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章 紅丸案

梃擊案的經過是這樣的:

鄭貴妃因爲朱常洛小朋友繼承人的緣故懷恨在心,遂暗中命人打擊報復,而報復的對象正是咱們自幼沒人疼沒人愛的朱常洛小朋友,只可惜報復的手段實在是有點過於幼稚,也或者說是鄭貴妃有點太小看咱們的朱常洛小朋友了,所以纔會派那麼一個二逼青年去對付朱常洛小朋友。

被鄭貴妃派去對付朱常洛小朋友的名叫張差,據史書記載其手持木棍,闖進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慶宮,擊傷守門太監,太子內侍韓本用聞訊趕到,在前殿逮捕了張差……由此可見,這張差空有一身關羽單刀赴會的勇氣,卻沒有關羽單刀赴會的本事。去刺殺太子竟然只能拿了一根木棍……筆者對於這種神劇裡纔有的狗血劇情只能說一句話!幹得好!

而在逮捕張差之後,經過御史劉廷元審訊,這張差是薊州井兒峪人,語言顛三倒四,常提到“吃齋討封”等語。刑部提牢主王之寀認爲事有蹊蹺,覺得張差決不像瘋癲之人,用飯菜引誘他:“實招與飯,不招當飢死。”張差低頭,又說:“不敢說。”王之寀命衆人迴避,親自審問。

原來這張差靠砍柴與打獵爲生,在一個月前,張差在濟州賣完貨後,賭錢輸了,結果遇上一位太監,太監說可以帶他賺錢,張差隨這位太監入京,見到另外一位老太監,老太監供與酒肉。幾天後,老太監帶他進紫禁城。老太監交木棒給張差,又給酒張差飲。帶他到慈慶宮,著他進宮後見人即打,尤其見到穿黃袍者(是太子朱常洛)。這是奸人,要把他打死。老太監言明,如打死穿黃袍者,重重有賞,如被人捉住,他會救張差。

張差的供言,結果供出是鄭貴妃手下太監龐保、劉成指使。

朝臣則有人懷疑是鄭貴妃想要謀害太子,王志、何士晉、張問達奏疏譴責外戚鄭國泰“專擅”;鄭貴妃則惶惶不可終日,向皇上哭訴,神宗朱翊鈞要她去向太子表明心跡。結果皇帝和太子不願深究,最後以瘋癲奸徒罪將張差處以凌遲。張差臨死前曾說:“同謀做事,事敗,獨推我死,而多官竟付之不問。”(據《先撥志始》)。不久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前後五次會審龐保、劉成兩人,由於人證消失,龐、劉二犯有恃無恐,矢口否認涉案。六月一日,明神宗密令太監將龐保、劉成處死,全案遂無從查起。

而在此事之後,咱們的朱常洛小朋友,終於是鯉魚躍龍門,一步登天成爲了大明王朝的總扛把子。而其由於自小的遭遇,所以在登上皇位之後便一頭栽進了溫柔鄉里,只有女人的柔情似水,才能讓他在宮門深似海的環境下感覺到一絲活著的愉悅。雖說在歷史上他是出了名的好色多情,荒淫無度,但其一生,確實是坎坎坷坷,催人淚下,而其本人,也絕非世人認識的那般昏庸無能,至少在這皇位之上,他也算是個好皇帝了……

這一點從其上位之後就不難看出。

在其上位之後共進行了三個爲政舉措。

其一:廢礦稅。

據史書記載,朱常洛即位後第一件事便下令罷免全國範圍內的礦監、稅使,停止任何形式的的採榷活動。礦稅早爲人們所深感厭惡,所以詔書一頒佈,朝野歡騰……

其二:餉邊防。

據史書記載,朱常洛即位後,便借皇帝遺詔的名義,發內帑百萬犒勞邊防將士,由大內銀庫調撥二百萬兩銀子,發給遼東經略熊廷弼和九邊巡撫按官,讓他們犒賞將士;並撥給運費五千兩白銀,沿途支用。朱常洛還專門強調,銀子解到後,立刻派人下發,不得擅自入庫挪爲它用。

其三:補官缺。

朱常洛先命令禮部右侍郎、南京吏部侍郎二人爲禮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隨後,將何宗彥等四人均升爲禮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啓用卸官歸田的舊輔臣葉向高,同意將因爲“上疏”立儲獲罪的三十三人和爲礦稅等獲罪的十一人一概錄用。

雖說其只在位一個多月,但從這三點就不難看出,咱們的朱常洛小朋友是一個好皇帝,至少在深似海的宮牆之中能夠完好無損的生存下來且登上皇位,又豈是普通人?而《明史》對他的評價也是如此。

據《明史》贊曰:神宗沖齡踐阼,江陵秉政,綜覈名實,國勢幾於富強。繼乃因循牽制,晏處深宮,綱紀廢弛,君臣否隔。於是小人好權趨利者馳騖追逐,與名節之士爲仇讎,門戶紛然角立。馴至悊、愍,邪黨滋蔓。在廷正類無深識遠慮以折其機牙,而不勝忿激,交相攻訐。以致人主蓄疑,賢奸雜用,潰敗決裂,不可振救。故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豈不諒歟。光宗潛德久彰,海內屬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構爭,黨禍益熾,可哀也夫!

不過後來,他的死法卻也算是古今帝王一枝獨秀的奇葩了……至少在中國的歷史上來看,除了咱們的朱常洛小朋友是吃**而死的帝王之外,其他帝王,基本上是沒有死的這麼奇葩的了。

而其的死訊,也涉及到了明朝歷史上頗爲有名的另一件案子——紅丸案!

紅丸案的經過是這樣的,咱們的朱常洛小朋友繼承皇位,改年號爲泰昌,史稱泰昌帝。八月初一日,泰昌帝在登基大典上,“玉履安和”,“衝粹無病容”,就是行走、儀態正常,沒有疾病的癥象。泰昌帝在萬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和二十四日,各發銀100萬兩犒勞遼東等處邊防將士,罷免礦稅、榷稅,撤回礦稅使,增補閣臣,運轉中樞,“朝野感動”。

本來泰昌帝繼承皇位後會有一番作爲,但沒想到登基大典後僅十天,也就是八月初十日,泰昌帝就一病不起。第二天的萬壽節,也取消了慶典。

內閣首輔方從哲是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的資格入閣的,他在萬曆朝擔任了七年首輔,很能處理君臣間的關係。萬曆皇帝對於方從哲替他草詔的各項諭旨,幾乎沒有受到過駁斥,那是由於方從哲設法結交了萬曆最寵愛的妃子鄭貴妃的緣故。

方從哲剛來到朝房,內廷就送來了一道緊急公函。原來是泰昌帝有病亂投醫,昨天竟擅自斥退太醫院醫官,而請內侍崔文升給他看病。崔文升開了一個方子,皇帝吃後大瀉不止,一夜之間如廁三四十次,現已昏迷不醒,急請內閣處置。

當方從哲帶著閣臣們趕到太和門時,內廷已經亂成了一團,皇帝昏迷不醒,太醫們束手無策。

天近中午了,幾位御醫才從宮中出來。領班的御醫已經七十多歲了,平日與方從哲交往很深,一見面就壓低了聲音說:“上頭的病不妙。”方從哲有些疑惑:“剛剛四十出頭,怎會病成這個樣子。”老太醫搖了搖頭:“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皇上精損過重,所以太醫們一向使用固精建中之類的藥物。這類藥物本是慢工,豈能神仙一把抓?皇上埋怨服之無效,而濫用瀉藥,以致我們數月調治之功毀於一旦。”方從哲脫口問道:“莫非不好辦了?”老太醫嘆了口氣說:“如果不再亂用庸醫,只以充血生精之藥調理,還是有望的,只怕……”方從哲趕緊說:“我當進宮勸諫,請皇上按太醫院的醫案調養。”

送走老太醫,已經過了午時,方從哲匆匆用了一點午餐,正準備寫勸諫皇帝相信太醫院的札子,卻聽到太和門裡一迭聲的傳呼:“皇上急召首輔入宮。”

方從哲又火速進了乾清宮。泰昌帝伸出有些顫抖的手握住方從哲,說:“朕這幾日頭目眩暈,身體軟弱,不能臨朝,一切大事都煩先生操勞了。”方從哲趕緊道:“萬歲天恩浩蕩,從哲敢不竭盡全力報效國家?”泰昌帝說:“朝中政事先生可代朕硃批,太子生性懦弱,也望先生扶持,後宮妻妾尚未來得及冊封,先生可依舊例擬定名分。”這幾句話無疑是交代後事了,方從哲忙安慰說:“萬歲春秋正富,偶染小疾,原無大礙,望安心調養,千萬不要誤信流言,作踐龍體。”泰昌帝搖了搖頭突然問道:“壽宮可曾齊備?”方從哲感到十分爲難,思索了一陣才說:“萬歲放心,大行皇帝已安葬完畢,天壽山地宮於前天開始復土……”沒等他說完,泰昌帝打斷說:“朕問的是朕之壽宮。”方從哲慌忙顫聲勸道:“太醫院御醫已稟報,萬歲目前不過是體質虛弱而已,哪裡會有天崩地裂的事?”泰昌帝厭煩地說:“太醫院一幫庸醫,朕信不過。”方從哲說道:“萬歲若信不過太醫院,臣當傳檄天下,廣召名醫。”

聽到廣召名醫幾個字,泰昌帝就問:“聽說鴻臚寺有官員來進藥,如今爲何還不送來?”方從哲說:“鴻臚寺丞李可灼曾上本說他有仙方可治萬歲病癥,但臣與內閣諸臣計議,以爲不可輕信,所以已將李可灼斥退了。”泰昌帝面露嗔色:“太醫無用,仙方又不可信,難道叫朕束手待斃?”方從哲嚇得連連叩頭說:“微臣怎敢?只是李可灼之言實不可信,皇上三思。”泰昌帝揮了一下手說:“你傳旨下去,朕要試試這個仙方。”

方從哲知道,從萬曆帝的爺爺嘉靖帝起,就信奉道教,求煉長生不老的仙丹,這股風氣由來已久。看來泰昌帝也迷信“仙方”,只好推託道:“待臣與六部九卿商議後,再來稟明皇上。”泰昌帝揮了揮手,示意方從哲不要再說。方從哲匆匆退了出去。

接連三天,後宮裡不斷來人催問:“李可灼的仙丹是否送來了。”方從哲只是推託,到了第三天下午,皇帝的親隨太監來到體仁閣,說皇上降旨,著李可灼速帶仙丹進宮。方從哲無奈,只得與閣臣韓火廣議定,由他二人陪同鴻臚寺丞李可灼帶所進之藥進宮見機行事……

第14章 常洛之死第28章 樓蘭第17章 巫毒娃娃第29章 黑巖電蟲第45章 龍泉第3章 哈本第14章 汪有財第31章 崑崙谷中谷(上)第40章 賴布衣第35章 揹包第32章 崑崙谷中谷(中)第6章 令人髮指第6章 道號廣成子第45章 龍泉第44章 寶劍第23章 不老仙丹第3章 綠帽風雲第40章 螢石怪蟲第54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中)第13章 惡鬥(上)第38章 古人的心思第44章 火符陣第14章 山夔第28章 樓蘭第44章 寶劍第42章 鬥角八升第1章 山西第2章 炸開鍋了第26章 袁天罡第3章 鬼男孩第16章 包公村第18章 羚羊掛角第26章 袁天罡第51章 火焰棺樹第5章 張立軍第23章 千古邪陣萬煞爲首第25章 神宵派第24章 人胄第40章 螢石怪蟲第8章 胖子張瘦猴陳第13章 惡鬥(上)第17章 困陽陣第46章 袁天罡第28章 磁場第24章 人胄第9章 徐福阿房第30章 泉口第32章 崑崙谷中谷(中)第7章 錢有三之死第8章 遺蹟第47章 協議第28章 樓蘭第2章 密室殺人事件第47章 協議第30章 苗疆蠱術第54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中)第3章 綠帽風雲第32章 二龍出水第42章 絹雲母第27章 當家的第3章 綠帽風雲第33章 世外高人第6章 道號廣成子第12章 梃擊案第9章 蟲殼第3章 綠帽風雲第51章 火焰棺樹第6章 初顯端倪第19章 開局第12章 墳丘第12章 墳丘第6章 初顯端倪第5章 魂乳第42章 絹雲母第26章 崑山紅泉第5章 張立軍第26章 崑山紅泉第37章 鱷魚第26章 草鬼神婆第21章 三審金大鐘第3章 撞客第6章 道號廣成子第7章 又有麻煩了第1章 乾屍第23章 厲鬼勾魂無常索命第39章 溼地奇蠕第46章 袁天罡第28章 樓蘭第29章 成仙第16章 跑了第40章 賴布衣第39章 溼地奇蠕第2章 密室殺人事件第16章 跑了第27章 出發第29章 黑巖電蟲第29章 黑巖電蟲第50章 拼命第20章 人皮怪影(下)
第14章 常洛之死第28章 樓蘭第17章 巫毒娃娃第29章 黑巖電蟲第45章 龍泉第3章 哈本第14章 汪有財第31章 崑崙谷中谷(上)第40章 賴布衣第35章 揹包第32章 崑崙谷中谷(中)第6章 令人髮指第6章 道號廣成子第45章 龍泉第44章 寶劍第23章 不老仙丹第3章 綠帽風雲第40章 螢石怪蟲第54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中)第13章 惡鬥(上)第38章 古人的心思第44章 火符陣第14章 山夔第28章 樓蘭第44章 寶劍第42章 鬥角八升第1章 山西第2章 炸開鍋了第26章 袁天罡第3章 鬼男孩第16章 包公村第18章 羚羊掛角第26章 袁天罡第51章 火焰棺樹第5章 張立軍第23章 千古邪陣萬煞爲首第25章 神宵派第24章 人胄第40章 螢石怪蟲第8章 胖子張瘦猴陳第13章 惡鬥(上)第17章 困陽陣第46章 袁天罡第28章 磁場第24章 人胄第9章 徐福阿房第30章 泉口第32章 崑崙谷中谷(中)第7章 錢有三之死第8章 遺蹟第47章 協議第28章 樓蘭第2章 密室殺人事件第47章 協議第30章 苗疆蠱術第54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中)第3章 綠帽風雲第32章 二龍出水第42章 絹雲母第27章 當家的第3章 綠帽風雲第33章 世外高人第6章 道號廣成子第12章 梃擊案第9章 蟲殼第3章 綠帽風雲第51章 火焰棺樹第6章 初顯端倪第19章 開局第12章 墳丘第12章 墳丘第6章 初顯端倪第5章 魂乳第42章 絹雲母第26章 崑山紅泉第5章 張立軍第26章 崑山紅泉第37章 鱷魚第26章 草鬼神婆第21章 三審金大鐘第3章 撞客第6章 道號廣成子第7章 又有麻煩了第1章 乾屍第23章 厲鬼勾魂無常索命第39章 溼地奇蠕第46章 袁天罡第28章 樓蘭第29章 成仙第16章 跑了第40章 賴布衣第39章 溼地奇蠕第2章 密室殺人事件第16章 跑了第27章 出發第29章 黑巖電蟲第29章 黑巖電蟲第50章 拼命第20章 人皮怪影(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阳市| 孝义市| 兴安县| 宁强县| 西宁市| 龙门县| 房产| 麟游县| 泗洪县| 华宁县| 大新县| 肥乡县| 垦利县| 囊谦县| 全椒县| 疏附县| 石狮市| 美姑县| 清涧县| 三都| 嵊州市| 枣阳市| 周宁县| 安康市| 延吉市| 阜阳市| 铅山县| 乐昌市| 碌曲县| 敦化市| 玉环县| 永嘉县| 休宁县| 蒲城县| 遵义县| 昭觉县| 崇义县| 门源| 秦皇岛市| 平遥县| 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