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

“天翔,這是西北發過來的兩份軍報,你們看一下。”天啓四年六月二十七,此時的長安已經進入夏季,驕陽的照耀之下的長安城到處都是鬱鬱蔥蔥,四年以來持續不斷大規模植樹種草讓包括長安在內的關中平原重新恢復,伴隨著縱橫交叉穿梭整個平原的大型水利樞紐陸續完成建立,幾乎所有的河渠河道周圍都是一道道綠色長廊,這兩年甚至那些不斷從長安延伸到關中省其他各大城池的直道也被這種綠色長廊所覆蓋,這種政府主導引領百姓加入植樹種草養護水土的做法在關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在黃河流經關中的這一段河道已經變得清澈起來,而且今年年初的時候河中、幷州和中原幾個黃河經過的幾個省份還專門派人來關中學習經驗。張全復爲此在四月份召開的大唐北部環境保護和水利設施建設會議上專門表彰關中這數年來爲恢復關中水土,將秦川大地重新帶回大唐的做法,號召大唐各省保護土地造福子孫萬代。這股風吹出去以後,大運河兩岸也開始行動起來,粗略計算之下光是天啓四年整個大運河三千多裡的流域之內共計種植下上千萬顆樹苗,這些樹苗將在隨後的幾年之內迅速長成大樹爲華夏大地增加更多的綠色。而在長安大唐的最高權力所在地,皇宮此時已經全部被鬱郁蔥覆蓋,以至於胡小四這一路走開都沒覺得已經進入夏季。

不過這種大規模植樹種草其實是李玄清前世的觀念在作祟,前世見多了漫天風沙和黃沙遍地的北方讓他總覺得自己如果不做點什麼實在是對不起穿越回千年前了,加上自己選的水利環保部部長張全復自小也就見過沙漠入侵草原的境況,兩人在這方面是一拍即合,纔有了這幾年幾乎比得上交通和教育這類長期而不斷的持續投資讓原本已經開始水土流失的北方各省又重新染上了綠色,而且這股綠色風潮還在持續不斷的往西北各省擴張,這兩年張全復差點就把自己的水利環保部整個都搬到西北去了,加上他本身還兼任著河西省布政使,整個河西走廊幾乎都把植樹種草、保護環境當做了施政的重點。

不過此時胡小四卻沒心思點評張全復的這些舉措,走到徐天翔的辦公室之後一屁股坐到一邊遞給他兩份從西北傳過來的加緊軍報笑道:“我們玄影衛都快成了你們總參的傳訊信使了,不過西北那邊只怕師兄也要抓緊時間了。”

徐天翔看了看胡小四送過來的軍報點點頭,順手將自己桌子上陳凡那邊的最新情況遞給胡小四笑道:“西北那邊太遠了,我們收到軍報只怕師兄那邊都已經出兵攻打俱毗羅了,不過陳凡那邊倒是讓我挺驚訝的,他那麼沉穩到讓人害怕的人居然都能被彪子給說動,看樣子你沒讓他去西北倒也不錯。”

胡小四撇撇嘴,對於陳凡做出這樣的舉動他是絲毫不奇怪,這傢伙在去東北之前就找過自己,他那種性格怎麼可能無的放矢,只怕早就預料到在三韓那邊會發生什麼事了,再說了朱友倫和鄭璠這幾年在三韓那邊近乎被放養其實也未嘗不是這幫人想借鄭璠等人的手先期將大唐的威名釋放到半島的意思,算是提前預演一樣。

“不過陳凡這佈置好像是有點毛病啊,東邊海岸線那一塊他怎麼什麼兵力都沒放?還把寶亮的騎兵軍團給抽走了?這是打算放空整個東部嗎?”胡小四皺著眉頭想了想道:“這傢伙不是想借此機會釣魚吧?還嫌之前劉毅他們下手不夠狠啊?我感覺整個東面都被掃蕩了好幾遍了吧?”

“這明顯是想一次性完成所有事情啊,咱們要不通知一下內閣那邊,陳凡那邊可以派人過去接收了。”徐天翔點點頭壞笑道,“西北那邊又可以添點人氣了,拓跋思諫之前還發報告回來說那些遊牧民根本不懂種田種地,好好的田地都被他們給糟蹋了,說要從中原多找點人過去,現在可好了,不用我們動手人都齊活了。”

徐天翔這邊和胡小四一臉壞笑的時候遠在半島的陳凡可沒心思想這麼多,在讓葛存周和彪子返回北原京前線之後立即讓劉寶亮摔騎兵軍團沿清川江以北延津等地佈置,做出修整狀態,與此同時讓劉毅秘密派遣兩個營潛伏,另外三個營則開始大張旗鼓的朝著安東都護府北邊的大川等地開進,對外宣稱是準備支援北原京作戰。

不過此時還不知道陳凡已經放空整個東部的鄭璠和新羅人卻在此時按照計劃出兵了,而且就在葛存周兵團圍攻北原京的第三天朱友倫拜朱友諒爲北境大軍主帥,鄭璠爲軍師統帥大軍二十萬朝著北原京而去。鄭璠這邊大舉進擊的消息很快就被彪子發現,不過爲了確保鄭璠按照設想往下走,葛存周在和彪子商議之後並沒有停止攻城,反而加大了力度,開戰至今一直沒有出現的炮兵部隊也首次登場,足足二十多門火炮只半天時間就轟塌了北原京的西城牆,這一幕差點嚇得城內的高麗王李存基膽子都破了,好在在關鍵時刻金山道率領守軍拿命擋住了第十五兵團衝鋒的步伐,才堪堪擋住了葛存周的攻擊。但是這一戰也讓金山道在當天晚上派出加急信使去催促鄭璠大軍加快速度趕過來增援,並且表示,只要鄭璠能夠幫助他們打敗天策軍,將會將西原京以南的土地全部割讓給大梁國。這個消息如果放在以前的確能夠讓鄭璠和朱友諒興奮,但是此時此刻卻讓兩人都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悲,天策軍的火炮剛剛登場就能夠直接轟塌北原京的城牆,那麼自己此時趕過去是否能夠來得及呢?相對於朱友諒暗中欣喜鄭璠卻愁眉不展,按照目前的行軍速度倒是能夠在明天天黑之前趕到西原京城下,但是高麗軍依託城牆都無法抗衡天策軍,那麼自己這二十萬大軍能夠支撐多久?更何況這其中還有十萬百濟人組成的魚腩部隊?

“大帥,派人去通知新羅人讓他們抓緊時間北上,一定要趕在北原京之戰結束之前拿下臨屯郡。”鄭璠思考了半晌之後道:“這兩天我就要佈置伏擊葛存周兵團的事情,希望大帥能夠讓各軍注意不要露了蹤跡,我有感覺大唐那邊已經知道我們出兵了,所以我打算做出戰術佯動,由大帥率領百濟人往西走佯裝主力部隊,而由我你帶著我們的主力精銳星夜兼程解救北原京。”

鄭璠一句話讓朱友諒差點失態,此時將自己和主力精銳隔開是不是鄭璠已經看出什麼了?而且之前彪子讓他將自己的親信集中起來,如果自己此時離開主力部隊那麼豈不是功虧一簣?不過朱友諒好歹這兩年走到了大梁國的上位者位置上了,所以只是愣了一下隨即道:“軍師此言甚是,只是百濟人雖然站立不強但是好歹有十萬人,將他們調開光靠我們的主力部隊能夠打得贏天策軍嗎?”

鄭璠此時倒是沒有注意到朱友諒的失態,而且對於他的話也是搖了搖頭道:“此戰的重點就是秘密前進然後突然襲擊,所以不能讓這些百濟人在此壞事,他們只有在打順風戰的時候才能夠起到一點作用。所以我才讓你率領他們提前去西原京,因爲按照我的設想葛存周被我襲擊之後不會輕易往北退走的,肯定會往昔去西原京然後選擇時機反撲,所以你們要在對方抵達之後和我一起前後夾擊,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只要打掉葛存周兵團天策軍必然會元氣大傷。”

朱友諒此時已經調整過來了,所以聞言點了點頭,對於鄭璠的話做出很贊同的表情,但是心裡卻在暗自腹誹這傢伙到現在還不說出自己最後打不掉葛存周兵團,而且他的目的也不是和天策軍直接作戰,而是期望和對方對峙從而一方面離間葛存周和陳凡將帥關係一方面爲新羅人的偷襲贏得時間,這樣一來不管戰果如何葛存周和陳凡的關係都不會好到哪去,而且還會因爲這件事讓葛存周被大唐皇帝猜忌。不過這些都和朱友諒沒關係了,此時的他已經打定主意分兵之後立即通知彪子,提醒他鄭璠已經開始分兵讓其做好準備。

兩人商議已定後當天夜裡就開始分兵,鄭璠率領本部精銳開始隱蔽自己的行蹤連夜朝著北原京急進,而朱友諒則帶著十萬百濟人朝著西邊的西原京而去,而且公開打出了自己的旗號,藉此迷惑天策軍的探子和暗衛。只不過鄭璠不知道的是兩人在分兵之後朱友諒除了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去通知新羅人儘快出兵之外還讓自己的心腹親衛去找玄影衛暗衛,將之前的消息快速通知彪子。因爲朱友諒此時的身份已經在玄影衛內部公開,所以一路上其實都有暗衛的人跟蹤,甚至有幾名暗衛都混進了他的部隊當中,所以這個消息甚至比鄭璠行軍的速度還要快的傳到了葛存周和彪子面前。

“哈哈,葛大將軍,現在所有參戰各方都已經入局了啊,接下來就看你的了,我到時候就裝作大帥派來斥責你的信使,到時候你可別真動手啊,我可不是你的對手。”彪子揮手讓暗衛火速將這條消息送回指揮部,與此同時哈哈大笑道。

“按照鄭璠的行軍速度,估計最遲明天傍晚就會抵達這裡,所以明天是關鍵,還需要控制攻城的力度,也怪炮兵這幫野小子好端端的給人城牆給轟塌了,這臨時要裝都裝不像,你鬼點子多給我出個主意。”葛存週一臉抱怨道。

彪子攤了攤手道:“這也不能算我頭上吧?不過主意我沒有,要不我們提前一點,明天我就變成陳大帥的信使和傳令兵如何?這樣一來的話倒是可以讓你們至少停兵半天時間,下午你自己想辦法也就是半天時間派人去罵罵戰也就差不多了。”

彪子的話讓葛存周點了點頭,這倒也是個主意而且還能迷惑鄭璠,所以兩人繼續商議了一下明天該如何安排包括等到被鄭璠偷襲之後各軍應該如何反應,如何按計劃往西退走等等之後纔開始休息。

第二天也就天啓四年六月二十九那天,葛存周和彪子這邊自然是按照之前兩人商議好的劇本來了一幕前線將領和大軍主帥之間不和雙方互相指責的好戲,扮演陳凡傳令將領的彪子甚至直接破口大罵葛存周是朱全忠餘孽,這讓第十五兵團中和葛存週一起從宣武軍投誠的各部將領迷惑不已,這兩人之前幾天都還好好的但是怎麼突然之間就這樣了?但是葛存周之前嚴令各軍將領沒有命令不得靠近帥帳,所以所有人都不知所措,原本應該執行攻城任務的兩個營甚至縮回了軍營。這麼一幕在彪子暗自放開情報封鎖之後很快就被鄭璠得知,所以行軍速度更加快速。

而與此同時新羅人也得到了朱友諒的通報,在得知鄭璠率領二十萬大軍已經抵達前線之後也開始將北境聚集起來的十萬軍隊全部派了出去沿著東部海岸線往北急進,徑直朝著臨屯郡開拔。這樣一來整個半島戰役所有的參戰各方此時已經全部入局,不管是鄭璠還是彪子,兩人的謀劃在這一刻都已經全部展現開來,剩下的就得看兩人到底是誰能夠預料到所有的結局了。而在這場涉及到半島所有勢力的戰役中,陳凡在接到彪子發過來的情報之後卻一臉淡定,只是讓侯勇率軍秘密南下沿西部海岸線越過清川江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參與西原京之戰。

“大帥,您這坑是不是挖的有點大啊?”侯勇指著整個半島東部搖頭笑道:“這一戰得坑死多少高麗人啊?我聽說大帥你專門給參謀長發了一個命令讓他準備好抄家的傢伙,這是打算讓財政部給咱們也來一次表彰嗎?”

“怎麼?你不想要?”陳凡轉過身看著這位昔日的好友似笑非笑道:“年年花人家財政部的錢頭一次給他們掙錢是不是不習慣?以後多來幾次就習慣了,不過這次你是沒希望了,西原京那地方好像沒有什麼富豪,府庫估計之前也被金山道搬空了,你還是想想怎麼幫著葛存周將他那十萬名百濟人俘虜給抓住吧。”

“抓十萬人有那麼難嗎?”侯勇嚥了口口水笑道。

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膠問世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國並立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鶻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
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膠問世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國並立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鶻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远市| 旬邑县| 乐昌市| 安溪县| 那坡县| 庆阳市| 桑日县| 泸西县| 工布江达县| 岗巴县| 思南县| 永新县| 托克逊县| 仁布县| 岳西县| 江达县| 台北县| 明溪县| 长垣县| 吴桥县| 金山区| 三明市| 利辛县| 灵寿县| 桑日县| 砀山县| 八宿县| 新田县| 明溪县| 怀宁县| 英吉沙县| 安泽县| 四会市| 灯塔市| 巴中市| 黑龙江省| 蒲城县| 庄河市| 微山县| 丽江市| 新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