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後記之局設天下(二)

消息迅速傳遍前朝後宮,前朝獲知的是皇上因著立後的事動了怒,儼然立淑妃爲後尚未成定局,一切都還有變數,後宮看到的則是淑妃被轟出了勤政殿,所謂榮寵不衰的神話終是有可能一朝破滅。

第二日太后把我叫去訓斥了一頓,只是訓斥,並沒有責罰。

當著所有人的面,我跪在太后面前,沒有認錯,也沒有辯解。

接下來的日子我過得很正常,沒有自怨自艾的關起門不見人,也沒有咬牙切齒的籌謀翻盤,話是少了一些,沒有少到沉默的份上,依然維持著一個淑妃應有的貴雅風範。

至於後宮裡頭,面對這種變故,幸災樂禍是一定有的,議論紛紛也免不得,好在我已經高位多年,又有一個宋碧寧杵在那,趁火打劫或落井下石的事暫時倒是沒人敢幹。

實際上,從我聽到的動靜來說,她們對於我的所爲大多是能理解的,甚至帶一點同情,明明唾手可得的後位橫生枝節,一時失態又把事態弄得更糟,怎能不令人扼腕。

衆人都斷定我的懊惱,只是在兀自強撐,但大家也都心裡明白,我的根基尚在,這件事並不足以讓我地位不保,所以總的說來,後宮的反應並不如前朝激烈。

前朝大概是激烈的吧,一連半月,我沒有往乾元宮去,文朗也沒有到翊仁宮來。

.

宋碧寧也沒有再來,大概是知道我不會說,也不知道該跟我說什麼。

於是我的日子突然變得清閒又清靜,甚至無所事事起來。

頌昕還在襁褓,自是瞧不見這些,素來吵鬧的致晟這陣子比文朗病的時候還要老實,每日宮塾下學就乖乖回來,湊在我身邊東拉西扯,雖然也會吵得我心煩,但比之以前不到就寢瞧不見人影,到處惹事生非要強百倍了。

致暄則什麼都不多問,言行如常。說起來,這個孩子實在是值得我驕傲的,與致晟的慧黠相比,致暄自小就聰穎透徹,有巧智有謀略,卻又難得的沉穩,不過七歲,竟連大了幾歲的致恆和致銘也甘願聽他統御,視他爲主心骨,有什麼狀況都是推他出來說話,開口引經據典不說,往往還懂得攜理制衡,時而犀利,時而狡詐,直要讓人花心思應對才行。

連自小身子不好,不怎麼出門玩鬧的致禎也喜歡與這個三哥待在一起。

每每致晟闖了禍,消息還沒傳到我這,致暄就已經去給他善了後,再想辦法幫他掩飾,文朗心裡喜歡,就算看出端倪也屢屢讓他過關,也就是在我這裡沒有那般容易罷了。

漸漸的我也發現,致暄並不是管不了致晟,只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由得他鬧,這件事讓我和文朗頗爲驚訝了一陣。

這一回也是一樣,因著文朗的有意栽培,致暄的課業比致晟重了不少,並沒有太多時間陪我,短時間也不太搞得清楚狀況,於是他聰明的什麼都不問,而是把致晟拴在了我身邊作伴。

這一日傍晚,在屋裡就聽見致晟在外頭大聲喊我,匆忙走到殿門口看,竟見這孩子正連拉帶拽的拖著文朗進了院子。

.

我見狀停下腳步沒有迎出去,他們到院子中央的時候,致暄突然從一邊跑過去一把給攔住,雖是恭敬一禮,卻沒有讓開的意思,抗拒之意明顯。

致暄仰起頭不知道跟文朗說著什麼,文朗愣一下,擡頭看看我,神色有些古怪,低頭笑言幾句,致暄依舊堅定,致晟也跟著插嘴,父子三人直耽擱了

好一會兒,致暄才拉著致晟不情不願的走開了。

我斜斜靠在門邊,等文朗走近到我面前,擡眼問他:“致暄跟你說什麼?”

文朗低頭看我,脣邊一抹無奈:“叫我有話好好跟你說,不許欺負你。”

我怔一怔,輕輕彎了嘴角。

“致晟在園子裡頭把我截住,不容分說就把我往你這拉,”文朗似在解釋,又似在沉吟,“致暄怎麼知道我有話跟你說?還不許欺負你——”

頓一頓,他皺眉:“儼然我現在成了壞人了。”

“做做壞人又如何?”我笑笑,示意他看空無一人的院子,“你怎麼就沒想過,是致暄指使致晟去拉你的。”

他一挑眉,隨即啞然道:“這孩子當真了得。”

我抿一下嘴,沒說什麼。

文朗也不再說話,一把拉了我的手就朝屋裡走,一直進了內室才停下,跟著就把我緊緊摟進懷裡,我也抱住他,一如那日在勤政殿,把臉埋進他懷裡,眼睛有點溼,悶聲哽咽:“一個月還沒到,怎麼拉你你就來——”

“本就是要來看你的,太久了,我等不下去,”他撫著我的背,停一下道,“左右所有人都瞧見是致晟拉我來的,倒也無妨。”

說著他雙手扶住我的肩膀,仔細端詳我的臉:“還好,沒有瘦。”

“一點都不好,”我面含哀怨,“借子邀寵,又多一條罪名。”

“現在嫌罪名多了?”他淡看我一眼,“那天怎麼做得那麼急?”

我垂下眼睛:“這幾年你把我和慕家護的太穩當了,一般人輕易晃不動,近兩年石家的份量已不如前,石睿堯一人撐不了多久,宋浩然又不好太早出頭,我再不去惹個事端,禮部就真要擬旨了。”

他皺眉:“那也還是冒險,當著朝臣的面見君不拜,叫人深究起來也是一樁事情。”

“總要給他們找個切入口,給你找個生氣的理由,”我抱了他的腰,低聲道,“朗哥哥,這賭注太大,機會只有一次,輕了怕不夠,只好乾脆重一點。”

他睨我一眼:“重一點,你想過你自己麼?若是母后真處置你什麼,可怎麼辦——”

見我不出聲,少頃他無奈搖頭:“的確,現在能晃動你的,也只有你自己了。”

.

先帝在位二十八年,至末年時,雖朝政穩固,沉痾已現,陳倪之爭甚囂塵上,文朗豪無籌劃的接位,儘管很快開始大量啓用新人衝擊舊固,奈何根基太淺,始終無力扭轉,如今十二年過去,前朝重臣或罪黜,或垂老,已然所剩無幾,新老交替在所難免。

倪丞相高位二十年,脈絡深遠,陳家覆滅之後,李兆鬆爲人謹慎,爲避陳氏之禍並不與其正面交鋒,自弘元四年之後,朝政表面上十分安寧。

殊不知相爭是禍,不爭更是禍,雙方各自舒展脈絡,避鋒芒,度陳倉,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片安和之下暗流四散愈演愈烈,現在眼看雙方均年事已高即將告老,對權力的留戀使他們對上極致從順,叫人挑不出錯處,對下則瘋狂培植安插,文武不落,在這一點上他們手段異常統一,意圖在繼任者未上任之前就把權力徹底架空。

而繼任官員的人選,文官文朗意屬宋浩然,武將則是石睿堯和二哥。不愁無人,但畢竟能挑樑入主頂層的只有三人,也只剩三人,如果說石之江兩年前病逝,禮部旁落還無關大局,刑部馮家的退出政壇和兵部喬

家的沒落也尚有應對,那麼眼看我爹年屆六十,一旦吏部失守,朝政勉強維持的一片安和就要變成一片模糊了。

這些狀況我看得到,文朗看得到,朝臣們更是心如明鏡,此時人人皆知關鍵,謹慎度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朝上議事的人越來越少,站出來說話的更是寥寥,一羣官員誰人有才誰人庸碌,哪個忠君哪個異心,黨羽人衆派系劃分全都不甚清楚,這樣下去,沉痾就變成了新疾,怎能不叫人焦心。

文朗的病倒總算叫我們看到了箇中嚴重,朝政已然成爲一潭死水,如此下去,多拖一日就多一分隱患,已經到了必須要打破的地步,而要打破這潭死水,讓暗中四滲的派系浮出水面甚至促其重整,就必須有一件大事,一件足以讓浪花四濺的大事。

歷朝歷代,和平年代中,能擔綱此任的大事只有兩件,立後,立儲。

當然不能拿儲君之位去冒險,文朗和我也絕不肯過早的把致暄推出去任人評說,於是就只有後位可供利用。

然而也不是現成就可用的,儘管後位虛懸六年,但誰都看得出,淑妃勢高,慕家早有國丈之實,要拿後位出來做文章,首先要打破的是朝堂上慕家的低沉無爭和後宮裡我一人獨大的局面,纔好給衆人一個分立派系的由頭。

石家先冒出來反對,投石問路,孤立無援之下我幫著添一筆,把板上釘釘的事撕開一個口子,不出意外的話,許多人都該有所動作了。

.

我問文朗:“前面反應如何?”

“如你所願,”他點頭,淡淡的,“有幾個人開始對你口誅筆伐的聲討了。”

我心裡知道自然是那銀票起了作用,朝中一些貪財好賭的官員最近都收到了大額銀票的禮贈,當然,一些是以我的名義,更多的是旁人的恩惠。

於是垂眼一笑:“先叫他們聲討一陣子吧,攢一攢人氣,差不多了我再站出去爭。”

這將是一個漫長而久遠的局,賭注巨大,套的是朝廷天下,必須由許多人來共同完成,但這又註定不會是一個完善策劃的局,因著無法預測事態的發展進度,我們無法討論細節,只能摸索前進,所謂默契,就是關鍵時刻對時局的把握和行動的心有靈犀,我想開篇階段我們配合得很好。

“愉兒,不要太隨意,”文朗沉默了一會兒,對我說,“如你所說,這件事賭注太大,也會拖得很久,不是三五時日能完結的,咱們這樣做,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旦對事態失去控制,受委屈的是你,我不願你犧牲的太多,那將不是我所樂見的。”

我知道他在擔心什麼,我這樣處心積慮的動搖了自己的地位,隨著這個局的進行,要維持制衡,也許會交更多把柄給朝臣,將來可能很難回緩,拿後位出去做引子,實際上就是拿我這個人在做餌,只要是餌,就一定會有犧牲,有文朗,慕家自然無憂,但我也許會與後位漸行漸遠,再無望登上去。

擡起頭:“朗哥哥,多年前我就早早的成爲了第一,那日在勤政殿,你說要禮部擬旨的時候,我就已經是皇后了,至於有沒有那個冊封禮,未來結局如何,又有什麼要緊。”

停一下,我笑道:“在這住了多年,也不想搬出去了,況且翊仁宮歷來是給皇貴妃住的,我以淑妃之位佔據這裡日日都覺得榮耀。”

我微笑著看著他,心裡明白,能爲這樣一個我深愛的人做一件重要的事,纔是我此生最大的榮耀。

(本章完)

第十四章 人禍(一)第四十九章 捲土(一)第十四章 人禍(二)後記之金源賭坊(一)第五十二章 蛛絲(一)第七十六章 歸處(二)第五十一章 四年(二)第三十章 反擊(三)第二十五章 成拙(一)第六十四章 自由(二)第二十九章 駐足(二)後記之局設天下(二)第七十三章 肅清(一)第二十八章 卒帥(三)第十一章 韜光(一)第三十一章 混戰(三)第七十一章 絕處(二)第二十六章 珠胎(二)第七十六章 歸處(二)第二十八章 卒帥(二)第六十七章 旦夕(三)第三章 覲見(一)第三十八章 合圍(二)第四十六章 死生(二)【第一部完】第二十四章 省親(二)第三十章 反擊(三)第七十一章 絕處(二)第十四章 人禍(一)第二十八章 卒帥(一)第五十九章 秋意(四)第七十七章 瑾瑜(五)第七十六章 歸處(一)第九章 密訪(三)後記之金源賭坊(一)第四十九章 捲土(三)第六十六章 五日(一)第二十四章 省親(二)第六十六章 五日(六)第六十七章 旦夕(三)第二十章 皇子(二)第六十九章 脈脈(三)第四十五章 飛蛾(一)第十章 難辯(二)第七十六章 歸處(一)第五十七章 生路(三)第五十二章 蛛絲(三)第五十一章 四年(二)第六十章 不速(二)第十二章 風起(一)第二十四章 省親(三)第五十七章 生路(一)第五十八章 煢煢(一)第六十八章 歸位(二)第五十四章 交易(一)第七十章 孕隙(一)第二十六章 珠胎(三)第四十六章 死生(一)第五十六章 再起(二)第十八章 頭角(一)第六十九章 脈脈(二)第三十八章 合圍(三)第六十六章 五日(三)第十一章 韜光(二)第七十章 孕隙(二)第三十八章 合圍(二)第三十七章 局點(三)第二十五章 成拙(二)第三十七章 局點(一)後記之局設天下(一)第四十八章 新局(二)第三十二章 夫君(三)第三十一章 混戰(二)第六十四章 自由(二)第三十四章 陰雲(一)第三十一章 混戰(二)第七十七章 瑾瑜(五)後記之局設天下(二)第二十章 皇子(二)第二十一章 錯綜(二)第六十七章 旦夕(三)第四十六章 死生(一)第四十九章 捲土(二)第五十一章 四年(二)第三章 覲見(一)後記之金源賭坊(一)第三十九章 痛別(一)第三十二章 夫君(一)第三十七章 局點(三)第十八章 頭角(一)第三十八章 合圍(二)第十四章 人禍(二)第六十五章 奪情(一)第四十九章 捲土(一)第六十六章 五日(二)第七十五章 浮生(四)第四十八章 新局(二)第六十五章 奪情(二)第六十六章 五日(四)第六十二章 文暉(一)第七十五章 浮生(六)
第十四章 人禍(一)第四十九章 捲土(一)第十四章 人禍(二)後記之金源賭坊(一)第五十二章 蛛絲(一)第七十六章 歸處(二)第五十一章 四年(二)第三十章 反擊(三)第二十五章 成拙(一)第六十四章 自由(二)第二十九章 駐足(二)後記之局設天下(二)第七十三章 肅清(一)第二十八章 卒帥(三)第十一章 韜光(一)第三十一章 混戰(三)第七十一章 絕處(二)第二十六章 珠胎(二)第七十六章 歸處(二)第二十八章 卒帥(二)第六十七章 旦夕(三)第三章 覲見(一)第三十八章 合圍(二)第四十六章 死生(二)【第一部完】第二十四章 省親(二)第三十章 反擊(三)第七十一章 絕處(二)第十四章 人禍(一)第二十八章 卒帥(一)第五十九章 秋意(四)第七十七章 瑾瑜(五)第七十六章 歸處(一)第九章 密訪(三)後記之金源賭坊(一)第四十九章 捲土(三)第六十六章 五日(一)第二十四章 省親(二)第六十六章 五日(六)第六十七章 旦夕(三)第二十章 皇子(二)第六十九章 脈脈(三)第四十五章 飛蛾(一)第十章 難辯(二)第七十六章 歸處(一)第五十七章 生路(三)第五十二章 蛛絲(三)第五十一章 四年(二)第六十章 不速(二)第十二章 風起(一)第二十四章 省親(三)第五十七章 生路(一)第五十八章 煢煢(一)第六十八章 歸位(二)第五十四章 交易(一)第七十章 孕隙(一)第二十六章 珠胎(三)第四十六章 死生(一)第五十六章 再起(二)第十八章 頭角(一)第六十九章 脈脈(二)第三十八章 合圍(三)第六十六章 五日(三)第十一章 韜光(二)第七十章 孕隙(二)第三十八章 合圍(二)第三十七章 局點(三)第二十五章 成拙(二)第三十七章 局點(一)後記之局設天下(一)第四十八章 新局(二)第三十二章 夫君(三)第三十一章 混戰(二)第六十四章 自由(二)第三十四章 陰雲(一)第三十一章 混戰(二)第七十七章 瑾瑜(五)後記之局設天下(二)第二十章 皇子(二)第二十一章 錯綜(二)第六十七章 旦夕(三)第四十六章 死生(一)第四十九章 捲土(二)第五十一章 四年(二)第三章 覲見(一)後記之金源賭坊(一)第三十九章 痛別(一)第三十二章 夫君(一)第三十七章 局點(三)第十八章 頭角(一)第三十八章 合圍(二)第十四章 人禍(二)第六十五章 奪情(一)第四十九章 捲土(一)第六十六章 五日(二)第七十五章 浮生(四)第四十八章 新局(二)第六十五章 奪情(二)第六十六章 五日(四)第六十二章 文暉(一)第七十五章 浮生(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得荣县| 乐业县| 英吉沙县| 康马县| 兴海县| 安国市| 巨鹿县| 章丘市| 榆林市| 梅河口市| 华安县| 富阳市| 文化| 东兴市| 炎陵县| 德庆县| 乐平市| 寿阳县| 宕昌县| 临洮县| 长汀县| 万全县| 宁明县| 霍城县| 綦江县| 石楼县| 长垣县| 正蓝旗| 出国| 马龙县| 阿荣旗| 新巴尔虎左旗| 卓尼县| 平陆县| 巴彦淖尔市| 怀化市| 罗城| 东港市| 祁东县| 平乐县| 乐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