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卷室的氣氛有點尷尬,諸葛亮和徐庶還有秦川三人以及帶來的州牧府的官吏和在場的博士以及博士們形成了兩派。
諸葛亮搖著扇子,靜觀事態的發展,只要局面不利於秦川,他就會下場了。
此時秦川還能應付,諸葛亮並不急著去與博士們爭論。
宋忠猶豫了許久,最後咬著牙的對秦川說道:“答應我,今後荊州州牧府絕不再插手書院之事。以後的每一場考試,州牧府都不能插手。並且書院所有事務,州牧府也不能插手。而學院所做,只爲州牧府提供人才,而州牧府爲書院提供錢財以資講學。”宋忠盯著秦川說道。
“書院和州牧府的關係簡單一些最好不過了。”許靖說道。
學府被官僚機構所污染,這並不是秦川所想。雖然現在州牧府並不會插手學院的事務,但是難免以後不會發生官府與學院之間發生一些見不得人的齷齪事情。
要杜絕世家對學院的插手,就要切斷官府和學院的關係。
這是秦川早就想明白了。今日插手學院,也只是爲了向天下的寒門宣告,他們的時代到來了。
從今日過後,秦川會以博士的身份參與學院的事宜,而不是以將軍或者州牧府的名義插手。
“行。我答應你。孔明與元直以及衆多博士作證,以後荊州官府絕不插手學府之事。”秦川說道。
宋忠道:“行。今日的事情便依你。”
一百多分一甲試卷中,寒門弟子終究沒有湊到十五個,只有八個,算上之前挑選出來的其中的一個,共計九個寒門。
“三十份試卷中,九個寒門弟子,算是不錯了。”徐庶說道。
秦川將三十份整理出來,然後在一張乾淨的左伯紙上面寫上三十個士子的名字,以及籍貫所在。接下來這張紙會交給劉備,在開山大典的時候,由劉備告知所有士子三十位入選名單。
衆人散場,準備最後的開山大典事宜。
秦川與諸葛亮還有徐庶以及關平等人來到另外的一個休息房間,諸葛亮對秦川問道:“小川你答應他們,不怕以後失去書院的掌控?你的設想中,荊州書院可不單單教授經學,還有算學、格物、兵法、水利、工程等知識,現在走這樣一步,恐怕他們以後不會同意。”
秦川解釋道:“雖然官府不能插手書院,但是書院終究是我組織建造起來,是有州牧府調撥錢款建造而成,我在荊州書院還是有一定的話語權,而荊州書院的目的是爲培養官員,以後開什麼課程,教授什麼樣的弟子,我有一部分的決定權。如今的課程安排中,便已經有算學和格物的安排了。”
“荊州學院與太學已經無異了,太學之中博士尚且還是朝廷之官,而祭酒非賢才不可擔任,在祭酒之上,還有九卿之一的太常負責太學之事,爲何小川要答應那宋忠?”徐庶不解道。
秦川解釋道:“如今的荊州學院,從屬性上來說是可以歸納與太學無異。但是我們需要的不是太學啊?太學那是官宦的學校,招收的只是官員的弟子,而我們荊州學院是要打破世家對政權的影響力,讓他們失去壟斷政治的地位,所以我們需要大量的寒門,不單單是現在我們需要寒門弟子,未來也一樣,只有給寒門一個希望,天下才會穩定。現在我所做,斷絕官府對學院的污染,只是爲未來做打算。”
“無規矩不成方圓,初創之時便有定例,以後也更好讓書院發展。”諸葛亮點頭贊同。
秦川道:“主公也快到了吧,咱們也準備準備開始參加典禮吧。”
開山典禮定在未時,劉備在午時過去一半的時候到來,此時開山典禮已經在做最後的準備了。
數千名士子們還在等待著,相比於開山典禮,他們更加在意的是錄取名單。
進入學院,便代表著拜了荊州那些有名有姓的儒學大師中的一半爲師了,平時聆聽他們的講學就已經很難了,而若是能進入學院,則可以經常聽到他們的講學,除開這些之外,能成爲他們的弟子,也是無上的榮耀,能爲以後的仕途打下良好的基礎。
鼓樂聲響起,宣告著開山大典的正是開始。
所有荊州學院的博士們全都走了出來,站在高臺之上,劉備和宋忠樂呵呵的站在中間。
宋忠走出來一番講話,慷慨激昂,誘惑力也極大,讓士子們沸騰,恨不得立馬加入學院。
秦川對這些講話向來是沒興趣聽,左耳進右耳出,站在一羣博士的旁邊打著瞌睡,秦川的身份是學院的博士,也是副祭酒,許靖拉著秦川道:“切不可瞌睡,底下這麼多人看著了。”
秦川聽得實在是犯困,宋忠這講話也太長了。
“這次共錄取三十人進入荊州學院的精英版。沒有錄取的學子可以參與普通班的考試,普通班開始相對簡單,在學院中勤加學習,日後通過考試一樣可以進入精英班,請沒有被錄取的學子們不要氣餒。下面由左將軍、荊州牧宣佈錄取名單。”宋忠的講話終於結束了。
劉備笑呵呵的上前兩步,看著底下數千的士子,劉備朗聲道:“今日荊州士子云集襄陽,令襄陽文氣沖天,此等盛世千年難得一見,我劉玄德有幸爲荊州牧,治下有如此多的士子,實乃上天垂憐……
下面我宣佈錄取三十位弟子的名單:
成紹
朱詠
紀樊
諸葛均
冉義
褚風
鄭軻
晁見
周不疑
三十個名單宣佈完畢,許多沒有被錄取的士子頓時痛哭流涕,嚎啕哭泣,而那些被錄取的士子,則是欣喜若狂,與左右擁抱。
慢慢的有人發現,其中被錄取的居然有不少穿著寒酸的寒門弟子,這些人身上甚至還有剛剛從田地裡出來的泥土。
“我不服!爲什麼錄取了這麼多的泥腿子,這其中定然有人徇私舞弊!”
隨著一人的大喊,慢慢的越來越多的人跟隨起鬨。
劉備面色不變,依舊笑呵呵的看著下面,隨著鬨鬧聲越來越大,劉備伸出手,聲音頓時小了許多,再向下壓了壓,聲音徹底小了下去。
劉備掃下臺下的數千士子,張口說道:“荊州文風之昌盛,爲天下之最。連寒門的都能名列前茅,這就是文風昌盛的表現,三十人中只有九個寒門弟子,而剩下的二十一人,俱都爲世家子,由於家宅殷富,這二十一人可以安心讀書,可以專心鑽研學問,而這些寒門子弟卻要爲吃食奔波,爲活下去勞累,每日或許只有寥寥的一兩個時辰可以汲取學問。世家子自幼有良師教導,而寒門子大多靠自學。這其中兩方的對比,一目瞭然。
這錄取的八人,全都是具有潛力的賢才,孔子云有教無類,這種璞玉之才,應該好好的進入學院雕磨,而且他們的試卷分數,同樣不會弱於被錄取的各位士子,甚至在一題的答案上要更加的出彩。
這樣的賢才,書院有何理由不錄取?”
衆人的異議聲終於消停,劉備再次說道:“精英班每年都會開設考試錄取學生,條件十分的嚴格,可謂是百裡挑一,諸位可以先參與普通版,同樣可以聆聽當世大儒的教誨,等學問成熟再參與考試,這又有何不可?”
“好了,我就說到這裡。願我荊州士子,人人可魚躍龍門。”
劉備下去之後,宋忠再次站出來說話安撫士子。
最終這場爭議被安撫了下去,再也沒有人起鬨。
開山大典結束之後,新入學的三十個士子有三天的假期,三日後所有人都要準時回到學院,而普通版的招生考試將會在十日後開始,這十日接受報名。
普通班的名額依舊引起了無數人的爭搶。
劉備帶著人祝賀了一番後離去了,諸葛亮徐庶等人也跟著回城。
秦川則還要處理書院的一些事物。
諸葛均在半個月前就來到了襄陽準備參加考試,他今日來考試前就準備好了衣物,和他同樣有準備的還有周不疑。
秦川帶著二人去宿舍,路上遇到了擔任博士的王璨,兩人行禮,秦川笑道:“王薄曹這幾日都沉迷在藏書館中可不行啊,書院剛剛開山,這麼多的事宜可不能沒人處理。”
王璨大笑道:“我得再過過癮不可,藏書館藏書豐厚,讓我恨不得住在裡面。不慌不慌,書院之事我義不容辭!”
“這兩位就是三十人中的二人吧?”王璨看向秦川身後的二人好奇問道。
諸葛均如同他兄長有著謙卑的性格,慌忙行禮:“末學弟子諸葛均拜見先生。”
周不疑也行禮道:“學生周不疑拜見先生,先生可是讓蔡扈忘記穿鞋相迎,還贈書庫的王璨?”
秦川呵斥道:“不可直呼先生之名。”
王璨笑了笑,示意秦川不必呵斥,王璨對周不疑道:“荊州神童之名早有耳聞,進入書院之後切不開自傲,書海無涯,自當勤勉。”
“學生受教。”周不疑道。
王璨笑著和秦川拱手告辭。
秦川帶著二人繼續前行,秦川對二人說道:“你們二人一人兄長爲軍師,總領荊州政事軍務,自幼就飽讀詩書。一人叔父爲長沙郡守,自幼便有神童之名。但是今日開始,在學院中,就忘記你們的身份,忘記你們之前的成就,在這裡你們都是普通的學子,定要虛心問學,若是讓我聽聞汝等二人有違背學規之事,我定加倍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