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

天策府大廳,長安來使看著接旨的韓遜,不知道在想什麼。但是此次長安朝廷對於韓遵的諡號給的還真是夠高的,諡號“文正”,追封文定侯,也算是對於韓遵對於大唐王朝做出的貢獻的一個肯定。韓遜捧著聖旨深深的吸了口氣,辭別特使和岑天時之後,走了出去,朝著新掛上的“三個字”深深的看了一眼,轉身朝著設在靈州城北的講武堂走去。

“新任的靈州節(jié)度使李玄清呢?咱家還等著他來接旨呢,皇上對於他的事蹟可是好奇的很呢,特意吩咐咱家有幾句話要帶給他。”韓遵的事情辦完了,這個名叫張德的宦官朝著岑天時身後掃了幾眼,問道。

“天使大人,天策將軍下去軍營視察去了。囑咐在下全權負責接待天使大人。”岑天時微微一笑,走上前去,拉著張德的手,眼睛掃過他身後一個瘦高的宦官道:“天策府準備好了宴席,還請大人和監(jiān)軍前去赴宴如何?”

“李玄清好大的膽子,特使來靈州都是提前告知過的,他爲什麼不在府中等待接見?”張德還沒說話,他身後的監(jiān)軍崔瀣朝著尖細的嗓子道。

岑天時臉色一沉,放開張德的手冷笑道:“怎麼,天策將軍的行蹤也需要提前向監(jiān)軍大人稟告?大人現(xiàn)在還沒有和天策將軍交接吧?這監(jiān)軍的權力行使的太快了?”

張德見到崔瀣又要開口,連忙打斷他,這自己還沒離開呢,你好意思找他李玄清的麻煩?也不怕連累了我這個天使,“岑大人別和崔大人一般見識,他旅途勞頓,有點不適應靈州的氣候。既然李將軍不在,聖旨交給岑大人也是一樣的。”

“靈州節(jié)度使留後李玄清素有大功於朝廷,長安之戰(zhàn)奮勇爭先,敗亂匪於西城之郊,救黎民於水火之中。今有前靈州節(jié)度使韓公表奏,特許李玄清升任靈州節(jié)度使一職,期許李卿家繼續(xù)公心體國,維護朝廷大義。豐州巡察使一職交由勝州將軍周德威接任,欽此。”岑天時掃了幾眼聖旨上的話,笑道:“張大人,我想這裡面是不是有點誤會?我家主公表奏的是天策都督府都督,不是靈州節(jié)度使。豐州乃是我主公起家之地,萬無讓別人接手的道理。這聖旨恐怕我天策府不能接。”

“怎麼?岑大人的意思是,這聖旨李將軍是不接了?天策都督府?咱家在長安的時候可沒聽什麼天策府啊?”張德臉色也跟著不對了,停下了腳步。

岑天時哪還不知道他的心思,微微一笑道:“天策軍自豐州起家,繼承的是天德軍的責任和義務。此次接管靈州也是遵韓老大人遺願,統(tǒng)一朔方防地,爲我大唐鞏固西部邊陲。還請張大人代我主奏明皇上。天策府感激不盡。”

張德歇著眼看了看岑天時,眼珠子一轉,忽然笑道:“你看你看,岑大人這就是咱家的不是了。小事一樁,岑大人放心,回朝之後張德會忠實稟明陛下和楊大人的。”

“哈哈,多謝張大人了。那正事說完了,咱們去赴宴吧。”岑天時拉著張德,兩人一路說說笑笑的走進宴會廳,不知道的還以爲是多年老友一般呢。

定遠城外,第一營、第二騎兵營和一個新編營組成的天策軍戰(zhàn)略機動部隊,將這個快要廢棄的地方徹底變成了軍營。而在天策府民政部規(guī)劃的行政版圖上,定遠城原本的一州五縣被裁撤成三個縣,定遠、磴口和三封,這個地方不像靈州和豐州,西北繞過賀蘭山餘脈有烏蘭布和沙漠流沙威脅,西南背靠黃河,地方雖大,但是土地不適合種植,所以在天策府的規(guī)劃中,這裡除了屯兵,只能發(fā)展畜牧業(yè),爲此這三個縣的縣令在上任之前就得到岑天時的明確指示,不求農工商有多少發(fā)展,只需要在畜牧業(yè)、採礦業(yè)和環(huán)境保護上有作爲即可。

但是此時此刻的定遠城剛剛接收從靈州遷徙而來的少數民族數萬人,和少部分隨軍而來的軍人家屬,這幾萬人的後勤保障可是讓後勤部的人頭疼不已,不得已左天成和交通廳廳長吳作棟開始認真琢磨李玄清所說的三合土到底是什麼,看看能不能在這個時常流沙遍地的地方修出一條完整的直道來。

“天成,你的方法不對,後勤要通盤考慮,這些遷徙民衆(zhòng)大部分是遊牧人,本身就帶著牛羊,民政部也已經安排好牧場,只需要少部分援助糧食即可,剩餘的漢人也安排到了三封、磴口,這兩個地方可以直接就近從豐州調糧。”定遠城軍營中,前來查看的李玄清見到自己的這位後勤部長苦著一張臉彷彿誰欠他百八十萬的樣子,忍不住笑道。

左天成苦笑道:“主公你有所不知,這都怪那個張全復。他在三封搞了個全民種樹比賽,只要參與種樹並且成活的獎勵糧食一石,如果獲得名次的話還能免稅一年,獎金也豐厚的很。這傢伙最近在籌劃沿三封到磴口和定遠的道路兩側種樹,喊出了要在五年內種滿三封縣所有的地方。主公啊,這傢伙的獎勵都是糧食,可偏偏定遠地區(qū)的道路流沙遍地,車轍一壓,馬上會下陷數尺,運輸力度太大了。”

李玄清似笑非笑道:“之前讓你們後勤部作坊抓緊時間研究水泥,最不濟也要去研究三合土,現(xiàn)在好了吧。”走了過去拍了拍左天成的肩膀,語氣鄭重:“老左,後勤部雖然不像作戰(zhàn)單位那樣光芒耀眼,但是承擔的責任卻一點也不會少。你身爲掌舵人不是讓你事必躬親,但是一定要做到做事情有前瞻性。三合土我在豐州都已經準備了,你馬上安排豐州留守人員接收,然後從豐州開始從北往南鋪設。必要的時候可以協(xié)調民政部,以工代賑嘛。”

“還有,張全復的沿直道植樹種草纔是對付流沙最好的辦法。你們後勤部要支持。駐守定遠地區(qū)的後勤部人員一定要積極參與這個比賽,我期待你們能獲獎。”李玄清的話讓左天成陷入了沉思,不過李玄清也不多言。他此來是想辦一件秘密事宜的,所以見到大營之中其他人都在忙,就連軍事主官楊天CD去整合部隊去了。

“老左,我讓你準備的人手準備的怎麼樣了?”李玄清拉著左天成來到營外,低聲道。

“主公放心,安排的都是最核心的人手,而且按照主公說的,六個隊每個隊都是熟練的工人。玄影衛(wèi)也安排人員在其中。”左天成對著李玄清好奇道:“主公到底要安排他們做什麼這麼隱秘?玄影衛(wèi)傳過來的報告標註的可是最高級別保密。”

“火藥你聽說過嗎?”李玄清和左天成來到大營外一個孤立的小山坡上,道:“一種威力極大的武器,能夠顛覆我們以前所有的認知。老左,安排可靠人手,必須嚴格遵守我撰寫的條例,嚴禁明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主公放心,天成一定嚴格遵守主公制定的條例,保證不會出現(xiàn)岔子。”左天成見到李玄清臉色鄭重,神情嚴肅,連忙保證道。

“儘快安排到位,此次大戰(zhàn)我還指望著你這個神秘武器呢。”李玄清打發(fā)走左天成之後回到大帳,見到王厚純已經帶著吳歡、李天一在等著了。

“主公,這是民政長髮過來的通告。”王厚純將剛剛接到的通告遞給李玄清道:“長安特使的意見看起來很怪啊。咱們的皇帝陛下到底什麼意思啊?”

“這哪是皇帝陛下的意思?這是那個大宦官楊復恭的意思。一個字,拖。他倒是好算計。”李玄清冷笑一聲,解釋道:“楊復恭的如意算盤是如果接下來我們贏了,那麼給個天策都督府也未嘗不可。如果輸了那就當什麼都沒說。反正他兩邊不得罪。”

“那主公我們現(xiàn)在該怎麼辦?”楊天成和吳歡李天一等人對視一眼,問道。

李玄清隨手讓通告放在案幾上,笑道:“涼拌,還能怎麼辦?事實上我們現(xiàn)在的應對辦法也是一個字,拖。多拖一天內政改革的成效就會好一點,軍部也就多一天的準備時間。如果三個月之後也就是忙完春耕他們還沒有達成對付天策府的辦法,我李某人可就要自行動手了。”

“就是,怕他們做什麼,咱們天策軍自成軍以來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下面的兄弟們可是一天不打仗就手癢癢的。”吳歡咧著嘴笑道。最近軍隊整編,他從步軍調到第二騎兵營都統(tǒng),一萬多騎兵啊,他是意氣風發(fā),不可一世。

“好了天成,特使走了,我也該回靈州了。你們這三個營是天策軍的機動部隊,如果發(fā)生戰(zhàn)事,向北要支援陳凡和陳宇,向南要回援靈州大本營,東向還擔負著牽制黨項人的任務,所以遇事一定要慎重。”李玄清指著地圖對著眼前的三個結拜兄弟鄭重道。

三人當中楊天成心思最爲縝密,又長期獨立指揮軍隊,也是李玄清安排的這支機動兵團的最高指揮官,當下也不遲疑道:“請主公放心,天成知道怎麼做。”

李玄清點點頭,也不多言,上馬帶著直屬隊策馬朝靈州而去。

定遠城距離靈州二百多裡,騎兵全力奔馳不到三個時辰的時間也就到了。李玄清一到天策府就見到岑天時也從外面回來,兩人相視一笑,走到天策府書房。

岑天時見到巧兮泡好茶走了出去笑道:“天時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主公。”

李玄清一愣,笑道:“先生不會是把那個崔瀣給趕走了吧?這麼高興?”

岑天時搖了搖頭,道:“這次主公可猜錯了。這個崔監(jiān)軍天時是沒辦法趕他走了,但是這次長安特使團內有一名意外的人出現(xiàn)。汴梁的朱全忠派遣的心腹混在了其中,傳達了朱全忠的一個意思,想和我天策府結盟。”

“朱全忠?”李玄清唸叨了幾句之後問道:“他派了誰過來?人走了嗎?”

“鄭璠,此人是朱全忠?guī)は萝妿煟缧┠晏鞎r也曾聽人說起過此人。不過他此次西來似乎另有要事,匆匆傳達完朱全忠的意思之後就連夜出城,似乎不想讓人知道他的行蹤。”岑天時一五一十的把鄭璠的話轉述了一遍之後道:“主公,人說遠交近攻,既然楊復恭想聯(lián)合其他人對付我們,我們是不是也可以?”

李玄清搖了搖頭,沉吟半晌道:“朱全忠的心思沒那麼簡單?只怕這傢伙有別的心思。”

“別的心思?”岑天時思索半天也沒想出來,只好苦笑道:“臣愚鈍,看不出來他有什麼企圖。”

李玄清默然嘆了口氣,如果自己不來的話,這朱全忠纔是葬送大唐江山的首要人物啊。現(xiàn)在長安的小皇帝昭宗不就是讓他給毒死的嗎?現(xiàn)在已經是888年了,西北的歷史已經被自己篡改的一塌糊塗了,搞不好這傢伙這時候打的主意就是讓自己挑動長安附近的幾大諸侯大戰(zhàn),自己忽悠昭宗去汴梁,從而真的變成活曹操了。

“這個朱全忠是打算趁亂慫恿皇帝遷都汴梁,好他變成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李玄清想清楚這點之後淡淡的道。

“先生,這次特使前來我的身份問題有沒有確定?”李玄清忽然想到了什麼,問道。

岑天時搖了搖頭,道:“這個張德沒帶來確定的意思,不過他倒是把主公的族譜帶回去了。我打算以中書後人的名義上表皇帝,正式表明這件事。”

“先生抓緊時間,一旦天策軍和周圍的諸侯開戰(zhàn),朱全忠必然會派人前往長安。他現(xiàn)在已經佔有洛陽,到時候可以名正言順的慫恿皇帝移駕東都。如果真要這樣,那麼局面就複雜了。”李玄清點點頭,頭一次感受到這個歷史上的後梁皇帝的厲害。

“我看鄭璠此行的目的除了傳遞結盟迷惑咱們,還有挑動周邊幾大諸侯的神經,早點開戰(zhàn),他的如意算盤才能早點開動,所以他才急匆匆而去。”李玄清嘆了口氣,這種事情就算猜到了也沒什麼好辦法,這是陽謀。朱全忠是算準了周邊的幾大諸侯對自己動手,所以纔敢肆無忌憚的來縱橫捭闔。

“主公,咱們現(xiàn)在怎麼辦?要不要提前動手?”岑天時也是聰明之極,李玄清一說他就腦補了所有的情節(jié),此時急忙問道。

李玄清搖了搖頭,敵不動我不動,自己一對多,不能貿然出動,引而不發(fā)才能震懾對手,爲自己贏取時間。

“傳令玄影衛(wèi),加強對河東、夏州、鳳翔和岐州等地的情報偵查,任何風吹草動都要報上來。”李玄清淡淡的話語飛速隨著傳令兵的步伐傳到玄影衛(wèi),成了日後這場大戰(zhàn)的引線。因爲此時的玄影衛(wèi)都統(tǒng)胡小四也在醞釀著一個計劃,一個破局的計劃。在聽到李玄清的命令之後原本還有些猶豫的胡小四下定了決心,轉身朝天策府將軍書房走去。

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lián)盟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zhàn)(六)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zhàn)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一百章 關中發(fā)展(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huán)球航行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zhàn)(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聯(lián)盟(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zhàn)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zhàn)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zhàn)(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四十九章 一戰(zhàn)歸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zhàn)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fā)展(四)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zhàn)(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zhàn)(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zhàn)(四)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zhàn)嶺南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zhàn)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zhàn)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zhàn)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zhàn)役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zhàn)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zhàn)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zhàn)(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qū)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zhàn)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huán)佈局(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zhàn)(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zhàn)(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zhàn)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zhàn)(二)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zhàn)(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zhàn)(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
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lián)盟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zhàn)(六)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zhàn)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一百章 關中發(fā)展(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huán)球航行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zhàn)(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聯(lián)盟(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zhàn)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zhàn)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zhàn)(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四十九章 一戰(zhàn)歸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zhàn)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fā)展(四)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zhàn)(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zhàn)(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zhàn)(四)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zhàn)嶺南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zhàn)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zhàn)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zhàn)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zhàn)役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zhàn)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zhàn)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zhàn)(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qū)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zhàn)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huán)佈局(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zhàn)(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zhàn)(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zhàn)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zhàn)(二)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zhàn)(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zhàn)(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邢台县| 奉贤区| 岳阳市| 普安县| 梓潼县| 临高县| 图木舒克市| 盐山县| 武鸣县| 当涂县| 尼玛县| 治多县| 金川县| 甘肃省| 古丈县| 伊通| 卓资县| 方城县| 清水河县| 淮滨县| 沙田区| 青铜峡市| 永泰县| 缙云县| 宜黄县| 涟水县| 永新县| 松滋市| 彭州市| 南召县| 黑龙江省| 桑植县| 舒城县| 吉林省| 元氏县| 平谷区| 于田县| 周宁县| 正定县| 通城县| 米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