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氣球歷險
今天是1865年3月23日,現在是下午四點。廣博的太平洋上空,突然出現了一陣對話。
“我們是在上升嗎?”
“不是!看情況正相反!我們在下降!”
“賽勒斯先生,我想比這更糟!我們在下墜!”
“上帝呀!快把重物拋出去!”
“已經都扔掉了!”
“氣球往上升了嗎?”
“沒有!”
“我好像聽見了什麼聲音!是波浪聲!”
“下面就是大海!”
“海面離我們不到五百英尺!”
“把所有重物都扔掉!全部扔掉!接下來,我們只能聽天由命了!”
最後的這一句話,聲音劃破長空,一直在空氣中迴盪。
發生在春分時節的那場可怕的風暴,想必誰也沒有忘記。這場風暴從東北方向刮來,當時的氣壓計已經下降到了七百一十毫米。從3月18日開始,颶風不停地怒吼,整整持續了二十六天之久。可想而知,這場災難的影響和範圍之大,遍及美洲、歐洲和亞洲,颶風斜穿赤道,從北緯35°,直到南緯40°,波及面達到了一千八百海里。颶風所到之處,城市的建築被摧毀,森林的樹木被連根拔起,河流的堤岸被大水沖垮。好幾千人在這場災難性的風暴中喪生,他們之中有的在陸地上被壓死,有的在大海上被吞沒。暴風過後的情況,簡直慘不忍睹。比起1810年10月25日發生在哈瓦那和1825年7月26日發生在瓜德羅普島的那兩場風暴,這次的災難程度恐怕還要高。
這場災難在陸地和海洋上肆虐的同時,高空中也正在上演一場驚心動魄的歷險。一隻熱氣球正以每小時九十海里的速度在空中穿越,就像是一個被龍捲風捲起的皮球,一下被捲到了風頂,一下又被捲進了風柱中,在風中迴旋。與此同時,熱氣球還不斷地自轉,就像被氣流控制了一樣,不由自主。
熱氣球的懸籃裡隱約可以看見五名乘客,他們周圍都是夾雜著水汽的濃霧,根本看不清楚。懸籃在颶風中盪來盪去,已經接近了海面。
颶風中的這隻熱氣球,就像是這場風暴的一個玩具,任由擺弄。可是,它是從哪兒來的呢?看情況應該不是在風暴期間起飛的,畢竟這場風暴在18日那天就已經初露端倪,並持續了五天。從這點可以斷定,這隻熱氣球應該從很遙遠的地方而來,而且它每天要穿越兩百海里的路程。
但是,這幾位乘客根本無法估算他們的路程,因爲他們幾乎沒有任何參考依據。他們雖然身處風暴之中,卻並沒有感受到風暴的兇猛。這是怎麼回事呢?他們在不停地自轉、移動,但自身卻察覺不到這種變化。他們在雲層之上,目光根本無法穿越懸籃下面的濃霧,所以他們什麼都看不見,周圍都是濃濃的霧氣。他們的懸籃在雲層中,可是不透光的雲層,讓他們根本分辨不出白天和夜晚。他們置身高空,在茫茫的黑暗之中,看不到任何光線,聽不到任何人類的聲音,就連大海的咆哮聲,他們也根本聽不見。直到氣球急速下墜,他們才意識到危險,波濤洶涌的海面就在懸籃之下。
他們拋棄了幾乎所有的重物,包括武器、彈藥和糧食,這樣氣球纔回到了高空,大約達到了四千五百英尺的高度。這下,乘客們稍微鬆了口氣,他們才意識到,比起懸籃之下的大海,高空的危險不再那麼可怕。所以,他們才毫不猶豫,扔掉了所有重物,即使那些最有用的東西,也毫不保留,全部拋棄。這幾位乘客已經別無所求,只希望熱氣球的氣體還能維持他們的飛行。
漫長的黑夜終於過去了,要不是這幾位乘客足夠堅強,光是惶惶不安的心態就可以使他們喪命。天越來越亮,颶風也有減弱的趨勢。從3月24日這天開始,風暴平息的徵兆就顯露出來。天剛亮時,那些呈泡狀的雲就升到了高空中。幾個小時後,龍捲風的風筒逐漸擴大並最終折斷。颶風,轉變成了“疾風”,這就意味著,大氣層的移動速度減緩了一半。這種“疾風”被水手們稱做“三縮帆風”,但是這種風力對生活環境的影響已經很小了。
到了中午十一點左右,大氣變得清澈而潮溼,天空就像是被清洗過一樣。大氣現象過後往往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樣的變化不僅看得見,而且可以聞得到。颶風好像消失了一樣,這種消失不像是轉移到別處,而是自行消亡。據此判斷,龍捲風消失,能量轉化成了電層,就像印度洋上的颱風那樣。
不過,很顯然,氣球正在下降,速度緩慢但持續降落。而且,它還在慢慢漏氣,氣囊已經由開始的圓形變成了橢圓形。接近中午時,氣球距離海面只有兩千公尺左右。這要感謝氣球的容量,否則它根本不會在空中待這麼長的時間,更不可能達到很高的高度,還能水平移動。此時,這些乘客扔掉了最後那些他們覺得使氣球顯得沉重的東西,包括他們衣服口袋裡的小工具都扔掉了。還有一個人爬上了氣球和懸籃連接的圓框上,試圖讓懸籃固定。可是,即使這些乘客做任何努力也無濟於事了,氫氣不足,氣球很難維持在高空中了。
這下完了!
懸籃之下是廣袤無垠的海面,看不到一點兒陸地或島嶼的蹤跡,沒有任何可以著陸的地點。這幾位乘客居高臨下俯視著海面,目光所及可達四十海里。一望無際的太平洋海面上水波濤洶涌,還可以看出剛剛和颶風斗爭過的狀態,可惜,大海被颶風擊敗。在這些乘客眼裡,此時的大海就像一支馬隊,揮舞刀槍,而翻滾的白浪,就像一張巨大的白色網籠罩在大海之上。只是,沒有一片陸地,更沒有一條船出現。
懸籃裡的乘客們用盡全力,阻止氣球的下降,否則氣球很快會被巨浪吞沒。可見,現在的情況是多麼的緊急!他們盡了最大的努力,最終還是沒能阻止氣球的下降。不僅如此,氣球順著風向,從東北朝著西南方向,急速地移動。
此時此刻,處境極爲可怕。這些乘客們真是不幸,很顯然他們已經無法控制氣球,所有的嘗試都沒有效果,氣球的氣囊越來越癟,氫氣外泄得很厲害。下降的速度越來越快,午後一點左右,懸籃的高度距海面就不足六百英尺。
氫氣是從一個裂縫泄露的,看來已經沒有阻止的可能了。懸籃裡的乘客扔掉了所有的東西,這樣又讓他們在空中飄了幾個小時。可是,天黑之前要是還不見陸地的蹤影,乘客們連同懸籃和氣球都會葬身大海。這場災難恐怕是很難避免了。
這些乘客盡了最後的努力,做了他們可能做的一切事情。可見,他們都是具有鋼鐵般意志力的人,都是堅強的人,能夠直面死亡。他們沒有任何抱怨,只有最後的抗爭,他們決定繼續阻止氣球的墜落。他們乘坐的懸籃是用柳條編成的筐子,這種材料不會在水中漂浮,所以一旦他們乘坐的懸籃落入大海,是不可能在海面上漂浮的。
已經接近下午兩點鐘,懸籃距海面的距離又縮短了兩百英尺,現在只有四百英尺左右了。
此時,聽見一個渾厚的男子漢的說話聲,在這種情況下,這聲音聽起來非常雄壯,就連回應的聲音也是,顯示出了乘客們的堅毅和頑強。
“東西都扔掉了嗎?”
“還有一萬金法郎沒扔!”
接著,一個錢袋子被扔進
了大海。
“氣球升高了嗎?”
“升了一點,不過很快還是會下墜的。”
“還有什麼能扔掉的?”
“沒了!”
“懸籃!懸籃可以扔掉!”
“我們抓住網繩,把懸籃扔掉!”
懸籃的繩子被割斷,一下子墜入大海,這招果然起了作用,氣球減輕了負擔,又升高了兩千英尺。這五名乘客爬到了懸籃上面的圓框裡,手抓住網繩,身體縮在網眼裡,注視著下面。
氣球的靜態靈敏度想必大家都清楚,只要扔掉哪怕是最輕的物品,都可以引起垂直方向的移動。這種情況,懸籃的分量比較重,去掉之後,氣球的移動幅度很大,強度也很猛烈。可是,氣球在高空中只是短暫地停留,接著又開始新一輪的下墜。氫氣還在從裂縫往外泄露,乘客們已經做了最後的努力,但是,現在的情況,恐怕任何人類也無能爲力了。他們只有懇求上帝的眷顧了。
時間已經是下午四點,氣球離海面只有五百英尺。
突然,那條一直陪伴著他們的狗叫了起來。
“託普一定看見了什麼!”其中一個人說。
接著,又有人大聲喊道:
“快看!陸地!是陸地!”
從黎明時分到現在,風吹著氣球朝西南方向行進,大約穿越了幾百海里的路程。果然,在這個方向,出現了一片相當高的陸地。
希望就在眼前,可問題也隨之而來。這片陸地距離下風處三十海里的地方,在不偏離方向的前提下,也需要一個小時才能抵達。一個小時!對於現在的情況來說,算是十分漫長了,誰也不能保證氫氣不會在一個小時中泄露完。
不管怎樣,一片陸地已經的的確確出現在了乘客們眼前,無論情況多麼可怕,他們也要到那裡去。其實,乘客們並不知道那是一整片陸地,還是一個小島。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是哪裡,颶風讓他們已經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了。不管這片陸地是否有人類居住,不管他們是否好客,乘客們現在都必須到那裡去!
可是,氣球已經飛不起來了。它已經擦著海面,巨浪的翻卷,又加重了氣球的負擔。這時的氣球就像一隻翅膀受傷的海鳥,已經不能飛起。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氣球離那片陸地的距離還只有一海里。可是,這隻“受了傷”的氣球已經筋疲力盡,氣囊變得皺皺巴巴,出現了好幾個大褶子,只有上部還保留著一點兒氫氣。對於此刻的氣球來說,這五名乘客顯然太重了,他們緊緊抓住網繩。不過,很快巨浪拍打著他們,他們的半個身體已經浸到海水中了。此時的氣囊變成了一個乾癟的袋子,風灌進袋子裡,像推著一條順風的小船一樣前行。也許,這樣也可以靠岸吧。
岸已經近在咫尺,突然乘客們發出了可怕的叫聲。那隻氣球被海浪猛拍了一下,突然蹦一下,好像又減輕了重量似的,又回升到了一千五百英尺的高度。在空中,氣球遇到空氣渦流,這讓氣球平行移動。終於,兩分鐘後,氣球抵達了岸邊,落在了沙灘上,暫時逃離了海浪的衝擊。
乘客們互相幫忙,才擺脫了網繩。氣球這下減輕了不少重量,彷彿那隻受了傷的海鳥又恢復了短暫的活力,隨著風消失在了空中。
懸籃裡本來有五名乘客和一條狗,可岸上只有四名。顯然,有一位乘客被剛纔的海浪捲走了。估計也正是如此,氣球突然減輕了重量,纔會上升。
我們該稱呼這四名乘客爲遇難者,他們剛一上岸,就發現有一位同伴失蹤了,於是都叫喊了起來:
“我們得去救他!他也許正在往岸邊遊呢!我們快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