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

大食使團在長安待了一個多月之後啓程回國,不過他們回去的時候帶回去的卻有著大量的商品,整個長安街市上他們能夠買到的物品基本上都被帶回去了一套,甚至部分使團的成員還和長安的西市很多商人約定好,來年派專人來下訂單。不過因爲胡小四和慕容瀚海提前打過招呼,工商部發布的出口商品名錄和對於高技術產品出口限制之後,大食使團能夠買回去的基本上都是成熟的產成品,雖然這些對於如今的大唐來說可能每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對於一個沒見過這些東西的大食人來說卻有著莫名的吸引力,所以這些使團的成員幾乎席捲了長安的大大小小的街市,除了傳統的絲綢瓷器茶葉這些大宗物品之外,其他工業品成了採購的重點。

“皇上,我說這些大食人做生意的天賦可不比大唐的商人差啊。他們有不少人在長安訂了很多貨物然後交給那些大商行,然後委託他們從長安運到西北,他們派商隊去西北那邊去接貨,如果以絹帛的價格來對比的話,好像比他們國內的價格便宜得多。”胡小四在李玄清面前笑道。

“他們沒打我們什麼主意?”李玄清拿著海軍發過來的報告一邊在仔細的比對海圖一邊隨口問道,“大唐如今的各項技術發展的飛速,只怕這些人只要稍微有點眼光的話都會盯上。”李玄清也正是因爲考慮到這個所以纔會讓玄影衛和工商部聯手去給長安的所有商人打招呼,並且責令外事部全程陪同這些大食師團的成員,美其名曰給他們作免費的翻譯。

“放心吧,咱們大唐的百姓如今對於這些技術本身捂得就很緊,別說那些大家族和大商家,就算是小商小販都有這方面的覺悟,只要誰有一門手藝或者懂得某種技術都想著保密然後掙錢,再加上工商部這幾年宣傳得也非常到位,所以玄影衛這邊跟蹤得到的消息他們大食人可是沒什麼收穫,有幾個使團的人暗地裡出高價向尋摸燒製瓷器和絹帛的製作辦法,但是那些商家百姓不是搖頭說不會就是一臉警惕。”胡小四的話讓李玄清稍稍安心,畢竟高價出出去,難免有人不動心。當初中原地區的造紙和掘井技術不就是因爲各種原因被泄露出去了嗎?倒不是說李玄清不願意和其他國家進行技術交流,但是在總體大唐已經高出其他民族一大截的技術水平面前,李玄清可沒有那麼好心無償幫助其他民族提高自己。有些通用技術可能在以後會逐步轉移給他們,但是絕對不是現在。如今大唐百姓剛剛有了一點知識產權保護的概念,下一步就是要讓律法院儘快進行這方面的立法,才能夠在保護知識產權人的同時普及概念讓全民參與其中。

“你去通知天翔,讓總參立即給海軍發佈命令,將最新下水的三艘山東級大型戰艦全部調到西洋去,讓曲承星立即執行剿滅西洋海盜的任務,然後讓陳明徵調動陸戰隊進入西海郡。”李玄清稍微沉吟之後讓胡小四去傳達命令。西洋那邊的情況比起南洋還要複雜,因爲西洋沿岸各國長期式微,所以連帶著整個西洋到處都是海盜,對於往來船隊來說這些人才是他們長途行商最大的敵人,以前在天策軍海軍尚未抵達南洋的時候南洋各島嶼之上盤踞著數以千計的海盜,他們一面在海島上自立爲王,另一方面利用手中的武裝船隊打劫來往商隊,甚至成羣結隊在一起試圖和南洋艦隊相對抗。爲此羅大海和陳明徵聯手在南洋進行過爲期半年不間斷的戰鬥,將盤踞在滿剌加附近各大島嶼上數以千計的海盜全部剿滅,所有俘虜全部押送到交州交給交州布政使府用來開荒,半年的時間竟然給交州運送過去好幾萬人口,由此可見南洋那邊的混亂,就算是時至今日,南洋艦隊依舊保持著常態的巡航,並且告知來往船隊,一旦發現海盜的蹤跡要立即就近向大唐各地的海關彙報,而且海軍本身也在逐步擴大征剿的範圍,幾乎包括了三佛齊也就是後世南洋羣島的大部分地區。

“西洋那邊也出現海盜了?”胡小四嘀嘀咕咕的走到徐天翔那邊發現他們幾個正在開會,看中間擺放的地圖赫然就是西洋海圖頓時笑道:“看樣子皇上真是神機妙算,知道你們幾個在幹什麼。”胡小四施施然走進去之後道:“皇上讓總參立即傳訊西洋艦隊圍剿海盜,並且著海軍部將最近下水的三艘山東級戰艦也調到西洋去,同時讓陸戰隊也過去。”

“看樣子皇上打算下一步大規模發展西洋了。”王厚純笑道:“我看讓後勤部那邊也開始抓緊時間往西海郡那邊集中物資,到時候收拾完海盜可以就近建立據點,將那些戰略要地都納入到海軍的管轄範圍之內,由陸戰隊負責日常執勤守護。”

幾人商議之後將王厚純的建議也一併發給了郭崇韜,三天後也就是天氣六年四月中旬,三艘龐大的全新的山東級戰艦從天津港南下,帶著十餘艘新式貨輪啓程南下。山東級戰艦是全新設計的一款新型主戰戰艦,總噸位達到了三千五百噸,幾乎比出雲級大了一圈,續航力和速度比起後者也快了一大截,所以他們出發前往西洋也就意味著天策軍海軍的主要精力開始放到西洋,西洋航線也將成爲大唐海外的重要對外貿易通道。

不過山東級在路上的時候郭崇韜的命令也傳到了西海郡曲承星手中,與此同時帶隊在流求駐紮的陳明徵也接到了總參的調令,五萬多海軍陸戰隊開始陸陸續續渡海返回本土然後陸續往西開拔在西海郡集結。

得到命令的曲承星先行一步在陸戰隊主力尚未抵達之前率隊出洋開始沿著西海郡往北沿著海岸線進行巡航,後世的孟加拉灣就在西海郡西北方向不遠,因爲靠近身毒半島,這裡成了身毒東部的海盜的集中地,而且此地地形複雜加上附近大河河流多,身毒那邊衰落之後根本沒有力量來追繳他們,所以甚至是這一代的百姓都和這些海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幾乎所有來往南洋和身毒的商隊都被他們打劫過。所以曲承星第一站就是這裡,順便在帕拉王朝的迦爾納地區建立一個港口,那裡是一個天然的港灣,而且地處位置也非常重要,建立港口之後不僅方便往來商隊而且還能夠利用港口打開帕拉王朝的市場。

曲承星十艘戰艦浩浩蕩蕩的在此地遊弋一個多月,歷經大小戰鬥數十次,依靠著堅船利炮在這裡橫衝直撞,將沿岸幾乎所有的大小水寨全部炸燬,無數的帆船船隻被一把火燒了個乾淨,甚至曲承星幾度派人上岸持槍剿滅那些逃出火炮射程之外的海盜和當地的土著居民,這種大規模幾乎是不加掩飾的戰鬥也引來了帕拉王朝的注意,但是和大食帝國的人一樣,所有人再見到這種冰冷的鋼鐵鉅艦之後都失去了反抗之力。曲承星甚至絲毫沒有理會帕拉王朝派來的軍隊就直接率領艦隊趕赴下一個地點,十艘戰艦一字排開掃蕩了這段長達上千裡的海岸線,將那些被嚇得瑟瑟發抖的海盜一網打盡。

而在西海郡那邊陳明徵的陸戰隊前鋒登船趕來的時候曲承星也帶著艦隊開始抵達事先勘測過的迦爾納,這地方是一個喇叭狀的港口,原本帕拉王朝在此地建了一個小小的漁港,附近還有一個小村落。但是在曲承星登岸之後立即要求當地人將最合適建立港口的大片土地全部讓了出來,並且讓隨船的水兵開始在附近建立警戒陣地然後留下了三艘戰艦和幾艘後勤輪船在此地等待陸戰隊,自己率隊離開沿著海岸線繼續往康格達地區開進,準備拿下烏荼,那裡是曲承星準備拿下的第二個據點,同時也是未來進入身毒東部地區的主要前站。

曲承星這大張旗鼓的剿滅海盜也在身毒引起來劇烈震動,堅船利炮之下沿岸的帕拉王朝和康格達這種小國幾乎是風聲鶴唳不敢動彈,帕拉王朝雖然地域面積比起自己的鄰居康格達要強大的多,但是在親身見識過曲承星的西洋艦隊的強橫之後幾乎是立刻組織了朝貢使團準備去大唐朝貢。但是讓他們沒想到是後續的海軍陸戰隊卻在迦爾納登陸,隨後而來的大批的後勤船隊甚至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建材和人手就地開始擴張港口修建碼頭,按照海軍那邊的標準,這裡要有能夠停靠海軍戰艦的能力,並且還有帶有一個龐大的倉庫區以及附屬的軍隊駐紮營地和防禦措施。甚至海軍那邊還準備將配屬陸軍的火炮也帶幾門過來,只是被南詔國內的道路給堵了回去。陸戰隊的這種不聞不問修建港口的做法也讓帕拉王朝誤以爲對方要來侵佔他們的領土所以果斷集中部隊南下準備和陸戰隊打仗,但是隨即就被一頓炮火給轟得土崩瓦解,無奈之下只能派遣使者前往陸戰隊大營,只不過陸戰隊這邊可沒有配屬什麼通譯,所以雙方一開始幾乎是雞同鴨講,但是好歹陳明徵隨後帶著大隊人馬趕了過來,陸戰隊的人數飆升到了一個營的兵力,龐大的戰力讓對方灰溜溜的退了回去。而吃了敗仗之後的帕拉王朝的軍隊在回去之後也讓他們的高層開始沉靜下來認真思考這股大唐軍隊到底要幹什麼,畢竟陸戰隊如今雖然徹底壓制住帕拉王朝的軍隊但是對方卻沒有趁勝追擊,所以在思考再三之後決定依舊派遣使者前往大唐,並且不知道從哪找來了一個吐蕃人作爲自己的通譯。

帕拉王朝的舉動隨後紛紛被身毒半島沿岸的大小國家效仿,畢竟沒有哪個國家見到這種無解的戰艦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來來去去,還不斷向那些海盜下死手,炮火聲時不時的就會響起的時候能夠還能夠坐得穩。所以短短半年時間在曲承星抵達獅子國之後後方的陸戰隊也派人追了上來之後,曲承星決定大舉進攻獅子國。和別的地方不一樣,獅子國可是總參那邊下達過明確命令要求全部拿下作爲大唐正式海外領土的地方。所以曲承星可是毫不留情,在獅子國西北部的狹窄的亞當地區登陸然後朝著內陸的王城大舉進擊,在陸戰隊上岸進行戰鬥的同時軍艦也開始繞著全島進行巡航利用艦炮進行強力轟擊。獅子國此時的國力根本不是數千陸戰隊的對手,雙方在島上連續作戰三十一次,對方死傷數萬人之後終於被陸戰隊攻下王城,島上的獨立王朝隨之崩塌。不過陸戰隊在蒐羅了大部分財寶之後帶著大批的俘虜重新回到亞當地區,在等待後續的船隊前來在當地建立據點。獅子國被拿下之後西洋艦隊的圍剿海盜的行動暫時停了下來。因爲嶺南鐵路還沒有貫通,南洋航線輸送過來的物資需要繞過滿剌加,行程多出來一萬多裡,所以艦隊在前面大的痛快,但是後方的後勤船隊卻跟不上他們的速度,在拿下獅子國之後後勤基本上已經被拉昇到極限了。所以無奈之下曲承星也只能帶著繳獲返回迦爾納,在迦爾納基地建好之後才帶著陸戰隊南下烏荼地區,建第二個據點。

不過曲承星的等待也沒有多長時間,嶺南鐵路在穿過建水城之後終於艱難的抵達麗水,距離西海郡已經遙遙在望。爲了加快速度當地的陸戰隊甚至直接南下將彌諾國的勢力重新掃蕩了一遍,抓來三萬多俘虜加入施工現場,依靠著多出來的這三萬多勞動力,麗水到西海郡的鐵路在五月中旬終於貫通,西海郡終於不在孤立於大唐的主流世界之外,和嶺南重鎮廣州連成一體,積累在廣州、廉州和欽州等地海量的物資在火車的拉動之下飛速朝著西海郡而去,後勤船隊也終於有了一個便捷的碼頭補給。海軍的計劃也由此有了實施的可能。

天氣六年五月二十郭崇韜抵達西海郡親自指揮西洋艦隊和大大小小積聚在西海郡港口的上百艘貨輪開始了長達三年的西洋沿岸港口碼頭建設,通過這種一點一點往前進的辦法海軍終於將自己的腳步不斷往前伸展。

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一百五十章 趁亂打劫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
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一百五十章 趁亂打劫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中县| 句容市| 新营市| 务川| 安吉县| 阿荣旗| 惠水县| 伊川县| 弥渡县| 大庆市| 腾冲县| 山东| 威信县| 宝清县| 昭通市| 霍城县| 东光县| 绥滨县| 长阳| 孝义市| 信丰县| 十堰市| 黑水县| 浦东新区| 三明市| 康定县| 宁国市| 诸暨市| 根河市| 孙吴县| 江都市| 宜兰县| 淳安县| 香港 | 彭山县| 绥江县| 祁连县| 赫章县| 保山市| 威远县| 清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