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

天啓十三年十一月初一,李玄清和巧兮兩人在張強、徐興夏等人的陪同之下前往天津,實地觀摩新式船隻的建造。並不是李玄清不相信造船廠的實力,而是此次遠洋航行實在是過於重要,甚至可以說一旦遠航勝利完成任務就不僅僅是發現新大陸的問題,而是顛覆目前大唐國內所有人的基礎認知。畢竟在這個時代,除了李玄清夫婦這樣的後世來客,幾乎所有人都還在遵循古人“天圓地方”的地理認識。而如果新的遠洋航行真的能夠從東出發,最後橫渡大西洋,在泰西出現的話那就意味著南轅北轍真的會在現實中得到實現。這一切不僅僅考驗著遠航船員的毅力,還極大地考驗著目前帝國建造的船隻性能。畢竟在這種長達數萬裡的航行當中,船隻一旦出現問題那就意味著整個船隊的成員都將會因此陷入滅頂之災。

不過在兩人抵達造船廠之後才發現,這座帝國最大技術實力最強的造船廠已經在不知不覺當中擁有了足以製造出遠航船隻的能力,而且也在日漸大型化。至少目前在船臺上進行製造的這艘全新設計出來的新式船隻不僅僅在推進系統和動力系統上有全面的革新,甚至在一些設計之上也逐漸向後世的船舶製造理念靠攏。

“看樣子你們這一次的船舶設計的確是用了心,不僅僅修改了船型,而且在動力系統的放置上也花了心思。”李玄清和巧兮看過之後笑道:“取消明輪之後依靠雙軸雙舵推進的話動力上也足以支撐船隻走的更遠。”李玄清點點頭道:“預計這艘船什麼時候能夠下水試航?”

“明年二月份。目前因爲天津船廠的船臺和船塢基本上都有船隻在建造,所以我們只能採用了一種新的辦法來進行,將整艘船分成幾個獨立的部分拆分開來,然後分段建造最後在統一組裝。所以除了龍骨需要一次成型,其他的都在各個作坊中完成建造和組裝之後再運出來一一合併。”張強自顧自的解釋讓李玄清和巧兮感到異常的驚奇,果然模塊化製造已經露出了端倪。雖然此時張強根本沒有看出他這個看似無奈的應急辦法的優勢,但是不可否認在第一次嘗試成功之後這種辦法必然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快速推廣。畢竟在大唐的勢力輻射的原來越遠的時候,交通運輸工具的需求量必然會得到極大地提升。尤其是在李玄清已經決定放開對於第一代動力船隻的出口限制,也就是說在未來將由大批的船隻會被逐步淘汰,那麼新空出來的市場份額和經濟發展帶來的新的增長空間足夠目前的所有造船廠開足馬力建造估計都來不及。而且這其中大連造船廠和天津造船廠還需要承擔軍艦改造和新式軍艦建造的任務,所以這麼龐大的新式船隻依靠其他幾個造船廠的話還真是來不及。窮則思變,這句話一點不假。所以李玄清在張強說完之後立即道:“關於分段製造的所有過程安排專人記錄,然後仔細研究,以後你們肯定用得上。”

李玄清的話張強有些不理解,但是在過完年之後就恨不得自己當時親身參與其中。因爲這不僅僅給造船廠的建造效率帶來了極大的提升,而且還讓船臺和船塢的利用率得到極大地提升。

巧兮在李玄清安排完這些之後也開始讓張強調整部署,除了天津和大連造船廠立即抽調船工和技術人員一起學習這種新式船隻的建造辦法和設計辦法之外,還讓張強安排整理雙軸雙舵推進系統的整體制造流程以及改裝辦法,一部分分配給上海造船廠進行改裝任務,另外也給包括徐興夏的流求造船廠在內的其他數傢俬營造船廠,以便於他們的技術實力能夠及時的跟上天津廠的水平。

李玄清和巧兮在視察完這些之後放心的回到長安,開始調整鋼鐵行業進行調整,將宇文家的新式鍊鋼法以及新式鍊鋼爐進行大力推廣,以便於在應對將來造船高潮來臨的時候能夠有足夠數量的鋼鐵供應。而徐興夏和張強兩人則親自選拔遠航船員,購買物資和沿途所需的其他食物等等,並且考慮到航行時間長,期間船員之間的管理因素。在張強上報巧兮之後,玄影衛也跟著參與進來,並且安排了一部分飛鷹旅戰士以及暗衛成員參與其中,甚至調來了不少武器裝備,以防止在必要的時候遭受到攻擊的時候有足夠的力量自衛。如果不是海軍船隻目前還沒有進行改裝,只怕胡小四都要朝郭崇韜要來一艘軍艦進行護航了。

這樣一來等到這艘被命名爲遠洋一號考察船下水舾裝之後,所有的物資和人員都開始從各地啓程前往天津造船廠,部分船員甚至全程跟隨傳出的船工以方便提前屬性新式推進系統的性能和操作。

天啓十四年三月底,天津港還處在冰凍之中,但是卻擋不住天津港人山人海一般的熱鬧場景。兩艘大馬力鑿冰船在港口外面的海面上駛過,依靠著滾滾往前鋒利的冰刀攪碎冰封的海面,使得這艘白色塗裝的帶著風帆的新式船隻順利的被拖輪拖出船塢進入港口碼頭停靠。無數的人員和物資開始源源不斷的通過吊橋和傳送設備送到船上,然後被分類儲藏在各處。這艘總噸位達到驚人的一萬一千噸的新式船隻已經是目前大唐帝國建造的噸位最大的船隻了。爲了能夠停靠,甚至還準備了足夠的碼頭。

持續了一整天的各項物資的不斷被運到船上,等到軍艦專用的優質無煙石炭填滿了煤倉之後,“嗚嗚”的聲音開始不斷從船上響起,三座整體式煙囪之中逐漸冒出一股股濃烈的黑煙,動力系統緩緩啓動之後,傍晚的夜色之中,這艘航船開始緩緩啓程南下,先抵達上海,在那裡稍作調整,測試各項性能,順便接上在那裡登船的玄影衛和飛鷹旅的人員之後南下汕頭,在那裡轉場之後越過流求島開往呂宋島。這一路海軍會安排專門的軍艦和後勤船隊全程跟隨。在呂宋島進行最後一次補給,確定沒有問題之後將獨自從呂宋出發,沿著已經發掘出來的呂宋附近的航線往東行駛。

張強和徐興夏兩人在汕頭港等到這艘龐然大物抵達之後親自上船進行檢查,確定無誤之後才安排盛大的起航儀式,歡送遠洋一號出發,去經歷新的征程。這場盛大的儀式持續了三天多時間才伴隨著遠洋一號再次啓程而結束。如今的大唐帝國海洋運輸已經絲毫不遜色國內近乎於佔據主導地位的鐵路運輸了,沿海地區出身的帝國百姓成了這越來越興盛的浪潮當中最大的受益者,無數年輕人跟隨者越來越大的海船出海走的越來越遠,足跡開始遍佈的地點也距離家鄉越來遠遠。南洋、呂宋、西洋乃至於波斯和埃及等地,這些年輕人將船當成了家,船到哪裡他們的家就在哪裡。

遠洋一號從汕頭出發在航行的途中開始趁著風向逐漸脫離冬季的東北季風之後掛起風帆關閉蒸汽機進行無動力航行。此次召集的船員之所以需要徐興夏和張強兩人從各地抽調就在於遠洋一號上的所有的船員都需要精通風帆和蒸汽機兩種不同的動力裝置操作。這樣就能夠在風向合適的時候關閉蒸汽機減少石炭的消耗量,甚至徐興夏還考慮了在極端的環境下進行人工操作的方式推動船隻前進。雖然這個準備被李玄清叫停了,但是速來考慮事情周全的徐興夏還是要求所有船員有這種心理準備。

呂宋島因爲距離東南沿海距離不遠,雖然目前的帝國人口才突破兩億多,但是還是分出了部分百姓前往呂宋島定居,在呂宋島建立起一個港口城市作爲帝國統治這片島嶼的基礎。這裡除了往來大陸之外,更重要的也是往東探索的起點,常年有海上探險船隻和海軍軍艦出沒。

遠洋一號在這裡進行最後的補給之後於天啓十四年三月中旬再次出發踏上了茫茫的東大洋的航行之中。這一路雖然並不順水,但是事實上遠洋一號在往東不久之後就折向東偏北方向,避開了沿途炙熱無風的區域,開始在赤道和黃道之間航行,這樣一來雖然他們遠離了很多可以就近補給的島嶼,但是在擁有著充足儲備的情況之下這種可以利用風向自由航行的辦法卻極大地減少了試探消耗。順風的情況之下,要推動這艘萬噸大船動起來,這艘船九個大型桅桿上所有的風帆必須全部掛起來才能夠提供足夠的動力,但是對於前方不知道有多少未知旅程的遠洋一號來說,保存更多的石炭來避免極端情況下自身擁有足夠的動力比什麼都重要。而且古代中國對於遠洋航行中容易犯得的常見病其實都有足夠的應對辦法。而且遠航的時候除了自身儲備泡發的豆芽之外,還能夠不斷在沿途撈取海產品來補充船員體內對於各種維生素的需求。而且在沿途所遇到的島嶼之後也會停下來進行補給,熱帶地區的這些島嶼都有足夠的鮮果補給,所以類似於後世歐洲進行環球航行時遇到的額敗血癥在這個時代就算是不需要李玄清提醒,大唐的船員都有足夠的應對辦法。

茫茫的東大洋除了偶爾遇到的島嶼之外,大部分地區都是茫茫無際的海洋。這一路走來歷時一個多月的時間,遠航一號闖入了後世的西太平洋羣島之中,這裡遇到的還處在原始社會中的當地土著之後,隨行的飛鷹旅還在其中幾個人口比較多的島嶼進行過秘密探查,不過在沒有發現特殊的地方之後就放棄了。這些地方除了水果豐富之外讓所有的船員幾乎都大飽口福幾乎沒有發現任何有用的東西,甚至暗衛念念不忘的黃金都沒有半點蹤跡。所以雖然遠洋一號讓當地人甚至以爲是天神降世,頂禮膜拜,但是除了在這些地方補充了淡水和水果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的索取。甚至在遠航的航海圖上,也只是簡簡單單的將位置和大致的島嶼面積標註上去,剩下的什麼都沒有留下。

越過這片密集的島嶼之後,幾乎帶足了所有能帶的東西之後遠洋一號再次起航,這一次不再像此前那樣幾乎每天都能發現大量的大大小小的島嶼了,遠洋一號在持續航行十幾天的時間內根本什麼都沒有發現。天啓十四年四月份一整個月的時間內,除了偶爾的海鳥之外什麼都沒有,還好這一代雨水豐富,在初期意識到可能沒有島嶼補給之後,遠洋一號開始進行食物定量供應,類似於水果這樣的東西甚至直接被製作成果醬食用,以增加儲存期限,而且還在降雨的時候啓用降水補給。這樣一來整個四月份過去之後遠洋一號在艱難航行之後終於看到了陸地。此時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他們已經抵達了一片新大陸。當飛鷹旅帶著一些船員在靠近此地上岸偵查之後才發現這是一片狹窄的陸地東西兩個方向都是海洋,南北連接著大片的陸地。上面也有土著居民。不過這一次暗衛在此地發現了大量的黃金。當地的土著居民手中有著讓所有人眼紅的黃金。在經過短暫商議之後,由飛鷹旅領頭,暗衛組織船上精幹的船員手持武器進入叢林深處襲擊這些土著人搶劫了大批的黃金。這一場衝突雖然規模不大,飛鷹旅和暗衛淺嘗輒止之後迅速離開,帶著船隊南下之後重新尋找地方補充淡水之後再次起航。這一次在補給的時候衆人明顯發現了不一樣的地方,這個地方的動植物已經超越了大家的認知範疇,甚至採摘而來的大量的水果大家都不怎麼敢使用,必須要隨行的軍醫測試過之後纔敢用。

不過遠洋一號在此地逗留數天,記錄了此地的詳細情況和地貌特徵之後,除了帶走部分標本之外,其他的倒是沒有再出手就徑直南下。在北方航線通過極北航線發現了新大陸之後,張強和徐興夏商議之後決定如果往東航行之後能夠發現大陸就往南航行,去試著尋找李玄清曾經無意當中說過的一件事,那就是南北兩個極限的地方都是一片寒冷的所在,也就是說如果遠洋一號哪一天在往南航行遇到類似於極北的寒冷天氣之後就可以返回了。也正是李玄清這句話讓遠洋一號在天啓十四年七月份看到這片大陸的南端之後繼續往南,並在隨後的半個月時間內果然碰到了李玄清所說的這種情況,然後掉頭返回,不過在新大陸南端的一個島嶼附近找到補給之後他們並沒有依言返回,而是打算繞過大陸去看看此前搶劫黃金的所在地,畢竟那個地方東西兩面都是海洋。

這樣一來整個遠洋一號繼續由南往北繼續航行,並在走走停停兩個月之後找到了一片羣島東面的整個狹小的路上地峽,並且再次武裝搶劫了當地人一波黃金和補給之後開始啓程往東而去。這一次船員是遵照了徐興夏此前的決定,去完成最後一項任務,去探尋最遙遠的東邊到底是否存在山海經中那些光怪陸離的世界。但是他們這一次航行在長達數月之後卻來到了一片神秘的所在地,上面碰到的人居然讓暗衛認出了其中天方教的身影。並且在隨後的登陸之後暗衛甚至和當地的暗衛人員聯絡上。此時他們才得知,這場持續到天啓十五年正月的遠航最終抵達的地點居然是伊比利亞半島,這讓所有人甚至都接受不了。

不過好在玄影衛和路上同僚聯絡上之後,遠洋一號的消息迅速被送回國內,而遠洋一號也在暗衛的指引之下進入地中海前往埃及,從新開通的運河之中通過返回國內。至此一場轟轟烈烈的遠洋航行在迷惑當中完成了最後的腳步。

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四十七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八十七章 關中劇變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業基地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戰(二)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
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四十七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八十七章 關中劇變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業基地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戰(二)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萍乡市| 芦溪县| 深圳市| 鹰潭市| 岱山县| 兰州市| 宜川县| 六盘水市| 卓尼县| 桦甸市| 融水| 米易县| 镇坪县| 濮阳市| 洞头县| 广西| 浙江省| 普洱| 株洲市| 北川| 甘谷县| 吴桥县| 双峰县| 孟村| 平阴县| 拜城县| 聂拉木县| 青浦区| 渑池县| 灵宝市| 明水县| 临颍县| 平阴县| 大石桥市| 庆元县| 华蓥市| 梁平县| 广东省| 酒泉市| 新兴县| 五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