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二章 究竟(二)

我一愣,文朗極少喊我的位份,私底下更是從未有過如此正式的話語,但也只是一瞬間的呆滯,宮中規矩是人人皆刻在心裡的,我連忙跪了,垂下頭:“是。”

“瑾嬪與安嬪之事,事有蹊蹺,你去查清回報,”我看不到他的表情,覺得應該還有後話,就只仔細聽著,果然,他略停,稍緩了語氣,“你與瑾嬪交好在先,又救了安嬪在後,她們不願與朕說的,或許會肯說給你聽。你告訴她們,無論是何結果,朕都不會追究。”

又等了一瞬,再無聲音了,我才低聲應:“是。”

文朗又是輕嘆,拉了我起來:“你懂得什麼意思。”

我點頭,說了第三個“是”。

我當然懂,我與她們二人的關係他分析得很對,特意給了正式的旨意只是希望我盡君臣本分,據實以報,不要偏倚袒護。

“朗哥哥叫查,愉兒便說,不必查了,平添煩惱,”我看著他,淡淡開口,“皇上叫查,臣妾自然盡心盡力,必定據實以報,給皇上一個結論。”

文朗點點頭,帶著讚許,我又問出我的疑問:“不追究?”

“嗯,沒釀成什麼禍事,添了皇子,追究與否朕還做得主。至於太后那邊——”文朗看向我,目光又有了深意,“母后想必很快也分不出心管這些了,愉兒,你知道的。”

我扯了下嘴角,垂下眼睛:“是,快到五月了,所以宮宴才趕在本月二十六,而不是等到皇長子滿月。”

五月,去年的五月,是國喪,太子和先皇先後辭世,今年週年國祭,自然重中之重,皇后位子空著,太后要主持*辦各項祭奠,又哪裡得閒心管這些後宮瑣事。

“嗯,除了皇長子,還有致凡,他週歲了,也要避了祭月提前慶賀。”

文朗的話讓我心中轟然一動,立刻五味雜陳起來。

致凡,文川和趙惜墨的孩子,靖城王世子,昭成郡王,出生後兩個月就被太后接在宮中撫養,由於並非本朝皇子,致凡極少被抱出來露面,所以進宮近一年來,在我有意無意的閃避下,一次都未曾見過這個孩子。

沉默只會助長辛酸的氣焰,我很快從恍然中清醒,笑了一下,撇開話題:“要查問真相,愉兒就必須去安嬪那一趟,眼下的狀況,就算是朗哥哥給了特許,終是衆目睽睽,全都盯著,光是榮妃那就不好說。”

文朗體諒我的心情,也不再談致凡,點頭道:“是,太醫說安嬪的身子極弱,我就順勢下旨不讓人過去,也是怕節外生枝。不過,也護不得幾天,昨兒個在母后面前,榮妃和靜妃都提起想去探望。”

“醉翁之意,想必都在皇長子身上,不知朗哥哥有何打算?”

文朗苦笑著搖搖頭,眼睛掃向書案上的一摞奏摺,我忽然想起了入宮冊封時,文朗曾說過的“皇后之位暫懸,待先皇週年之後,另行冊封”之語,眼看期限臨近,估計前朝早已蠢蠢欲動,此時皇長子放在誰宮裡撫養,將是一個非常敏感的風向標。

只是,安嬪的孩子由榮妃撫養之前幾乎已成定局,後位也是她的勝算頗大,現下這種狀況似乎又有變。

於是我大膽想到一個可能性,試探著問:“那——太后的意思呢?”

文朗沒開口

,示意我繼續猜,我迅速回想了一遍近段時間來各宮的動靜:“如果不是緩兵之計,就是要制衡他們兩邊。我朝規矩,嬪位以上方可自行撫養皇子,安嬪從才人一越至正五品,朗哥哥也是有打算的吧。”

文朗微微點頭:“便是母后的意思。”

“哦。”我感覺許多事似乎有了頭緒,卻還模糊,因爲尚有個關鍵的疑問,不能開口問,只得沉默。

“你一定想問爲什麼,”文朗溫和的看著我,笑了,“就快寫在臉上了,怎麼不問?”

“此間原因想必涉及前朝事,關乎權勢之爭,太后和朗哥哥的計劃一定十分周密重要,”我坦白道,“愉兒還是不知道的好。”

文朗斜睨我,揶揄道:“你總是有許多的理由讓自己疏遠,聽起來冠冕堂皇,倒像是我巴巴的找你來聽朝政一般。”

“朗哥哥!”我紅了臉,還兀自頑抗,“朗哥哥願意說,愉兒當然想知道,只是整日裡在後宮坐井觀天的,怕幫不上主意呢。”

文朗不再理我的狡辯:“自三月起,鮮族便又開始不安分,總有些不大不小的糾紛挑釁,將軍一派主戰,丞相一方主和,劍拔弩張。母后的意思是,以後宮牽制前朝。”

“那朗哥哥的意思呢?”

我追問著,不相信文朗只盲目跟隨太后的意思,沒有自己的判斷。

文朗並不意外我的敏銳,目光犀利:“應戰,但戰事時機尚未成熟。”

“三月開始的?”我心中有些明朗,問,“那——這種狀況需要持續多久?”

“總要幾個月的光景,”文朗若有所思,“想著待她足了月,就給她遷到景福宮去,躲開風口浪尖,省得全都惦記。”

“若要惦記,遷到哪裡也是一樣,”我淡淡評價,心想若是獨居一處,平添危險,只是並未說出口,景春景泰景和景福四宮依次相隔不遠,景福宮地處偏僻,唯一相鄰的就是我的景和宮,文朗的心意我能猜到幾分,但實在不便出言挑明。

心裡一動,我問:“三日後便是宮宴,安嬪產後身子弱,又未出月,那天定是不會出席吧?”

文朗點頭,明白我的意思:“到時候我叫常遠安排。”

三日之間,文朗和睿蓉都似乎解開了心結,文朗來了幾次,睿蓉也不再吵鬧,聽環鈴的回報,說是親和如故,我也微微放下了心。

二十六這日,依例按品大妝,第一次以貴嬪的身份出席正式宴會,饒得我無心打扮,也自午後開始,足足折騰了兩個時辰才妥當了,從衣著顏色裙裾長度,到簪釵樣式數量,都要分毫不差,多了是逾矩,少了是不敬,就是這些個毫無道理的規矩束縛著那麼多曼妙女子,花樣的年華虛度在鏡前,哪怕根本無人留意。

四支金鑲玉花簪,一對金雀釵,已讓我覺得有些累贅,環鈴卻又給我添了一支翡翠珍珠步搖,更讓我覺得頭上沉甸甸的,不由苦笑。

不喜歡正式宮裝禮服的硬挺,瑰麗卻不柔美,對鏡躊躇一下,還是毅然脫了下來,不顧丫頭們的反對,執意換了一件常服,當然,是常服裡面最爲正式的一件。同樣的品紅顏色和牡丹紋飾,換了輕綃薄緞的質地,添的是輕盈自在,何樂不爲。

這就是我,不願完全的循

規蹈矩,也不敢肆意的恣情妄爲,自幼沒有做一個完全的大家閨秀,現在也不是一個合格的後宮妃嬪,用驚人的理智謀劃著自己的將來,又有小小的任性表達著些微的抗爭,抑或是些微的期望。

宮宴照例在太平殿,無心閒談,我刻意到得晚一些,才坐穩太后和文朗就到了,行禮後落座,我注意到今日的坐席安排了四個單座,分佈在太后和文朗的主座兩側,後宮主位只有三個,另一個是留給誰,能猜得到,只是直到開宴,我對面的那位置尚空著。

乳母抱著皇長子在太后身邊,太后滿面笑容的看著滿殿妃嬪,往日的爭寵鬥豔又增添了皇子之爭,看得到開頭,也看得到結局,無意參與,也沒機會贅述,因爲很快就有個小內監失手將一壺杏花酒打翻,濺溼了我的大片衣裙,讓我一下子站了起來。

小內監見闖了禍,嚇得伏在地上抖個不停,衆人也都朝我望過來,我忙衝著上頭行禮道:“皇長子降生,乃我朝大喜之事,今兒個齊聚一堂,別爲個奴才掃了性,請容臣妾先行離席換裝。”

文朗似不在意的應了一聲算是允了,隨即將目光轉到皇長子身上,微笑著逗弄了一下那小小的嬰兒,大家的注意力自然全都跟著過去,我隨即退出來,路過睿蓉身邊的時候,她都沒有注意到,她目光比衆人更加牢固的鎖在那個孩子身上,不由讓我輕輕搖了頭。

出了太平殿,我吩咐環佩到我的轎輦上去拿了早已備好的外衫,再一轉彎,常遠果然等在那,我隨著他一路撿昏暗之處而行,到達了永祥宮的一個小側門,常遠拍了兩下,很快有人開了門。

進院子再穿過一道拱門便是安嬪的住處,我站在暗處,常遠上前去把閒雜人等遣散了,才叫我進屋,裡頭迎出來的是素平,她見了常遠本是滿面喜色,剛要開口,忽然發現了我,十分意外:“奴婢參見貴嬪娘娘!”

我點頭:“安嬪可醒著?本宮來看她。”

素平迅速的看了一眼常遠,見無異樣,才放下心:“主子醒著呢,娘娘裡面請。”

我見常遠沒有進去的意思,也吩咐環佩:“你在這候著。”

進得屋來,安嬪顯然聽到了外頭的動靜,此時正靠坐在榻上,朝門口巴望著,猛一見是我,吃驚中夾雜著失望,我心一軟,開口道:“皇上叫我來看你。”

安嬪面色十分不好,但還是能看得出歡喜:“臣妾謝皇上,謝娘娘,臣妾不便迎接,請娘娘恕罪。”

素平搬了一張圓凳給我,擺在安嬪榻前,我坐下來:“成了,沒有旁人,不必多禮了。”

我看一眼素平,問安嬪:“這丫頭伺候得可還妥當?”

安嬪還未開口,素平突然跪下來:“奴婢能在主子身邊伺候,全靠娘娘相助,奴婢叩謝娘娘!”

說罷便拜下去,我微一皺眉,沉聲道:“免了,本宮也是無心插柳,你往後盡心伺候主子便是,安嬪現在最最需要的,就是有個可信可靠的人在身邊。”

“娘娘,”安嬪這時開口,言辭懇切,“你讓她拜吧,就算是替我拜謝娘娘。”

我深深的看著她:“話及此,反而倒該是我謝你,那日要不是你故意支開我,也許現在我也不能安穩的坐在你面前,而是被拿了問罪了。”

(本章完)

第五十三章 深處(一)第三十七章 局點(二)第三十九章 痛別(一)第六十章 不速(一)第二十章 皇子(二)第十五章 貴嬪(二)第二十七章 威脅(三)第六十一章 交錯(四)第六十八章 歸位(一)第七十三章 肅清(三)第五十三章 深處(二)第四十五章 飛蛾(二)第二十六章 珠胎(一)第五十六章 再起(三)第三十六章 局間(三)第五十九章 秋意(二)第四十九章 捲土(二)第九章 密訪(一)第三章 覲見(二)第六十九章 脈脈(一)第七十六章 歸處(三)第四十九章 捲土(一)第七十七章 瑾瑜(五)第二十七章 威脅(一)第三十二章 夫君(二)第四十八章 新局(一)第二十五章 成拙(一)第二十九章 駐足(一)第五十八章 煢煢(一)第四十五章 飛蛾(二)第二十五章 成拙(二)第二十一章 錯綜(一)第五十章 敲山(二)第六十四章 自由(二)後記之金源賭坊(一)第二十二章 究竟(一)第七十八章 尾聲【第二部完】第二章 睦家(一)第六十一章 交錯(一)第五十八章 煢煢(三)第四十五章 飛蛾(四)第五十二章 蛛絲(一)第三十五章 泥濘(一)第四十一章 四海(二)第四章 殤離(二)第四十四章 彌天(二)第四十五章 飛蛾(二)第五十八章 煢煢(五)第四十九章 捲土(三)第六十九章 脈脈(二)第四十三章 拆解(一)第二十章 皇子(二)第六十四章 自由(一)第十一章 韜光(一)第三十一章 混戰(一)第二十二章 究竟(三)第七十六章 歸處(一)第六十章 不速(一)第一章 心人(一)第三十四章 陰雲(一)第四章 殤離(三)第二十二章 究竟(一)第十二章 風起(一)第七十六章 歸處(二)第三十一章 混戰(四)第七十六章 歸處(三)第三十二章 夫君(四)第三十五章 泥濘(一)第五章 新皇(二)第二十六章 珠胎(一)第五十五章 相欠(二)第十九章 搏命(一)第四十章 溯源(一)第八章 序幕(一)第三十一章 混戰(三)第四十八章 新局(四)第七十一章 絕處(一)第二十八章 卒帥(四)第六十三章 冀中(一)第四十三章 拆解(一)第三十六章 局間(三)第六十九章 脈脈(一)第二十五章 成拙(三)第四十章 溯源(二)第三十三章 浮華(一)第三十二章 夫君(一)第七十七章 瑾瑜(一)第三十八章 合圍(二)第五十九章 秋意(三)第六十九章 脈脈(三)第四十八章 新局(四)第三十一章 混戰(一)第六十五章 奪情(二)第二章 睦家(二)第三十一章 混戰(一)第二十四章 省親(二)第十六章 新秀(一)第三十二章 夫君(一)第五章 新皇(三)第十四章 人禍(二)
第五十三章 深處(一)第三十七章 局點(二)第三十九章 痛別(一)第六十章 不速(一)第二十章 皇子(二)第十五章 貴嬪(二)第二十七章 威脅(三)第六十一章 交錯(四)第六十八章 歸位(一)第七十三章 肅清(三)第五十三章 深處(二)第四十五章 飛蛾(二)第二十六章 珠胎(一)第五十六章 再起(三)第三十六章 局間(三)第五十九章 秋意(二)第四十九章 捲土(二)第九章 密訪(一)第三章 覲見(二)第六十九章 脈脈(一)第七十六章 歸處(三)第四十九章 捲土(一)第七十七章 瑾瑜(五)第二十七章 威脅(一)第三十二章 夫君(二)第四十八章 新局(一)第二十五章 成拙(一)第二十九章 駐足(一)第五十八章 煢煢(一)第四十五章 飛蛾(二)第二十五章 成拙(二)第二十一章 錯綜(一)第五十章 敲山(二)第六十四章 自由(二)後記之金源賭坊(一)第二十二章 究竟(一)第七十八章 尾聲【第二部完】第二章 睦家(一)第六十一章 交錯(一)第五十八章 煢煢(三)第四十五章 飛蛾(四)第五十二章 蛛絲(一)第三十五章 泥濘(一)第四十一章 四海(二)第四章 殤離(二)第四十四章 彌天(二)第四十五章 飛蛾(二)第五十八章 煢煢(五)第四十九章 捲土(三)第六十九章 脈脈(二)第四十三章 拆解(一)第二十章 皇子(二)第六十四章 自由(一)第十一章 韜光(一)第三十一章 混戰(一)第二十二章 究竟(三)第七十六章 歸處(一)第六十章 不速(一)第一章 心人(一)第三十四章 陰雲(一)第四章 殤離(三)第二十二章 究竟(一)第十二章 風起(一)第七十六章 歸處(二)第三十一章 混戰(四)第七十六章 歸處(三)第三十二章 夫君(四)第三十五章 泥濘(一)第五章 新皇(二)第二十六章 珠胎(一)第五十五章 相欠(二)第十九章 搏命(一)第四十章 溯源(一)第八章 序幕(一)第三十一章 混戰(三)第四十八章 新局(四)第七十一章 絕處(一)第二十八章 卒帥(四)第六十三章 冀中(一)第四十三章 拆解(一)第三十六章 局間(三)第六十九章 脈脈(一)第二十五章 成拙(三)第四十章 溯源(二)第三十三章 浮華(一)第三十二章 夫君(一)第七十七章 瑾瑜(一)第三十八章 合圍(二)第五十九章 秋意(三)第六十九章 脈脈(三)第四十八章 新局(四)第三十一章 混戰(一)第六十五章 奪情(二)第二章 睦家(二)第三十一章 混戰(一)第二十四章 省親(二)第十六章 新秀(一)第三十二章 夫君(一)第五章 新皇(三)第十四章 人禍(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虞市| 扬州市| 调兵山市| 昌吉市| 彰化县| 铜山县| 连城县| 灵丘县| 离岛区| 鹤庆县| 霞浦县| 双流县| 海阳市| 嘉黎县| 泰和县| 图木舒克市| 武山县| 九龙坡区| 泰顺县| 广州市| 赤城县| 友谊县| 黄龙县| 东阿县| 南郑县| 刚察县| 北宁市| 新兴县| 仪陇县| 南华县| 玛多县| 新巴尔虎左旗| 渝中区| 东丽区| 甘南县| 东辽县| 晴隆县| 沙雅县| 凯里市| 新乡市| 大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