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

,最快更新大唐頌最新章節!

李玄清將手中的情報遞給岑天時之後,一個念頭在腦海中閃過之後肅然道:“韋大人此行找本將是爲關中之事而來?”

韋昭度有點詫異,之前李玄清的態度可不是這樣,難不成那份情報起了什麼作用?不過此時也不是想這件事的時候,當下更不遲疑道:“正紀確實是想和李將軍商談關中之事,只是——”看了一眼周圍,卻見李玄清擺擺手示意無妨之後繼續道:“現在朝中內有奸人把持朝政,不思報效皇上大恩,反而依仗手中兵權作威作福,對上欺瞞皇上,對下魚肉百姓。今見李將軍崛起於西北,又是宗室之後,自當爲朝廷掃除奸佞,革故鼎新,延大唐江山命脈。如將軍有意,正紀回朝之後自當爲將軍謀劃,爲將軍助威。”

李玄清盯著眼前的這位中書令忽然有些好奇,按照歷史記載,他此刻應該是在討伐西川節度使陳敬暄的路上啊。難道當時他在見王建的時候也是這般心思?

“韋大人說的是,玄清也爲我大唐現狀趕到擔憂。這不,朱全忠和李克用的戰爭現在也打得差不多了。打來打去,消耗的都是我中原的氣數,損失的都是我大唐的力量啊。”李玄清一邊說一邊示意岑天時將剛剛收到的情報遞給韋昭度。

岑天時瞬間明白了李玄清的意思,將手中的情報遞過去道:“朱全忠和李克用的潞州大戰有了結果,李克用大敗,不僅丟了到手的潞州、澤州,還把沁州給丟了。中原局勢自此發生逆轉。韋大人還是早點還朝想好朝廷的對策吧。”

韋昭度看了情報之後臉色也是變了變,不過他此刻腦海中的念頭轉了千百回之後忽然笑道:“這是好事啊。李克用數次兵逼長安,明爲奉召,實爲叛逆。如今宣武軍能夠佔領沁州,必然是震動太原府和晉陽,如此一來朝廷就能夠剪除這一股國之大賊了。”看了一眼岑天時笑道:“岑大人說的是,本官的確應該早點回朝覆命了。今日得聞李將軍之大志,本官也是心懷坦蕩,此番回去自當奏明皇上,爲將軍鼓勇助威。”

“中原大變,我等也要做一番準備了,就不送韋大人了。”李玄清站起身來笑道:“他日玄清西征之時還望大人在朝廷多多協助一二。”

兩人將韋昭度送出酒樓,看著他的背影相視一笑,招呼巧兮結賬之後也是匆匆趕回天策府。

當天晚上,天策府數次飛騎傳訊各地,營以上的都統大將紛紛接到李玄清親筆將令,緊急趕回天策府。

三天以後,就在天策軍將領集結的時候,玄影衛持續有情報傳來。李克用在大敗之後重新調集軍隊,以符存審爲西路軍主帥,從河中府進兵,自行從太原府集結五萬大軍,以李存孝和李存進爲先鋒,向宣武軍發起進攻。

“主公,草原會戰有了變化。”人員到齊之後李玄清和岑天時走了進來,從豐州趕回來的徐天翔開始彙報草原的戰況,“黠戛斯大軍後路被契丹人偷襲,幽北草原戰情隨時會出現逆轉。”

“塔希等人怎麼樣了?和我們在草原安插的人手有聯繫嗎?”李玄清示意大家坐下來之後問道。對於幽北的戰事李玄清覺得很正常,契丹人動手還是太急了,這麼著急打亂黠戛斯的部署只會讓對手有機會將主力撤回去,造成大軍出動,勞而無功的尷尬局面。契丹人這麼早動手難道是後方出現了狀況?

“塔希之前和玄影衛的人聯繫過一次,但是後來就失去聯繫了。我擔心亂軍之中他們有可能被打散了。”徐天翔皺了皺眉,有點不太肯定的說道。

“立即傳令飛鷹旅北上進入草原,要想辦法找到塔希。”李玄清說完這些頓了一下道:“現在通報玄影衛最新情報。”

胡小四站起身來將來自中原的兩份情報簡要說明之後,繼續道:“據河中傳來消息,李存信兵敗之後被李克用調到勝州接替周德威,後者前日南下晉陽,目前不知道安排什麼職務。”

“李存信到了勝州?”陳凡自從上次豐州分手之後還是第一次參加總參會議,聽到這條消息之後笑道:“主公我看我們是不是趁著李克用大軍在和朱全忠爭鋒,一舉拿下勝州?”

他的話還沒說完,徐天翔笑道:“我看你是憋久了想打仗吧?就李存信這種貨色,留在勝州不是讓我們安心嘛?”

李玄清擺擺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道:“好了,不開玩笑了。現在我要說的是我們的關中戰略。”

大家見到李玄清說到關中,頓時坐直了身子,靜靜等待下文。

“潞州之戰是中原爭奪的一個轉折點,此戰之後不論李克用能不能奪回沁州,其勢力都將遠不如當初,所以我們不能再等了。我天策軍的戰略必須立即展開。”李玄清指著地圖道。

岑天時站起身來道:“主公說的是,如今我們打敗了吐蕃人,等於掃除了牽制我等東征的最大力量,此時正是經略關中的好時機。我贊成立即開戰。”

“此時開戰時機倒是很合適,但是會不會將楊復恭逼到朱全忠那邊去?如果他從長安進攻河中府,那麼李克用很有可能會兩面開戰?就算有秦宗權的牽制,瀘州方向李克用也不一定是朱全忠的對手?這和我們的目標差距有點遠?”徐天翔指著河中府的位置道:“如果李克用不能奪回沁州,那麼河東的勢力範圍有可能會被截成兩段啊。”

他的話道出了李玄清之前的隱憂,但是此刻李玄清卻不再考慮這件事了,聞言笑道:“關中是我們天策軍東進的必佔之地,我不管李克用的河中會不會被楊復恭和朱全忠拿下,我們都必須進軍關中。只有拿下了關中我們纔有了戰略騰挪之地,天策府才能擺脫邊軍的地位,真正踏入爭奪天下的序幕。”頓了一下繼續道:“除了聯合其他人之外,我們還有一條路,那就是獨戰天下。天策軍自成軍以來就一直征戰不斷,早就鍛造出了百戰不屈的戰魂,我們不懼任何勢力。我們實行的制度也是其他勢力不能比擬的,我們有這個本錢。”

“主公的意思是不管其他勢力如何變化,我們只需要按照我們自己的步伐不斷推進就可以了是嗎?”萬毅聽出了李玄清的意思,有點驚疑不定的道。

“獨佔天下又怎麼樣?我覺得玄清的意思挺不錯,年輕人就是要有這樣的勇氣,去打破腐朽,去掃蕩一切。”本來來參加總參會議就抱著看熱鬧的馬老三和張天虎這時候站起身來笑道:“我看我們要抓緊時間去部署收復關中的計劃了,遲一天百姓就多遭一天罪。”

李玄清點點頭,沒有說話。倒是岑天時看了他一眼道:“幾天前中書令走的時候我和主公請他吃飯,也讓他看了這條消息。咱們的中書令大人可是果斷放棄了咱們天策軍趕回長安去抱朱全忠的大腿去了。咱們可不能讓中書令大人失望啊。”說完之後肅然道:“如今主公的身份已經解決,不怕朱全忠到時候挾天子以令諸侯,我看我們可以放心大膽的打出去,去收復關中,解救黎民百姓。”

他的話一說出口頓時讓大家趕到一陣無奈,這個朝廷看樣子是沒法救了。不過對於岑天時都有點好奇,這傢伙典型的一個文人,怎麼一說到打仗比自己這幫子武夫還要積極?倒是岑天時渾然不顧大家奇怪的眼神,自顧自的說道:“現在靈州和豐州工商界都在等著主公早日拿下關中呢,這樣他們的生意才能開到關中。我估計我們再不動手這幫人就該上書主公,勸說早日開戰了。我已經和小四都交代了關中哪些地方有這幫人的眼線和暗子了,保證各位將軍到時候兵馬一到,望風披靡。五大豪商都說了如果打關中,糧草不用軍隊操心,他們負責解決,我說這麼好的事情各位將軍可不能錯過。”

他的話讓大家不禁莞爾,但是在李玄清耳中卻越發清晰了,這是新生的階層在訴說自己的訴求。自己開創的這種階層劃分終於開始有迴應了。

李玄清看了大家一眼,見到所有人都在看著自己,頓時一笑,剎那間立正身形,清朗的聲音開始吐露出清晰的命令:“以鹽州駐軍爲第一集羣,突擊進入延州,封鎖黨項軍南下道路,調直屬營進入夏州節度使轄區,幫助拓跋思繼打擊夏州軍;調第一營南下,和靈州第五營、第八營度過黃河,組建第二集羣攻佔慶州;調靈州第六營進入豐州,和第二營組建第三集羣集羣,伺機從豐州渡黃河,從夏州進入關中,參加關中之戰。豐州第四營和騎兵第五營爲預備隊,隨時支援戰場。關中之戰有參謀長統一指揮各集羣。”

李玄清的話正式拉開了天策軍經略關中的序幕,會議之後的天策軍開始按照部署進行調動,戰爭,自天策府成立就沒有停過。軍隊調動所到之處,民衆早就習以爲常,甚至好多百姓還自發的到街頭歡送軍隊出征。這都是後話,此刻天策府的會議仍然在進行。

“玄影衛在夏州的部署進行的如何了?”這段時間胡小四親自前往夏州部署分裂夏州的計劃,李玄清也沒有過問過程。

“一切順利,拓跋思繼已經蒐羅到一部分部衆,現在部署在夏州西北部的宥州地區。不過最近拓跋思諫已經掌握住夏州的整體局勢了,估計近期就會對拓跋思繼動手。”胡小四將最近夏州的近況彙報了一下之後繼續道:“目前玄影衛已經幫助策反了五名黨項將領,拓跋思繼也已經和這些人接觸了,估計最近幾天就會有反應。”

“那就讓直屬營暫時留下,作爲三個集羣的策應部隊,擾亂神策軍後方。讓第五騎兵營南下豐州,作爲干涉部隊使用。”李玄清微一沉吟,修改了一下之前的部署道:“玄影衛在接下來的時間內要積極利用民政部那邊提供的暗子,想辦法幫助軍隊快速推進。怎麼做我不管,但是以上部署必須在朱全忠和李克用分出勝負之前完成。”

“如果是這樣的話,楊復恭極有可能會慫恿秦宗權北上夾攻朱全忠,中原地區勢必更加混亂。”岑天時道:“我擔心韋昭度這幫人會在關鍵的時刻把楊復恭賣了,然後轉身投向朱全忠懷抱,這樣可以用河中之地逼迫李克用停手,然後騰出手來徹底剷除秦宗權。”

徐天翔聞言點點頭道:“岑先生說的是,以朱全忠以往的手法來說說不定此刻已經和韋昭度連上線了。”

李玄清一笑,道:“不是說不定而是已經開始了,不然韋昭度不會那麼急匆匆返回長安。對於他來說,中原地區始終比我們這些邊地要重要得多。不過也沒關係,他這一走也把麻煩帶走了。咱們只要一招橫掃千軍就可以了。將長安的那些瓶瓶罐罐全部打包送給朱全忠,省的我們自己麻煩。”說完這些換了個話題繼續道:“重甲營改編的事情要抓緊時間進行,鐵槍都改變成重騎營,編制暫時維持在五千人不動,陌刀隊獨立編成陌刀營,作爲全軍戰略部隊使用。”

“好了,各軍馬上開始準備,十天後準時出發,咱們去攻陷關中。”李玄清霍然起身道:“去爲這個時代送行。”看深夜福利電影,請關注微信公衆號:ok電影天堂

【?..】

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五百七十章 天啓十一年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
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五百七十章 天啓十一年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化市| 邻水| 全椒县| 报价| 长海县| 全州县| 绵阳市| 九江县| 吕梁市| 铜鼓县| 长春市| 曲周县| 阿尔山市| 南雄市| 安仁县| 上杭县| 双鸭山市| 沙河市| 巴东县| 平阴县| 拜泉县| 象山县| 博乐市| 保靖县| 赤城县| 贺州市| 峨山| 新津县| 汉阴县| 阳原县| 上犹县| 永平县| 周至县| 垣曲县| 磴口县| 泰和县| 宁海县| 安吉县| 七台河市| 铁力市| 濮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