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

“大哥哥,聽說師兄他們前線那邊做得不錯嘛。搬回來那麼多金銀財寶,我剛剛和飛雪姐姐可是清點了半天啊,咱們皇室的內庫現在可是豐富了不少?!彪S著西北那邊的火車一天天的從遙遠的甘州將交河城的財富運抵長安,那些珍寶當中比較貴重規格比較高的被岑天時一股腦全部塞到了皇宮當中,沒辦法李玄清的這個帝國建造者上位之後從來沒有要求民間和下面各級官員上供什麼的,帝國上下都秉承著以國事爲重,雖然這些年隨著帝國大部逐漸安定,部分官員開始耽於享樂,但是在律法院和警衛部的聯手打擊之下,這股風氣還是很好的被遏制下去。不過這樣也就造成了李玄清的皇宮的內庫藏品少得可憐,比起歷朝歷代的皇帝可謂是最寒酸的一位了。這一次岑天時可是卯足了勁想要給李玄清找補一點回來,不然將來真要是四夷賓服萬國來朝的話,堂堂的大唐帝國皇室如果連一點珍寶都拿不出來的話那就被人家白白笑話了。

不過如果只是一些珍寶歸入皇室內庫的話巧兮也不會這樣驚訝,在上個月巧兮和慕容飛雪幾乎同時懷孕之後,基本上皇室資產就全權交給張強負責管理,兩人開始退居幕後專心養胎。但是禁不住此次運回來的財富實在是太驚人了,摺合下來近乎有好幾噸黃金和白銀,如果算上陸續開始拍賣的那些珍珠古玩玉器,只怕保守估計有十噸黃金入庫,由此也可以看出西北其實很富裕,而且金銀礦產非常多,沿著絲綢之路沿線的各個綠洲和城池,基本上通行的都是金銀幣,中原的絲綢瓷器加上如今興盛起來的玻璃等製品正在快速鯨吞來自西方另一個大國的財富,這一點甚至比平行世界裡更早一點掀起東西貿易的高潮。

“怎麼啦?你們倆也打算插一手嗎?”李玄清將巧兮摟在懷裡,看著他嬌俏的容顏忍不住颳了刮對方的俏鼻,微微一笑道:“不過也是,咱們的資本原始積累和後世不一樣,軍隊蒐羅回來的財富必須快速投入到工業製造和生產當中去,迅速轉化爲助推工業發展的催化劑,否則的話只怕容易助長奢靡享樂之風,最後重走西班牙的老路。所以我打算讓工商部、財政部和錢莊利用這筆錢進行工業發展聯合專項貸款業務,利用貸款將這筆錢散出去。”

“大哥哥不打算繼續搞國營啦?不過這樣也好,國營只適合那些關係國計民生的行業,其他的大部分行業還是民營比較合適?!庇伸渡磉厸]有其他人,所以夫妻倆說起話來也就無所顧忌,巧兮自然是明白李玄清此舉的真正含義所在,目前國營的行業已經夠多了,雖然因爲提前開啓了工業革命,所以在民間資本和工業萌芽發育不良的時候國營能夠快速貫徹李玄清的意志,在各行各業當中起到帶頭作用,給廣大的私營企業和民間起到一個榜樣的示範效應,但是這畢竟只是前期階段。巧兮和李玄清對於國營佔據主導的弊端可是看得很清楚,所以纔會每年工商部和裝備處都會拿出來一大批成熟的國營企業扔到市場上出售,推行國營先行,帶動私營,最後再將國營企業處理掉的方針政策。甚至這段時間李玄清開始琢磨著是不是推動國內目前發展的最好的六大家族和皇室一起裁剪整合自己的產業,將那些輕工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等等低端產業逐步出售給其他中小企業主和個人,將精力轉移到高精尖的製造加工和化工等行業,從而帶動整個社會產業鏈的轉型升級。

不過在現如今等於依靠西征軍搶回來這麼多錢的情況下,李玄清和巧兮兩人商議之後開始讓內閣這邊準備三部門進行聯合會議,在會上李玄清在和岑天時合計後決定在今明兩年在全國範圍內推動工業發展專項貸款,由錢莊負責執行,財政部監督,工商部在各省和各州級別設置專門的審覈小組,只要是符合條件的個人和企業主都可以通過申請專項貸款來擴大自己的生產,從而利用貸款業務將這筆龐大的資金快速在民間消化出去。

而且爲了配合李玄清之前交代的要再草原地帶追加投入的目的,工商部和財政部直接對於草原三省或者從事三省具體行業的企業主發放定額的貸款,並且保證三省最低放款額度。不過相對於此次的大頭,北方工業帶的幾個行省纔是此次最大的受益者,因爲在慕容瀚海的規劃當中,這幾省合計會佔到本次專項貸款總額度的六成以上。在李玄清堅定不移的推進北方工業化先行的情況下,南方的廣大區域在本次專項貸款中獲得的份額較小,除了江東、廣州以及因爲要佈置西洋艦隊而專門加速開發的南詔省之外,其他地區能夠分到的額度很少。

不過爲了安撫這些地方布政使的不平情緒,李玄清表示在三韓那邊的繳獲上繳中央之後會分批加大對於這些省份的投入,並且開始指導以六大家族爲首的工商界代表在適當的時候加大對於這些地區的投入,以幫助這些區域能夠在帝國主要精力顧忌不到的情況下先行奠定一定的工業基礎。

而且這些投入實際上除了專項貸款之外,內閣劃撥給交通部的撥款纔是最重要的一環,因爲鐵路在交通運輸中發揮出來的作用越來越大,尤其是內地的各個區域,所以鐵道司在籌備從太原修築鐵路直通洛陽的同時,決定開啓從關中抵達成都的秦川鐵路線,並且在後期擇機繼續往南直到廣州。不過這個計劃被李玄清批準了一半,也就是秦川線本身。不過鐵道司在得到許可之後立即開始著手準備,並且真的在陳凡拿下三韓的時候開始從長安這邊動工,爲此內閣再次追加了撥款。

後來在史書上被稱爲帝國的資本原始積累最初階段就從此開始產生。因爲本身就參與了北方工業帶的各個方面,此次從中獲益最大的還是皇室資產管理集團和六大家族,幾乎有一半的專項貸款都發放到他們手中。而得到巨大好處的皇室和六大家族也陸續接到李玄清和巧兮的命令,這些專項貸款必須全部用於發展五年工業計劃當中李玄清制定的重點工業行業發展名單。並且要求他們利用這一批資金到位之後一方面將自己之前在錢莊的貸款清償一方面將自己家族內部的大量低端產業迅速出售,藉此完成整個工業的轉型升級。

可以說李玄清和巧兮利用自己的手段和權力硬生生的將這些搶回來的錢在短時間內全部轉移到工業發展上面,從而避免因爲大量的資金涌入而導致的物價上升太快,從而擊垮目前的國內市場平衡。而且這裡面還涉及到一個農業的問題,在持續發展了四年之後,工農業的比例在帝國經濟結構中的比例開始出現明顯變動。在發展工業的時候李玄清不想過多的剝削農業,尤其是在工業發展陸續得到大批的外來資金的情況下,利用農業反哺工業已經不是一個必須的步驟了。

不過因爲農業尤其是主要的糧價還是一切社會物價的基礎,所以斟酌再三因爲大批資金進入而導致物價水平必然會上漲的情況下,除了因爲投入到工業領域而延緩之後,李玄清利用這個時間差決定繼續實施以前的策略,在不主動調節農產品價格的同時,通過針對性的下調農業稅的辦法來支持農業的發展,也是間接的支持農業加工行業的發展,與此同時也是增加了農民的收入,避免各個階層的收入差距過大而出現社會問題。

不過在見識過後世農業的衰退時代之後,李玄清還是和巧兮決定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至少利用目前帝國政府控制下的大批國營農場的優勢條件,開始琢磨農業機械化,並且巧兮專門讓張強將原本皇室工業集團中一個專門生產生產器械的子公司拿出來,擴大生產線,讓實驗室立即研製農業生產機器,想辦法研究機械化生產的辦法和所需要的機器設備,然後利用國營農場來進行試點,最後往民間推廣,以應對即將開始的農業人口向工業產業轉移的大潮。因爲不管李玄清如何調節,在大批資金進入工業行業之後工業的發展必然更加快速,規模也必然會更大,所需要的工人也肯定呈現幾何倍數的擴大,那麼在原本的工人出現短缺之後,他們的待遇必然會繼續上升,在原本收入就比農民要高的情況繼續增加肯定會加速農業人口迅速轉移,勞動力轉移之後從事農業人口減少,只能用機器來替代。而且李玄清這麼做實際上也是爲即將而來的機器發展拓展市場。

相對於其他人還沉浸在資本原始積累的興奮的時候,巧兮親自領銜的皇室資產處理中心的目光就更加深遠,在大批資金進入生產領域,原本的市場就不夠了,雖然李玄清快速批準三韓和藏區那邊的計劃,利用戰爭一方面開疆拓土,解決帝國的版圖和安全問題,另一方面也未嘗不是在內部市場尚未開啓的情況下提前爲這些即將成倍增加的龐大的工業產成品提前尋找到新的市場。爲此在西征軍那邊主力轉入修整等待繼續征戰的時候李玄清悄然讓工商部頒佈了出口工商品行業名錄,開放了大部分工業產品的出口限制,並且指示各地海關和河關等機構,迅速放開限制,首先在帝國內部取消了各地的地方保護,擴大內部市場,其次就是擴大對外貿易也就是海洋貿易和西北絲路貿易,草原貿易等的出口限制,保證大批量的工業產成品能夠有足夠的市場來滿足銷售問題。

而這一波工業產成品出口名錄收益最大的還是進行遠洋貿易的徐家和張家,內陸貿易雖然隨著草原地區趨於安定、西北那邊絲綢之路逐步被打通而開始發展很快,但是不管是數量還是質量而言,還是海洋貿易佔據絕大的優勢,東洋貿易在徐家幾乎壟斷的情況下每年光是流入境內的白銀就多達數百萬兩,而且在李玄清提出唐幣結算圈之後徐家的相應動作是最積極的,時至今日,在日本和三韓地區,只要是和徐家爲首的大唐商人交易都必須使用唐幣,大唐錢莊分部甚至直接堂而皇之的開到了日本本土,因爲超越這個時代的金融體系的建立,這兩個地區的官民百姓根本不知道這種使用別國錢幣給本國的經濟帶來的危害。在時間長了之後這種附庸作用也更加明顯,而且李玄清派到日本和三韓那邊的錢莊可不僅僅是提供金融服務這麼簡單,他們還是李玄清控制當地金融的急先鋒,通過人爲操縱當地金銀和唐幣之間的匯率,進一步剝削這些地方的經濟,爲大唐的經濟發展輸血。而蓬勃發展之中的南洋貿易也得益於張家爲首的福建廣東商人和金陵杭州商人合流而出現了更大的發展後勁,這一點甚至徐興夏都看到了,所以在流求建省之後直接進入大島,和皇室合作建立新的船舶製造廠然後組建新的船隊分一杯羹。大唐通過南洋航線已經將自己各式各樣的工業品買到了身毒等地。這些地方大量的黃金白銀被迅速吸收帶回來,直接促進了帝國的經濟發展。

相對於西北等地依靠軍隊來搶錢完成資本原始積累,海洋貿易實際上纔是正統的方式,而且目前因爲工業化只有大唐一家,所以這些商品賣出去之後根本不存在仿製的可能。就比如如今大賣的自行車,賣到身毒和日本等地之後當地人雖然感到很新奇,但是卻沒有絲毫的辦法複製仿製,這種基礎材料在一點一點累計上來之後給了各式各樣的製造業發展帶來了巨大優勢條件。

“一正一奇,這樣纔對了。”李玄清和巧兮看著各地送過來的報告點了點頭,兩人相視一笑,這個國內工業的發展所需要的資本算是有了真正的出處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國並立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諸教隱沒(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準入資質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四十七章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
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國並立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諸教隱沒(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準入資質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四十七章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高县| 乌什县| 徐水县| 阳城县| 改则县| 淅川县| 天津市| 沙湾县| 无棣县| 吴忠市| 黄冈市| 砀山县| 临洮县| 涟水县| 内丘县| 炉霍县| 满城县| 泸水县| 崇阳县| 前郭尔| 扶余县| 宝鸡市| 昔阳县| 报价| 广丰县| 奉节县| 麦盖提县| 壶关县| 淄博市| 修武县| 巴塘县| 万年县| 平舆县| 延津县| 江陵县| 佛山市| 贵溪市| 广德县| 夏邑县| 涟水县| 保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