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

“巧兮,皇上人呢?”岑天時這幾天算是真正進入亢奮狀態,一大早就拉著徐天翔和王厚純急匆匆趕到千秋殿去找李玄清,見到巧兮也是樂呵呵的問道。

“先生,二哥,九哥你們怎麼這麼早就來了?”巧兮和慕容飛雪正在照顧天衡兄妹吃早飯,見到三人過來和慕容飛雪對視一眼之後無奈的一笑,後者起身吩咐旁邊的紫煙等人去準備膳食端到旁邊的偏殿,自己則去喊剛剛起牀的李玄清。

“這麼早救過來了,難道出什麼事了?”李玄清看了看巧兮有些奇怪的問道。將近年關,帝國基本上大事都已經安排完畢了,大部分事情都被放到年後,所以各地來說基本上算是太平無事,這一大早這幫人匆匆趕過來難不成北方的黠戛斯南下了?這也不對啊,按道理玄影衛那邊應該提前得到消息纔對,而且巧兮見到岑天時臉上的笑容所以搖搖頭道:“看岑先生的表情應該是好事,剛纔還在都天衡吃飯呢。”

“我過去看看,不過這麼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年後該派人去黠戛斯牙帳一趟,北方的這個昔日強敵是時候該徹底解決掉了。”李玄清穿好衣服拉著巧兮邊走邊道。

巧兮也知道李玄清的心思,所以點點頭道:“黠戛斯孤處北方苦寒之地,一旦受災他們能夠想到的就是往南遷徙,這樣一來必然會和我們在草原再次產生齟齬,如果不能解決的話我們在草原上的投入遲早都會面臨對方的威脅,而且還會牽扯大量的兵力駐守草原,不利於下一步我們全面對外,所以早點解決也好。他們能歸順最好,不能的話就讓他們去西面,去找斯拉夫人在東歐草原搶奪地盤吧。至少那裡比起他們現在所處的位置要好得多,物產豐富,水草豐美,是比較適合他們這樣的遊牧民族生存的。”兩人一路說話等到偏殿的時候岑天時等人已經吃上了。巧兮準備的早餐基本上都是後世常見的,但是在這個時代很多都還沒流行起來,而且大部分新鮮的吃法也都是從皇宮也就是巧兮這裡流傳出去的。所以三人是一邊吃一邊在那嘀咕,這段時間巧兮的手藝又見長了。

李玄清和巧兮坐下之後幾人一邊吃一邊說起了來意,不過也難怪幾人大清早的過來找李玄清,藏區被拿下之後其實中央王朝歷代能夠佔領或者說影響的所有土地基本上都已經被全部拿下了,只剩下最南部交州附近的幾個漢代時期來朝貢的幾個當地勢力如今沒有派人征剿,但是在如今大唐國勢鼎盛的時候,基本上只需要一隊人馬一個使者前往就能夠讓對方乖乖的投誠歸順,對於中央王朝而言沒有佔領那些地方也只是因爲無法克服熱帶地區的氣候和地形,而不是勢力不能達到。不過在如今李玄清橡膠製品帶過來之後這種現象也在逐漸改變,大量的雨衣雨具開始使用橡膠,使得中原漢人在熱帶雨林地區的生存能力得到加強,而且嶺南地區的開發也使得能夠輻射的區域更加廣泛,這一地區也已經排到了內閣和總參的計劃日程表當中了。

“先生的意思今早將藏區納入到正式的版圖之中?”李玄清問道。他本來打算在短時間內對於整個藏區都進行軍管,能到將藏區內部捋順之後再進行肢解,西部地區和西北合併,東部地區單獨建省,北部地區一部分劃歸河西省管轄,原州等受到漢化程度較深的區域也可以單獨建省,整個藏區高原在李玄清的設想當中單獨建立一兩個省,其他的地方全部肢解歸屬其他周邊省份,徹底瓦解掉吐蕃人的戰力,讓其不能成爲一個整體。這樣一來一代人之後新生的吐蕃人就無法凝聚成一體,自然也就將這柄時刻高懸在中原頭頂的利劍化爲無形。

“這是百姓所願。自安史之亂以來,吐蕃爲禍中原之重尤甚於其他周邊各族,安西等地更是直接遭到他們的屠戮。如果我們宣佈將吐蕃劃歸到大唐正式版圖當中,不僅僅能夠消滅吐蕃人的抵抗信心,更是直接振奮帝國百姓的心氣,對於我大唐朝廷和國策更加擁戴,我們也能將民心凝聚到更高的程度。這對於後續開發藏區也更加有利。那裡畢竟是高原地帶,不適合我等中原百姓生存,我想在短期內不會有多少人會過去生活。”岑天時的話也讓徐天翔和王厚純一陣點頭,顯然吐蕃這兩個字是所有人心頭永恆的刺。

“大哥哥,吐蕃單獨建省倒也問題不大,但是說道開發卻不能立刻進行。”李玄清沉吟不語,巧兮自然知道他在想什麼,後世對於這片高原的描述讓兩人不願意在此刻就將工業搬到這座號稱人類最後淨土的高原之上。所以在李玄清沒說話的時候巧兮主動開口道:“藏區高原未來的發展不應該以工業爲主,而是專注於發展遊牧業、農牧產品加工、地方特色產業以及商業,工業不適合進入藏區。”

巧兮的話也讓李玄清聳然一驚回過神來面對岑天時等人疑惑的眼神徐徐道:“藏區建省沒有問題,但是不應該完整的作爲一個省區存在,西南地區到匹播城附近可以建立一個新的省份,北部部分地區劃歸河西省,西北則和拓跋思諫協商一下將西北地區部分土地劃歸于闐或者安西兩省管轄其他地區內閣和總參協商再建立一個單獨的省份。總而言之只有一條,那就是直接吐蕃,不能讓這片高原成爲一個整體存在。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吐蕃部族無法凝聚合一,從而失去對中原的威脅。”李玄清的話讓三人一陣點頭,直接吐蕃確實是一個好辦法,從地形上看,吐蕃所在的藏區高原高高聳立在中原地區的西面,幾乎俯瞰整個中原王朝腹地,這個地方一旦強盛對於中原王朝而言幾乎就是一個災難。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此地的威脅比起北方遊牧部族更大,如果不是出藏通道的限制,只怕中原王朝絕對不能安安穩穩的從先秦一直走到如今只經歷過五胡亂華這一次大災。所以肢解吐蕃,瓦解對方的戰力和潛力,人爲分裂吐蕃部族,使其不能產生完整的向心力這個原則是所有人都認同的一件事。這件事不論是岑天時還是徐天翔都臉色嚴肅,將李玄清的交代放在了心頭當做頭等大事去辦。

“至於巧兮所說的,不在藏區發展工業,這件事我想向大家交代清楚。”說完了第一件事李玄清轉而開始解釋起巧兮剛纔說的這件事,“藏區那邊的發展策略應該按照巧兮所說的去辦,除了部分採礦業之外不應該在藏區佈置什麼工業區,發展製造業尤其是鋼鐵和化學工業。”李玄清索性將化學工業也從藏區剔除出去,對於目前帝國發展所需的化學工業而言其他地區的佈置已經綽綽有餘了,沒有必要在高寒地帶勞民傷財發展這種污染嚴重的工業。甚至按照李玄清設想的,在過個十幾二十年,帝國應該儘早進行產業升級和轉移,將這些污染嚴重的工業搬到海外那些殖民地上去,要不就想辦法進行升級改造,使得工業發展能夠更好的堅固環境要求。雖然就目前而言,因爲工業發展就大唐一家,依靠環境本身的自我淨化能力這點污染多加註意也不算什麼,但是好歹未雨綢繆也是好事,總不能百年以後這片孕育中華文明的地方率先進入污染遍地的時代吧?

“藏區不發展工業豈不是要和中原發展脫節了?”岑天時有些不解的問道。

“也不一定啊,藏區那邊如果發展的好的話也不會差太多的。而且本身地處高原地帶,發展速度就不應該和內地相比,這一點就算是發展工業也無法追上。那邊因爲是長江、黃河等諸多河流的河源之地,是中原文明孕育的源地,所以不能夠讓工業帶來污染,否則的話我們賴以生存的中原大地都會蒙上陰影的。”巧兮的這句解釋倒是讓大家點頭不已,“而且那邊地處高寒地帶,生態環境脆弱,一旦被破壞的話要想恢復難度實在是太大,貿然發展工業得不償失。還不如發展加工工業和遊牧業,然後以特色產業作爲地區主要對外商品,再加上採礦業和往來商業的話足夠保證那邊發展不會和中原脫節太多的。而且一旦漢化完成,中央也可以考慮每年補貼部分以確保藏區內外平衡。”相對來說巧兮和李玄清的辦法就太多了,後世共和國發展西藏的大部分辦法都可以直接拿過來用,甚至有著更多的選擇。比如李玄清現在就在規劃的茶馬古道,這個時代的茶馬古道其實還在雛形,但是一旦由中央政府進行推動很快這條連接藏區內外,輸送茶葉、食鹽等重要物資的道路就會帶動出一條璀璨的藏區經濟發展鏈條,到時候配合從北方入藏的道路基本上就可以將藏區穩定下來了。所以當巧兮慢慢解釋起後世發展藏區的經驗之後岑天時和徐天翔等人的眼光也開始逐漸的轉變過來。

“我發現了,怎麼什麼事到了皇上和巧兮手中好像都有無數的辦法,讓我這個內閣首相有時候都非常自慚形穢。”岑天時在巧兮將茶馬古道和西北入藏大通道以及沿線產業的大致佈局說完之後苦笑道。

“倒也不是這樣,主要先生對於工業發展的理解不如我和巧兮,這倒也沒什麼。”李玄清道:“藏區的事情基本上就這麼多,具體該怎麼辦內閣和總參拿出一個具體的決議然後在帝國會議上去說。今天剛好你們來了,我也有件事想和你們提前說一下。”

幾人吃完早餐之後換了個地方重新坐下,巧兮一邊泡茶一邊聽著李玄清道:“藏區已經收復,西北那邊短時間內也和大食消弭了戰爭,那麼剩下的就應該考慮南邊和北邊的事情了。南邊總參那邊的計劃很好我就不多說了。今天想說的是北面的黠戛斯。”

“皇上的意思是徹底滅掉黠戛斯?”徐天翔心裡一動,放下茶杯問道。黠戛斯因爲之前和天策軍的兩場大戰至今沒有恢復元氣,反而越發的虛弱起來,今年北地氣候也比往年要寒冷得多,這也導致黠戛斯各部落受災嚴重,大批的牲畜被凍死,可以說如果不是天策軍在北方草原數省駐紮重兵,只怕這些餓的眼睛紅紅的黠戛斯人都該南下了。但是這種時刻在北部駐紮重兵的辦法卻牽制了帝國的大量精力,也使得草原投資隨時有可能遭受到對方的襲掠。如果能夠徹底解決掉黠戛斯的威脅,那麼不僅僅天策軍可以從北方數省騰出大量的兵力調到其他方向,而且草原投資的規模也會因爲環境的安定而加速增加。

“讓陳凡密令駐紮草原的各軍做好北征準備。”李玄清擺擺手道:“不過在此之前由外事部派員前往黠戛斯牙帳古回鶻城一趟,代表大唐向黠戛斯下達最後通牒,可以歸順大唐,我們會向對待草原各族一樣平等對待他們。但是他們作爲一個完整獨立的政權從此將不復存在。如果不願意的話我們也可以給他們指一條明路,他們可以一路往西遷徙,在遙遠的泰西,也就是我大唐西北各省的西北部,那裡有一片草原適合他們生存,這片草原他們應該知道在哪。告訴他們,短時間內大唐對於那片草原沒有太大的興趣,只要他們不對大唐不利,我也懶得過去找他們麻煩。但是如今他們所處的這些地方卻不行,天策軍在年後會立即北上,到時候如果他們不願意投誠或者遷徙的話,那麼我們就只能出兵徹底剿滅他們了。”

李玄清的話讓岑天時有些不解,但是很顯然徐天翔和王厚純兩人卻若有所思,點了點頭。黠戛斯如果聽勸西遷對於大唐來說實在是最好的一件事,如果他們願意李玄清甚至願意提供部分物資協助。不過這一點還需要外事部的人去往古回鶻城談過之後才能確定。

大唐在天啓六年年底的時候最高層已經將眼光瞄準了下一個地方,而這也正是爲了李玄清領導的大唐帝國開始走出漢人傳統的輻射區域開拓進取走向新紀元的開始。這個平凡的早晨卻對大唐乃至於整個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準入資質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後一個漢人藩鎮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膠問世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
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準入資質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後一個漢人藩鎮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膠問世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股票| 宜兰县| 汽车| 饶阳县| 绵阳市| 三明市| 东光县| 荣昌县| 大宁县| 巴塘县| 东港市| 遂溪县| 新营市| 余姚市| 南丹县| 株洲市| 昭苏县| 玉龙| 闵行区| 永泰县| 潢川县| 龙州县| 正阳县| 三台县| 色达县| 崇左市| 南昌县| 阳朔县| 措美县| 紫金县| 新田县| 彭州市| 南召县| 肇源县| 兴城市| 施秉县| 南阳市| 同江市| 陇川县| 郓城县| 邢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