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0章 天下

“通州失守了!”

這似雷鳴般的消息於寧壽宮內(nèi)響起的時候,很意外地,慈禧太后聽說通州失守,並無驚惶或感到意外的神色,或者說,她早就做好了心理準(zhǔn)備了,只沉著地問:

“怎麼失守的?”

“是奴才失策,奴才實在是死罪!”

榮祿一邊說,一邊叩頭謝著罪,可他心裡卻暗自叫著苦,到頭來,他還是讓自家的爺們給坑了,原本的指著自家人能守著通州,可未曾想通州那邊的旗兵昨個聽說逆軍打來的消息後,就自己個棄城逃跑了,說一千道一萬又有何用,趕緊謝罪纔是正理。

“你別提什麼死罪不死罪的了,”

慈禧太后打斷了榮祿的話說道:

“你纔到京城才幾天,這不遠(yuǎn)千里的率著三千旗兵、八千甘軍進(jìn)京勤王,單就是這份忠心,我看旁人都差遠(yuǎn)了!”

可不是嘛,打從唐逆造反,這天下真心勤王的可就屈指可數(shù)了,到最後還是旗人最可靠,榮祿一接著旨意便率領(lǐng)三千旗兵和新募的八千甘軍不遠(yuǎn)千里趕到了京城。就憑著這份忠心,榮祿一進(jìn)京,就被任爲(wèi)“幫辦軍務(wù)大臣”,這成立督辦軍務(wù)處不單單是派恭親王督辦軍務(wù),以統(tǒng)各路統(tǒng)兵大員,爲(wèi)的卻是將來練旗人的新軍。

而這忠心耿耿的榮祿自然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了,非但是合適的人選,而且還是統(tǒng)領(lǐng)各路大軍的人選,慈禧對其可謂是信任有加,這會自然也不例外。

聽太后這麼一說。榮祿便知道太后的火雖然生大了,可自己的腦袋算是保住了,於是連忙囁嚅著說:

“太后,奴才唯萬死報效太后、報效朝廷……”

“榮祿,別提什麼萬死不萬死的了。若是守不住京師,咱們旗人都是死無葬身之地!”

慈禧太后無奈的長嘆一聲,瞧著奕劻說道:

“我問你,纔不過幾天的工夫,通州怎麼就失守了呢?咱們沒有能奈擋住他唐浩然的亂軍?”

這樣兜過來一問,正好接上榮祿原來要說的話:

“回老佛爺。這朝鮮逆軍雖兵強馬壯,可京城卻也有堅城作守。老佛爺萬安,只要京營上下萬衆(zhòng)一心,京城一定不要緊!”

雖然榮祿說的不是喪氣話,可聽在慈禧太后耳中。那臉上的憂色反而更濃了,這京營能靠得住嗎?

“好吧,你說不要緊,就不要緊!反正,逆兵要一進(jìn)京,你頭一個擱在城樓上去擋逆兵的大炮!”

說著慈禧太后揮揮手說:

“你先下去等著。”

而接下來召見的是慶郡王,這些天,慈禧依如過去垂簾時一般。主持著朝政,至於皇上,再一次成了擺設(shè)。甚至就像現(xiàn)在,皇上也只是在一旁站著,連個說話的功夫都沒有。

相比於見榮祿,這一次見奕劻,慈禧太后可沒有先前那麼沉著了,不等奕劻磕頭。便拍著御案厲聲問道:

“你知不知道,什麼叫欺君之罪?”

奕劻頓時大驚。急忙碰頭答道:

“奴才吃了豹子膽,也不敢欺騙老佛爺!”

“你不敢!你平素不是自以爲(wèi)能辦差事嗎?這次恭王復(fù)出後。哀家仍然讓你主持著總理衙門,我問你,這總理衙門是辦外交的,現(xiàn)在各國是個什麼態(tài)度?你可又有了什麼法子?”

聽得這話,奕劻恍如當(dāng)頭一個焦雷打下來,震得他眼前金星亂迸,頭上嗡嗡作響,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了!

“這幾日,你是不是否尋思著將來若是這京城真?zhèn)€守不住了,你就逃到東交民巷去!”

“奴、奴才……”

這會奕劻甚至被嚇的都說不出話來,太后,太后怎麼知道自己的想法?他還真這麼想過,甚至早已經(jīng)悄悄派人於天津的租界裡頭置辦了一處宅子,縱是他唐浩然也不見得敢招惹洋人吧!

“哼哼?”

瞧著奕劻,慈禧冷笑著說道:

“你也不想想,就是跑到了東交民巷,你就安全了?你是旗人,若是他唐浩然奪了天下,又豈能放得過你?”

“奴才決不敢欺騙老佛爺!”

奕劻連忙叩頭答道:

“那些個洋人口口聲聲的說著局外中立,奴才、奴才也是沒辦法啊!”

“洋人說局外中立,你就不能去找他們繼續(xù)談嗎?讓你辦著總理衙門的差事,你不去和洋人打交道,光是在這探消息,你告訴我,你探了什麼消息?”

慈禧太后忍不住激動了:

“恭王出來的時候,你在哀家面前哭著要留總理衙門的差事,你也不是個不知輕重的人,哀家也就留下了你,可你瞧瞧,你現(xiàn)在這樣子,上負(fù)國恩,也教人寒心。這多少天以來,你辦了什麼差事?這地方上靠不上,洋人也靠不得,你不去想辦法,可不是誰都靠不得,你們這些人,可有一個讓哀家省心的。”

狠狠的罵了一番之後,慈禧瞧著不住叩頭的奕劻繼續(xù)問道。

“罷了,罷了,我看這總理衙門的差事,你就別辦了,讓你領(lǐng)這個差,我瞧著也是不中用,還是先讓老六兼著吧,現(xiàn)如今,這大清國,也就是六爺還能辦些事情,好了,你下去吧。”

奕劻少不得還要跪安。等一退出來,發(fā)覺李蓮英在走廊上,料知自己被罵得狗血噴頭的倒黴樣子,都落在這個太監(jiān)眼中了。不由得臉上發(fā)燒,訕訕地說道。

“迅雷不及掩耳。”

“王爺,”

李蓮英不接他的話,管自己說道:

“請趕快回府吧!今個太后心情不太好!等過幾天再說吧。”

接著他又把話聲微微一壓,對奕劻輕聲說道。

“恭王爺在東交民巷那……”

李蓮英的話讓奕劻心下一驚!難怪太后會這般生氣,弄了半天,是恭王直接把手插到了自己這裡來了!這樣一想。心知太后惱的是什麼的奕劻,連話都顧不得多說,急急離宮回府,而在回府的路上,奕劻忍不住想著。現(xiàn)在這時候恭王去找那些洋人,難不成還能遊說洋人出兵?

遊說洋人出兵?

如果可以話,奕訢肯定會這麼辦,可從咸豐年間出任議政王主持朝政二十四年的他又豈不瞭解洋人,那“鬼子六”的名聲也不是白落下的,那些洋人之所以選擇“局外中立”。那是因爲(wèi)對他們來說,這是最有利的選擇,這樣自然也就別指往他們插手了,更何況,這些洋人對朝鮮的印象甚至好過大清。

“王爺。現(xiàn)在對清國而言,最有利的選擇就是議和!”

美國公使西貝的話讓奕訢的眉頭一皺,這幾日他先後拜見過英國、德國公使,再加上西貝公使無不是表示希望他們議和,在他們看來,大清國已經(jīng)完全沒有戰(zhàn)鬥下去的資本了。

在拜見的衆(zhòng)多公使中,只有俄國公使表示了對大清國的支持,而俄國公使亦隱隱透露出其對於在黑龍江吉林修建鐵路的興趣。只不過他們同樣也表示,現(xiàn)在俄國無力幫助朝廷——對日本的佔領(lǐng)正值關(guān)鍵之時,俄國自然不會冒著有損侵日大局的風(fēng)險派兵進(jìn)攻東北。不過雖是如此卻答應(yīng)在外交支持朝廷,當(dāng)然朝廷也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同意俄國於黑龍江、吉林修建一條西伯利亞鐵路支線。

同俄國人打過幾十年交道的奕訢自然不會像三十二年前一樣,被什麼力都未出的俄國人忽悠割了大片的土地,現(xiàn)在一直以來對唐浩然滿懷敵意的美國公使則成爲(wèi)了其最後的選擇。

“王爺,現(xiàn)在李大人的精銳部隊被困於榆關(guān)以及天津,儘管北洋艦隊已經(jīng)開往劉公島。開始執(zhí)行海上的封鎖,但是王爺。這並不無法改變朝鮮軍即將攻入京城的現(xiàn)實!王爺,如果朝鮮軍攻克京城的話。貴國的太后與皇上將避往何處?”

西貝的反問讓奕訢的心底倒抽了一口冷氣,這不正是他擔(dān)心的地方嗎?一但逃出京城,沒有了京營作保,無論太后、皇上逃到什麼地方,都不過是漢臣手中“挾天子令諸侯”的質(zhì)物罷了。若非明白這個道理,恐怕太后、皇上恐怕早都西狩或者南狩了……

面對陷入沉思中的奕訢,西貝的心中卻沒有絲毫的同情,從一開始,朝鮮統(tǒng)監(jiān)府就爭取到了英國以至於德國的支持,相比清廷在英德甚至美國的眼中,唐浩然無疑更容易打交道,不僅如此,在歐美諸如《紐約時報》《泰晤士報》等大報,隨處可以看到朝鮮統(tǒng)監(jiān)府提供給外國報社的新聞,他們運用輿論公關(guān)讓許多歐美的媒體,包括那些原本同情中方的媒體倒向了統(tǒng)監(jiān)府,甚至這正是美國保持中立的原因——在許多美國民衆(zhòng)看來,統(tǒng)監(jiān)府是在“反抗暴政”,他們的起義是爲(wèi)了保護(hù)民衆(zhòng)的“言論自由”,甚至相比於歐洲,其在美國獲得了更爲(wèi)廣泛的支持,在這種情況下,縱是因朝鮮問題對唐浩然極爲(wèi)牴觸,西貝亦不得不與公使團(tuán)持同一立場,支持雙方議和,以結(jié)束這場“衝突”。

“而且,這是公使團(tuán)的態(tài)度,如果王爺所代表的朝廷同意議和的話,可交由北洋大臣李大人負(fù)責(zé)此事!”

在奕訢的猶豫中,西貝又一次拋出了一個公使團(tuán)剛剛達(dá)成的共識。

“公使先生!”

心知已經(jīng)無力改變公使團(tuán)決定的奕訢咬一咬牙,看著西貝反問道:

“如果朝廷同意議和,那麼各國是否保證唐浩然就會撤兵回朝鮮?”

耀眼的閃電映亮了天地,驚雷於烏雲(yún)中滾動著,這電閃雷鳴似乎就像是這大清國的喪鐘似的,在這四九城的上空迴響,而當(dāng)那電閃將紫禁城映亮的時候,在寧壽宮的殿內(nèi),這會氣氛卻壓抑到了極點,那空氣甚至緊崩到隨時都能燃燒一般。

奕訢跪伏於地上,他的臉上滿是淚痕,此時他跪的並不是太后,也不是小皇上。而是這大清國,而是大清國的列祖列宗,而相比於的奕訢的滿面老淚,面色煞白的慈禧則於上位,雙目死死的盯著殿外。盯著殿外的雨。

“這……就是咱大清國的忠臣啊!”

一聲長嘆中,慈禧的目中迸發(fā)出似要殺人的怒火,難怪他會這般惱怒,曾被朝廷寄以厚望,用於牽制李鴻章的張之洞,現(xiàn)如今也完全翻過臉來。他和四川總督、雲(yún)貴總督一道發(fā)來了電報,請旨朝廷除奸佞以安天下,更說什麼當(dāng)今天下紛亂,以至俄人窺視東北三省,爲(wèi)國家計。東北當(dāng)建立行省,進(jìn)而直截了當(dāng)?shù)谋Ee唐浩然爲(wèi)東北三省總督。

好一羣肝膽忠臣啊!

這就是他們對大清國的忠啊!他李鴻章守著精兵不派,他張之洞一衆(zhòng)人等,更是爲(wèi)了一已私利,甘心授權(quán)於逆亂,這大清國竟然被這一羣亂臣賊子把持著地方,如何能不讓慈禧惱怒,可縱是惱怒非常。她卻也只能在這宮殿中發(fā)出這麼一聲感嘆罷了。

“李鴻章那邊給了話了!”

強壓下心頭之怒,慈禧看著跪伏於地的奕訢,用盡可能平靜的語氣說道。

“張之洞這些人也是爲(wèi)了國事。既然現(xiàn)在咱們兵不及人,那就議和吧,當(dāng)年能同洋人議和,今個就能同他唐浩然議和!”

在道出這句話時,那話聲雖是平靜,可那字卻是幾乎是一字一字的迸出來的。到最後慈禧盯著奕訢直說道。

“這祖宗的交待現(xiàn)如今看來,是錯不了的。六爺,當(dāng)年咱們錯不是錯在用了他們。而是用過了,沒有丟掉他們,當(dāng)年聖祖爺那會……好了,再說這也都沒用了,反倒是徒惹人笑話,不過這樣也好,到也能讓天下人瞧瞧,瞧瞧咱大清國的忠臣們,都是什麼模樣!”

這話看似是在爲(wèi)自己打氣,可無論怎麼聽,都像是氣話,但慈禧的話還是說進(jìn)了奕訢的心裡,可不是嘛,當(dāng)年用漢臣平定發(fā)亂沒有錯,就像當(dāng)年世祖皇帝用吳三桂他們得了中原,聖祖爺用綠營平了吳三桂一般。現(xiàn)在朝廷錯就錯用過了漢臣,卻沒有把他們連根拔起,反倒一味的恩撫,若是如聖祖爺一般再建新兵,借新兵之手剿平曾李等人,又豈有今日?

“六爺,這往後啊,恐怕日子會一天比一天難過了!”

起了身,慈禧倒是不再顧著那簾子了,而是走出了簾子,瞧也未瞧跪於地的奕訢,徑直走到了殿門邊,那雨被風(fēng)吹著時而落在她的身上,旁邊站著的李蓮英這會卻只是垂著頭,連大氣也不敢出,這時候太后就是淋雨,那也得讓她淋著,若是太后不痛快,大傢伙都別想痛快了!

現(xiàn)在慈禧倒是看清楚了這世道,認(rèn)清了疆吏的嘴臉之後,自然想到了將來。

“可無論如何,咱們這大清國總算暫時保住了!”

太后的話只讓奕訢渾身一顫,難道太后當(dāng)真要接受張之洞他們的脅迫,把祖宗之地交給唐浩然那個逆賊?

“太后,那祖宗之地,焉能交給外人,實在不行,咱,咱們就回去,回……”

不待奕訢把話說完,慈禧卻把眼一瞪,盯著奕訢惱道。

“六爺,您精明一世,怎麼這個時候反倒犯起了糊塗啊,就是咱們現(xiàn)在願意出關(guān),他唐浩然又豈會容咱們出關(guān)?其它人又豈會容咱們回滿洲?”

斥問之後,臉色緊繃的慈禧繼續(xù)說道。

“這天下啊,若是當(dāng)真讓這些個漢人奪了去,可真就沒咱們滿人的存身之地了,六爺,所以的,往後非但我們娘倆的命系在您身上,就是百多萬旗人的身家性命,也系在您身上!”

話到了這,慈禧才走過去親自將奕訢拉起來,而後看著他說道。

“今天這時局,怪不得那些人不忠,要怪,只怪咱們旗人不爭氣吧,可往後啊,再不爭氣不行了,六爺,若是咱旗人再不爭氣,只怕這天下之大,非但沒有咱們的容身之地,怕到最後咱們旗人只會死無葬身之地啊!”

“太后!”

雙目通紅的奕訢又豈不知這個道理,他的腰身鞠著,那臉上卻盡是苦色,現(xiàn)在還來得急嗎?

“就像先前說的,既然地方上的那些人野心勃勃的,那多出一個唐浩然來,倒也不見得是個壞事,有了他在滿洲盯著,他李鴻章就不敢輕舉妄動,還有張之洞他們,也都互相盯著彼此,六爺,您讀的書多,比我這個婦道人家懂得多,這局面怎麼用,到時候您可得操好心,這兵是一定得練的,練不成兵,咱旗人……”

“太后,練兵,就要銀子,可現(xiàn)如今,這銀子,都卡在地方上,若是地方上不再解餉,這新軍如何練?”

這幾日榮祿可是一個盡的問他要銀子,心知將來日子更難的奕訢一想到銀子便是一陣頭大,可若是沒有銀子,這八旗新軍又怎麼練?練不成新軍,這大清國的天下怎麼保?

“哼哼,六爺,您別愁銀子,管他李鴻章也好,張之洞也罷,他們都要維持朝廷的體面,這銀子,你儘量問他們?nèi)ヒ疫€就不信了,他們就敢斷這個餉,”

冷哼一聲,慈禧朝著殿外瞧了一眼,那蒼白的臉上怒容反倒消失了。

“六爺,這大清國的天下,可不能斷在你我的手裡,咱得保住這天下!”

(弱弱的求一下定閱和月票,無論您看的是不是正版!帝國的朝陽讀者交流羣:150536833歡迎你的加入)()

第63章 賭徒第120章 紛亂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108章 北洋之憂第187章 相商第35章 臺北第260章 再次啓航第270章 外交第112章 公士第152章 軍艦之爭第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48章 毛遂自薦第168章 筆刀第129章 剪羊毛(上)第15章 毒策第52章 基礎(chǔ)第60章 棋手與棋子第3章 募勇第346章 變革第229章 生死線第39章 求援第317章 自作聰明第274章 出擊第50章 搭架子第142章 日月昭昭第308章 彼得堡陰雲(yún)第32章 前途第52章 基礎(chǔ)第33章 風(fēng)雲(yún)微動第177章 許可第81章 根基(上)第6章 將欲行第36章 常熟第36章 翅膀第245章 多佛爾的夜戰(zhàn)第257章 等待第21章 朝使第166章 潛伏者第37章 太后的決定第156章 公私難分第121章 遠(yuǎn)慮近憂第66章 佈局第87章 聽天由命第79章 小玩意第91章 東亞風(fēng)雲(yún) 上 今天加更!第183章 遼陽戰(zhàn)役(二)第30章 認(rèn)親第222章 試一下第146章 抵達(dá)第143章 行軍第27章 “難民”第18章 謠言第112章 公士第224章 火焰第51章 統(tǒng)籌第260章 再次啓航第51章 “行家”第40章 送禮第250章 新大陸第5章 跨越時代的教範(fàn)第47章 流亡者第31章 煙商第112章 公士第308章 彼得堡陰雲(yún)第350章 東瀛的春天第61章 財富第67章 府中出納第3章 募勇第58章 到海上去第80章 牧場第230章 交給上帝第19章 局終第64章 太平洋第53章 北洋衙門第57章 華之萬東第319章 風(fēng)雲(yún)變幻(下)第193章 斷絕第287章 決戰(zhàn)(二)第126章 東洋的希望第251章 走向戰(zhàn)爭的道路第241章 兵臨城下第15章 反應(yīng)第51章 “行家”第120章 紛亂第8章 私心第147章 壞消息第129章 剪羊毛(上)第191章 犧牲第40章 笑一場第16章 總督府第5章 泰西風(fēng)雲(yún)言語間第110章 逃兵第138章 干涉第198章 不同之處第147章 袁大人的野望第31章 破滅第103章 利益至上第230章 交給上帝第269章 南大西洋的雪第304章 天津雨
第63章 賭徒第120章 紛亂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108章 北洋之憂第187章 相商第35章 臺北第260章 再次啓航第270章 外交第112章 公士第152章 軍艦之爭第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48章 毛遂自薦第168章 筆刀第129章 剪羊毛(上)第15章 毒策第52章 基礎(chǔ)第60章 棋手與棋子第3章 募勇第346章 變革第229章 生死線第39章 求援第317章 自作聰明第274章 出擊第50章 搭架子第142章 日月昭昭第308章 彼得堡陰雲(yún)第32章 前途第52章 基礎(chǔ)第33章 風(fēng)雲(yún)微動第177章 許可第81章 根基(上)第6章 將欲行第36章 常熟第36章 翅膀第245章 多佛爾的夜戰(zhàn)第257章 等待第21章 朝使第166章 潛伏者第37章 太后的決定第156章 公私難分第121章 遠(yuǎn)慮近憂第66章 佈局第87章 聽天由命第79章 小玩意第91章 東亞風(fēng)雲(yún) 上 今天加更!第183章 遼陽戰(zhàn)役(二)第30章 認(rèn)親第222章 試一下第146章 抵達(dá)第143章 行軍第27章 “難民”第18章 謠言第112章 公士第224章 火焰第51章 統(tǒng)籌第260章 再次啓航第51章 “行家”第40章 送禮第250章 新大陸第5章 跨越時代的教範(fàn)第47章 流亡者第31章 煙商第112章 公士第308章 彼得堡陰雲(yún)第350章 東瀛的春天第61章 財富第67章 府中出納第3章 募勇第58章 到海上去第80章 牧場第230章 交給上帝第19章 局終第64章 太平洋第53章 北洋衙門第57章 華之萬東第319章 風(fēng)雲(yún)變幻(下)第193章 斷絕第287章 決戰(zhàn)(二)第126章 東洋的希望第251章 走向戰(zhàn)爭的道路第241章 兵臨城下第15章 反應(yīng)第51章 “行家”第120章 紛亂第8章 私心第147章 壞消息第129章 剪羊毛(上)第191章 犧牲第40章 笑一場第16章 總督府第5章 泰西風(fēng)雲(yún)言語間第110章 逃兵第138章 干涉第198章 不同之處第147章 袁大人的野望第31章 破滅第103章 利益至上第230章 交給上帝第269章 南大西洋的雪第304章 天津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孜县| 格尔木市| 改则县| 鲁山县| 佛冈县| 临海市| 新巴尔虎右旗| 延寿县| 会东县| 三原县| 方城县| 南昌县| 神木县| 鄂托克前旗| 庆安县| 松溪县| 黄梅县| 合阳县| 安龙县| 丹寨县| 辽阳县| 合作市| 大埔区| 舟曲县| 宝山区| 观塘区| 朝阳区| 聊城市| 涞水县| 区。| 清丰县| 牙克石市| 万年县| 宁南县| 兴隆县| 安陆市| 增城市| 兴化市| 略阳县| 湖北省| 龙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