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九十章 哨長求活命 流星夜歸來

導讀:蚊蟲過年,張進直言道原委,但卻不知暗中開槍之人。

向兩廣告急,廣西廣東不敢不區別對待,結果如何仍難預料。

走步濯足,道、儒養生各有千秋。

協臺幾夜無眠,仁重如山,一心只想救命良駒。

子夜時分,馬鳴劃破天籟,哪知“流星”到眼前。

(正文)發審局公堂燈火輝煌,差官、文案一應俱全。

曾國藩端坐堂上,後面站有兩名親兵。靠牆的一角放著張書案,案上擺著口供簿子和筆墨。一名文案坐在案前。

臉龐明顯腫脹的張進,低頭跪在堂下,後邊站著兩名肩挎腰刀的親兵。張進光著膀子,下面只穿有一條短褲,渾身紅腫,甚是狼狽。

曾國藩喝了一口茶水,放下碗問道:“張進,你有什麼話,可以講了。但有一句話,本大臣必須提前知會於你,你只準講實話,不得撒謊。敢有半點隱瞞,你休想活到天亮!”

張進嘶啞著嗓子說道:“大人容稟,卑職敢來發審局鬧事,是受清大人指派。沒有清大人的話,卑職是不敢亂來的。”

曾國藩想了想問:“你說的清大人,可是已革副將清德的弟弟清仁?”

張進答:“正是清仁。早在永順協與辰字營毆架之前,清大人有話交代給卑職,說他已奉軍門之命,讓卑職來發審局,同大人理論酷暑訓練的事。清大人第二天又特別吩咐卑職,必須帶五十幾名士兵同來發審局,否則便扣發卑職下月的餉銀。清大人說,只有這樣,大人才會停止酷暑訓練。永順協與辰字營突然起釁,清大人見機不可失,忙命卑職,慫恿永順協的人,趕來發審局鬧事。並命卑職帶人會同右軍的人隨行。卑職向他老請示機宜,他老只說了一句話:只要把事情鬧大,軍門定有重賞。他老還特別交代,如果您老不在發審局,就一定和塔協臺在一起。塔協臺患疾,您老不能不去看視。也是卑職一時鬼迷心竅,竟然就按著清大人吩咐的去辦了。現在想來,卑職的腸子都悔青了!卑職這不是犯混嗎?”

曾國藩問:“塔協臺的馬可是你親手所殺?”

張進答:“是。”

曾國藩又問:“向塔協臺開槍射擊的人,可是你?”

張進忙道:“大人容稟,卑職只殺了協臺的馬,但卻沒有向他老開槍。”

曾國藩一瞇眼:“你講實話,本大臣自會酌情,從寬發落於你。向塔協臺開槍的人,到底是誰?”

張進答:“大人容稟,卑職的確不知,是何人向協臺開的槍。卑職是真的不知啊!”曾國藩皺眉沉思了一下,說道:“張進哪,你是個聰明人。看你的年紀並不大,

前程正好,怎麼淨幹糊塗事啊!你替人送死,不值啊!本大臣希望你回到獄中,好好想一想。明兒,本大臣要會同撫臺大人、鮑軍門、塔協臺,共同審案。你不要抱有僥倖心理。你此次所犯之罪,除了本大臣,無人能救得了你。清德怎麼樣?一省副將啊,他犯了罪,本大臣照樣要參他!誰能保他?誰都保不了他!張進,本大臣的話,你聽清了嗎?”

張進流淚說道:“大人的話,卑職都記住了。大人,卑職真是不想死啊!您老救救卑職吧!”

曾國藩向親兵揮了揮手。

親兵把張進帶了下去。

文案這時小聲道:“大人哪,看樣子,想向您老下毒手的,是——”

曾國藩瞪了文案一眼。文案一愣,急忙把下面的話咽回去。

步出公堂,曾國藩又走進簽押房。

親兵給曾國藩擺上茶。

墨早已研好,曾國藩先給廣西巡撫勞崇光寫了封私信。在信中,曾國藩先向勞崇光介紹了一下自己建水師的進展情況,及目前應辦急務。懇求勞崇光能夠伸出援手,派幾名得力水師武官,趕赴衡州幫助訓練水勇。

曾國藩知道勞崇光是個顧大局、識大體的人。勞崇光收到信後,很快就能將武弁派來。曾國藩對此抱有十足的信心。

把勞崇光的信封緘,曾國藩又提筆給廣東巡撫柏貴寫信。給柏貴的這封信,曾國藩卻頗費心思,遣詞造句很是慎重。

信的開頭,依例先介紹一下湖南眼下的局勢,及奉旨籌辦船炮的艱難困苦。無非是籌款不易,餉銀短絀。寫完了這些,曾國藩開始褒揚柏貴巡撫廣東後,廣東發生的變化,及在平賊剿匪方面所取得的戰果。

曾國藩估量好詞用得差不多了,這才筆鋒一轉,向柏貴提出:現湘勇水師急需船炮千尊,非廣東援手不能成其事。

信後,曾國藩儘管又說了許多好話,但仍不敢保證奏效。

曾國藩與其他漢員一樣,最怕和滿貴大員打交道。

把兩封信寫完,天已交子夜。考慮到明日還要會審譁變官兵,曾國藩不敢再熬夜。把睡意朦朧的親兵傳進來,簡單安排了一下未競事宜,便走進臥房,準備就寢。

曾國藩寬章的時候,親兵把濯足熱水端進來。

曾國藩坐到牀邊,把一雙疲勞的腳放進熱水裡,開始享受一天當中最愜意的時刻。

睡前用熱水燙腳,是曾國藩堅持多年的養生方法,受益匪淺。

曾國藩從小體質就弱。兩榜題名後,京裡兵部的一位老武官,曾教給他一種增強體能的方法:飯後走三千步。老武官時年已近七十,卻紅光滿面,據說就是飯後堅持走三千步的結果。老武官崇尚道家的功夫。

與老武官談話的當天,曾國藩飯後,便打破了以往不走動的生活習慣,強迫自己,不走三千步不許坐下來。

但可惜,他只進行了一天,第二天因有他事而不得不中斷。不久,他跟國學大師唐鑑研習程、朱理學,更加繁忙起來。

後來學習之餘,他與唐鑑談起飯後走步的事,想徵詢一下恩師的看法。

唐鑑與他卻又談起了另外一種養生方法,就是睡前用熱水燙足。據說對增強體能也很有效應。唐鑑一直在研習儒家的養生學說。

當晚,曾國藩回到會館一試,頓覺全身血液暢通,說不出的愜意。

曾國藩大喜,認爲此種健身方法最適合自己。於是堅持下來。

就在曾國藩燙腳的時候,在參將署臥房的塔齊布,也正輾轉反側,遲遲不得入眠。這在塔齊布來說,是從來都未有過的事情。

子時過去了許久,塔齊布仍然大睜著眼睛望屋頂。

睡在身旁的夫人,被塔齊布碰醒。

見塔齊布雙眼佈滿血絲,夫人翻身坐起,小聲問道:“老爺,您這是怎麼了?幾夜幾夜不睡覺,您身子要垮的呀!”

塔齊布嘆口氣道:“官兵譁變以後,一直心神不定,我也不知是怎麼了。”

塔齊布說完,披件衣服下牀,邊推門邊說:“你睡吧,我到馬棚看看。剛纔迷糊了一下,說是‘流星’回來了。”

夫人嘆口氣道:“老爺明兒一定要堅持,譁變的人一個都不能留!馬惹著他們了?我已經給二哥捎了話,讓他在蒙古再尋幾匹好馬過來。”

塔齊布沒有言語,推門走出去。

“流星”是塔齊布的坐騎,被殺死的四匹馬依次叫“追風”、“趕月”、“翻山”、“越嶺”。五匹馬當中,“流星”速度最快,塔齊布也最喜歡。

“流星”離府後,參將署一直沉浸在莫名的悲哀、迷惑之中。

塔齊布一步步走進空蕩蕩的馬廄裡,聞著熟悉的氣息,手摸著栓馬桿和馬槽,眼裡忽然流出淚來。塔齊布不是個囿於兒女情長之人,他是個真正的大丈夫。但他太重義氣,無論對人還是對物,都要有恩必報。

“流星”和其它四匹馬不同,“流星”救過塔齊布的命。

那還是上年太平軍攻打長沙時,他奉鮑起豹之命,在城外率部鉗制圍城之敵。夜半時分,太平軍突然向他發起了猛攻。他騎馬往來督軍迎戰。在和一小股敵軍廝殺時,他欺對方人少,便決定吃掉這股毛賊。哪知交戰正酣時,“流星”卻載著他,飛一般地離去。任他如何鞭打恐嚇,只是不肯回頭。他剛剛離開,太平軍炮隊趕到,一頓狂轟亂炸,登時便幹掉了他所部近百人。不是鄧紹良領軍殺到,他所部下場肯定是全軍覆沒。

太平軍撤圍後,每當講起那次戰事,他總要補充一句:“是‘流星’救了我。”

其實,就是這次官兵譁變,如果沒有“流星”,他又如何能平安無事、有驚無險呢?譁變發生的第二天,他派出了五十餘匹快馬,和近百名步兵,在省城內外開始細細搜索“流星”。他堅信,流星肯定活著,無非是迷失了回家的道路而已。

但直到現在,官兵們仍未發現“流星”的蹤跡。

塔齊布並不知道,就在他派出大批人馬,八方尋找“流星”的同時,提督鮑起豹,也在打“流星”的主意。

鮑起豹知道,“流星”與塔齊布的感情非同尋常。如果把“流星”幹掉,就等於消磨了塔齊布一半的銳氣。人活在世上,靠什麼來鼓舞自己的進取心呢?一靠志氣,二靠銳氣,三靠神氣。在這三氣當中,有人認爲,最重要的是志氣。但鮑起豹卻認爲,最重要的不是志氣,應該是銳氣。一個人如果沒了銳氣,其他兩氣也就不存在了。鮑起豹決定先打掉塔齊布的銳氣,讓他失掉進取心,解除他對自己的威脅。

鮑起豹悄悄地把自己的心腹打發出去,並縣賞曰:殺掉“流星”者,賞銀一萬兩。

從官兵鬧事的第二天算起,鮑起豹一共打發出去近百名心腹。讓鮑起豹不解的是,直到現在,仍無一人回來向他稟報事情的進展情況。

塔齊布輾轉不能入睡的時候,躺在軍門府臥房牀上的鮑起豹,也在鬧著失眠。

鮑起豹懷疑,他派出去尋找“流星”的人,要麼已被湘勇拿獲,要麼還在四處尋找“流星”。一萬兩賞銀,畢竟不是個小數目啊!

鮑起豹認爲,第二種的可能性比較大。

塔齊布走出馬廄,來到院子裡。見滿天繁星閃爍,好像都在嘲笑他。

塔齊布擦了把淚水,在心裡說道:“‘流星’,不管你怎樣,我塔齊布都要找到你!”

繁星閃爍愈烈,似有馬鳴聲隱隱傳來。

塔齊布一愣,急忙打起精神細聽。

馬鳴聲由遠及近,伴有得得的馬蹄聲。

塔齊布想也沒想,邁開大步便走到大門口,伸手毫不遲疑地拉開門栓,擡頭向遠處瞭望。但見夜幕蒼茫,暖風徐徐,哪裡有半點馬的影子?

塔齊布很無奈地蹲下去,雙手捂臉,再次淚流滿面。

塔齊布真的失望了。

哭了一陣,忽然想到,明天還要到發審局去會審,塔齊布不得不強迫自己站起身來。

他突然身子一抖,明顯感覺出,有一個很熱很溼、肉乎乎的東西,在輕輕地舔舐他那瘦削的臉頰。

塔齊布大驚,急忙睜開雙眼,定睛一看,一個高大赤紅的東西,正站在他的面前。

雖然夜黑看不真切,但從氣味上可以判斷出,這正是他朝思暮想的“流星”!

塔齊布一把抱住“流星”的脖子,失聲大哭起來。

“流星”乘夜歸來,參將署沸騰了。(本章完)

六十八章 豬肘子上席 李管帶獻策一百零四章 購船到益陽 連夜刻官防四十二章 蕭管帶疏忽 李都司耍橫八十七章 侍郎夜狂嘔 軍門話起因第二十五章 太平軍使計 曾國藩用謀五十六章 青麟變和尚 聖諭到武昌九十四章 提、協有轇轕 侍郎定死活三十八章 郭嵩燾回省 許老丈喊冤三十七章 道長贈謁語 夜半參協臺第二十四章 琦善赴揚州 青麟冒冷汗一百一十九章 衡清更章程 勝保忙善後九十一章 座師督湖廣 協領發雷霆一百一十四章 湘勇忙出省 綠營忙過年第二十一章 兵勇相毆鬥 清德斥鮑超四十章 撫臺擺喜宴 制軍修城牆四十三章 都司欲逃跑 右眼被踢飛第二十二章 軍門來問罪 撫臺亂扯皮一百章 同知說真言 觀察遞手本第十二章 藩臺突發難 中丞和稀泥第十五章 黃團練駕鶴 劉長佑接團第十一章 國潢遭申飭 長沙建大團一百零二章 新署縣到任 老師爺打橫第十二章 藩臺突發難 中丞和稀泥一百一十七章 王錱改旗號 侍郎駁聖諭四十章 撫臺擺喜宴 制軍修城牆一百零六章 湘鄉有密函 恩師追門生八十三章 菜圃不藏身 軍門發疑問六十六章 鮑起豹發難 新寧勇潰散六十九章 標協鬧意氣 撫臺有算計八十七章 侍郎夜狂嘔 軍門話起因五十章 兵勇仇未了 湘勇又火併八十二章 參將署被砸 棗紅馬長鳴第十四章 朝廷頒聖諭 侍郎赴衡州第十六章 皇帝悼師傅 守城靠菩薩四十一章 老秀才發達 發審局被圍一百二十一章 制軍投水死 湘勇將出徵第二十九章 老親來投靠 兄弟話營官第五章 國潢辭團總 縣衙遭洗劫第三十一章 《十制》慮長遠 國葆回原籍九十六章 安慶被打破 恭王遭反駁九十九章 太平軍兵盛 衆英雄到衡七十一章 援師遭重創 王錱發神經一百零五章 民船登記所 百姓好懵懂一百一十四章 湘勇忙出省 綠營忙過年四十九章 天降棗紅馬 侍郎要守制第三十二章 楚勇未離省 赤壁突增兵六十八章 豬肘子上席 李管帶獻策八十六章 神駒求援兵 撫臺難納涼七十四章 老胥吏情急 趙公子從軍第五章 國潢辭團總 縣衙遭洗劫五十三章 遣湘勇出省 函制軍探路第三十五章 水上飄自裁 駱撫臺救駕六十一章 知縣懲團丁 侍郎到衡陽九十四章 提、協有轇轕 侍郎定死活三十九章 青撫臺有功 張制軍茫然第三十四章 楊時潮升官 徐有壬怒發第十二章 藩臺突發難 中丞和稀泥第四章 長毛有真假 知縣發橫財第十五章 黃團練駕鶴 劉長佑接團五十一章 楊時潮案實 江忠源被困一百一十二章 會議無結果 肅順進良言第八章 道長話天國 聖諭飛進家第十章 省城被圍困 侍郎遇險情七十二章 老胥吏發威 造船廠無影一百一十三章 命水陸出戰 奏一折兩片第十四章 朝廷頒聖諭 侍郎赴衡州第二十四章 琦善赴揚州 青麟冒冷汗第七章 相國參侍郎 曾府有喧譁七十一章 援師遭重創 王錱發神經七十七章 左宗棠急函 曾國藩回省第十六章 皇帝悼師傅 守城靠菩薩六十七章 軍門有怨氣 酷暑休練兵第三十三章 武昌城收復 發審局被砸一百一十八章 季高薦能員 潤芝無著落七十一章 援師遭重創 王錱發神經八十八章 江臬司造簰 曾大人問案八十章 巡撫心懊惱 統領杖營官七十一章 援師遭重創 王錱發神經一百二十章 畿輔燒戰火 親王督大軍一百一十六章 皇帝譏臣子 湘勇鬧長沙四十八章 死囚押法場 平地起波瀾六十二章 兩團丁被退 李都司現身第十五章 黃團練駕鶴 劉長佑接團七十七章 左宗棠急函 曾國藩回省四十五章 彭雪琴有信 李都司招供第三十四章 楊時潮升官 徐有壬怒發八十一章 永順協起釁 老差官挺身第十七章 虛銜遭革除 明相贈兵書一百零一章 武昌城解嚴 崇撫臺用計一百零六章 湘鄉有密函 恩師追門生第二十七章 鮑春霆砸鍋 教堂裡探險七十七章 左宗棠急函 曾國藩回省第二十六章 岳陽縣稍穩 赤壁城響槍七十五章 彭劉話拖罟 孚泗挑大樑七十五章 彭劉話拖罟 孚泗挑大樑九十四章 提、協有轇轕 侍郎定死活
六十八章 豬肘子上席 李管帶獻策一百零四章 購船到益陽 連夜刻官防四十二章 蕭管帶疏忽 李都司耍橫八十七章 侍郎夜狂嘔 軍門話起因第二十五章 太平軍使計 曾國藩用謀五十六章 青麟變和尚 聖諭到武昌九十四章 提、協有轇轕 侍郎定死活三十八章 郭嵩燾回省 許老丈喊冤三十七章 道長贈謁語 夜半參協臺第二十四章 琦善赴揚州 青麟冒冷汗一百一十九章 衡清更章程 勝保忙善後九十一章 座師督湖廣 協領發雷霆一百一十四章 湘勇忙出省 綠營忙過年第二十一章 兵勇相毆鬥 清德斥鮑超四十章 撫臺擺喜宴 制軍修城牆四十三章 都司欲逃跑 右眼被踢飛第二十二章 軍門來問罪 撫臺亂扯皮一百章 同知說真言 觀察遞手本第十二章 藩臺突發難 中丞和稀泥第十五章 黃團練駕鶴 劉長佑接團第十一章 國潢遭申飭 長沙建大團一百零二章 新署縣到任 老師爺打橫第十二章 藩臺突發難 中丞和稀泥一百一十七章 王錱改旗號 侍郎駁聖諭四十章 撫臺擺喜宴 制軍修城牆一百零六章 湘鄉有密函 恩師追門生八十三章 菜圃不藏身 軍門發疑問六十六章 鮑起豹發難 新寧勇潰散六十九章 標協鬧意氣 撫臺有算計八十七章 侍郎夜狂嘔 軍門話起因五十章 兵勇仇未了 湘勇又火併八十二章 參將署被砸 棗紅馬長鳴第十四章 朝廷頒聖諭 侍郎赴衡州第十六章 皇帝悼師傅 守城靠菩薩四十一章 老秀才發達 發審局被圍一百二十一章 制軍投水死 湘勇將出徵第二十九章 老親來投靠 兄弟話營官第五章 國潢辭團總 縣衙遭洗劫第三十一章 《十制》慮長遠 國葆回原籍九十六章 安慶被打破 恭王遭反駁九十九章 太平軍兵盛 衆英雄到衡七十一章 援師遭重創 王錱發神經一百零五章 民船登記所 百姓好懵懂一百一十四章 湘勇忙出省 綠營忙過年四十九章 天降棗紅馬 侍郎要守制第三十二章 楚勇未離省 赤壁突增兵六十八章 豬肘子上席 李管帶獻策八十六章 神駒求援兵 撫臺難納涼七十四章 老胥吏情急 趙公子從軍第五章 國潢辭團總 縣衙遭洗劫五十三章 遣湘勇出省 函制軍探路第三十五章 水上飄自裁 駱撫臺救駕六十一章 知縣懲團丁 侍郎到衡陽九十四章 提、協有轇轕 侍郎定死活三十九章 青撫臺有功 張制軍茫然第三十四章 楊時潮升官 徐有壬怒發第十二章 藩臺突發難 中丞和稀泥第四章 長毛有真假 知縣發橫財第十五章 黃團練駕鶴 劉長佑接團五十一章 楊時潮案實 江忠源被困一百一十二章 會議無結果 肅順進良言第八章 道長話天國 聖諭飛進家第十章 省城被圍困 侍郎遇險情七十二章 老胥吏發威 造船廠無影一百一十三章 命水陸出戰 奏一折兩片第十四章 朝廷頒聖諭 侍郎赴衡州第二十四章 琦善赴揚州 青麟冒冷汗第七章 相國參侍郎 曾府有喧譁七十一章 援師遭重創 王錱發神經七十七章 左宗棠急函 曾國藩回省第十六章 皇帝悼師傅 守城靠菩薩六十七章 軍門有怨氣 酷暑休練兵第三十三章 武昌城收復 發審局被砸一百一十八章 季高薦能員 潤芝無著落七十一章 援師遭重創 王錱發神經八十八章 江臬司造簰 曾大人問案八十章 巡撫心懊惱 統領杖營官七十一章 援師遭重創 王錱發神經一百二十章 畿輔燒戰火 親王督大軍一百一十六章 皇帝譏臣子 湘勇鬧長沙四十八章 死囚押法場 平地起波瀾六十二章 兩團丁被退 李都司現身第十五章 黃團練駕鶴 劉長佑接團七十七章 左宗棠急函 曾國藩回省四十五章 彭雪琴有信 李都司招供第三十四章 楊時潮升官 徐有壬怒發八十一章 永順協起釁 老差官挺身第十七章 虛銜遭革除 明相贈兵書一百零一章 武昌城解嚴 崇撫臺用計一百零六章 湘鄉有密函 恩師追門生第二十七章 鮑春霆砸鍋 教堂裡探險七十七章 左宗棠急函 曾國藩回省第二十六章 岳陽縣稍穩 赤壁城響槍七十五章 彭劉話拖罟 孚泗挑大樑七十五章 彭劉話拖罟 孚泗挑大樑九十四章 提、協有轇轕 侍郎定死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赫章县| 莱阳市| 衡阳县| 务川| 金寨县| 修文县| 思南县| 班戈县| 布尔津县| 福鼎市| 巩义市| 揭阳市| 张家港市| 延吉市| 乌拉特中旗| 东乌珠穆沁旗| 天长市| 固阳县| 广河县| 富蕴县| 平度市| 石门县| 常山县| 永丰县| 清丰县| 中卫市| 巴彦淖尔市| 普安县| 姚安县| 墨玉县| 山阴县| 高淳县| 土默特右旗| 淮南市| 达拉特旗| 抚顺市| 皋兰县| 榕江县| 邵东县| 金昌市| 富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