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0章 辯論

對於辯論,唐浩然並不算是內行,但是相比於蔡紹基這位正牌的耶魯大學出身的法律專家來說,他卻多出了百年的見識,自然知道用什麼去反駁他,同時證明自己的觀點正確性,至少在某種程度上,證明自己的正確性。

就像此時的辯解一般,這種“強制爲民”的觀點在後世已經被辯論了半個多世紀,唐浩然說起來自然是輕車路熟,而相應的蔡紹基卻無從反駁他這些觀點,因爲他的出發點同樣也是爲了民衆。

見其似乎陷入沉思之中,心知對方正在動搖的唐浩然,又接著說道。

“再說國內城市中胡同和農村的情況,述堂並不陌生,那麼以你之見,以國內百姓的衛生習慣來說,是否有建立衛生警察,強制民衆改善生活以及衛生習慣的必要?”

儘管明知道衛生警察的權力深入家庭對民權的損害,但是想到國內的現狀,尤其是國內農村那成堆的垃圾,糞堆,污池,泥坑以及百姓衣服上積著的厚厚的油灰,蔡紹基還是鬼迷心竅似的點了點頭,雖是贊同了警察的衛生權,但他還是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大人,只是這警察的權力是否太過廣泛,畢竟,如此以這一條例來看,警察的權力完全凌架於政府之上!”

“不是凌架於政府!”

搖搖著,唐浩然接著說道,

“而是依據政府的授權,實施這些工作,這些權力隨時都可以收回來,而像協助宣傳禁令、收稅、管理戶籍、普查戶口等。這些工作的推動,本身就需要藉助一定的權威,而警察部作爲一個強力機關,自然足以擔負這一職責,至於這教育。雖說現在特區沒有多少人口,更談不上多少適齡兒童,自然也就談不上強迫教育,可將來呢?若是某一家移民拖兒帶女來到這,他爲了掙錢不讓孩子去學校讀書,如果由教育專員負責。他需要先報告警察,然後再由警察出面處置此事,述堂,這是否有浪費人力之嫌?”

話峰一轉,唐浩然又從行政成本上談了起來。如果說泡了多年論壇給他帶來了什麼好處,那就是培養了一張還算善辯的嘴以及轉移話題的本領。

“而且教育專員需要分管一個學區,其又豈能每日深入社會查探其家中是否有子女未去上學?但是警察卻不同,他每日巡邏於社區,對於社區內的百姓瞭如指掌,自然知道其子女是否已經適齡,是否上學,如其不上學。他自然可以利用罰戒權對其父母加以懲戒,迫使其將子女送往學校。”

由警察協辦教育,是參照後世山西以及日本的經驗。後世山西用軍人辦學,通過軍事命令強制推行教育,而日本則是用警察的強制力,於城中鄉間督辦,用警棍和罰款迫使農家將子女送往學堂,明治維新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實際上就是教育的成功。正是教育的成功使得日本迅速富強的根本原因。

在明治維新時日本把教育作爲振興國家民族,後來居上的起跳板。明治政府爲了把日本建成一個既能抵禦西方列強入侵。又能與國際資本主義勢力相競爭的資本主義國家,上臺伊始,便強凋教育的重要。把是否重視教育,作爲考察各級官吏政績的重要依據,一些地方官吏因未能辦好地方教育而引咎自裁。因此日本只用了50年的時間,就走完於英法等歐美國家在教育上用200多年的時間所走過的路,爲後來日本民族的振興,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無念經是德國也好,日本也罷,都是通過教育踏上了強國之路,而兩者無一例外的均選擇了“強迫教育”,而推行“強迫教育”就需要強力機關的介入,作爲政府暴力機關的警察則是最好的選擇,當然現在只之所以提及用警察推行強迫教育,更多的卻是爲了說服蔡紹基這位特區的“司法部長”接受警察權力的擴張,雖說這是特區建設的需要,但更多的卻是將來統治朝鮮的需要。

即便是在心底從未將高麗棒子視爲“國人”,但是對於打著“中華”名義想將半島納入中國版圖的唐浩然,卻需要對這些棒子作到表面上的“公平”,而這警察權將從特區向朝鮮半島擴展,至少在表面上,這嚴苛的警察統治,並只是針對朝鮮人,而是立足於“重建中華文明”之必需。

“但是,大人,如此會造成警察權力空前膨脹,其極可能濫用警察之權,從而欺壓良善,如此豈不違大人的本意?”

雖然說是贊同先生用強制的手段迫使百姓改變衛生習慣,迫使其送子女進入學校,但是蔡紹基還是覺察到警察權力膨脹帶來的危險,甚至在其看來,這種危險是不可避免。

聽著蔡紹基的擔心,唐浩然便想到了一些新聞上看到的警察權力延伸帶來的諸多問題,但他直視著蔡紹基目中的擔心,緩聲說道。

“我們現在於特區實施的是新政,而條律便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儘管條律參考了中國習慣法,但是卻引入了西方的法制法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將剛從西方學來的法律應用在特區,代替了我國傳統的法律。所以,我們需要通過樹立警察的權威,他們的權威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絕對的。爲了重拾中華民族的文明,我們於特區施行的刑罰,雖可以用嚴酷來形容,但是並非是沒有制約的,制約警察權力的,不是條例的減少,而是通過法律,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清廉且獨立的法官,法官的審判必須作到有法可據,不可任意地仗勢欺人,法律嚴峻,卻值得信賴,如此才能讓特區的居民真正認識了公權力的權威!”

話聲稍頓,直視著蔡紹基,唐浩然神情再次變得嚴峻。

“所以,最終,所有的問題都在你這裡,述堂,警察以法律授權行駛權力,而法院卻是百姓尋求法律保護之地,若是警察違反法律,濫用警察之權,欺壓良善,不是還有檢察官和法院嗎?而公平的審判不僅可以帶來公正,亦能讓百姓以及警察都認識到法律的權威!”

端起茶杯的時候,唐浩然喝了口茶潤了下嗓子,又繼續說道。

“述堂,於我國有句俗話叫“生不進衙門”,官員者厭訟,百姓者恥訟,而這正是我們所需要改變的,我們需要讓百姓意識到,法律的建立是爲保護他們而設立的,當他們遭受不公、遭受侵害的時候,只有法律可以保護他們,至於其它……”

搖搖頭,唐浩然的眼皮微垂,看著手中的茶杯默默的說道。

“這個世界上沒有青天大老爺,也不會有青天大老爺爲他們作主,唯獨只有法律能夠維護他們的權益!而當所有人都相信法律的時候,我想便再也不需要去找什麼青天大老爺了!”

“如果司法清明,確實不需要青天大老爺,而正是司法不公,司法腐敗倒致國人心中普遍存在著青天大老爺,他們相信某一位官員的清廉可以爲其作主,而不是相信法律,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數千年立法之悲哀!”

蔡紹基的感嘆讓唐浩然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

“確實,是我國司法之悲哀,所以,述堂,與其說我們借鑑西洋現代法律改良我國法律,但實際上,不如說是借鑑西洋司法制度,建立現代的司法制度,述堂,如何讓一個從不相信法律的民族相信法律,你的責任重大啊!”

“大人!”

擡起頭來,迎著大人的視線,蔡紹基沉聲說道。

“中國早於春秋便有法家之學說,然兩千餘年間,國人卻從未相信法律,皆因司法不獨立,自秦時起,漫長曆史中,歷代朝廷雖設司法機關,然其活動或爲皇帝左右,或受宰相及其它機關牽制,很少獨立行使職權,至於地方兩者更是直接全一,全無獨立之說,司法實施全賴官員好惡,官員帶頭枉法,百姓談何信法?所以百姓除去青天大老爺外,便再無所依了!自然這法也就成了擺設,成了官員手中的玩物,以法虐民、以法行暴更是於史書中屢見不鮮。”

“所以,才需要你在特區樹立法律的威嚴,建立司法的公正,從而讓百姓相信公正的司法是他們唯一的保護,至於行政官員嘛……”

看著蔡紹基,唐浩然的聲音略微一沉。

“干涉司法,妨礙司法公正,本身就是違法,既然違法,檢察官如不提起公訴,那就是他的失職,所以,對於你過去說的,司法必須要獨立,否則全無公正可言,對此我亦深爲贊同,述堂,怎麼樣,有信心嗎?”

“信心?”

搖搖頭,蔡紹基神情嚴肅的說道。

“司法的公正不需要信心,大人,只有人治才需要信心!我想一個司法清明的特區,是不需要主持者的信心去維持其清明,而是依靠其制度!大人!”()

第330章 中游第184章 求月票第18章 不簡單第48章 將離第180章 激戰第125章 人才(下)第15章 宮平第101章 板上之肉第338章 倫敦的決斷第20章 督府夜話第139章 南望第335章 帝國之屏第48章 毛遂自薦第4章 初見且聽我忽悠第345章 法必責衆第333章 德意志第317章 自作聰明第52章 指導第146章 杭州城第29章 困局第42章 恭王第38章 北洋大臣第381章 戰爭之路第3章 募勇第195章 突襲第12章 四策(下)第28章 外放之地第47章 流亡者第242章 夜戰第141章 星洲第348 寧爲中華犬第183章 遼陽戰役(二)第128章 安納波利斯第153章 杭州義(中)第121章 彈劾第187章 潰敗第203章 新官上任第96章 革命者第153章 從海底出擊第301章 新的開始第231章 觀察員第278章 勒梅爾大海戰(一)第50章 革命第69章 緣何第242章 夜戰第315章 在湖廣第81章 大海的饋贈第30章 認親第70章 辯論第188章 三六九等第114章 捅婁子第6章 眼光第298章 車站第88章 “偷雞”第201章 激戰(下)第121章 彈劾第321章 北國新丁第328章 湖廣風雲第119章 日人之心第122章 濱江第109章 遠東第159章 開啓大門第260章 再次啓航第106章 師生間第159章 開啓大門第192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213章 末日(中)第177章 陽謀之道第177章 陽謀之道第124章 人才第101章 委員會第293章 不爲奴第22章 士兵的野心第20章 督府夜話第45章 興業第29章 困局第178章 紛亂第193章 東幕之間第114章 捅婁子第130章 開啓第360章 對與錯第194章 賢良第48章 將離第19章 局終第50章 搭架子第58章 到海上去第91章 藍天第255章 心思浮動第20章 誰上門第152章 軍艦之爭第136章 鐵路第47章 先謀官後做事第228章 北洋無男兒?第38章 北洋大臣第36章 恩自於上第128章 鎮海第97章 收穫第117章 邀請第340章 用意第81章 根基(上)
第330章 中游第184章 求月票第18章 不簡單第48章 將離第180章 激戰第125章 人才(下)第15章 宮平第101章 板上之肉第338章 倫敦的決斷第20章 督府夜話第139章 南望第335章 帝國之屏第48章 毛遂自薦第4章 初見且聽我忽悠第345章 法必責衆第333章 德意志第317章 自作聰明第52章 指導第146章 杭州城第29章 困局第42章 恭王第38章 北洋大臣第381章 戰爭之路第3章 募勇第195章 突襲第12章 四策(下)第28章 外放之地第47章 流亡者第242章 夜戰第141章 星洲第348 寧爲中華犬第183章 遼陽戰役(二)第128章 安納波利斯第153章 杭州義(中)第121章 彈劾第187章 潰敗第203章 新官上任第96章 革命者第153章 從海底出擊第301章 新的開始第231章 觀察員第278章 勒梅爾大海戰(一)第50章 革命第69章 緣何第242章 夜戰第315章 在湖廣第81章 大海的饋贈第30章 認親第70章 辯論第188章 三六九等第114章 捅婁子第6章 眼光第298章 車站第88章 “偷雞”第201章 激戰(下)第121章 彈劾第321章 北國新丁第328章 湖廣風雲第119章 日人之心第122章 濱江第109章 遠東第159章 開啓大門第260章 再次啓航第106章 師生間第159章 開啓大門第192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213章 末日(中)第177章 陽謀之道第177章 陽謀之道第124章 人才第101章 委員會第293章 不爲奴第22章 士兵的野心第20章 督府夜話第45章 興業第29章 困局第178章 紛亂第193章 東幕之間第114章 捅婁子第130章 開啓第360章 對與錯第194章 賢良第48章 將離第19章 局終第50章 搭架子第58章 到海上去第91章 藍天第255章 心思浮動第20章 誰上門第152章 軍艦之爭第136章 鐵路第47章 先謀官後做事第228章 北洋無男兒?第38章 北洋大臣第36章 恩自於上第128章 鎮海第97章 收穫第117章 邀請第340章 用意第81章 根基(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山县| 临桂县| 博兴县| 丹凤县| 稻城县| 建阳市| 南丹县| 黑龙江省| 垦利县| 海安县| 太白县| 桦川县| 高陵县| 瑞昌市| 台东市| 铅山县| 荔波县| 铅山县| 云梦县| 泾源县| 徐州市| 稷山县| 定南县| 米易县| 察隅县| 竹北市| 崇文区| 鹤峰县| 江门市| 云浮市| 马龙县| 青海省| 页游| 黑河市| 呼图壁县| 子洲县| 海门市| 镶黄旗| 深水埗区| 娄烦县| 庆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