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章 送禮

光緒十六年的湖北,無疑在某種程度上吸引著全中國的眼睛,漢陽的龜山以及大冶的鐵礦、馬鞍山的煤礦三處工地上在熱火朝天地忙活著,龜山山下的月湖被填爲平地,數千民夫挑著挑子將山下的地基築高,這些工程便是湖北洋務的核心——漢陽鐵廠,同時展開的不僅僅只有這三處,在武昌還辦有官織局、官絲局,甚至就連同漢口還掛牌成立了一家“湖廣輪船局”,白花花的銀子每天水一樣地從庫房裡流出來,可這銀子卻是沒有告罄的時候——每月禁菸局都會解三十萬煙款於藩庫,至於去年和今年海軍衙門的撥下的專款,甚至連分文都未動。

湖北在張之洞的主持下大興土木的創辦著洋務的事,自然也落到外國人的眼中,一時間上海洋文華文報紙無不是紛紛報道,皆稱其爲“大清洋務之領袖”,便是北洋的李鴻章也不得把這“洋務第一人”的名聲給讓出來,雖說其中生出諸如百姓毆打西洋礦師的亂子,可於湖廣總督張之洞而言,這亂子卻是不值一提——湖北有洋務,正如他設想的一般順利進程,眼瞧著幾件大事順利推行,整個人自然的也就神輕氣爽起來。

若是擱以往,今日府中閒著無事,沒準張之洞會乘海關關輪往漢陽,督促龜山築基,但今天他卻留了下來,全是因爲今天前來求見的那個客人,準確的來說是那個客人代表的人。

“仲子,子然遣這宋傑啓不遠千里從朝鮮來武昌,怕不僅僅只是爲了送些土儀來吧!”

瞧著禮單上羅列的十斤高麗蔘、十刀高麗紙,張之洞倒是頗爲受用。身居湖廣總督之位,給他送禮的人自然不少,可衆所周知其不好銀白之物,重禮反倒會令其以其有所求進而心生反感,而唐浩然的這份禮卻恰到好處,這高麗蔘是晚輩送於長輩補身之用,至於高麗紙也不過文人相交的薄禮。張之洞自然也不會拒絕。

可唐浩然千里迢迢的派人,而且還是其心腹來送這份“薄禮”倒不能令其心生他想了,更何況,現在唐浩然身於朝鮮統監一職。雖遊走北洋門外。卻又呈入北洋之勢,又豈能不心生顧忌。

“香濤兄,子然的這個禮不好收啊!”

桑治平笑了笑,接過那份禮章說道。

“不如香濤就看看他宋傑啓除了送禮,還帶了什麼話!”

點點頭,張之洞笑說道。

“既然是子然派來的人,自然是要見上一見。來人,請宋大人進來。”

又轉臉對桑治平說道:

“仲子,你是迴避,還是?”

“香濤兄,宋傑啓是子然心腹。其又焉不知你我之關係?我便留下吧,說來。我也想了解一下,子然近來於朝鮮的情形。”

對唐浩然桑治平有一種極爲特殊的情感,這種情感是發自內心的欣賞。當然還有一絲愧疚,當初若是能進言挽留,其又豈會去國三千里,雖說於朝鮮廢王立君,好不威風,可這威風背後的危機其又豈不知,若是當日留於湖北又豈會如此這般行以險事?

若是在去年於湖北任著補官的時候得湖廣總督親見,宋玉新不定會激動的沒了人形,可現在他整個人卻顯得很是平靜,待被府中的隨員引著進了簽押堂,那人先進去稟道:

“香帥,朝鮮統監府記名書吏宋玉新等候接見。”

“叫他進來吧!”

一進屋,宋玉新正欲行大禮的時候,張之洞便笑說道:

“免了吧。”

說著指了指對左側的椅子說道。

“子然於老夫不是外人,用不著這大禮,坐吧!”

被免了大禮的宋玉新倒是沒有感激狀,而是恭敬的行禮說道:

“職下久仰大人威名,多年來渴望拜謁。今日能蒙大人撥冗賞臉,實榮幸之至!”

“哎,你就是宋傑啓,我也久聞你的大名了,當初你也是湖北補官出去的,子然離開湖北時,身邊也就只有你這麼一個人,能與其不離不棄,這東幕之間的情分也屬難得。坐吧,坐下好說話。”

趁著宋玉新落座的時候,張之洞將他認真看了一眼。只見盛宣懷四十多歲年紀,不僅身材矮小單薄,而且頭臉也小,眼睛細細的,下巴尖尖的,渾身上下,看這模樣,真的不像個大人君子,但轉念一想:當初子然受冷遇離任湖北調往京城,其能棄湖北的差事,隨其到京城,單就是這份忠心,倒也是難得,而且其能得唐浩然信任,除去忠心之外,必定也有些真本事,自己不正是衝著這點決定見他的嗎?

想到這裡,張之洞換上笑臉對宋玉新說道:

“子然過去可是大大地稱讚你,請老夫放你屬理一縣,當時老夫也許下了,若非你一意要隨子然往京城,現在沒準咱們早就見過面了。對傑啓這樣事友以信之人,我張某人,別人可以不見,豈能不見你?”

雖是故做冷靜,可被張之洞這般一誇,宋玉新還是頗有點受寵若驚地說。

“香帥言重了,當初職下也是覺得自己的學問不夠屬理一方的,蒙唐大人錯愛,實是讓職下愧疚的緊。”

見宋玉新這般說,桑治平便在一旁插話說道,

“子然受教於外洋,不習國朝禮儀,於京城多得傑啓之助,又豈是錯愛?傑啓,你這般謙虛,豈不是說子然他無識人之明?以後切莫如此啊!”

“仲子先生教訓的極是,職下切記。”

被桑治平這般訓斥的宋玉新倒是未見一絲惱意,整個人反倒輕鬆起來,至少就桑治平來說,對唐浩然的欣賞依是如故,若是能得其相助,這件事,想來也就容易辦了!

看一眼作出受教模樣的宋玉新,張之洞又繼續問道。

“傑啓,你從朝鮮千里迢迢趕到武昌來見我,恐怕不僅僅只是送些土儀,究竟有什麼大事?”

若只是送些土儀,又何須遣心腹來此?雖說與唐浩然不過只是相交數月,可深知其性格的張之洞,自然知道這土儀怕不是那麼好拿的。

“職下來武昌,一來是唐大人當日蒙大人照料,這將近八月十五自當備儀以謝當年,這二嘛,唐大人另有要事相求。因爲此事事關重要,所以需職下當面要向大人稟報,或許於大人有點作用?”

撫著鬍鬚,張之洞看著宋玉新說道,

“哦?不知子然所求何?”

說話的時候,張之洞朝著桑治平看了一眼,兩人互點下頭,均把視線投向了宋玉新。

“大人,唐大人於朝鮮聽聞朝廷欲修往關外之鐵路,解海軍衙門路款於關外鐵路,不知此事是否當真?”

是否當真!

雖看似只是一問,卻讓張之洞的臉色微微一變,不是真的,還能是假的?若非海軍衙門的今年的款子三個月前就已經撥了下來,不定就連今年的這兩百萬兩也給李合肥他們截留了。

瞧見張之洞微變得的臉色隱約帶著怒意,宋玉新心下暗自一笑,李鴻章與張之洞兩人互相輕視,互相爲敵,這種地方大員的平衡正是朝廷所需要的,甚至就連同解蘆漢鐵路路款亦不過只是朝廷的平衡之策,儘管兩人皆知朝廷的心思,可最終怨氣卻完全落於兩人之身。

宋玉新的話卻讓桑治平的眉頭微皺,心下不禁暗自想到,子然這是想幹什麼?千里迢迢的派心腹於湖北,難道就是爲了挑唆香濤與合肥之間的不滿?望著宋玉新,桑治平那眉頭緊鎖著,一時卻是不知唐浩然的用意。

“如今已行文天下,又豈有假?”

張之洞望著宋玉新,脣角一揚,難道他唐子然在朝鮮就不知朝中之事了?

“其中職下這次來武昌,卻還是因爲朝鮮之事!”

得到回答之後,宋玉新開始滔滔不絕地說下去了:

“職下於朝鮮,方纔知今日之朝鮮,遠非我等想象那般簡單,雖說唐大人斷然廢背華之舊王,另立新王,看似穩定朝鮮之局勢,可朝鮮之威脅卻在海外,其中又有俄日爲最,日本者國小兵弱,近年內不足爲懼,而最患者卻爲俄羅斯……”

侃侃而談起來的宋玉新在那裡說道著俄羅斯的威脅,似乎“東顧之憂”早已爲舉國之共識,張之洞亦是不時的點著頭,雖說李鴻章用關外鐵路奪去了蘆路之優,可卻也不得不承信俄羅斯確實爲中國之患,對唐浩然於朝鮮面臨的威脅自然亦不會有任何懷疑。

“……所以,無論是鞏固藩蘺於不失,連通宗藩,亦或是加強防禦,以備東患,修築鐵路無疑是朝鮮諸政之中重中之重,所以,唐大人有意上折朝廷,請修關外鐵路支線連通朝鮮……”

於朝鮮修關外鐵路支線……宋玉新的話音未落,張之洞的眉頭便微微一跳,立即意識到這是唐浩然遞來的枕頭——若是朝鮮統監府能分得路款,那李合肥又豈會安穩修以關外鐵路?可唐子然又豈會平白送自己這麼個人情?且又派人千里迢迢的來到武昌?

半瞇著眼睛望著宋玉新,張之洞繼續問道:

“想來子然派你來所爲亦非全爲此事吧?”

(九點以後,還有一更,希望大家能夠繼續支持無語,拜謝!帝國的朝陽讀者交流羣:150536833歡迎大家加入!)(。())

第186章 遼陽戰役(五)第70章 辯論第84章 鋼鐵時代第155章 方案第164章 陰雲瀰漫第208章 氣數第33章 長衫第317章 自作聰明第125章 面對現實第119章 日人之心第58章 破勢第210章 好天氣第126章 東洋的希望第2章 心思第307章 臣民與國民(下)第58章 破勢第264章 援助第255章 心思浮動第246章 一路向西第196章 手腕第99章 選擇第144章 軍馬第22章 士兵的野心第182章 遼陽戰役(一)第337章 面對未來的選擇第213章 末日(中)第91章 東亞風雲 上 今天加更!第32章 翁府話(下)第21章 授田第320章 去北國第216章 交易(中)第219章 未來第49章 湖廣之別第245章 多佛爾的夜戰第138章 內憂之因第118章 商憂第189章 人心皆私第227章 鴻章第128章 鎮海第56章 夜遇第92章 東亞風雲 下第234章 外交第47章 流亡者第51章 統籌第216章 交易(中)第170章 海軍的大腦第211章 解釋第76章 衙門第79章 演習第168章 珍珠港第43章 老孃們(下)第44章 差遣第279章 勒梅兒大海戰(二)第58章 到海上去第199章 奇襲(下)第335章 帝國之屏第86章 新的責任第59章 在水一方第21章 賠罪第6章 湘與淮第322章 初戰第161章 忠誠之士第43章 老孃們(下)第208章 氣數第300章 革命第256章 疑人不用第194章 賢良第23章 東京之變第71章 經驗第19章 捆綁第254章 難擇第43章 拓財第25章 北國第164章 底線第124章 人才第232章 尋求第163章 白晝第176章 交談第281章 勒梅爾大海戰(四)第22章 雪夜長街第36章 翅膀第192章 間諜第354章 應對第10章 虛張聲勢第198章 不同之處第69章 海軍島第23章 變革第5章 同文館(下)第9章 幕內冷遇心生起第46章 根基第289章 起風了第240章 未來的方向第35章 臺北第164章 底線第162章 忠臣第40章 送禮第113章 北洋的春天第21章 特警第115章 鐵廠
第186章 遼陽戰役(五)第70章 辯論第84章 鋼鐵時代第155章 方案第164章 陰雲瀰漫第208章 氣數第33章 長衫第317章 自作聰明第125章 面對現實第119章 日人之心第58章 破勢第210章 好天氣第126章 東洋的希望第2章 心思第307章 臣民與國民(下)第58章 破勢第264章 援助第255章 心思浮動第246章 一路向西第196章 手腕第99章 選擇第144章 軍馬第22章 士兵的野心第182章 遼陽戰役(一)第337章 面對未來的選擇第213章 末日(中)第91章 東亞風雲 上 今天加更!第32章 翁府話(下)第21章 授田第320章 去北國第216章 交易(中)第219章 未來第49章 湖廣之別第245章 多佛爾的夜戰第138章 內憂之因第118章 商憂第189章 人心皆私第227章 鴻章第128章 鎮海第56章 夜遇第92章 東亞風雲 下第234章 外交第47章 流亡者第51章 統籌第216章 交易(中)第170章 海軍的大腦第211章 解釋第76章 衙門第79章 演習第168章 珍珠港第43章 老孃們(下)第44章 差遣第279章 勒梅兒大海戰(二)第58章 到海上去第199章 奇襲(下)第335章 帝國之屏第86章 新的責任第59章 在水一方第21章 賠罪第6章 湘與淮第322章 初戰第161章 忠誠之士第43章 老孃們(下)第208章 氣數第300章 革命第256章 疑人不用第194章 賢良第23章 東京之變第71章 經驗第19章 捆綁第254章 難擇第43章 拓財第25章 北國第164章 底線第124章 人才第232章 尋求第163章 白晝第176章 交談第281章 勒梅爾大海戰(四)第22章 雪夜長街第36章 翅膀第192章 間諜第354章 應對第10章 虛張聲勢第198章 不同之處第69章 海軍島第23章 變革第5章 同文館(下)第9章 幕內冷遇心生起第46章 根基第289章 起風了第240章 未來的方向第35章 臺北第164章 底線第162章 忠臣第40章 送禮第113章 北洋的春天第21章 特警第115章 鐵廠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阳市| 天峻县| 鱼台县| 康保县| 莎车县| 那曲县| 武隆县| 安福县| 洛扎县| 济宁市| 马龙县| 白城市| 六枝特区| 万安县| 县级市| 吴江市| 绥德县| 公主岭市| 蕉岭县| 商都县| 高唐县| 横山县| 墨江| 安达市| 嵊泗县| 华安县| 涟水县| 太湖县| 乌审旗| 高雄市| 佛山市| 临朐县| 徐汇区| 松桃| 化德县| 鸡东县| 奇台县| 麻江县| 阿坝县| 资中县| 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