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九章 捲土(三)

所有人都是一呆,我更是怔住,這並不合規矩,冊後大典未畢,百官仍在,淑妃的冊封屬後宮冊封,並不需朝臣見證,文朗何以如此。

很快有司禮內監跑到我身邊,低聲提醒:“娘娘,請上前受封。”

這是一個超越身份的恩典,我知道所有人都在看我,無論是對面的官員還是身後的一班女子,他們全都在猜測著帝王此舉的用意。

我看向文朗,他自也在看我,並沒有微笑,只那麼溫柔的看,這一刻,我不想去猜,所以儘管他身邊咫尺便是睿蓉,我卻沒有去看她的表情。

那臺階不過二十九階,往日裡從未覺得多,此時我卻走得有些吃力,費力蓄好的精神並不如想象中的持久,好容易來到文朗面前,跪了,才得以喘息。

文朗更改了大典的順序,好在冊封詞是早備好的,主禮官對著我同樣唸了長長一串歌頌讚美詞藻之後,淑妃的冊印便捧至了我的面前。

我伸出手剛要去拿,文朗卻伸手把那盛著冊印的托盤推開了,動作不大,想來除了眼前這兩三個人,旁人都沒發現,那司禮內監都是層層選拔,不是尋常下人,何等的有眼色,連忙一躬身,不露聲色的退到一邊去了。

我有些意外,連謝恩都忘了說,文朗已然拉起了我,碰到他的手的時候,我感覺他抖了一下,他的手很熱,我的則格外的涼。

文朗明顯的皺了一下眉,沒有讓我去承先殿叩拜,只是將我拉至了身側,且並非是合乎規矩的睿蓉的下首,而是另一邊——儘管知道不妥,我卻並沒有更正,因爲此時文朗在左,睿蓉在右,我若去睿蓉那邊,就幾乎要站在禮臺的中央,那樣,似乎更不妥了。

於是我只是抽回了手,並且往後退了一步。

主禮官見文朗再無動作,順勢結束了大典,“禮畢——”

廣場上的所有人重新跪了,“皇上萬歲,皇后千歲——”

文朗和睿蓉對視一眼,站在禮臺中央,受了這雄偉的一拜。

我明白了文朗的心意,儘管我的冊封禮並不合規矩,在衆人眼裡,也並未禮成,但在我和文朗的心裡已經成了,他盡他所能的,給了我最格外的禮遇。

我成了這整個承先殿廣場上唯一沒有跪拜,也不受跪拜的人,這一刻,文朗站在睿蓉的左邊,我站在他們的左邊。

承先殿的冊封禮結束以後,該是文朗帶著睿蓉去仁壽宮參拜太后,儘管太后多日不見人,但規矩不能少,還是要走這一趟,我冊的是一品妃,算最名正言順的妾室,也要跟著一起去。

司禮監的手腳極快,我來的時候,承先殿外還只有帝后的兩頂大轎候著,待出來時,已經添好了我的。

看得出來文朗一直想與我說什麼,只是礙於場面,又始終有一羣禮官內監在周圍,總是偷不得空。

我瞧在眼裡,也不湊上去,就不遠不近的站著,待文朗和睿蓉都上了各自的轎,我才扶著環佩攀上了那頂屬於淑妃的華麗大轎。

仁壽宮,本來想著只是走一個過場,不料到了門口才一通傳,太后便宣了進,文朗和睿蓉十分意外,特別是睿蓉,一下子緊張起來,估計是提前接到了不見的信兒,這會子不知道太后又是什麼心思。

“兒臣參見母后——”

文朗和睿蓉並排跪了,我則依著規矩跪在睿蓉一側的斜後方。

我是不能稱母后的:“臣妾參見太后。”

“嗯,免禮吧。”

文朗聞言起身走到太后身邊:“母后身子可大好了?”

“不妨事,”太后笑呵呵的,“快坐。”

文朗在太后一側坐了,睿蓉和我是要依例冊封后聽訓,並不能起身。

如我所料的,太后的神色尚好,並無什麼病狀,可看穿戴上卻是尋常服色,也沒有大妝,想是提前也的確沒有見我們的打算,不知又是什麼讓她改變了主意。

“淑妃也來了——”見我帶著疑惑看她,太后神色一頓,“哀家還以爲你起不得身呢。”

我一驚,太后的話分明帶著揶揄和不滿,這又是爲何?

看看文朗,他也是一臉不解,我不知道該怎麼答,只是訥訥的:“臣妾惶恐。”

好在太后也就只這麼一句,沒有繼續與我爲難,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睿蓉身上,聲音也是和藹慈祥,“皇后自今兒個起,便是這後宮之主了,這皇后的本份,你可懂得?”

“是,”睿蓉小心謹慎的答,“爲後者,當修德自持,和睦宮闈,勤謹奉上,綿延後嗣。”

“嗯,”太后微笑著點點頭,“有些話,雖是老生常談,卻還是要說一說,爲妃嬪,不過是要守著六個字,禮賢端德淑慎,做皇后,卻是十六個字,多出來的部分,你自要牢牢的記清楚了,遇到事,才能知道該怎麼做,方能顯你與她們的不同。”

“是,”睿蓉鄭重垂首,“兒臣謹遵母后教誨。”

“那麼,提起和睦宮闈,綿延後嗣——”太后話鋒一轉,“這皇上在位四年了,膝下卻只有兩個皇子和一名公主,實在是太少了點,這方面,皇后可要上心些。”

шшш▲ тт kan▲ C〇

睿蓉看看文朗,低聲應:“是。”

“說起來,這後宮的妃嬪也的確少了些,經過此前的事,又清減了好幾個,更顯得這後宮空蕩蕩的,比起先帝那時的熱鬧,差得太遠了,選了幾次,都只那麼三五個的選進來,不充裕後宮,如何開枝散葉,哀家提了幾次,皇上也從不在意。”

太后說著,瞄一眼文朗,文朗見了忙道:“是兒臣不孝。”

“你知道就好,”太后還是笑瞇瞇的,“依哀家看,不如過些日子,再選一回,也算給後宮裡添些新氣象,皇后也能歷練些。”

我們幾人聽了都是一呆,面面相覷,意外太后會提出這個要求,也許大凡女子做妃嬪的時候,總是希望身邊的對手越少越好,一旦成了太后,卻想著兒子的後宮越多越妙。

“才冊了皇后,怕是不大妥當,”見睿蓉沒了詞,還是文朗開口,“去年也定了隔年一選,明年再說吧。”

“哀家自然知道剛冊了皇后,也沒說眼下就要選秀,待過個三兩個月的,”太后溫和卻不讓步,“前朝新提拔的官員家的,總要趕緊選幾個進宮來,以示皇恩,再說,你六弟文鴻下個月就十八了,早該娶妃分府,怡太妃與哀家提了幾次,總不好一直拖著,你這個做皇兄的也說不過去,不如趁著選秀,挑個妥當的指婚,省得哀家老惦記著。”

聞言,文朗沒了聲音,太后把話說得圓滿,理由又充分,文朗根本沒有反對的立場,此

時太后趁勢問睿蓉:“皇后的意思呢?”

睿蓉見文朗都不再說話,又怎麼可能說出什麼旁的,只得應聲點頭:“兒臣聽母后的。”

太后這才滿意的笑了:“那回頭皇后瞧著時候辦吧。”

太后的話說完了,文朗和睿蓉各自心思沒話說,我則不敢貿然插嘴,一時間,幾人有些沉默,最後還是文朗想起一事:“母后,你看那個後宮封賞的單子,可有不妥?”

“哀家看了,並無不妥,你們酌情辦就是,”太后看看睿蓉和我,最後把目光落在睿蓉身上,“擬得很好。”

睿蓉聞言一躬身,卻沒什麼話說出來。

太后不以爲意,又看我:“淑妃現在是後宮裡中宮以下位份最高的了,平日裡要謹言慎行,處處表率,爲皇后分憂,就是爲皇上、爲朝廷分憂,明白麼?”

“是,”我聽著,終於輪到我,證明這一場就算是要謝幕了,“臣妾謹遵太后教誨。”

果然,很快太后道:“成了,坤裕宮還等著呢吧?回吧。”

從仁壽宮出來,爬上轎,才覺得很累了,氣都有些接不上來,那一陣陣發冷的感覺又出現了,這種場面,環佩不能陪我上轎,站在下面憂心重重:小姐,你覺得怎麼樣?”

“沒事,”我輕聲答,又吩咐她,“你去,叫咱們宮裡的人收拾收拾,待會兒少不了會有人去,別失了禮數,叫人笑話。”

“另外,”我頓一頓,回想著太后的話,道:“從今兒個起,若有人來送禮,照單全收。”

環佩點頭:“小姐,要是身子吃不消就回吧,與皇上皇后說一聲,皇后那邊不去也沒什麼的。”

“算了,都這會兒了,”我不忍這時候退場讓睿蓉尷尬,“左右只剩下坤裕宮那一遭,不會有什麼事,一會兒你去傳頂小轎來接我就是。”

環佩爭不過我,只得匆匆的去辦了。

坤裕宮,滿院的人,主子娘娘,宮女內監的站了一大羣,齊齊迎接著這座宮殿在本朝的第二個主人,文朗牽著睿蓉的手穿過人羣,走進正殿的情景,溫馨而美麗。

所有後宮妃嬪聚到坤裕宮正殿,趁著文朗和睿蓉進去換下朝服的工夫,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來,儘管我不聲不響的一直沉默,卻仍不可避免的成爲了衆人的焦點,許多話,表面上是她們在議,實際則是在說給我聽,我心裡明白,並不迴應。

其實從我到了坤裕宮一下轎,心裡就後悔了,整個人感覺非常的不好,心慌氣短,胸口隱隱的痛,直有些像當年想騙大哥現身時弄巧成拙的勢頭,我知道這是身子在跟我告急,心裡忐忑著,盼望自己千萬要撐過這一場纔好。

“娘娘——”到底有人沉不住氣,湊到我身邊,“你休養多日,叫我們十分想念呢!”

“是啊!”有人起了頭,自然有旁人附和,“皇上都不讓去瞧,待娘娘可真是好,這回淑妃娘娘的冊封也是衆望所歸!”

“娘娘,外頭有許多事,娘娘還不知道吧?”

對於這些別有用心又言不由衷的話,我心裡懶怠理會,只是隨便的應了一聲:“嗯。”

“說什麼呢!哪會有淑妃娘娘不知道的事呀,”笑容滿面的是怡貴嬪,說出的話卻並不動聽,“不然也不會出現得恰到好處了。”

(本章完)

第五十章 敲山(一)第二章 睦家(一)第三十二章 夫君(一)第七十七章 瑾瑜(五)第四十七章 重生(一)第七章 錦粹(二)第四十八章 新局(三)第三十四章 陰雲(一)後記之金源賭坊(二)第五十章 敲山(一)第七十六章 歸處(三)第六章 宮牆(二)第五章 新皇(二)第三十四章 陰雲(一)第十八章 頭角(一)第六十二章 文暉(二)第三十二章 夫君(四)第七十五章 浮生(一)第十八章 頭角(二)第三十四章 陰雲(二)第二十九章 駐足(二)第四十四章 彌天(四)第九章 密訪(二)第四十二章 交易(二)第三十八章 合圍(一)第七十五章 浮生(六)第三十三章 浮華(二)第三十二章 夫君(一)第七十三章 肅清(三)第六十九章 脈脈(一)第十三章 初雪(一)第十七章 初戰(二)第七十二章 陌路(一)第四十八章 新局(一)第二十四章 省親(一)第八章 序幕(一)第六十八章 歸位(二)第二十六章 珠胎(一)第四十三章 拆解(二)第三十二章 夫君(三)第五十六章 再起(三)第三十六章 局間(三)第七十七章 瑾瑜(六)第四十四章 彌天(二)第二十一章 錯綜(三)第六十六章 五日(六)第十四章 人禍(三)第四章 殤離(三)第七十五章 浮生(二)第六十五章 奪情(二)第六十章 不速(二)第十五章 貴嬪(一)第七十三章 肅清(一)第六十一章 交錯(一)第五十章 敲山(三)第五十六章 再起(二)第四十七章 重生(一)第二十六章 珠胎(二)第二十九章 駐足(二)第六十八章 歸位(一)第七十五章 浮生(二)第六十六章 五日(五)第六章 宮牆(一)第四章 殤離(二)第六十八章 歸位(三)第五十九章 秋意(一)第二十五章 成拙(四)第七十一章 絕處(二)第二十六章 珠胎(一)第六十六章 五日(六)第四十八章 新局(一)第四十四章 彌天(四)第十四章 人禍(一)第五十二章 蛛絲(三)第十七章 初戰(二)第六十八章 歸位(一)第三十章 反擊(一)第六十七章 旦夕(二)第七十五章 浮生(二)第三十一章 混戰(四)第六十二章 文暉(一)第四章 殤離(三)第二十章 皇子(一)第三十一章 混戰(一)第四十二章 交易(三)第七十一章 絕處(一)第七章 錦粹(一)第七章 錦粹(一)第十九章 搏命(二)第三十九章 痛別(三)第四十五章 飛蛾(二)第三十一章 混戰(二)第二十七章 威脅(三)第三章 覲見(一)第七十七章 瑾瑜(四)第七十二章 陌路(一)第六十章 不速(一)第二十一章 錯綜(三)第七十五章 浮生(六)第七十七章 瑾瑜(一)
第五十章 敲山(一)第二章 睦家(一)第三十二章 夫君(一)第七十七章 瑾瑜(五)第四十七章 重生(一)第七章 錦粹(二)第四十八章 新局(三)第三十四章 陰雲(一)後記之金源賭坊(二)第五十章 敲山(一)第七十六章 歸處(三)第六章 宮牆(二)第五章 新皇(二)第三十四章 陰雲(一)第十八章 頭角(一)第六十二章 文暉(二)第三十二章 夫君(四)第七十五章 浮生(一)第十八章 頭角(二)第三十四章 陰雲(二)第二十九章 駐足(二)第四十四章 彌天(四)第九章 密訪(二)第四十二章 交易(二)第三十八章 合圍(一)第七十五章 浮生(六)第三十三章 浮華(二)第三十二章 夫君(一)第七十三章 肅清(三)第六十九章 脈脈(一)第十三章 初雪(一)第十七章 初戰(二)第七十二章 陌路(一)第四十八章 新局(一)第二十四章 省親(一)第八章 序幕(一)第六十八章 歸位(二)第二十六章 珠胎(一)第四十三章 拆解(二)第三十二章 夫君(三)第五十六章 再起(三)第三十六章 局間(三)第七十七章 瑾瑜(六)第四十四章 彌天(二)第二十一章 錯綜(三)第六十六章 五日(六)第十四章 人禍(三)第四章 殤離(三)第七十五章 浮生(二)第六十五章 奪情(二)第六十章 不速(二)第十五章 貴嬪(一)第七十三章 肅清(一)第六十一章 交錯(一)第五十章 敲山(三)第五十六章 再起(二)第四十七章 重生(一)第二十六章 珠胎(二)第二十九章 駐足(二)第六十八章 歸位(一)第七十五章 浮生(二)第六十六章 五日(五)第六章 宮牆(一)第四章 殤離(二)第六十八章 歸位(三)第五十九章 秋意(一)第二十五章 成拙(四)第七十一章 絕處(二)第二十六章 珠胎(一)第六十六章 五日(六)第四十八章 新局(一)第四十四章 彌天(四)第十四章 人禍(一)第五十二章 蛛絲(三)第十七章 初戰(二)第六十八章 歸位(一)第三十章 反擊(一)第六十七章 旦夕(二)第七十五章 浮生(二)第三十一章 混戰(四)第六十二章 文暉(一)第四章 殤離(三)第二十章 皇子(一)第三十一章 混戰(一)第四十二章 交易(三)第七十一章 絕處(一)第七章 錦粹(一)第七章 錦粹(一)第十九章 搏命(二)第三十九章 痛別(三)第四十五章 飛蛾(二)第三十一章 混戰(二)第二十七章 威脅(三)第三章 覲見(一)第七十七章 瑾瑜(四)第七十二章 陌路(一)第六十章 不速(一)第二十一章 錯綜(三)第七十五章 浮生(六)第七十七章 瑾瑜(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句容市| 出国| 全椒县| 衡南县| 普宁市| 年辖:市辖区| 肇州县| 西盟| 连山| 深水埗区| 龙州县| 徐水县| 新邵县| 隆尧县| 花莲市| 溧阳市| 苗栗市| 洛南县| 滕州市| 都昌县| 靖边县| 嘉兴市| 靖州| 临颍县| 天气| 永康市| 电白县| 龙川县| 陆河县| 吉木萨尔县| 济南市| 凯里市| 呼图壁县| 宿州市| 崇义县| 和平县| 雅安市| 宿迁市| 汉中市| 灌阳县| 贞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