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

“看你們這樣子似乎成果不斐啊。”李玄清笑道,接過一邊親衛遞過來的毛巾擦了擦汗漬,招呼巧兮去準備早餐後帶著兩人回到大帳,笑道:“長安會戰的戰果和損失都統計出來了?”

徐天翔點點頭笑道:“這一戰雖然打的艱苦,但是起戰果卻很豐厚。截止到目前爲止,後勤部統計的數據如下:累次糧草繳獲共計三十萬石,關西李茂貞交易十五萬石,長安城繳獲封存四十萬石,關中各城府庫封存五十萬石,昨晚繳獲約計十萬石,合計約一百五十萬石;金銀此次大概有五百萬兩,其中長安府庫和打劫楊復恭大概得黃金十萬兩。”徐天翔將手中的彙總報告遞給李玄清笑道:“剩下的戰馬、兵器等其他物資清單都在這裡,主公請看。”

李玄清掃了幾眼,點點頭笑道:“沒想到打完這一仗是足足富了一圈啊。讓後勤部將軍糧留下,其餘的全部移交給民政部,作爲後期賑災、安撫流民之用。”

岑天時笑道:“主公放心,我已經讓慕容聯絡關中已有的商家湊了三十萬石糧食,白銀五十萬兩,明日運到長安,就等著主公這邊結束軍管然後民政部正是開工了。”

李玄清點了點頭,吩咐道:“軍管這段時間,各駐地軍隊要協助先期抵達的民政官查清戶口,收攏流民。等長安這邊的戰事結束,騎兵營要拉網排查關中各地,徹底清除各地的亂兵匪患,爭取在民政部接手的時候把這些事情都做完。”

徐天翔笑道:“騎兵營已經回防長安了,潼關也已經讓柴嘉的第九營前往接替,到時候四個騎兵營從東到西,將關中篩一遍,一個月時間結束行動。”

“此次大戰我軍傷亡情況如何?”李玄清見到巧兮走了進來,擺擺手招呼幾人坐在一邊繼續問道。

“從六月份開始,我軍連續作戰五個月,步兵損失三萬多人,騎兵損失兩萬人,新兵處從靈州徵集的新兵已經全部轉入作戰單位。”徐天翔補充道:“這其中包括輕重傷員,按照天策軍現有的醫療條件,基本上可以做到三成的輕傷員能夠傷愈歸隊,其他的需要轉入後勤部或者地方,重者就需要退役或者轉入療養院了。”

“主公放心,民政部對於轉入地方的士卒有專門的機構接收、培訓然後分配,在各地基層擔任里長亭長或者巡捕廳下屬的各級巡捕房任捕快。”岑天時知道李玄清在想什麼,連忙道:“這種方式其實對於地方民政很有益處,能夠快速掌控地方,讓天策府深入地方上的邊邊角角。”

李玄清見到巧兮已經收拾好了,招呼幾人一起邊吃邊聊。長安城郊的對峙很快就會結束,後期關中的治理涉及到千頭萬緒,需要提前讓自己的左膀右臂配合好,儘快穩住關中局勢。

“岑先生,天翔,你怎麼怎麼都在主公這?”幾人正吃著忽然大帳門被打開,胡小四探頭探腦的走了進來笑道。

“你這自吹來主公家不帶通報的果然是真的,我說門口的親衛回去我得好好說一頓了,下次一定給你擋住。”徐天翔見到他這幅模樣忍不住笑道。

胡小四絲毫不給這參謀長大人的面子,大大咧咧的坐在他身邊嬉笑道:“我來主公這可不像你想著蹭飯,我是來送禮的好不?”說完變戲法似的從懷裡掏出一個盒子遞給李玄清道:“前段時間在長安城撿到一件無價之寶,想著主公要成親了,提前來送禮,到時候主公就拿著這個當聘禮,保證亮瞎你們的狗眼。”

“什麼東西讓你這麼嘚瑟?”李玄清接過來笑道,順手將想要逃走的巧兮按在一邊。不過他打開之後卻愣住了。衆人見到他這副表情紛紛來了好奇心。

李玄清從盒子裡慢慢拿出一個物件,但見此物一離開盒子頓時閃爍著銀紫色的光澤,光彩奪目,原來是一對展翅欲飛的鳳凰髮釵,這是比一般的髮釵要大一號,通體用一種奇異的銀白色金屬打造,上面點綴著紫紅色的寶石,,鳳凰本體上應該是鐫刻了鏤空的銘文圖案,看起來雍容華貴,氣象非凡。

李玄清將髮釵小心翼翼的戴在了巧兮的髮髻上,但見銀紫色的光澤鑲嵌在烏黑的頭髮上,襯托著嬌俏的容顏,當真是美豔不可方物,一時之間讓在坐的幾個大男人都覺得眼前一亮。

“哈哈,我的禮物是不是夠檔次?這下你們沒辦法了吧?趕緊的回去找找有沒有別的傳家寶什麼的,不然到時候肯定會被我比下去的。”胡小四哈哈大笑,那樣子十足十的一個得志小人。

岑天時被這傢伙耍寶似的表情徹底逗樂了,放下碗筷笑道:“我說小四啊,你這個禮物卻是是出手不凡,但是能不能不要這麼囂張?你怎麼就知道別人的禮物就拿不出手了?萬一到時候被比下去了你這場子打算怎麼圓?”

“就是,誰不知道你這段時間估計皇宮都去了好幾趟了,弄點好東西難道不應該?我告訴你啊,待會我就招呼天成他們去打劫你,讓你把這段時間吞進去的寶貝都給我吐出來。”徐天翔一拳頭砸在胡小四身上笑罵道。

李玄清也不理會這幫傢伙的嘚瑟,見到巧兮坐在自己身邊低著頭,俏臉上寫滿了紅暈,也不調笑她了。擺擺手道:“好了,說正事了,長安城內今天民政部要進駐,玄影衛到時候要積極配合岑先生,不要出任何岔子,亂世用重典,對於敢出來搗亂的不要手下留情。”

說到正事幾人臉色馬上鄭重起來,胡小四點點頭道:“主公放心,城內各處已經被嚴密監控,玄影衛拿下的三座大型倉庫也正在移交,還有這段時間暗衛秘密索羅到的金銀財寶已經我打劫楊復恭的私庫的錢財也都已經封存,隨時等待岑先生派人前去接收。楊復恭這個死太監可是個斂財的好手,他的私庫裡少說也有上百萬兩白銀,還有一些奇珍異寶,比皇宮的都要多。”說到這裡也不理會幾人詫異的眼神道:“對了,皇宮在楊復恭逃走的時候想要破壞,被他手下的一個人反正了,此人現在已經到了我玄影衛裡,是楊復恭的養子,名叫胡成。”

李玄清也是一陣無奈,這大唐王朝的皇宮也不知道招誰惹誰了,誰來了都想燒,不過現在也不是說這事的時候,站起來笑道:“胡成的事情就交給你們玄影衛自行處理了,危急關頭不管他處於什麼目的,至少保住了皇宮免遭罹難,有功於大唐。好了,咱們去前軍大營吧,我覺得昨夜的事情楊復恭那邊也應該有反應了。另外玄影衛要盯著丁會,如果他那邊到時候沒有動靜,那就不要怪我了。”

由於現在戰事結束,長安城的接收工作也已經開展,岑天時將駐守豐州的楊秋調來長安,具體的事宜已經移交給他了,所以岑天時也樂的輕鬆一下。反正對於天策軍而言,宣武軍和神策軍的皇帝之爭影響不大。

前軍總參的大帳內,楊天成和王厚純見到衆人來了之後笑道:“主公,我看咱們要不要不等楊復恭了,再給他來點猛藥如何?”

“猛藥?”胡小四一愣,隨即反應過來了,笑道:“天成你不會是想趁機拿下漢中吧?咱們現在不是在休整期嗎?從長安到漢中路途遙遠,你們軍隊吃得消嗎?再說這不是下一步的計劃嗎?你想什麼呢?”

“我這是趁亂打劫,反正漢中李茂貞已經許給我們了,咱們現在是去接收好不好?”楊天成白了他一眼繼續道:“厚純在鳳翔等地留了徐英的第六營,現在讓第三營和直屬營歸建,組建漢中兵團,這樣第六營可以先期進入,直屬營後續跟上,厚純帶第三營壓陣,李茂貞現在不是已經打到了龍州附近了嗎?咱們現在接收漢中合情合理。”

楊天成的話讓在場的所有人眼睛都轉移到李玄清身上,漢中的人口、糧草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天策軍發展最好的後勤基地,拿下漢中等於給關中開發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正如胡小四所言,天策軍這一年都在不停的征戰,南方戰事剛剛結束,北部陳凡兵團還在和李克用對峙,隨時會再起戰端,這時候實在不適合主動挑起戰事。

“告訴下面的兄弟們,拿下漢中,是事關天策軍發展的一件大事,望全體將士們發揮不怕作戰的精神,年節前拿下漢中。”半晌李玄清重重一握拳,指著漢中興元府、洋州、利州和成州的位置道。

“請主公放心,厚純保證一定會在年節前拿下漢中。”王厚純鄭重一抱拳,接下軍令。這個本來就是他開口的計劃,自然心頭有全盤的計劃,而且相對於其他將領而言,他的性子善於長途奔襲,所以絲毫不把路途和距離放在眼裡。

定下漢中的計劃之後徐天翔讓總參立即聯絡後勤部,並開始簽發軍隊調集命令。在剛剛休整的天策軍大營中再次傳來兵馬調集的命令。直屬營統領李飛雪快速集結所部接過總參的調令之後開始拔營啓程,朝鳳翔而去。而玄影衛也派出飛騎通知鳳翔的徐英,第六營擇機進入漢中。而王厚純則帶著第三營主力隨後出發。

而天策軍這邊大張旗鼓的調兵西去也讓周邊的兩軍鬧不清楚天策軍的意圖何在,而相對於宣武軍,楊復恭更是緊張萬分,在昨夜後軍輜重被偷襲之後也讓他意識到如果不能夠在撤退之前搞定李玄清,估計自己這些人是不可能安生的回到山南西道。所以幾乎就在天策軍大軍朝西而去的同時楊復恭也派人進入天策軍軍營和徐天翔等秘密商談。

而楊復恭的舉動自然瞞不住宣武軍的眼線,再加上玄影衛故意將消息泄露出去,所以就在胡小四陪著楊復恭來使討價還價的同時,丁會也知道了楊復恭的打算。這時候的丁會意識到如果再遲疑不定,那麼此行定然是功虧一簣,而朱全忠想要妄圖靠控制皇帝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想法也將全部告空之後,立即以朱全忠授予的符節調動附近河南府、懷州、虢州等地府庫的庫藏,星夜啓程前來長安,並通知後軍的牛存節等人加速前來匯合,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強行動手搶奪皇帝。

丁會的動作自然瞞不住玄影衛的眼睛,所以在丁會動作的同時,從潼關回來的騎兵營再次悄無聲息的消失在衆人的視線之中。

公元888年十一月底,在關中大地迎來第一場降雪的時候,天策軍解除了對長安城的軍官,民政部爲首的天策府大本營開始正式進駐城內,開始拉開關中發展的第一步。而天策軍在退出城內將城防交給後勤部和城防軍之後,開始分批次分批次駐守各前線關隘。

而此時的宣武軍和神策軍卻忽然間發現天策軍各軍序列當中沒有發現騎兵部隊,對於對方手上那股龐大的騎兵軍團的莫名消失,讓楊復恭和丁會心頭蒙上了濃濃的陰影,也同時知道了天策軍引而不發的威懾。於是催促手下務必在約定時間內完成和天策軍的物資交接。

而時間也在不斷的流逝,888年的十二月初一,天策軍同時派人和宣武軍和神策軍達成協議,在移交了海量的物資和金錢之後,徐天翔也代表天策軍正式表態,不會插手雙方的爭端,但是要求兩方必須保證昭宗皇帝的安全,如果有誰傷害到皇帝就是於天策軍爲難。

對於這個要求楊復恭和丁會自然是滿口答應,他們本來就是要利用皇帝的身份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的,自然不會傷害昭宗皇帝。

天策軍在和雙方達成協議之後也在第一時間釋放了宣武軍的鄭璠,這位情報頭子和胡小四秘密嘀咕了半天之後反身離去。而他的離去也給了這場爭端帶來了新的變化。

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後一個漢人藩鎮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戰(二)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
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後一個漢人藩鎮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戰(二)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溪县| 华坪县| 辽阳县| 滕州市| 林西县| 唐山市| 炉霍县| 元江| 柘荣县| 阿瓦提县| 兴文县| 台湾省| 武乡县| 贵阳市| 肃北| 彭水| 平陆县| 杭锦旗| 五家渠市| 武邑县| 休宁县| 广昌县| 新野县| 炎陵县| 双桥区| 民勤县| 天祝| 孟村| 水富县| 东山县| 上饶市| 井冈山市| 库伦旗| 望城县| 万荣县| 临高县| 滕州市| 曲麻莱县| 西畴县| 资溪县| 贡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