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三章 拆解(一)

當(dāng)我出門端了茶水重新回到屋裡的時候,文朗他們四人已經(jīng)在討論應(yīng)對之策。

“看來現(xiàn)狀比我們已知的嚴(yán)峻得多,陳將軍在軍中極有威信,嫡系衆(zhòng)多,若要起事,能調(diào)動的軍隊(duì)至少有十?dāng)?shù)萬之多,況且照目前看,似乎已經(jīng)籌劃了很久,很快就要成事。京城守軍不足萬人,雖然皇上擁有邊陲三省的兵力,但調(diào)動進(jìn)京需要月餘,遠(yuǎn)水不解近火,對邊防也極爲(wèi)不利,難保沒有外敵趁機(jī)入侵。”

二哥分析著眼前的局勢,石睿堯句句點(diǎn)頭稱是,讓我聽著都一下子揪起了心。

文朗沉思了一下,道:“朕在河北可調(diào)兵兩萬,照你們看,能抵擋多少時日?”

石睿堯答:“若是陳將軍全力攻城,最多十日,京城不保。”

文朗聞言鎖緊了眉頭,滿面凝重。

這時一直沒有開口的大哥突然道:“十日便夠了。”

衆(zhòng)人都看向他,文朗問:“怎麼說?”

“今日既然得與皇上一同議事,冠雲(yún)便大膽提一步險棋,”在得到文朗的點(diǎn)頭許可後,大哥繼續(xù)道,“敵我兵力懸殊,硬碰硬恐難取勝,況且每每戰(zhàn)爭,百姓遭殃,又是自己的國民在廝殺流血,想必也不是皇上所樂見。”

文朗嘆一口氣,沉重點(diǎn)頭:“是。”

“那麼,擋不如拆。”

大哥拋出一個觀點(diǎn),見衆(zhòng)人不解,又解釋:“我對用兵之法並不瞭解,但是在江湖武功中,有見招拆招之說,再高一層,則是招未出,先阻其力,讓他出擊綿軟,甚至無招可出,方乃制敵之上策。”

“你是說,”文朗若有所悟道,“我們不去正面抵抗,而是拆掉陳將軍的武器臂膀,從他手下的領(lǐng)兵之人下手?”

大哥微微一笑:“與皇上議事果然輕鬆。”

“臣覺得此法可行,”二哥此時道,“將軍嫡系再多,畢竟是謀反大事,想來也不會人人都願舍了名節(jié)性命去附和,若我們能以皇上的親諭去遊說,曉以情,動以理,誘以將來,各個擊破,或可瓦解。”

“但是,”二哥又有些遲疑,“此舉需要人手時日,我們能來得及麼?”

“時間上很難了,”大哥搖頭,“所以,既是險招,便需要有所取捨。”

“取捨?”文朗挑眉。

大哥點(diǎn)頭,環(huán)視了一下衆(zhòng)人:“咱們的目的是化解,並非要消滅誰,那麼只要讓陳家起事不成,拖過時日,待援軍到京便可。”

見文朗點(diǎn)頭,大哥說出他的想法:“咱們派出人手,困良將,碎頑石。”

我聽了一時沒能理解,不過看樣子其他人都是明白,面上皆是動容,幾人沉默了一

會兒,石睿堯一擊掌,最先有了反應(yīng),對文朗道:“皇上,非常時期,不必拘於小節(jié),本來臣還怕招攬不成反而會泄露消息,適得其反,若能痛下決心,此法甚好!”

文朗沒有出聲,看向二哥,二哥穩(wěn)穩(wěn)點(diǎn)了頭:“以數(shù)人之失拖住數(shù)萬兵力,若能不起戰(zhàn)事,不見兵戎,於黎民朝廷都是有利。只是如何實(shí)施,還要細(xì)細(xì)籌劃,雖說是擒賊擒王,畢竟將軍麾下將領(lǐng)大多身經(jīng)百戰(zhàn),要抓或除,想必都是不容易。”

我這才明白,原來大哥是在勸文朗把陳家旗下將領(lǐng)不願助紂爲(wèi)虐的招攬過來,猶豫不定的也不浪費(fèi)口舌,實(shí)施抓捕圍困,至於那些堅定造反的,則毫不猶豫的除掉,以此斷其的臂膀,削弱他們的實(shí)力。

大哥此時又道:“咱們可以待他們各路人馬再走近一些,也能省去不少路途奔波,接掌一座兵營需要多少兵力,我們可以兵分多少路,這個就要看皇上手中的可用之人有多少,因爲(wèi)人一旦派出去,基本便是收不回來的。”

大哥頓了一頓:“至於偷襲奪權(quán)之事,交給四海堂。”

我能感到大哥說這句話的時候有些艱難,畢竟他是一向不願意以江湖人的身份插手朝廷事,這回參與得這麼徹底,到底是爲(wèi)四海堂多一些還是爲(wèi)我多一些,我並不確定,我只是知道,如果有其他的辦法,大哥一定不會這麼做。

二哥沉吟了下:“奪權(quán)接管之事此前並無先例,以我看,如果偷襲順利,河北的兩萬兵力最多可以拖住八萬官兵,短期能招攬反水的不會超過三成,西南那邊同時出發(fā)的話,先頭人馬最快可在二十日後到京,這之間還有十日的空檔,若是陳家其餘的幾萬人進(jìn)京,對於京城守軍來說,也是不小的壓力。”

大哥道:“這已經(jīng)是眼前最好的結(jié)果了,能兵不血刃自然最好,萬一漏掉的幾萬人到京,終是免不了一場惡戰(zhàn)。十日內(nèi),我會盡可能調(diào)派人手進(jìn)京,也能有數(shù)千人的樣子,總能抵擋一陣子。”

“就這麼辦吧,”文朗此時開口下了結(jié)論,叫人吃了一驚,“不光河北的兩萬人,把京城守軍也都派出去,儘可能多的拖延外面的兵力,把戰(zhàn)線往外推,京城及附近的百姓太多,一旦衝突,想必生靈塗炭。”

“那怎麼行?”二哥一聽急了,“皇上,京城不能沒人!一旦陳家發(fā)覺我們的意圖,豈不是把皇城置於危險之中!”

“既然是險招,唱一出空城又如何,”文朗不以爲(wèi)然,“可用之人本就不多,不能再分散,一切以外圍穩(wěn)妥爲(wèi)先,就算朕落在他們手裡,也不妨事,左右不過是僵持些日子,若是被他們擁兵進(jìn)城,纔是大兇。”

二哥和石睿堯還要說什麼,被文朗阻

了:“先別說這些了,你們現(xiàn)在火速去聯(lián)絡(luò)人手,叫他們立刻秘密到這邊來,咱們連夜商議細(xì)節(jié)。”

這一議便到了天亮,爲(wèi)著避嫌,我沒有繼續(xù)留在屋裡,而是遠(yuǎn)遠(yuǎn)的站在廊邊,看著陸續(xù)有人來有人走,無論是朝廷官員還是四海堂的人,俱是凝重而匆匆,給人無限的緊張,直到我看見二哥和石睿堯也都離開了,這才又進(jìn)了去,屋裡只剩下文朗和大哥,似乎正說起我。

文朗見我進(jìn)來,對我說:“愉兒,叫你大哥安排你出京,京城終是危險。”

我看都不看大哥,只是對著文朗搖頭:“既然宮裡沒有給我辦後事,我就要回去。”

“愉兒!”文朗緊緊縮了眉頭,有著滿滿的不捨,“不要任性。”

“皇上誤了早朝了,”我看看外面的天色,故意不理文朗的拒絕,“這個時候,皇上帶一羣侍衛(wèi)出宮整夜,想是宮裡人人都知道了,總要有個很好的藉口不是麼?不然豈不是白白讓陳家起了疑心。”

而已經(jīng)生死不明近兩個月的我,就是最好的藉口。

我沒有說,文朗卻一定明白,他沉著臉不出聲,我這時纔看向大哥,希望他能明白我的心意:“大哥——”

大哥開始並沒有什麼表情,只是平靜的走過來,嘆了口氣,才緩緩的笑了,笑容裡有寵溺無奈。

我知道我是在給大哥和文朗出難題,但是我必須這麼做,只有親自站在漩渦中心,纔會覺得安心。

“皇上,雖說咱們的計劃已經(jīng)算是完備,但爲(wèi)防百密一疏,陳家狗急跳牆,我會盡可能多的調(diào)人進(jìn)京,俱是可以一敵多的高手,埋伏在京城內(nèi),一旦有事,隨時可以進(jìn)宮勤王。”

大哥的話給了我無限感動,也給了文朗一個帶我回宮的理由,文朗深深看著大哥,突然說了一句:“朕承諾的,一定會做得到,君無戲言。”

比起出宮,文朗的回宮十分張揚(yáng),不但傳來了御輦,還讓輦車人盡皆知的駛過熱鬧的街市,直接進(jìn)了神武門。

至於出發(fā)地,我們也沒有費(fèi)心去掩飾,早在宮裡來人之前,四海堂的一切人等早已撤離,這處院落,日後只會成爲(wèi)宮裡的瑜妃娘娘在外避難之所,絕無其他可疑之處。

我的回宮給宮裡帶來的震撼,比我想象的還要劇烈,因爲(wèi)我不但在葬身火場兩個月之後重新完好無缺的出現(xiàn),還是文朗棄了早朝親自以鑾駕接我回來,最讓人想不到的是,御輦停下的地方,是翊仁宮,歷來皇貴妃居住的宮殿。

我並沒有心思去與文朗爭執(zhí)我該不該住在這裡,早在方纔路過景和宮的時候,那一片尚未修繕的廢墟已經(jīng)深深刺痛了我,讓我?guī)缀蹁粶I下。

(本章完)

第七十四章 暄陽(二)第四章 殤離(二)第二十一章 錯綜(二)第五十七章 生路(一)第十九章 搏命(二)第三十七章 局點(diǎn)(一)第三十八章 合圍(三)第二十八章 卒帥(一)第五十九章 秋意(二)第五十一章 四年(一)第十一章 韜光(一)第二十一章 錯綜(三)第二十二章 究竟(二)第六十三章 冀中(一)第四十九章 捲土(五)第六十六章 五日(三)第五十三章 深處(三)第二十章 皇子(二)第四十五章 飛蛾(四)第二十九章 駐足(一)第四十四章 彌天(一)第二十章 皇子(一)第四十章 溯源(二)第二章 睦家(二)第七十三章 肅清(三)第二十六章 珠胎(一)第五十四章 交易(二)第四十一章 四海(二)第四十八章 新局(三)第三十七章 局點(diǎn)(二)第六十一章 交錯(一)第七十二章 陌路(二)第四十八章 新局(三)第六十四章 自由(二)第四章 殤離(三)第二十一章 錯綜(一)第三十八章 合圍(三)第十一章 韜光(二)第七十六章 歸處(二)第五十九章 秋意(四)第五十一章 四年(二)第三十二章 夫君(二)第六十八章 歸位(一)第二十四章 省親(二)第四十七章 重生(二)第三十章 反擊(一)第三十七章 局點(diǎn)(一)第三十八章 合圍(三)第五十三章 深處(三)第二十八章 卒帥(一)第三十一章 混戰(zhàn)(三)後記之局設(shè)天下(二)第五十八章 煢煢(三)第七十二章 陌路(三)第七十四章 暄陽(二)第二十五章 成拙(二)第十七章 初戰(zhàn)(一)第六十六章 五日(二)第二十八章 卒帥(三)第七十三章 肅清(一)第三十八章 合圍(三)第四十五章 飛蛾(三)第五章 新皇(一)第七十六章 歸處(二)第四十八章 新局(一)第四十二章 交易(二)後記之金源賭坊(一)第七章 錦粹(一)第七十七章 瑾瑜(五)第七十三章 肅清(二)第五十三章 深處(三)第一章 心人(二)第九章 密訪(二)第四十五章 飛蛾(四)第六十二章 文暉(一)第六十九章 脈脈(二)第二十六章 珠胎(二)第二十五章 成拙(三)第三十一章 混戰(zhàn)(三)第十八章 頭角(二)第四十五章 飛蛾(二)第六十一章 交錯(二)第五十九章 秋意(四)第七十七章 瑾瑜(一)後記之金源賭坊(二)第六十六章 五日(五)第二十八章 卒帥(一)第四十二章 交易(二)第四十一章 四海(三)第七十七章 瑾瑜(五)第二十九章 駐足(一)第五十八章 煢煢(四)第六十二章 文暉(一)第六十四章 自由(二)第五十七章 生路(一)第六十八章 歸位(二)第五十四章 交易(二)第七十三章 肅清(三)
第七十四章 暄陽(二)第四章 殤離(二)第二十一章 錯綜(二)第五十七章 生路(一)第十九章 搏命(二)第三十七章 局點(diǎn)(一)第三十八章 合圍(三)第二十八章 卒帥(一)第五十九章 秋意(二)第五十一章 四年(一)第十一章 韜光(一)第二十一章 錯綜(三)第二十二章 究竟(二)第六十三章 冀中(一)第四十九章 捲土(五)第六十六章 五日(三)第五十三章 深處(三)第二十章 皇子(二)第四十五章 飛蛾(四)第二十九章 駐足(一)第四十四章 彌天(一)第二十章 皇子(一)第四十章 溯源(二)第二章 睦家(二)第七十三章 肅清(三)第二十六章 珠胎(一)第五十四章 交易(二)第四十一章 四海(二)第四十八章 新局(三)第三十七章 局點(diǎn)(二)第六十一章 交錯(一)第七十二章 陌路(二)第四十八章 新局(三)第六十四章 自由(二)第四章 殤離(三)第二十一章 錯綜(一)第三十八章 合圍(三)第十一章 韜光(二)第七十六章 歸處(二)第五十九章 秋意(四)第五十一章 四年(二)第三十二章 夫君(二)第六十八章 歸位(一)第二十四章 省親(二)第四十七章 重生(二)第三十章 反擊(一)第三十七章 局點(diǎn)(一)第三十八章 合圍(三)第五十三章 深處(三)第二十八章 卒帥(一)第三十一章 混戰(zhàn)(三)後記之局設(shè)天下(二)第五十八章 煢煢(三)第七十二章 陌路(三)第七十四章 暄陽(二)第二十五章 成拙(二)第十七章 初戰(zhàn)(一)第六十六章 五日(二)第二十八章 卒帥(三)第七十三章 肅清(一)第三十八章 合圍(三)第四十五章 飛蛾(三)第五章 新皇(一)第七十六章 歸處(二)第四十八章 新局(一)第四十二章 交易(二)後記之金源賭坊(一)第七章 錦粹(一)第七十七章 瑾瑜(五)第七十三章 肅清(二)第五十三章 深處(三)第一章 心人(二)第九章 密訪(二)第四十五章 飛蛾(四)第六十二章 文暉(一)第六十九章 脈脈(二)第二十六章 珠胎(二)第二十五章 成拙(三)第三十一章 混戰(zhàn)(三)第十八章 頭角(二)第四十五章 飛蛾(二)第六十一章 交錯(二)第五十九章 秋意(四)第七十七章 瑾瑜(一)後記之金源賭坊(二)第六十六章 五日(五)第二十八章 卒帥(一)第四十二章 交易(二)第四十一章 四海(三)第七十七章 瑾瑜(五)第二十九章 駐足(一)第五十八章 煢煢(四)第六十二章 文暉(一)第六十四章 自由(二)第五十七章 生路(一)第六十八章 歸位(二)第五十四章 交易(二)第七十三章 肅清(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江县| 左权县| 南丹县| 宜宾县| 枣强县| 平乡县| 呼玛县| 朔州市| 大兴区| 全椒县| 长乐市| 土默特右旗| 日喀则市| 正宁县| 酉阳| 射洪县| 荥阳市| 东阳市| 牙克石市| 长岭县| 汽车| 昭通市| 宁远县| 长海县| 台北市| 郁南县| 日土县| 建始县| 康保县| 靖西县| 永嘉县| 临夏县| 大石桥市| 凤凰县| 平远县| 忻州市| 平原县| 台江县| 临洮县| 旬邑县| 安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