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

“主公,拓跋思諫他們已經到了門口了。”夏州城內,李玄清的臨時住處,胡小四走了進來。

李玄清正在看地圖,聞言轉過身來看著身邊的胡小四笑道:“小四,這次夏州之行你可是大功一件啊,短短時間內能夠佈局這麼深,實在是出乎我的意料。”

“主公你就別笑話我了,還是主公氣場足,場外的兄弟們努力,軍勢和情勢都強勢壓倒了黨項人,小四隻是做了點該做的事情。”胡小四搖了搖頭笑道:“主公打算怎麼安置拓跋思諫和拓跋思繼兩人?”

李玄清笑道:“拓跋思諫爲人擅長穩定大局,其實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坐鎮中央的人物,讓他進民政部吧,拓跋思繼的話我答應過他讓他出任黨項人的首領,就讓領軍吧。你通知民政長到夏州沒有?”

胡小四點了點頭跟著李玄清來到外間的會客廳,只見拓跋思諫兄弟和大祭司已經等著了。

李玄清制止三人向自己行禮,揮手讓他們坐下之後笑道:“三位這幾天商議的如何了?”

拓跋思諫也習慣了李玄清這種開門見山式的說話方式,所以聞言道:“稟報主公,我們已經做出了決議,黨項人全體歸附天策府,只希望主公能夠一視同仁,讓我等黨項人和漢民百姓平等生活。”說完苦笑道:“以前如果黨項人有欺壓漢人和百姓的,也請希望主公能夠對他們網開一面,如有責罰,思諫願意一力承當,請主公勿要責罰其他人。”

李玄清見到三人都是一樣的神色,也是一臉肅然道:“三位多慮了,夏州的情況我已經考慮過了,對於過去的事情既往不咎。黨項軍接受天策府改編之後會和漢人享受同等待遇,也要承擔同等的義務。今天以前的事情我可以一筆勾銷,但是從今天開始,夏州各地要按照天策府頒佈的律法行事。在民政長到來之前你們要約束好族人,不要僭越律法底線。天策府實施的是律法獨立的原則,如果被律法院和巡捕廳抓到了,就算是我也不能赦免的,你們要做好心理準備。”

拓跋思諫站起身來,鄭重道:“請主公放心,這一點我已經安排大祭司專門去盯著了,保證不會出現主公說的狀況。從今天開始,如果我的族人還敢僭越律法底線,不用主公說我等也會將其繩之以法,不會給主公添麻煩的。”

李玄清笑道:“如此我也就放心了,請大家放心,天策府立志要做的是恢復百年前天可汗的事業,所以不會存在門戶之見,只要是效忠天策府的,我會保證做到一碗水端平。胡漢之別在我這裡不會有什麼問題,小四就不是漢人,但是一樣在天策府擔任高職,也沒人拿這個說事。”

“好了,這件事等民政長來了之後他會處理的,今天我們要解決的是你們三個人的事情。”李玄清拍了拍手笑道:“你們三位商議好沒有?”

此話一出拓跋思諫和自己的堂兄對視一眼後開口道:“我們既然已經歸附天策府,自然唯主公之命是從。思諫也已經卸任黨項族長一職,等待主公安排。”

李玄清知道他的難處,也沒有爲難他,所以索性自己開口道:“思諫兄既然這麼說,那麼我來說吧。夏州既然歸屬我天策府,那麼一切就要按照天策府的規矩來。天策府軍政分開,所以類似於節度使這種軍政一體的官職是不可能存在了。”看了一眼三人的瞭然的眼神,點了點頭繼續道:“既然思諫兄已經卸任族長,那麼就進入民政部吧,給岑先生當助手。思諫兄爲人擅長大局,做事周到,事無鉅細皆能夠滴水不漏,我想民政上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的。至於思繼兄,早先我就答應過助你當上黨項族長,現在的話——”

李玄清的話還未說完,拓跋思繼就站起身來有點尷尬道:“之前是思繼莽撞。現如今黨項人已經歸附主公,我也不想守著這區區一個族長了。思繼想跟隨主公平定天下,爲天下蒼生盡心盡力,希望主公不要嫌棄思繼才疏學淺。”

李玄清看了這對堂兄弟一眼,有點好奇道:“那你們族長誰來擔任?我並沒有反對你兼任族長一職啊。”

拓跋思繼聞言老臉一紅,有點不自然道:“之前是思繼有點著相了。我和,和思諫商議過了。我和思諫出世爲官就不能在插手黨項內部事務了。所以黨項族人就讓大祭司兼任了。”

李玄清點了點頭,微一沉吟也算是知道了這對堂兄弟的意思,在天策府爲官爲將,就不能夠兼任族長,這倒是很新鮮。當下也不遲疑道:“黨項現有多少軍隊?”

“啓稟主公,夏州直屬軍隊現有六萬騎兵,各部落還能抽調三萬人左右。現在直屬軍隊已經在夏州集結,隨時聽候主公調遣。”拓跋思諫遞上來一份兵冊道:“所有人員已經全部在這裡了。”

李玄清將兵冊接過來看了看又遞給拓跋思繼道:“黨項騎兵驍勇異常,但是不能夠一次性抽調過多。沙場征戰傷亡大,黨項這幾年好不容易增長的人口不能夠隨意消耗。思繼兄,給你個任務,十天之內選拔出五萬最精銳的騎兵聽後調用。”

這句話一說出口,也就意味著李玄清讓拓跋思繼進入軍政系統了,所以拓跋思繼連忙躬身接令。

“大祭司現在身兼黨項族長一職,夏州又是黨項人的聚集地,以後要多多配合民政部的工作,爭取讓夏州成爲靈州之後天策府治下的一個重鎮。”李玄清看了看身邊頭髮雪白的大祭司笑道。

“啓稟主公,民政長已經到了城外不遠。”就在李玄清和大祭司聊起夏州的民政的時候,親衛匆匆走進來稟報。

“各位,岑先生已經到了,咱們出城迎接一下如何?”李玄清站起來笑道。

他這一說話衆人自然不可能說什麼,只是暗暗奇怪這個民政長面子好大,居然讓李玄清到城外迎接。

一行人快速來到城外,只見一隊親衛策馬本來,中間簇擁著幾位風塵僕僕的文士快速而來,真是岑天時一行。

“主公安好。”岑天時快速來到李玄清身前,下馬朝著李玄清拜道:“天時沒有來遲吧。”

“先生來的正是時候,早先還和主公唸叨呢,沒想到先生這麼快。”胡小四撓了撓頭笑道。

李玄清也是一笑,給他介紹了一下拓跋思諫等人後,笑道:“咱們今天就在夏州城一樂如何?中午吃烤羊肉串,我來下廚。”

岑天時哈哈大笑,對於李玄清的廚藝他可是清楚的很,笑道:“主公這可是你說的,天時從靈州接到玄影衛傳訊可是馬不停蹄一路趕來,早就餓的前胸貼後背了,主公你可得多備點,不然我怕不夠吃的。”

幾人聞言也是哈哈一笑,重新回到李玄清的住處,拓跋思諫早就安排人準備好了食材,幾人圍著李玄清準備的炭火邊烤羊肉邊吃邊聊。

“思諫兄,以後來民政部可要多多出力,天策府的模式和以往不一樣,能找到合適的人才卻是不容易。”岑天時見到李玄清將烤好的一盤羊肉串放在一邊,頓時笑道。

“民政長請放心,思諫只當盡心盡力,不敢有違。”拓跋思諫被李玄清這花樣繁多的吃法弄得有點發愣,站在那裡有點不自在,見到岑天時說話連忙道。

“你們不要拘謹,現在是吃飯時間,沒有君臣,沒有上下。咱們邊吃邊聊。思繼兄,來,給你。”李玄清將胡小四手中的羊肉串拿過來放在火上烤著,對拓跋思繼道:“思繼兄,騎兵整編結束之後,調集兩個營去豐州,接受北線陳凡的指揮,準備對付李克用的進攻,剩下三萬人由你親自統帥,南下寧州,準備參加關西之戰。”

“拓跋思繼之前和李玄清吃過一次飯,對於這位的吃法比拓跋思諫和大祭司要熟悉多了,所以沒那麼多講究,邊吃邊道:“請主公放心,黨項男兒不會比沙陀人差的,我保證十天之後讓主公耳目一新。到時候跟隨主公馬前征戰,一往無前。”

李玄清點了點頭,繼續道:“天策軍目前除了你的五萬人之外,還有四萬人的騎兵,訓練的也不錯,我打算此戰之後從你的隊伍中抽調一部分精於騎射,對於騎兵戰法有研究的人進入講武堂,充當初級教官,爭取把騎兵戰法系統的總結出來,然後製作統一的教材,系統的傳授各級官長騎兵戰法。你在整編的時候要注意選拔人才,然後送到靈州講武堂交給總教習張天虎。”

“主公放心,思繼會好好挑選的。”講武堂的事情拓跋思繼也聽過一點,此時聽到李玄清這麼一說頓時知道他是什麼意思,連忙點頭。

李玄清這邊在說事情的時候,岑天時那邊也和拓跋思諫和大祭司簡單的瞭解了一下,在李玄清這邊結束的時候走了過來。

“主公,民政這邊我想沒什麼問題了。先期的話民政部抽調人員進入夏州等地,思諫和大祭司會配合行事,同時也會抽調部分黨項子弟進入靈州民政講壇學習三個月,然後安排到夏州或者關中任職。”岑天時說到正事頓時一臉肅然。

李玄清點點頭道:“民政部的事情先生可以自行安排,思諫兄多時候多多配合,早一點穩定夏州,關係大戰在即,後方不能夠牽扯過多的精力。”

岑天時和拓跋思諫躬身道:“請主公放心,民政部一定會做好交接,讓夏州成爲天策軍新的後方。”

“思諫兄,你們黨項在黃河南岸的牧民最好能夠遷徙出去,那邊的庫布齊沙漠今年擴張之勢日益明顯,不能夠過度放牧,還要組織百姓多多植樹種草,爭取保住南原這片土地。”李玄清忽然想起了什麼,繼續道:“我看可以讓水利環保廳長張全復過來一趟,搞一個具體的方案,然後地方衙門負責實施。”

岑天時笑道:“主公放心,三封地區的三個國營牧場現在還差十幾萬缺額呢,到時候可以考慮抽調人手過去。張全覆在三封做的不錯,天時會派人通知他來南原的。”

李玄清點點頭,笑道:“正事說完了,咱們現在開吃。我跟你們說啊,這羊肉串要趁熱吃,撒點花椒粉和胡椒粉,這樣吃起來味道香。”說完將烤的滋滋作響的羊肉串一一分給大家。

幾人吃完烤羊肉串之後,拓跋思繼和拓跋思諫兄弟去交接軍務,對於個別將領做說服工作,胡小四也派人前去協助二人,按照豐州軍制進行整編。岑天時和大祭司帶著先期一起來的民政官員去接受夏州政務,連帶著宥州、綏州等地也飛騎傳書,召集所有留任官員集中夏州,進行民政體制改革。

夏州的易幟也讓旁邊的關中聯盟目瞪口呆,雖然楊復恭在和李克用會盟的時候就想到可能有這麼一天,畢竟就沙陀人和黨項人的關係,他們不可能走到一起,但是沒有料到這麼快,一下子打破了他好多的設想,原本利用黨項人拖延天策軍步伐的計劃徹底失效,局勢一下子變得錯綜複雜起來。

而負責關西會戰指揮的徐天翔在接到夏州通報之後,馬上讓陳宇率領第二營和第六營星夜南下寧州。寧州城下的兵力一下子劇增,給了前線的楊天成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面對著高聳的城牆,楊天成瞇起了雙眼,一個謀劃開始在心頭浮現。

“傳令,召集各營統領,馬上中軍大帳議事。”就在楊天成召集各營官長開始佈置的時候,北線一直沒有消息的飛鷹旅終於傳來了最新的消息。

身處夏州的李玄清在收到玄影衛加急傳來的草原情報之後也長長的鬆了口氣,走到了地圖旁邊。

傍晚時分,夏州城開始了頻繁的軍隊調動。飛騎持續從城內馳騁而出,奔向各地,玄影衛統領胡小四也跟隨而出,直奔寧州而去。而與此同時更是直接飛鴿傳書北方,開始了最新的佈置。

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膠問世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
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膠問世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极县| 民和| 嘉兴市| 民丰县| 额敏县| 时尚| 永登县| 鲜城| 永福县| 霞浦县| 宁国市| 社会| 五大连池市| 监利县| 彭泽县| 大余县| 屯门区| 郸城县| 华亭县| 翼城县| 攀枝花市| 长丰县| 牟定县| 绥阳县| 巴东县| 常德市| 博罗县| 宁陵县| 木里| 卫辉市| 永顺县| 洞头县| 永靖县| 高青县| 威远县| 浙江省| 蓝田县| 项城市| 察雅县| 璧山县| 萨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