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家裡出事,李夢華在學校更加沉悶了,每天話很少,只是埋頭工作。媽媽大病了一場,直到最近纔好,大舅給李夢華寄了一次錢,還說要幫爸爸辦保外就醫。
“媽,你病了怎麼也不告訴我?”李夢華給媽媽打電話。
“我怕你擔心,現在好多了。”媽媽回答。
“媽,快過年了,我月底回國,已經和教授請好假了。”
“教授給假了?”
“嗯。”
“你不回來也行。”
“我早就想回去了,回去看看你,看看我爸爸。”
“那也好。”
“媽,你去探視爸爸了?”
“去了,一開始不讓探視,他在裡面挺好的。”
“我爸還參加勞動嗎?”
“他不勞動,年齡大了,他給獄友上文化課。”
“我爸情緒怎麼樣?”
“一開始不行,現在穩定多了,情緒穩定才讓探視,你爸不讓你看他。”
“爲什麼?”
“他怕影響你學習。”
“不影響。”
“回來能呆幾天?”
“一個星期。”
“好,媽給你做好吃的,小華,錢還夠用嗎?”
“夠用,我申請到獎學金,不用再給我寄錢了。”
“獎學金多嗎?”
“還行,錢夠用。”李夢華並未申請到獎學金,這麼說是爲了讓媽媽放心。
“小華。”
“還有什麼事?媽媽。”
“你年齡也不小了,虛歲都二十七了,有合適的趕緊找一個。”
“不著急。”
“怎麼不著急?畢業就二十八、九了。”
家有女孩兒的家長,在女兒感情問題上都很操心,中學時怕搞對象,上了大學才允許,大學畢業沒對象就開始嘮叨,二十八、九歲沒結婚更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生怕女兒成了大齡剩女,男孩兒家長則從容得多,這幾乎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反觀日本家長,女兒不結婚也著急,但不像中國父母那麼連逼帶嚇。日本女孩兒婚前很開放,婚後卻成了賢妻良母,日本男人婚前婚後都很開放。
李夢華在病理科的研究方向是腫瘤細胞的平行轉移。癌癥是世界性難題,難就難在到目前爲止還不清楚癌癥的發生機制,腫瘤細胞的散播並不是發展到晚期纔開始,而是在早期就從原發竈脫離並散播出去。實驗室裡,李夢華戴著乳膠手套,從培養箱中小心翼翼取出一組轉基因小鼠,這些小鼠重十八到二十克,都被植入乳腺瘤病毒,生成自發性乳腺癌。小鼠抓在手上軟綿綿的帶著體溫,李夢華拿到透射電子顯微鏡底下逐個觀察,突然在一隻小鼠的骨髓中發現少量DTC細胞,李夢華心中一陣驚喜,接著又在另一隻小鼠的肺組織中也發現了DTC細胞。李夢華輕吐了一口氣,這意味著轉移在原發竈發展成形態學上呈現侵襲性之前就已經發生了,九個多月的工作沒有白做。同樣是崛江教授的學生,有的學生出成果,有的學生就不行,這其實是素質上的差別,素質是一種綜合性的東西,很難靠後天培養,素質可能更多是天生的。
教授辦公室,崛江教授看完李夢華的實驗報告,滿意地說:
“李桑,實驗數據很好,很有說服力,基本實現了我原來的設想,我看能發篇八、九分的文章,後面這三張照片不夠清晰,需要重新照。”
分數指的是SCI影響因子,SCI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編輯出版的引文索引類刊物,能被SCI選錄的論文,代表一定的科研水準。SCI論文,八、九分就已經很高了。
“是,教授,我可以寫論文了嗎?”
“李桑,八、九分的文章,這些數據還不夠,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選擇性壓力對腫瘤細胞的影響。”
“教授,我明年就要畢業了,我怕完不成。”
“完不成不要緊,完不成交給別人。”
“那我儘量完成。”
“記住,畢業前完成,文章就是你的。”
其實,所有文章都是教授的,教授是通訊作者,學生是第一作者,從知識產權上說,研究成果屬於通訊作者。
“謝謝教授。”
“對了,下週在美國洛杉磯有個北美病理學大會,你想不想參加?”
“教授,註冊費是多少?”
“大概三十萬日元。”
“不包含住宿費吧?”
“不包含,來回機票我給你拿。”
“教授,註冊費太貴了,我恐怕去不了。”李夢華過去從來不考慮錢的問題。
“那就算了吧,等有在日本開的學會你再參加。”
“謝謝教授。”
“李桑,聽說你在外面打工?”
“是。”
“做什麼工作?”
“超市夜班收銀。”
“不影響研究工作吧?”
“不影響,我上的是夜班。”
“哦,我上大學時也打過工,就是感覺覺不夠睡。”
“是嗎。”
“這樣吧,李桑,從下個月開始你來做研究助手,一個月能有五萬日元收入。”
“謝謝教授。”
大學裡的研究助手其實是一種獎勵,名額很少,通常只給高年級學生,除了研究助手,還有一種教學助手,是協助教授給本科生教學的,教學助手工資少一些,一個月兩萬日元。
李夢華和教授說話,總是這樣不卑不亢,她既不會撒嬌,也不會發嗲獻媚,有一些女人天生就擅長這些。其實,崛江教授壓力也很大,教學、科研、學科發展等等都由他一個人負責,沒有基金什麼也做不了,基金申請下來還要結題,還要出成果,好不容易培養出一個成手,畢業就走了。所以,別看崛江教授沒事兒總寫毛筆字,他是在爲自己減壓。
從教授室出來,李夢華回到研究室,打開筆記本電腦開始上網查找文獻。選擇性壓力對腫瘤細胞的影響,教授要把研究再深入一步,怎麼深入他卻不告訴你。博士也好、碩士也好,得有一定的獨立研究能力,否則離開老師這根柺棍,什麼也幹不了,這方面崛江教授做得很好。
臨近中午,南子從外面小跑著進來。
“大家注意,明天上午十點全校進行防震演習,請大家做好準備!”
“怎麼又演習了?”
“這是學校的決定。李桑,祝賀你,雙喜臨門啊!”
“李桑有什麼喜事?”
“教授說李桑下個月開始做研究助手,好像還要去美國開學會吧?”
“我不去開學會了。”
“爲什麼?”
“註冊費太貴,我拿不起。”
“哦,那太可惜了。”
“我能拿得起註冊費,我要去開學會。”尤素福說。
“你就算了吧,你到美國就不會回來了。”另一個學生說。
“回來,怎麼不回來?美國有什麼好的?美國趕不上日本。”
“你不是說畢業後要去美國嗎?”
“還是日本好,我不想去美國了。”
“美國不如日本好打工吧?”
“你這個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