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八十六章 神駒求援兵 撫臺難納涼

導讀:涼亭本納涼之所,但撫臺卻無法入睡。

親兵要捕獲野駒,蓋因巡撫心生慈悲。

軍兵給奔馬讓路,街頭百姓議論沸騰。

晚清怪事迭出,發生在湖南的怪事尤讓人費解。

(正文)駱秉章是如何得知綠營的官兵,在參將署和副將辦事房,行兇鬧事的呢?

原來,那天午飯過後,駱秉章因處理了一上午的公事,感覺身子特別疲乏,便想到臥房休憩一下,午後再接著辦公。

哪知臥房太熱,根本不能入睡。他便打發人,把鋪蓋抱到後花園的涼亭子裡去。涼亭安有一張簡易牀,遇到太熱的天氣,他便睡在上面。甚是愜意。

他到涼亭裡睡下不久,便被幾聲馬鳴驚醒。他甚覺奇怪,便起身四處觀望,但並沒有看到有馬匹經過。他以爲自己睡糊塗了,又二次躺下,不想又聽到一聲很響亮的馬鳴。

他躺不住了,起身走出涼亭,卻猛然間發現,一匹很俊美的棗紅馬,正繞著花園的圍牆奔跑,非常焦躁的樣子。他看著眼熟,不由走近圍牆細看。

“這馬好眼熟!怎麼跑出來了?這要傷著人,如何得了?”

他正這樣想著,一名家人剛巧進來收拾花園,他便讓家人立即傳命親兵:“這馬如此撒野,傷著人如何得了?快把它逮住,暫拴進撫標馬棚裡。”

不一刻,二十幾名軍兵,便出現在花園的圍牆外。親兵先是慢慢兜攏,期望把馬逼進一個角落裡,然後捕獲。

但那馬卻極其狡猾,任你如何繞圈子,它只是不上當,親兵反倒被它累得個個滿頭大汗。

這時,一名眼尖的親兵看到了馬臀上燙的印記,分明是個“塔”字。

親兵隔牆大叫:“撫臺大人,這是塔協臺的坐騎。協臺看操,每次都騎著它。”

“什麼?”聽了親兵的話,駱秉吃驚不小。因爲駱秉章知道,戰馬是塔齊布的最愛,府裡養的好馬,比鮑起豹還多。除了戰馬,塔齊布幾乎沒有別的愛好。而就在一早,塔齊布的家人來告假,說協臺突然發病了。這就是說,塔齊布現在正在府裡養病,並沒有到營裡。

既然塔齊布在府裡,馬自然也應該在府裡纔對,它如何竟跑出來了?

駱秉章剛想到這裡,一名差官旋風也似從前面跑過來,上氣不接下氣地向他稟告:“撫臺大人,團練大營來人送信,永順協和提標的一些官兵,因爲辰字營進城,鬧譁變了。他們已經去發審局了!”

一聽這話,駱秉章臉色大變,忙傳命親兵停止捕馬,快快集合。

駱秉章跟著差官急忙回到簽押房,馬上傳命撫標三哨,從速趕到巡撫衙門。

撫標到後,親兵營也正巧集合完畢。

駱秉章一面打發快馬去傳鮑起豹,一面乘上綠呢大轎,統帶大隊趕往發審局。

撫標走到半路,從發審局傳來消息:譁變的官兵,正手持刀槍,撲向參將署。

駱秉章聞報,一刻不敢耽擱,馬上督率大隊向參將署飛奔。

駱秉章此刻,直緊張得渾身透不過氣來。

他爲官多年,帶兵無數,但只經歷過團練鬧餉譁變,還從未遇著過正規經制之師譁變。如果處置不力,不僅他這好不容易到手的巡撫不保,說不定,還有可能被從軍發配。

果真如此,他這一世英名,可就徹底毀了!

一瞬到了參將署,撫標兩哨人馬先把四周團團圍住,只衝進去一哨人馬搜索鬧事的官兵。

塔齊布的夫人,這時剛好帶著男女家人從廟上歸來,一見府裡被砸成如此模樣,馬上便嚎啕大哭起來。這時已有家人跑出去欲要尋找塔齊布,稟告府裡被砸的事,卻正被撫標的官兵堵住。

管帶不明所以,見有人往外跑,當即大叫:“不得放走一人!

撫標一哨人馬進去後,哨長依禮先見過夫人,又到各房看了看,馬上跑出來向駱秉章稟告:“稟撫臺大人,協臺署裡被砸得不成樣子,所幸夫人和家人沒有傷著。”

駱秉章忙問:“塔協臺怎麼樣了?傷著沒?”

哨長答:“夫人也正在尋找協臺大人,尚未找見。”

“啊?”駱秉章倒吸一口涼氣,略一沉吟,馬上發下號令:“從速集結,快去協臺署!”

管帶一聽這話,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小心地追問一句:“撫臺大人。我們現在,不就在協臺署嗎?”

駱秉章氣得破口大罵:“混蛋!你昏了頭了!塔協臺一直住在參將署,何曾搬到了協臺署?——清德一家現在住哪裡,我們就去哪裡!要快!晚了,就來不及了!”

管帶這才明白過來,撫標大隊人馬,轉瞬如滔滔洪水,向副將署撲奔過去。

偏在這時,一匹棗紅大馬,如流星般地從隊伍的後邊,瘋趕了過來。馬蹄疾馳,鬃毛肅立,從撫標馬隊的中央一閃而過,從撫標陸隊的旁邊蠻橫地通過。

駱秉章怕軍兵莽撞,急忙著管帶傳話下去:“這是塔協臺的坐騎,只準讓路,不得開槍!”

衆官兵不敢抗命,紛紛給戰馬讓路。路邊圍觀的百姓,人人稱奇,個個驚詫,頓時議論沸騰。都認爲轎裡坐著的撫臺大人,腦子裡長出了毛病。

百姓認爲,軍兵給一匹牲畜讓路,這樣的事情都能發生,可見,大清是徹底完了!

棗紅馬昂然飛過,揚起大團的塵土。

看看將近副將署,眼裡已能看到圍著菜圃鬧事的官兵。

一聲清脆的槍聲,突然在撫標軍兵的上空劃過。

管帶眼快,當先看到站在草叢裡的塔齊布,隨著槍聲落下,一頭栽倒在地。

管帶大喝一聲:“敢加害統兵大員!不得放走一人!”

令下如山,撫標三哨馬上排山倒海般地壓上前去。

鬧事官兵聽到鼓號聲,登時作鳥獸散。

撫標加快腳步,一陣窮追猛趕。

到了菜圃跟前,管帶急忙打發兩名軍兵,跑步去裡面尋找塔齊布。

駱秉章這時再向管帶發下大令:“就算上天入地,也要把鬧事的官兵逮捕歸案!否則嚴參不怠!”

有駱秉章這話,撫標管帶哪敢大意,督斥各哨盡全力兜圍。

也是活該這夥痞兵劣將倒黴,原本就要跑入繁華區域,分頭藏入人羣中,說不定就能活命,哪知鮑超統帶湘勇竟然當頭攔住!

儘管綠營的大多數官兵,並沒有見到過鮑超,但鮑超的勇猛和高超的本領,大家還是知道的。

李都司是省城人人都怕的一頭雄獅,但鮑超卻能一腳便將他的眼球踢飛,由此可見,鮑超的武功,已經高出李都司不止一頭。

這樣的一個人攔在前面,你還敢逃嗎?(本章完)

第四章 長毛有真假 知縣發橫財八十三章 菜圃不藏身 軍門發疑問第三十四章 楊時潮升官 徐有壬怒發第三章 點將臺招兵 太平軍打劫四十三章 都司欲逃跑 右眼被踢飛第三十一章 《十制》慮長遠 國葆回原籍四十七章 督撫相掣肘 團臣請王命六十八章 豬肘子上席 李管帶獻策九十五章 呂賢基喪命 周天爵歸西六十四章 侍郎奉密諭 知縣把頭低六十一章 知縣懲團丁 侍郎到衡陽九十一章 座師督湖廣 協領發雷霆第三十六章 巡撫另募勇 臬司赴江南第三十三章 武昌城收復 發審局被砸四十六章 協臺巡防務 遊戎話苦衷第十七章 虛銜遭革除 明相贈兵書七十一章 援師遭重創 王錱發神經第六章 皇帝熔金鐘 琦善被起用第十八章 胞弟回原籍 北撫成南撫六十四章 侍郎奉密諭 知縣把頭低九十八章 撫臺挖牆角 王錱夢成真第三十三章 武昌城收復 發審局被砸第二十章 衡陽剛脫險 省城生是非一百零二章 新署縣到任 老師爺打橫一百零二章 新署縣到任 老師爺打橫第十六章 皇帝悼師傅 守城靠菩薩第三十五章 水上飄自裁 駱撫臺救駕第二十一章 兵勇相毆鬥 清德斥鮑超四十六章 協臺巡防務 遊戎話苦衷第十二章 藩臺突發難 中丞和稀泥六十三章 侍郎究根底 撫臺險氣瘋第十三章 塔齊布抵任 江忠源論戰第三十六章 巡撫另募勇 臬司赴江南第四章 長毛有真假 知縣發橫財六十四章 侍郎奉密諭 知縣把頭低八十一章 永順協起釁 老差官挺身五十九章 軍門離省城 艾巖領水師四十三章 都司欲逃跑 右眼被踢飛第十三章 塔齊布抵任 江忠源論戰五十六章 青麟變和尚 聖諭到武昌五十九章 軍門離省城 艾巖領水師一百零一章 武昌城解嚴 崇撫臺用計第三十二章 楚勇未離省 赤壁突增兵六十五章 逃犯落法網 副將遭革職九十六章 安慶被打破 恭王遭反駁第十章 省城被圍困 侍郎遇險情四十五章 彭雪琴有信 李都司招供四十章 撫臺擺喜宴 制軍修城牆五十八章 制軍發牢騷 撫臺竟酩酊第三十五章 水上飄自裁 駱撫臺救駕六十八章 豬肘子上席 李管帶獻策六十八章 豬肘子上席 李管帶獻策六十二章 兩團丁被退 李都司現身一百一十二章 會議無結果 肅順進良言一百零八章 老友聚衡州 左府有事端第三十四章 楊時潮升官 徐有壬怒發第九章 曾國藩辭缺 郭嵩燾造訪第十七章 虛銜遭革除 明相贈兵書第九章 曾國藩辭缺 郭嵩燾造訪四十八章 死囚押法場 平地起波瀾七十五章 彭劉話拖罟 孚泗挑大樑九十七章 左季高回籍 王璞山進省五十九章 軍門離省城 艾巖領水師七十章 副將犯官癮 獄目打協臺七十二章 老胥吏發威 造船廠無影五十三章 遣湘勇出省 函制軍探路第三十五章 水上飄自裁 駱撫臺救駕九十八章 撫臺挖牆角 王錱夢成真第七章 相國參侍郎 曾府有喧譁九十四章 提、協有轇轕 侍郎定死活第十六章 皇帝悼師傅 守城靠菩薩第二十章 衡陽剛脫險 省城生是非一百一十四章 湘勇忙出省 綠營忙過年一百零五章 民船登記所 百姓好懵懂第十七章 虛銜遭革除 明相贈兵書八十七章 侍郎夜狂嘔 軍門話起因第三十二章 楚勇未離省 赤壁突增兵一百零五章 民船登記所 百姓好懵懂第三十五章 水上飄自裁 駱撫臺救駕四十七章 督撫相掣肘 團臣請王命四十九章 天降棗紅馬 侍郎要守制第二十六章 岳陽縣稍穩 赤壁城響槍八十八章 江臬司造簰 曾大人問案第十五章 黃團練駕鶴 劉長佑接團八十八章 江臬司造簰 曾大人問案九十章 哨長求活命 流星夜歸來第七章 相國參侍郎 曾府有喧譁一百零三章 頭號心歡喜 太守好莫名六十二章 兩團丁被退 李都司現身八十章 巡撫心懊惱 統領杖營官六十九章 標協鬧意氣 撫臺有算計一百一十一章 劣員挨棍棒 皖撫患急恙一百一十七章 王錱改旗號 侍郎駁聖諭六十二章 兩團丁被退 李都司現身五十一章 楊時潮案實 江忠源被困九十六章 安慶被打破 恭王遭反駁八十三章 菜圃不藏身 軍門發疑問六十一章 知縣懲團丁 侍郎到衡陽一百一十四章 湘勇忙出省 綠營忙過年
第四章 長毛有真假 知縣發橫財八十三章 菜圃不藏身 軍門發疑問第三十四章 楊時潮升官 徐有壬怒發第三章 點將臺招兵 太平軍打劫四十三章 都司欲逃跑 右眼被踢飛第三十一章 《十制》慮長遠 國葆回原籍四十七章 督撫相掣肘 團臣請王命六十八章 豬肘子上席 李管帶獻策九十五章 呂賢基喪命 周天爵歸西六十四章 侍郎奉密諭 知縣把頭低六十一章 知縣懲團丁 侍郎到衡陽九十一章 座師督湖廣 協領發雷霆第三十六章 巡撫另募勇 臬司赴江南第三十三章 武昌城收復 發審局被砸四十六章 協臺巡防務 遊戎話苦衷第十七章 虛銜遭革除 明相贈兵書七十一章 援師遭重創 王錱發神經第六章 皇帝熔金鐘 琦善被起用第十八章 胞弟回原籍 北撫成南撫六十四章 侍郎奉密諭 知縣把頭低九十八章 撫臺挖牆角 王錱夢成真第三十三章 武昌城收復 發審局被砸第二十章 衡陽剛脫險 省城生是非一百零二章 新署縣到任 老師爺打橫一百零二章 新署縣到任 老師爺打橫第十六章 皇帝悼師傅 守城靠菩薩第三十五章 水上飄自裁 駱撫臺救駕第二十一章 兵勇相毆鬥 清德斥鮑超四十六章 協臺巡防務 遊戎話苦衷第十二章 藩臺突發難 中丞和稀泥六十三章 侍郎究根底 撫臺險氣瘋第十三章 塔齊布抵任 江忠源論戰第三十六章 巡撫另募勇 臬司赴江南第四章 長毛有真假 知縣發橫財六十四章 侍郎奉密諭 知縣把頭低八十一章 永順協起釁 老差官挺身五十九章 軍門離省城 艾巖領水師四十三章 都司欲逃跑 右眼被踢飛第十三章 塔齊布抵任 江忠源論戰五十六章 青麟變和尚 聖諭到武昌五十九章 軍門離省城 艾巖領水師一百零一章 武昌城解嚴 崇撫臺用計第三十二章 楚勇未離省 赤壁突增兵六十五章 逃犯落法網 副將遭革職九十六章 安慶被打破 恭王遭反駁第十章 省城被圍困 侍郎遇險情四十五章 彭雪琴有信 李都司招供四十章 撫臺擺喜宴 制軍修城牆五十八章 制軍發牢騷 撫臺竟酩酊第三十五章 水上飄自裁 駱撫臺救駕六十八章 豬肘子上席 李管帶獻策六十八章 豬肘子上席 李管帶獻策六十二章 兩團丁被退 李都司現身一百一十二章 會議無結果 肅順進良言一百零八章 老友聚衡州 左府有事端第三十四章 楊時潮升官 徐有壬怒發第九章 曾國藩辭缺 郭嵩燾造訪第十七章 虛銜遭革除 明相贈兵書第九章 曾國藩辭缺 郭嵩燾造訪四十八章 死囚押法場 平地起波瀾七十五章 彭劉話拖罟 孚泗挑大樑九十七章 左季高回籍 王璞山進省五十九章 軍門離省城 艾巖領水師七十章 副將犯官癮 獄目打協臺七十二章 老胥吏發威 造船廠無影五十三章 遣湘勇出省 函制軍探路第三十五章 水上飄自裁 駱撫臺救駕九十八章 撫臺挖牆角 王錱夢成真第七章 相國參侍郎 曾府有喧譁九十四章 提、協有轇轕 侍郎定死活第十六章 皇帝悼師傅 守城靠菩薩第二十章 衡陽剛脫險 省城生是非一百一十四章 湘勇忙出省 綠營忙過年一百零五章 民船登記所 百姓好懵懂第十七章 虛銜遭革除 明相贈兵書八十七章 侍郎夜狂嘔 軍門話起因第三十二章 楚勇未離省 赤壁突增兵一百零五章 民船登記所 百姓好懵懂第三十五章 水上飄自裁 駱撫臺救駕四十七章 督撫相掣肘 團臣請王命四十九章 天降棗紅馬 侍郎要守制第二十六章 岳陽縣稍穩 赤壁城響槍八十八章 江臬司造簰 曾大人問案第十五章 黃團練駕鶴 劉長佑接團八十八章 江臬司造簰 曾大人問案九十章 哨長求活命 流星夜歸來第七章 相國參侍郎 曾府有喧譁一百零三章 頭號心歡喜 太守好莫名六十二章 兩團丁被退 李都司現身八十章 巡撫心懊惱 統領杖營官六十九章 標協鬧意氣 撫臺有算計一百一十一章 劣員挨棍棒 皖撫患急恙一百一十七章 王錱改旗號 侍郎駁聖諭六十二章 兩團丁被退 李都司現身五十一章 楊時潮案實 江忠源被困九十六章 安慶被打破 恭王遭反駁八十三章 菜圃不藏身 軍門發疑問六十一章 知縣懲團丁 侍郎到衡陽一百一十四章 湘勇忙出省 綠營忙過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平县| 灵川县| 临西县| 定西市| 海淀区| 高唐县| 米脂县| 双峰县| 武冈市| 两当县| 洛阳市| 乐陵市| 稷山县| 闽清县| 宁陵县| 富锦市| 日喀则市| 垫江县| 永州市| 纳雍县| 龙口市| 昭苏县| 陇西县| 兴国县| 高平市| 綦江县| 河西区| 天等县| 山西省| 兴山县| 武穴市| 城口县| 寻乌县| 宜昌市| 区。| 金平| 桑日县| 鹿泉市| 云龙县| 乐都县| 古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