策應了西線的進攻作戰(zhàn)。

11 月 7 日,第一次戰(zhàn)役宣告結束。這次戰(zhàn)役,中國人民志願軍把“聯(lián)合國軍”和南朝鮮

軍從鴨綠江邊打退到清川江以南,使麥克阿瑟企圖在感恩節(jié)前佔領全朝鮮的計劃化爲泡影,

也打破了美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11 月 7 日,新華通信社第一次公開報道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入

朝參戰(zhàn)進行大反擊並取得重大勝利的消息。

消息傳到白宮和遠東美軍總部都感到十分震驚。曾擔任美國駐華軍隊司令的埃爾伯特·魏

德邁在 11 月 8 日發(fā)表談話說,中國人民擁有不可克服的優(yōu)勢,“我們或許永遠不能挫敗這支

軍隊”。參謀長聯(lián)繫會議主席布萊德雷在美國亞特蘭大美聯(lián)社聯(lián)誼會上公開表示:“美軍投

入朝鮮戰(zhàn)場後,餘下軍力不足以應付其他任何各點的敵人,這是可怕的事實。”

然而,美國白宮和五角大樓的政要們,並未從這次打擊中清醒過來,在戰(zhàn)爭狂人麥克阿

瑟的推波助瀾下,他們錯誤地認爲,當初“聯(lián)合國軍”退守釜山灘頭的危難之時和美軍仁川

登陸的關鍵時刻中國均未出兵,而直到“聯(lián)合國軍”追至中朝邊境時纔出兵,表明中國出於

自衛(wèi)而無意與美國攤牌,加之志願軍第一次戰(zhàn)役得手後並未乘勝追擊,更堅定了他們的這種

錯誤的判斷,而此時的麥克阿瑟,一再主張擴大戰(zhàn)爭規(guī)模,強烈要求轟炸中國東北地區(qū)的軍

200

事基地和鴨綠江上的一切橋樑,以阻止中國人民志願軍繼續(xù)投入朝鮮戰(zhàn)場。11 月 9 日,美國

國家*****召開會議,向杜魯門總統(tǒng)提出建議:在未探明中國出兵意圖之前,繼續(xù)堅持

其軍事進攻,迅速佔領朝鮮的原定計劃,同意麥克阿瑟“在軍事方面可以相機行事”,並批

準麥克阿瑟關於轟炸鴨綠江上所有橋樑的計劃。這一建議得到杜魯門的認可。

野心勃勃的麥克阿瑟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賭博,他又推出了一個新的作戰(zhàn)計劃:首先以地

面部隊進行試探性進攻,查明志願軍的實力和行動企圖,同時用航空兵推毀,封鎖鴨綠江上

的所有橋樑和渡口,阻止中國繼續(xù)增兵朝鮮。隨後即發(fā)動強大攻勢,以美軍第 10 軍經(jīng)長津湖

西進,以美第 8 集團軍由清川江北上,兩軍在江界以南武坪裡銜接後,圍殲在朝鮮北部的志

願軍和人民軍,向中朝邊境推進,並在鴨綠江封凍之前佔領全朝鮮。爲此,他部署在前線的

部隊達 5 個軍 13 個師又 3 個旅 1 個空降團,共計 22 萬人,且主要是美軍。他決心一勞永逸,

“消滅最後一批殘存的北朝鮮人民軍,平定朝鮮半島 ”。

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與“聯(lián)合國軍”和南朝鮮軍的第 2 次交手,已處於挽弓待發(fā)狀態(tài)。

11 月 6 日,美軍發(fā)起試探性進攻,彭德懷決定將計就計,故意示弱,把敵人誘向預定戰(zhàn)

場,以創(chuàng)造殲敵良機。爲使誘敵成功,彭總一反兵家用非主力誘敵的做法,選定主力軍中的

主力師第 38 軍 112 師擔任重任。英勇頑強的 112 師在飛虎山阻擊戰(zhàn)中,擊退敵人百人以上進

攻 57 次,守住了陣地,直至奉命撤離。由於頂?shù)锰擦耍呀y(tǒng)率西線軍隊的沃克給嚇住了。

他厲聲責問情報部門:“不是說中共的小股部隊嗎?”小部隊怎麼這麼厲害,這麼能打呀?

爲防不測,他吸取教訓,令部隊放慢推進速度。彭總得悉這一情況後,立即電令各軍:“不

要向進攻之敵進行反襲擊,主動後撤,再大步向後撤十幾公里。”這一招果然見效,美軍爲

志願軍所迷惑,錯誤地判斷中國軍隊“怯戰(zhàn)退走”遂大膽加快北進速度。

此時的志願軍主力,已全部轉移到預定集結地點,完成了第 2 次戰(zhàn)役的準備工作。特別

是宋時輪率領的第 9 兵團入朝接替東線作戰(zhàn)任務後,使志願軍在東西兩線都擁有了絕對優(yōu)勢

兵力。

然而,麥克阿瑟卻狂妄地認爲,戰(zhàn)爭正接近決定性階段。11 月 24 日,他在東京過完感恩

節(jié)後飛往朝鮮半島第 8 集團軍司令部,發(fā)出了“聖誕節(jié)結束朝鮮戰(zhàn)爭”的總攻勢的命令。這

位五星上將故伎重演,他提高嗓門,一再向士兵許願:“兩週之內總攻勢就可以結束,那時

孩子們可以放心回家過聖誕節(jié)了。”

麥克阿瑟高興得太早了。11 月 25 日黃昏,伴隨令敵人膽戰(zhàn)心驚的進軍號聲,善於近戰(zhàn)夜

戰(zhàn)的西線志願軍在 200 公里寬的戰(zhàn)線上同時向美軍發(fā)起進攻,打響了第 3 次戰(zhàn)役,戰(zhàn)至 27 日,

彭總緊急電令:38 軍主力向院裡,軍隅裡方向進攻,以一部向軍隅裡以南三所裡進攻,以迂

回堵?lián)糗娪缪e,介川的逃敵。

113 師受領迂迴穿插三所裡任務後,當晚輕裝沿山間小路全速前進,在夜間排除少數(shù)敵人

的零星抵抗後,且戰(zhàn)且進,在天亮之前進入敵方縱深。爲了搶先佔領三所裡,他們置敵機轟

201

炸於不顧,決定白天照樣行軍。爲了迷惑敵人,他們索性扔掉僞裝,關閉電臺,大搖大擺地

在路上走,美軍飛機在他們頭頂上嗡嗡直叫,他們也毫無懼怕之狀,搞得美國空軍以及他們

是敗退下來的南朝鮮軍而不予理睬。這樣,經(jīng)過 14 小時 72.5 公里的急行軍,113 師插入介川

以南通往順川的公路要點三所裡,後來發(fā)現(xiàn)三所裡以西還有一條通路,他們又主動佔領了這

條通路上的龍源裡,從而使清川江南北的美第 9 軍處於我軍的三面包圍之中。此時的麥克阿

瑟從樂觀的頂點一下子墜入沮喪的深淵,他哀嘆中國人要把他的部隊“全部殲滅”,急召沃

克和阿爾蒙德到東京商量對策。

按照麥克阿瑟的部署,11 月 29 日,清川江以北的敵人開始撤退。爲了打開美第 9 軍的退

路,美 2 師由北向南,美騎兵 1 師由平壤北上,南北對攻三所裡。

一場惡戰(zhàn)開始了。當時的 38 軍 113 師被夾在三所裡,龍源裡一線,南北之敵相距不足 5

公里,雞犬之聲相聞,爲了打開三所裡,龍源裡這個鬼門關,敵出動上百架飛機轟炸,還有

百輛坦克從陸上衝出。113 師進行了頑強的抗擊,彈藥打光了,他們就利用繳獲的武器進行補

充,以頑強精神同敵人展開搏鬥,爲大量殲滅美軍做出重大貢獻。爲減輕 113 師的壓力,38

軍主力向 113 師靠攏。30 日拂曉,該軍 112 師 335 團 3 連搶佔鬆骨峰東南側高地,截住了美

2 師一部。在連長指導員的帶領下,全連同仇敵愾英勇阻擊,先後打退敵人 4 次集團衝擊,連

長、指導員和大批戰(zhàn)士壯烈犧牲,全連打得只剩下 20 多人。敵人的第 5 次衝擊以 32 架飛機,

18 輛坦克,幾十門**炮,把 3 連的陣地轟成一片火海,然後以千人的步兵發(fā)起衝擊。

面對 50 倍於我的敵人的進攻,3 連的戰(zhàn)士毫無懼色,他們打到一排又一排的敵人,在彈

藥打完之後,副連長楊文海和幾名戰(zhàn)士身上帽子上帶著呼呼的火苗,衝向敵人,和敵人死死

抱在一起,讓身上的火把衝上來的敵人燒死。最後,3 連的陣地上只剩下副指導員和 6 名負傷

的戰(zhàn)士,他們頑強地堅守著陣地,直到主力部隊將包圍的敵人殲滅。在打掃戰(zhàn)場時,在幾百

具美軍屍體中發(fā)現(xiàn)不少與敵人同歸於盡的志願軍戰(zhàn)士:有的緊緊抓著敵人的機槍;有的手裡

緊握著手**,上面粘著敵人迸裂的**;有的身體壓著敵屍,牙齒和指甲嵌在敵人的皮肉

裡。在掩埋烈士們的遺體時,由於他們兩手扣著抱住敵人,分都分不開,以致於有些人的手

指都被掰斷了,其情景之壯烈,感人肺腑。爲表彰該連的英雄事蹟,志願軍領導機關給該連

記集體特等功,授予“攻守兼?zhèn)洹卞\旗一面。隨 38 軍戰(zhàn)時採訪的著名作家魏魏,以 3 連的英

雄事蹟爲主線,寫出了膾炙人口的《誰是最可愛的人》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從此,“最可

愛的人”成了志願軍的代名詞。

在這次戰(zhàn)役中,38 軍以勇敢迅速的迂迴行動,結合正面突擊,協(xié)同友軍打開了戰(zhàn)役的缺

口,繼之以急速的穿插切斷了敵之南逃退路,對西線大量殲敵的勝利,起了關鍵作用。彭德

懷司令員對此十分滿意。他於 12 月 1 日親筆寫嘉獎令勉勵該軍。

嘉獎令簽發(fā)後,彭總仍覺言猶未盡,又讓參謀把電報稿拿回來,揮筆在後面加上了兩句:

“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第 38 軍萬歲!”

202

西線的勝利,鼓舞了東線的志願軍,第 9 兵團抓住敵人兵力分散和尚未發(fā)現(xiàn)本兵團集結

的有利時機,於 27 日黃昏,冒著嚴寒風雪對敵發(fā)起進攻,把敵人分別包圍在下鍋隅裡,柳潭

裡,新興裡等地區(qū),爲下一步各個殲滅被圍之敵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在阻敵南逃的戰(zhàn)鬥中,第

20 軍 58 師 172 團 3 連連長楊根思帶領全連堅守逃敵必經(jīng)之路——小高嶺,戰(zhàn)至全連僅剩 2

名傷員,陣地仍在我手中。當敵人發(fā)起第 9 次衝鋒,40 多個敵人已爬上山頂?shù)木o急關頭,已

經(jīng)負傷的楊根思,抱起僅有的 5 公斤**包,衝向敵羣,與敵人同歸於盡。英雄們用血肉之

軀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令敵人聞風喪膽,打出了志願軍的軍威。

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乘勝追擊,收復了三八線以北除襄陽外的全部領土,解放了三八線

以南的延安半島和甕津半島,取得了斃俘敵 3.6 萬人的重大勝利,其中美軍 2.4 萬人,第 8 集

團軍司令沃克也在敗退中一命嗚呼。第 2 次戰(zhàn)役的結果,大大超過了預定的計劃,粉碎了美

國侵略者佔領全朝鮮的戰(zhàn)略企圖。

麥克阿瑟輸了,而且比第 1 次戰(zhàn)役輸?shù)酶鼞K。

然而,美國**不甘心失敗,在“聯(lián)合國軍”和南朝鮮軍退守三八線以後,他們一邊整

頓軍隊和建立縱深防線,一邊玩弄“先停火,後談判”的緩兵之策,以求得到喘息時間。毛

**看透了美國人的伎倆,他致電彭德懷,要求志願軍克服難以忍受的困難,協(xié)同朝鮮人民

軍打過三八線。他指出,目前美國還要求志願軍停止於三八線以北,以利其整軍再戰(zhàn)。如果

在三八線以北即停止,將給我們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

從軍事角度看,我軍入朝才一個多月,連續(xù)打了兩個戰(zhàn)役,已打到三八線,戰(zhàn)爭發(fā)展之

快出乎原來的預料。而這時我西線 13 兵團 6 個軍已很疲憊,需要休整和補充。東線 9 兵團在

人員,彈藥,糧食上都沒有得到及時補充,有的部隊甚至連過冬的棉衣都沒有,困難很大,

馬上打是不利的。但政治形勢要求打,雖然打起來有很多困難,也要堅決突破三八線。彭總

與志願軍其他領導同志經(jīng)反覆研究,於 12 月 15 日下了最後決心,放棄原定過冬休整計劃,

堅決克服一切困難,發(fā)起了第 3 次戰(zhàn)役,打過三八線。

此時的志願軍,雖然戰(zhàn)役準備工作困難很大,但也有好消息傳來;朝鮮人民軍隔在南方

的部隊相繼收攏回來的已有 3 個軍團,經(jīng)過整頓,戰(zhàn)鬥力已恢復,積極要求參戰(zhàn);中央軍委

決定第 19 兵團加緊入朝參戰(zhàn)準備,該兵團已進入了入朝作戰(zhàn)的政治動員,同時動員國內 8.4

萬名老兵補充前線。

12 月 20 日黃昏,一顆顆耀眼的信號彈劃破除夕的夜幕,志願軍集中了 100 餘門火炮,在

主要方向上進行了短促的火力準備,然後冒著紛飛的大雪和零下 20 攝氏度的嚴寒,在約 200

公里寬的正面上向“聯(lián)合國軍”和南朝鮮軍的防禦陣地發(fā)起猛攻,敵人萬萬沒想到我軍這麼

快又發(fā)起進攻,美軍接連失敗,已對志願軍發(fā)怵,不敢在第一線抵抗。而第一線部署的是充

當替死鬼的南朝鮮軍,他們更怕志願軍,在我強大攻勢面前,只知拼命逃跑,整個三八防線

很快土崩瓦解。

203

志願軍乘勝追擊,擴大戰(zhàn)果,於 1951 年 1 月 4 日進入一片煙火和爆炸聲中的漢城。爲不

使敵據(jù)守漢江南岸,控制金浦機場和仁川港口,以威脅漢城和準備下一步作戰(zhàn),志願軍和人

民軍聯(lián)手逼退了漢江南岸之敵。1 月 8 日,“聯(lián)合國軍”和南朝鮮軍被趕到三七線附近一線。

志願軍和人民軍齊心協(xié)力,經(jīng)過 8 個晝夜的奮戰(zhàn),向南推進了 80 到 100 公里,斃傷守敵 1.9 wWW ?тTk an ?¢ ○

萬餘人,粉碎了“聯(lián)合國軍”據(jù)守三八線,整頓軍隊,準備再犯的企圖。

志願軍入朝以來三戰(zhàn)三捷,“聯(lián)合國軍”和南朝鮮軍屢戰(zhàn)屢敗。

“聯(lián)合國軍”連吃 3 場敗仗,不僅被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趕過了三八線而且再次丟了漢

城,驚動了美國朝野政要。由此引發(fā)了美國統(tǒng)治集團內部在失敗責任問題上的互相攻訐:有

的指責麥克阿瑟判斷錯誤,指揮笨拙,要求撤掉這個年老發(fā)昏的傢伙:有的歸咎於杜魯門推

行的政策,提出對他進行彈劾,直接威脅著杜魯門的總統(tǒng)寶座,給杜魯門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當此困難時刻,麥克阿瑟這個剛復自用的倔老頭子,非但不反省自己的指揮錯誤,反而

拼命保全自己一貫正確的戰(zhàn)地指揮官形象,把一切責任推到白宮頭上,他埋怨攻勢慘敗的原

因是由於華盛頓強加的政治上的限制,而並非自己戰(zhàn)場指揮的失誤。爲此,他在“東京一號

大廈”頻頻接見一些新聞媒介的記者,發(fā)表講話,爲自己開脫,給白宮抹黑。他大言不慚地

聲稱:他的攻勢破壞了中國人突然發(fā)起攻擊的計劃,如果中國人的計劃得逞,他們將以勢不

可擋的行動摧毀美軍並佔領朝鮮;他並沒有使“聯(lián)合國軍”冒冒失失地闖入中國人布好的伏

擊圈,他完全意知到了中國軍隊的存在,只是派出一支“武裝偵察部隊”,機智地跳出並逃

離了赤色軍隊的包圍;他反對報界把他的“有計劃撤退”描繪成“潰逃”,並表達了對歐洲

報界連篇雷牘地發(fā)表“不負責的評論”的憤怒之情;他對中國某些“戰(zhàn)術上的成功”輕描淡

寫,說這些小小的成功是以數(shù)量上的絕對優(yōu)勢和付出“令人震驚的人員損失”作爲代價的。

然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記者的提問卻使他陷入尷尬的境地。這位記者問:“將

軍閣下,我對您的精彩分析表示理解。我的問題是,爲什麼聯(lián)合國軍會退到三八線以南,而

不是向赤色北方推進?”麥克阿瑟沒轍了,萬般無奈下只好朝他的上司推卸責任。他搖了搖

手中的玉米芯菸斗用慷慨激昂的語調回答說:“這要歸咎於華盛頓的我的那些上司們作出的

特殊禁令,因爲他們不讓我對中國軍隊發(fā)起追擊,並禁止我轟炸滿洲基地。”他磕了磕菸灰,

聳聳肩,接著說,“這樣的禁令是一個巨大的障礙,在軍事史上是沒有先例的”。

麥克阿瑟文過飾非,將失敗責任推給白宮的言論,令杜魯門總統(tǒng)十分惱火。心中罵道,

這個不識事務的倔老頭子,看來存心與我作對,竟然與我的政敵《美國新聞與世界導報》拉

幫結夥,一唱一和攻擊我。他真想撤掉這個一貫自行其是的“總司令”,打發(fā)他回老家休息。

但臨戰(zhàn)換將,兵家之大忌也,加之盟國和國內對朝鮮戰(zhàn)爭指責聲四起,窩了一肚子火的杜魯

門只好在日記中發(fā)泄內心的憤怒。他在日記中寫道:“這個月一直鬧哄哄的。麥克阿瑟將軍

像往常一樣信口開河……即使他在很多不同的場合拆我的臺,我仍須爲他辯護挽回面子”。

容忍歸容忍,杜魯門還是採取了必要的行動,促使這位“總司令”閉上他胡言亂語的嘴

204

巴。12 月 6 日,他發(fā)出兩道命令:第一個命令是,未經(jīng)國務院的批準不得擅自發(fā)表“有關外

交政策的言論”,以確保公開發(fā)表的消息準確無誤,與美國的政策完全一致;第二個命令是,

海外官員包括軍事指揮官,應“在公開講話中極爲謹慎,除例行聲明外,所有聲明都要由他

們的主管部門審批,並禁止就軍事或外交問題與美國的報紙,雜誌或其他公共媒介進行直接

聯(lián)繫”。這兩道命令,雖然是對所有官員發(fā)佈的,明眼人一看便知,其鋒芒所指,乃麥克阿

瑟也。

深究麥克阿瑟與杜魯門的矛盾,既有政見之爭,也有個人恩怨;既有歷史淵源,也有現(xiàn)

實鬥爭的背景。

麥克阿瑟與杜魯門的政見之爭,集中在對美國全球戰(zhàn)略重點的爭論上。麥克阿瑟反對杜

魯門的歐洲第一戰(zhàn)略,鼓吹亞洲第一,認爲歐洲是一個垂死的體系,擁有幾十億人口的太平

洋沿岸地區(qū)將決定今後 1 萬年的歷史進程。他把日本看做是美國的附庸,將中國當成日本的

殖民地,視臺灣爲“永不沉設的航空母艦和艦艇補給船”,把朝鮮戰(zhàn)爭看做是美國與世界共

產(chǎn)主義的決戰(zhàn)。他無法容忍美國在朝鮮的失敗;他主張強化對中國的經(jīng)濟禁運,對中國沿海

實施封鎖,叫嚷要用美國空軍摧毀東北以及全中國的工業(yè)中心,交通樞紐,補給基地和部隊

集結地;他要求接受臺灣國民黨軍對入朝作戰(zhàn),強烈支持蔣介石反攻大陸。

此後不久,他又在給美國國外戰(zhàn)爭退伍軍人協(xié)會主席的聲明中大放厥詞,說什麼“”再

沒有比那一種人所主張的,如果我們保衛(wèi)福摩薩就會自絕於亞洲大陸,因而主張在太平洋方

向採取姑息政策和失敗主義的陳腐論調更爲荒謬的事了……“杜魯門看過這篇聲明,氣得渾

身發(fā)抖。他認爲,麥克阿瑟太放肆了。世界輿論會說,美國總統(tǒng)連自己的司令部都管不住。

一怒之下,杜魯門讓美國國防部長約翰遜給麥克阿瑟拍去電報,命令麥克阿瑟收回他的信件。

電報說:“美國總統(tǒng)指示你收回你致國外戰(zhàn)爭退伍軍人全國協(xié)會的信,因爲關於福摩薩的各

項論點是和美國的政策以及美國在聯(lián)合國的立場相沖突”。麥克阿瑟勉強發(fā)表聲明,收回了

那封信。不過,那封被正式宣佈收回的信,早已在美國各大報上公開發(fā)表了。也就是從那時

起,杜魯門開始考慮是否在適當時候解除這個桀驁不馴的將軍的職務了。

美第 8 集團軍司令沃克的繼任者是美軍陸軍副參謀長馬修·李奇微。55 歲的李奇微,出

生於弗吉尼亞洲的門羅堡,是美國陸軍一位炮兵上校之子。1937 年畢業(yè)於陸軍軍事學院,他

在中國,尼加拉瓜和菲律賓服過役,會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語。1942 年,他被選爲第 82 師師長,

主持該師改編爲空降師的工作。在 1943 年 7 月的西西里島戰(zhàn)役和 1944 年 6 月諾曼底戰(zhàn)役中,

參與計劃並指揮大規(guī)模空降部隊實施進攻作戰(zhàn),是美軍歷史上第一個使空降突擊成爲陸軍進

攻手段的指揮官。此後升任第 18 空降軍軍長,指揮該軍先後在荷蘭、比利時和德國作戰(zhàn)。在

戰(zhàn)場上,這個相貌堂堂看起來嚴峻簡樸的軍長並非廣泛愛戴,他的部下私下管他叫“一個愛

踢人屁股的人”。戰(zhàn)後的李奇微,成了一名軍事外交家,先是到聯(lián)合國軍事顧問委員會任職,

然後出任美洲國家國防務委員會主席,後來又榮升加勒比地區(qū)司令官。1949 年,他被召回五

205

角大樓,在他的老同學柯林斯上將手下任陸軍副參謀長,被公認是未來的陸軍參謀長接班人。

他接替沃克指揮第 8 集團軍,可以說是臨危受命。他躊躇滿志,想去朝鮮戰(zhàn)場上露一手給麥

克阿瑟看看,給白宮和五角大樓看看。

上任之初,他從整治低落的士氣入手,親自到前線督戰(zhàn),下令撤掉 5 名作戰(zhàn)指揮不力的

將軍。他精心謀劃,部署了一條從臨津江到三八線的寬 250 公里,縱深達 60 公里的兩道基本

防線,還在第 2 道基本防線與北緯三七線之間準備了第 3 道機動防線,命令部隊採取夜間收

縮,白天以步兵和坦克分隊協(xié)同發(fā)起強有力反衝擊的辦法,頂住志願軍的進攻。然而這一切,

被志願軍和人民軍發(fā)動的第 3 次戰(zhàn)役打得土崩瓦解,他不僅沒有守住三八線,而且還丟失了

包括漢城在內的三七線上的大片地盤。

李奇微一上任,志願軍和人民軍就給了這位雄心勃勃的將軍一個“下馬威”。他本來是

抱著“恢復進攻”的決心和大展宏圖的信心而來的,而眼前戰(zhàn)場上的事實卻是在不斷撤退,

甚至連漢城都丟了,他感到太丟臉了。自尊和虛榮促使他下定決心,必須露一手來壯壯自己

的門面。於是他在加緊佈置縱深防禦以作退守之計的同時,積極調整兵力部署,並採用各種

手段到前沿陣地進行偵察,以弄清志願軍和人民軍的情況。他玩弄“磁性作戰(zhàn)”的新花樣,

用連排兵力後來又以團的兵力實行火力偵察,結果妝效甚微;他派出大批偵察機實施空中偵

察,然而得到的情報仍然少得可憐。

“你們真是一羣飯桶”!李奇微開始罵娘了。他真想像二戰(zhàn)時期那樣,踢這些膀大腰圓

的偵探的屁股。他沉不住氣了,決定親自偵察。他坐上由第 5 航空隊司令帕特里奇駕駛的 AH

—6 型老式高級教練機,開始在縱深 20 英里的範圍內進行偵察。飛機擦著樹梢飛行,而且常

常在山谷中盤旋幸虧帕特里奇的駕駛技術嫺熟,使得這位司令好幾次有驚無險。儘管李奇微

如此費心勞神,有時在飛機上眼睛都瞪酸了,他還是連個人影也沒發(fā)現(xiàn),也沒發(fā)現(xiàn)證明志願

軍大量集結的營火,車印以至雪地上踩過的痕跡。

中國軍隊到那裡去了?難道他們成了來無影去無蹤的天兵天將?偵察不到結果,李奇微

開始求助於邏輯推論。他站在作戰(zhàn)地圖面前,思考琢磨。一個令他如獲至寶的發(fā)現(xiàn)浮現(xiàn)在腦

際:中國志願軍入朝參戰(zhàn)以來,已與聯(lián)合國軍進行了 3 次大的戰(zhàn)役,前兩次是聯(lián)合國軍爲進

攻一方,後一次聯(lián)合國軍爲防禦一方……想到這裡,李奇微翻開他的作戰(zhàn)記錄,找到以下幾

個數(shù)字記載:“第 8 集團軍第一次向鴨綠江的進攻,從 1950 年 10 月 25 日遭到中國參戰(zhàn)部隊

的伏擊,大規(guī)模戰(zhàn)鬥從 26 日開始,至 11 月 2 日第 8 集團軍主力撤至清川江以南爲止,歷時 8

天;第 8 集團軍第 2 次向鴨綠江進攻,從 11 月 25 日夜開始遭到共軍部隊攻擊,戰(zhàn)至 12 月 2

日,中共軍隊卻停止了對潰敗的聯(lián)合國軍的進攻,歷時 8 天;第 3 次是中共與北朝鮮軍隊於

12 月 31 日黃昏全線向聯(lián)合國軍發(fā)動大規(guī)模進攻,戰(zhàn)至 1 月 8 日中共軍隊即停止了進攻,歷時

8 天……第 1 次是 8 天,第 2 次是 8 天,第 3 次還是 8 天,這難道是偶然的巧合嗎?是的,3

個 8 天,3 個相同的數(shù)字,3 種相同的做法,即在有利的軍事態(tài)勢下而一反常例停止追擊——

206

僅僅是偶然巧合嗎?不,決不那麼簡單。再愚蠢的軍事指揮員,也會懂得乘勝追擊的道理。

答案只有一個:中國軍隊不具備長時間進攻的能力。據(jù)此,他認爲,中共軍隊來勢洶洶的大

規(guī)模進攻,無非是“禮拜攻勢”而已。

後來,李奇微的發(fā)現(xiàn),證實了他的推論:志願軍越過三八線後,由於運輸延長,補給更

加困難,已經(jīng)到了不能繼續(xù)作戰(zhàn)的地步。他終於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他決定趁志願

軍疲勞,補給困難,已無力還手之力的時機,立即開始其“重新打回”“三八線”去的進攻,

以求挽回敗局。於是,李奇微指揮“聯(lián)合國軍”依靠優(yōu)越的運輸條件,僅半個月時間就完成

了兵力部署和後勤補給,從 1 月 25 日開始,由西向東向志願軍和人民軍發(fā)動了全線進攻。這

次進攻,李奇微動用了 5 個軍 16 個師 3 個旅又 5 個空降團及其全部炮兵、坦克兵、航空兵,

僅地面部隊就達 23 萬之衆(zhòng)。他們一改過去輕狂冒進的做法,採用美軍和南朝鮮軍混合編隊,

由美軍擔任主要突擊,互相靠近,穩(wěn)紮穩(wěn)打的做法,並根據(jù)志願軍和人民軍裝備低劣,補給

困難的情況,依仗其現(xiàn)代化裝備機動快,火力強的優(yōu)勢,始終同志願軍和人民軍保持接觸,

防止對方突然發(fā)起進攻,穿插,迂迴,包圍他們。

志願軍和人民軍判明敵人全線進攻是要重佔漢城,迫使志願軍和人民軍回到三八線以北

的戰(zhàn)役企圖後,決定立即停止休整,準備作戰(zhàn),並定下了“西頂東放”的戰(zhàn)役決定,即以一

部兵力在西線組織防禦,牽制敵人的主要進攻兵力,在東線則讓敵深入,而後集中主力進行

反擊,進而向敵縱深發(fā)展突擊,從側翼威脅西線敵人主要進攻部隊,制止其向“三八線”展

開進攻。

西線的防禦作戰(zhàn)打得異常激烈。志願軍 38 軍 112 師和 50 軍以及人民軍 1 軍團在工程器

材缺乏,食物不足,天寒地凍,連防禦工事都是在雪堆上澆水做成的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以

氣壯山河的英雄氣概,頂住了數(shù)十倍敵人的瘋狂進攻。在十幾個晝夜的漢江守備戰(zhàn)中,敵人

的飛機與坦克,大炮的轟炸,使防禦陣地淪爲一片火海,炮火犁鬆了山頭的每一寸土地,志

願軍和人民軍戰(zhàn)士付出了巨大犧牲,鮮血染紅了漢江。2 月 7 日,敵人在付出重大傷亡之後,

突破了第 2 道防禦陣地。考慮春季到來,漢江正在解凍,爲避免背水作戰(zhàn),人民軍 1 軍團和

志願軍 50 軍除各留部分兵力堅守漢江南岸橋頭陣地外,主力撤至漢江北岸組織防禦,38 軍

112 師和後來增援的 113 師,114 師仍堅守漢江南岸陣地,繼續(xù)掩護志願軍主力向橫城地區(qū)集

結。漢江南岸,是用烈士們的血肉之軀築起的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幾十年過去了,當年參

加漢江守備戰(zhàn)的倖存者無不感慨地說:“最難忘的是漢江南岸的日日夜夜”。

2 月 9 日,東線的南朝鮮軍第 8 師,第 5 師進至橫城以北,在整個戰(zhàn)線上處於突出的位置,

側翼暴露,利用運動中圍殲敵人的戰(zhàn)機出現(xiàn)了。彭德懷司令員當即決定實施反擊,殲滅橫城

之敵。

2 月 11 日 17 時,志願軍副司令員鄧畢指揮 4 倍於敵的優(yōu)勢兵力,在淺近縱深採取多層次

的合圍部署,乘著黃昏實施遠距離開進,突然發(fā)起進攻,一夜之間,將橫城之敵合圍,緊接

207

著實施大膽的穿插分割,取得速戰(zhàn)殲敵的效果。其中第 40 軍 118 師 352 團直搗廣田的行動尤

爲突出。該團於 11 日夜沿小路踏積雪,翻越海拔 700 米的高山,衝破敵人 4 次阻擊,行程 30

公里,按時到達廣田,並控制了附近的公路,堅決阻敵南逃,殲滅大量敵人。

橫城反擊戰(zhàn)於 2 月 13 日晨結束。此戰(zhàn)殲滅南朝鮮軍第 8 師 3 個團,第 3 分師和第 5 師各

一部,美軍第 2 師 1 個營,美軍和南朝鮮軍 4 個炮兵營,共 12000 餘人。此戰(zhàn)的勝利,震撼

了“聯(lián)合國軍”,也教訓了李奇微。事隔 10 多年以後,李奇微在回憶橫城地區(qū)的作戰(zhàn)時仍心

有餘悸。

2 月 17 日,志願軍和人民軍按照既定部署全部轉移至漢江北岸,置漢江敵人背後,爾後

轉入全線運動防禦,至此第 4 次戰(zhàn)役結束。

漢江兩岸傳來志願軍退卻的消息,令麥克阿瑟對朝鮮戰(zhàn)爭的興趣死灰復燃。

他又彈起“打過”三八線,把戰(zhàn)火燒到滿洲的陳詞濫調。而此時“聯(lián)合國軍”的參加國

之間,在要不要再次越過三八線的問題上,已經(jīng)不再聽信麥克阿瑟的蠱惑宣傳了。英法等國

主張見好就收,在三八線建立“事實上的停火”,以求談判解決朝鮮問題。美國白宮和五角

大樓的官員也有不少持這種看法,就連參謀長聯(lián)繫會議主席布萊德雷也不得不承認:“把戰(zhàn)

爭擴大到共產(chǎn)黨中國,會把我們捲入一個在錯誤的地方,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敵人進行一場

錯誤的戰(zhàn)爭中”。因爲也主張在戰(zhàn)場上取得有利地位後,同北朝方面進行停戰(zhàn)談判。

麥克阿瑟哪裡能容得下這樣的言論和主張?他氣急敗壞地給杜魯門拍了一封急電,要求

擴大戰(zhàn)爭,直至把共產(chǎn)黨軍隊趕出北朝鮮爲止。他還向五角大樓陳述他認爲可以一勞永逸結

束這場戰(zhàn)爭,實際上是進一步擴大戰(zhàn)爭:一對北朝鮮境內的敵人後方的全部地區(qū)進行大規(guī)模

轟炸,切斷其公路和鐵路交通;二,如果仍然禁止轟炸鴨綠江和對岸地區(qū),應在敵人的運輸

線上佈設放射性廢料,以切斷北朝鮮和中國的聯(lián)繫;三在北朝鮮東西海岸實施兩棲和空降部

隊登陸,對敵人實行大包圍,這個規(guī)模將大大超過仁川登陸,使他們要不餓死,要不投降,

對此五角大樓不予理睬,用搪塞的方式將他的建議拒之門外。麥克阿瑟見自己的建議連連被

否決,惱羞成怒,他當著參謀人員的面大罵五角大樓是“膽小鬼”、“毛孩子”。

麥克阿瑟仍然我行我素。3 月 15 日,他召見合衆(zhòng)社董事長休·貝利,又搞了一次答記者

問。他在談話中批評停止第 8 集團軍越過三八線的做法,是“對我們完成統(tǒng)一朝鮮使命”的

損害。並抱怨說,美國及其盟友軍已放棄了這一使命。這些公開言論令白宮和五角大樓甚爲

惱火。爲了讓這位不識時務的倔老頭子認清形勢,讓他了解同他的打算截然不同的另一個計

劃——杜魯門總統(tǒng)要結束戰(zhàn)爭,3 月 20 日,參謀長聯(lián)繫會議向麥克阿瑟發(fā)出一份電報,告知

他“國務院將很快擬一份總統(tǒng)聲明,其內容是:由於南朝鮮大部分地區(qū)已肅清敵人,一般認

爲在使用重兵挺進三八線以北之前,應進一步通過外交努力達成停火協(xié)議”。麥克阿瑟非但

沒有買參聯(lián)會的賬,反而與杜魯門總統(tǒng)對著幹,搶在總統(tǒng)之前於 3 月 24 日發(fā)表了一項聲明,

公開叫囂要把“軍事行動擴大到中國沿海地區(qū)和內地基地”,“使紅色中國陷於立即土崩瓦

208

解的危險之中”。麥克阿瑟的危言聳聽令華盛頓大爲震驚,英、法等國也作出強烈反應,他

們致函致電杜魯門總統(tǒng),要求予以澄清,甚至提出了抗議。這令杜魯門十分難看。它不僅使

華盛頓在外交上陷於被動,而且杜魯門也不可能再發(fā)表他本人旨在尋求“停火”的聲明瞭。

爲此,他在日記中憤憤寫道:“麥克阿瑟的這一舉動逼得我無可選擇,我再也無法容忍他的

抗上行爲了”。

因爲麥克阿瑟此舉直接違反了參聯(lián)會去年12月6日依據(jù)總統(tǒng)指示頒佈的未經(jīng)五角大樓批

準不得空開發(fā)表任何有關外交政策聲明的訓令,杜魯門幾乎無法抑制自己內心的怒火。他感

到他與麥克阿瑟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已很難彌合。自威克島會晤之後,他曾指望這個狂妄

的遠東總司令能表示出對總統(tǒng)職權的尊重。可事實證明,麥克阿瑟並沒有給他面子,而且讓

他丟人現(xiàn)眼。他感到,除了解除他戰(zhàn)場最高指揮官的職務外再也沒有別的選擇了。可他又考

慮到,他的**因陷入朝鮮戰(zhàn)爭,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此時此刻摘掉麥克阿瑟的“烏紗帽”,

將會引起政治上不可預測的動盪。“小不忍則亂大謀”,考慮再三,杜魯門還是忍下了這口

惡氣。

他決定最後一次向麥克阿瑟發(fā)出警告,明確無誤地告訴他:懸崖勒馬,回頭是岸。

根據(jù)杜魯門的旨意,五角大樓以命令的口氣通知麥克阿瑟:“總統(tǒng)指示提醒你注意他於

1950 年 12 月 6 日發(fā)出的命令。鑑於 1951 年 3 月 20 日已把《聯(lián)合國決定在朝鮮謀求停戰(zhàn)》的

情況通知你,你以後的任何聲明均須符合 12 月 6 日的命令”。

五角大樓的嚴厲警告並沒有堵住麥克阿瑟那張信口開河的嘴。

他在視察戰(zhàn)場時的記者招待會上又大放厥詞,說什麼越過三八線沒有什麼不良後果,不

管是空軍還是地面部隊都可以隨心所欲地跨越,因爲這個問題過去已經(jīng)充分討論而且已經(jīng)解

決了。他在接受倫敦《每日電訊報》軍事記者的採訪時,斷言自己的部隊“被束縛在人爲的

羅網(wǎng)中”,並抱怨在自己半個世紀的軍事生涯中,“第一次發(fā)現(xiàn)是在打一場沒有明確目標的

戰(zhàn)爭”。至於三八線問題是國內那些對軍事一無所知的政客們粗暴地侵犯了軍人的職權範圍,

使他的成千上萬的士兵們白白送命。

對於麥克阿瑟一次次的“犯上作亂”,杜魯門都在不動聲色地給他記著賬。他認爲撤掉

麥克阿瑟的職務已無可挽回,現(xiàn)在只是等待適當時機的問題。

時機終於來了。2 月 12 日,共和黨領袖,衆(zhòng)議員約瑟夫·馬丁在一次國會發(fā)言中說,他

認爲不在朝鮮使用中國國民黨軍隊簡直是“愚蠢透頂”。會後,馬丁將這個發(fā)言稿寄給了遠

在東京的麥克阿瑟,並請他發(fā)表意見。麥克阿瑟在發(fā)表他的抗旨不遵的 3 月 24 日聲明前 4 天,

給這個話題投機的馬丁先生寫了回信。信中不僅贊同馬丁的意見,而且進一步發(fā)揮道:“有

些人好像莫名其妙地難以理解,共產(chǎn)黨陰謀選定了亞洲來實現(xiàn)他們征服世界的圖謀,因而我

們纔在戰(zhàn)場上參與了由此引起的爭鬥,就在外交家在歐洲脣槍舌戰(zhàn),用言辭反擊共產(chǎn)主義徵

服的同時,我們卻在這裡用武器爲歐洲而戰(zhàn);如果我們在亞洲這場戰(zhàn)爭中敗給共產(chǎn)黨,那麼

209

歐洲的陷落就不可避免;如果我們打勝,歐洲就很可能避免戰(zhàn)禍,依然保持自由。正如你(馬

丁)指示的,我們必須打贏。只有勝利,別無選擇。”馬丁爲了在國會拉來更多的支持者,

引起與會者的強烈反響。這一重量級的政治**,直接向杜魯門的歐洲第一戰(zhàn)略發(fā)起挑戰(zhàn),

將杜魯門搞得狼狽不堪。

1951 年 4 月 11 日下午,杜魯門在白宮總統(tǒng)辦公室召來布萊德雷,氣憤地將麥克阿瑟給馬

丁的信交給這位參聯(lián)會主席,然後極其嚴肅地說:“這是一顆政治**,我決定不能容忍這

種放肆行爲,一再違背最高統(tǒng)帥的意志,我行我素,把形勢搞得一團糟。”布萊德雷看完信

的內容說:“麥克阿瑟太固執(zhí),等於違抗命令。他堅持要擴大戰(zhàn)爭,要用國民黨軍隊。他說

什麼亞洲輸給共產(chǎn)主義,歐洲也要完蛋。這是在鼓吹亞洲第一,現(xiàn)在每個月美國人在朝鮮都

要傷亡 600 多人,要擴大戰(zhàn)爭,美國將落入深淵,不能讓他再幹下去了。杜魯門接著說朝鮮

問題只靠軍事手段已無法解決,我認爲我們那位可愛的英雄,該休息一下了,他太累了。”

布萊德雷附和說:“主要盟國已經(jīng)動搖,看來談判停戰(zhàn)已勢在必行。”

杜魯門:“得先去掉這個搗蛋鬼”。布萊德雷順手送上撤掉麥克阿瑟的書面命令說:“參

謀長聯(lián)繫會議意見一致,應撤掉麥克阿瑟的一切職務。該下決心了總統(tǒng)先生”。這時國務卿

艾奇遜走進總統(tǒng)辦公室,對總統(tǒng)說:“我們需要一位可以信賴的戰(zhàn)場指揮官,麥克阿瑟應該

滾蛋。馬歇爾和哈里曼都和我看法一致。”“杜魯門毫不猶豫地在命令上籤了字,並向艾奇

遜:那麼誰來接替麥克阿瑟呢?”布萊德雷早已準備好了接替人選,他和柯林斯已經(jīng)推薦李

奇微爲接替這一職務的理想人選,並認爲詹姆斯·範佛里特將軍應接任第 8 集團軍司令官。

杜魯門對這兩個人選均表贊同。

次日下午 3 時,杜魯門讓當時正在朝鮮的國防部長佩斯立即回到東京,當面向麥克阿瑟

轉達解職的命令。這樣做,可以使麥克阿瑟避免由軍方渠道直接傳達命令而帶來的難堪。不

知是哪個渠道走露了風聲,還是記者的職業(yè)敏感,《芝加哥論壇報》駐遠東電臺一位記者給

該報社拍回電報說,據(jù)權威渠道的秘密消息,麥克阿瑟將要被解職。布萊德雷得知這一消息

後,怕麥克阿瑟對總統(tǒng)反擊並提出辭職,使總統(tǒng)陷於被動,遂決定立即向麥克阿瑟傳達這一

命令,同時決定於星期一凌晨 5 時召開記者招待會予以宣佈。

4 月 11 日下午,美國新聞廣播播放了撤掉麥克阿瑟職務的消息。這時的麥克阿瑟正在美

國駐東京大使館內的客廳與夫人珍妮一起請兩位美國客人吃飯。突然,麥克阿瑟的隨員哈夫

上校走進客廳,一臉痛苦的表情,珍妮起身走到哈夫面前,哈夫簡短而迅速地低聲告知:“我

從收音機中聽到司令被免職了……麥克阿瑟夫人被這突然其來的消息弄得驚慌失措,但她還

是控制住了自己,走到麥克阿瑟身旁,耳語一番,將這一痛苦的消息告訴了丈夫。”麥克阿

瑟的臉頓時陰沉起來,他的客人不知出了什麼事,都停下來望著他。此時的麥克阿瑟沉默得

像尊石像,他擡起頭來望著夫人,用大家都能聽到的聲音,溫和地對夫人說:“珍妮,別難

過,這也是好事,我們終於可以回家了。”

人類不幸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無勢力勢力的帶頭嘗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9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4二魔墨索里尼同樣受到懲罰人類不幸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二榨 天皇日本降二榨 天皇日本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7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4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4五擠五擠阿富汗塔離班拿破崙凱旋門定旋門二榨 天皇日本降一剿德國威廉退位三凍朝鮮朝半寒3歐洲帶頭髮展的方向拿破崙凱旋門定旋門特殊的沙俄三凍朝鮮朝半寒3人類不幸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6無勢力勢力的帶頭嘗試和諧世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4擴張具備借來西風和諧世界二榨 天皇日本降無勢力勢力的帶頭嘗試人類無勢力勢力的導航者無勢力勢力的帶頭實踐歷史的進度大航海時代的急先鋒——荷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6拿破崙凱旋門定旋門二魔墨索里尼同樣受到懲罰和諧世界日本天皇投降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9歐洲帶頭髮展的方向歷史的進度無勢力勢力的帶頭實踐大航海時代的急先鋒——荷蘭波蘭率先帶頭抗擊法西斯二榨 天皇日本降五擠五擠阿富汗塔離班蝸牛的鞏固與強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7波蘭率先帶頭抗擊法西斯大郎神戰(zhàn)勝希特勒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4蝸牛的鞏固與強壯擴張具備借來西風拿破崙凱旋門定旋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4拿破崙凱旋門定旋門和諧世界波蘭率先帶頭抗擊法西斯拿破崙凱旋門定旋門無勢力勢力的帶頭實踐人類無勢力勢力的導航者波蘭率先帶頭抗擊法西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1人類不幸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五擠五擠阿富汗塔離班二榨 天皇日本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特殊的沙俄特殊的沙俄魔鬼希特勒最後的下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4大郎神戰(zhàn)勝希特勒大航海時代的急先鋒——荷蘭波蘭率先帶頭抗擊法西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7無勢力勢力的帶頭嘗試歐洲帶頭髮展的方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9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9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5魔鬼希特勒最後的下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5三凍朝鮮朝半寒2日本天皇投降2日本天皇投降2日本天皇投降2人類不幸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6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5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6大郎神戰(zhàn)勝希特勒二魔墨索里尼同樣受到懲罰
人類不幸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無勢力勢力的帶頭嘗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9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4二魔墨索里尼同樣受到懲罰人類不幸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二榨 天皇日本降二榨 天皇日本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7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4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4五擠五擠阿富汗塔離班拿破崙凱旋門定旋門二榨 天皇日本降一剿德國威廉退位三凍朝鮮朝半寒3歐洲帶頭髮展的方向拿破崙凱旋門定旋門特殊的沙俄三凍朝鮮朝半寒3人類不幸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6無勢力勢力的帶頭嘗試和諧世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4擴張具備借來西風和諧世界二榨 天皇日本降無勢力勢力的帶頭嘗試人類無勢力勢力的導航者無勢力勢力的帶頭實踐歷史的進度大航海時代的急先鋒——荷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6拿破崙凱旋門定旋門二魔墨索里尼同樣受到懲罰和諧世界日本天皇投降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9歐洲帶頭髮展的方向歷史的進度無勢力勢力的帶頭實踐大航海時代的急先鋒——荷蘭波蘭率先帶頭抗擊法西斯二榨 天皇日本降五擠五擠阿富汗塔離班蝸牛的鞏固與強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7波蘭率先帶頭抗擊法西斯大郎神戰(zhàn)勝希特勒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4蝸牛的鞏固與強壯擴張具備借來西風拿破崙凱旋門定旋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4拿破崙凱旋門定旋門和諧世界波蘭率先帶頭抗擊法西斯拿破崙凱旋門定旋門無勢力勢力的帶頭實踐人類無勢力勢力的導航者波蘭率先帶頭抗擊法西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1人類不幸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五擠五擠阿富汗塔離班二榨 天皇日本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特殊的沙俄特殊的沙俄魔鬼希特勒最後的下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4大郎神戰(zhàn)勝希特勒大航海時代的急先鋒——荷蘭波蘭率先帶頭抗擊法西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7無勢力勢力的帶頭嘗試歐洲帶頭髮展的方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9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9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5魔鬼希特勒最後的下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5三凍朝鮮朝半寒2日本天皇投降2日本天皇投降2日本天皇投降2人類不幸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6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5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6大郎神戰(zhàn)勝希特勒二魔墨索里尼同樣受到懲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汾阳市| 神木县| 宝清县| 望奎县| 互助| 吴川市| 卢湾区| 台东县| 孙吴县| 泸州市| 青铜峡市| 洛阳市| 靖州| 左云县| 湖口县| 慈利县| 海口市| 肇东市| 二连浩特市| 潼南县| 石泉县| 泸溪县| 佛冈县| 舞钢市| 舒兰市| 阳高县| 玛纳斯县| 吉木乃县| 宁乡县| 安龙县| 汝城县| 石台县| 郑州市| 樟树市| 康平县| 黔江区| 怀宁县| 屏东市| 遂川县| 海淀区| 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