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

“大帥,玄影衛急報,龜茲守軍傾巢而出馳援焉耆,鄯善莎車守軍也朝焉耆而動,前方拓跋思繼將軍被牽制在焉耆城外,沒有抵達預定位置。”交河城內玄影衛的一份情報讓萬毅豁然站起身,掃了後面掛著的地圖一眼,臉色冷峻。

“此事石堅將軍知道嗎?”萬毅沉吟半晌問道。

“啓稟大帥,石堅將軍已經接獲訊息,傳令哈穆德將軍的回鶻兵團緊急撤退至焉耆城我軍主大營,但是至方傳訊時回鶻兵團尚未離開,龜茲守軍已經和回鶻兵團交手,無法撤離。”暗衛的彙報聲讓萬毅點了點頭,哈穆德那邊如果因爲對方提前抵達那麼必然無法極速撤離。所以萬毅也沒有說什麼,揮手讓暗衛退下之後立即傳訊讓劉璇、高思繼和柴嘉緊急返回大營。

“大帥,龜茲軍將領只怕對於戰局的洞察力很精湛啊。我看前鋒兵團已經無法獨立面對安西回鶻大軍了,我軍應該緊急啓程開赴前線準備應對更大規模的會戰。”高思繼等人抵達帥帳之後萬毅將手中的情報交給三人傳閱。高思繼因爲第一個到所以很快在看完之後皺眉道:“如果玄影衛的消息屬實的話,那麼疏勒那邊的各部族聯軍只怕也已經啓程朝焉耆而去。這些部族聯軍打持久戰肯定不行,但是如果戰局原本就被安西回鶻打破那麼這些烏合之衆的戰力會直線上升,畢竟順風戰誰都會打。”

萬毅恍若沒有聽到高思繼的話,甚至連帶著後續劉璇和柴嘉兩人在旁邊說的話都沒有理會,而是在地圖上畫出了一道道線條,半晌之後纔開口道:“思繼,你們過來,這就是目前焉耆城附近的敵我雙方的態勢圖。石堅的部署是攻城打援,兩個戰術並重,但是實際上還是以攻城爲主,拓跋思繼的兵團被牽制在城外必然是因爲對方事先安排下的人手調動的那些各部族青壯,這些人打仗不行但是騷擾牽制還是能夠奏效的,而這樣一來獨力在西北面應對安西援軍的就只剩下回鶻兵團四萬人了,而且哈穆德所部還沒有來得及換裝,其本身的戰力並沒有得到火藥武器的加持,如果對方的精銳騎兵能夠比哈穆德多出三萬人以上那麼就有可能擊潰哈姆的所部。”萬毅的分析讓高思繼眉頭緊皺道:“大帥的意思是石堅將軍原本的安排並沒有什麼疏漏,但是對方顯然已經針對他的戰術提前做了安排,所以纔會被針對?”

萬毅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繼續道:“我在交河城依靠圍城打援一戰拿下整個高昌,這種戰術講究的其實攻城和打援之間的轉換,只有能夠根據戰局和對手的變化而隨時改變自己的戰術目標才能夠讓對方捉摸不定自己的意圖從而做出錯誤的判斷,這樣纔算是真正理解圍城打援的戰術精髓。”

“那大帥爲今之計我們該如何應對呢?石堅雖然被針對,但是我西征軍主力從交河城出發前往焉耆不到一天就能夠趕到,此時改變戰略部署依靠飛鴿傳書的速度應該是能夠及時改變前線的兵力配置和戰術意圖,讓他們堅持到我大軍抵達。”劉璇此時已經明白過來了,安西回鶻此次是針對自己這邊的成名一戰做了大範圍的部署,以至於焉耆這邊能夠提前和龜茲、莎車那邊的回鶻軍隊配合好。

“立即傳訊讓陌刀營該攻城爲圍城,抽調部隊立即接替拓跋思繼,讓騎兵軍團立即繞過焉耆前往哈穆德所部駐地,告訴拓跋思繼如果哈穆德與對方僵持不下就匯合他所部合力攻擊對手,如果哈穆德已經敗退則掩護其撤到焉耆附近,然後三軍匯合在一起等待我大軍主力抵達。”萬毅一邊口述一邊等待劉璇快速記錄,隨後對高思繼道:“思繼你立即率領第七兵團開赴焉耆,不要管焉耆城是否被陌刀營拿下,而是直奔回鶻援軍,你明白我什麼意思吧?”

“大帥放心,思繼明白,此戰必定不會讓安西回鶻得逞。”高思繼向萬毅躬身行禮然後轉身離開,半個時辰之後被緊急號角聚集起來的第七兵團立即出發朝著焉耆城開拔而去。高思繼爲了追求行軍速度,將除了武器彈藥之外所有的輜重全部扔給了隨後出發的後勤隊,甚至連炮兵部隊都沒有跟隨主力部隊行動。

不過此時劉璇書寫的命令早就被劉璇傳了出去,飛鴿傳書在西北用的也不是信鴿,而是草原那邊訓練出來的鷹隼,速度快而且沒有多少天敵可以保證傳送的信息基本不會丟失。不過在高思繼起兵之後萬毅也沒有打算繼續留在交河城了,讓柴嘉命令第十一兵團開始集合,作爲指揮部直屬兵團帶著大隊輜重後勤以及炮兵部隊主力開始朝西而去。高昌境內現在全部交給了從甘州調過來的兩個營加上國民警衛隊三個都負責協助拓跋思諫處理政務。

萬毅這邊做出火速應變的同時,其實在西北輪臺草原邊境,哈穆德也已經做出了自己的應對之策。在對方的兵力超過自己一倍的情況之下沒有選擇退走,而是趁著對方剛剛抵達此地尚未來得及整編的機會率領麾下回鶻兵團幾乎所有的騎兵迅速出擊,只見瞬間烏黑色的騎兵揚起漫天的塵土,無數的馬蹄踏碎了剛剛恢復綠色的草原,伴隨著回鶻騎兵衝鋒時獨有的呼喝聲,哈穆德一馬當先率領自己的親衛衝在了最前沿。他是鐵了心要趁著這個難得的戰機衝散對方的先頭部隊,然後利用自己以逸待勞的優勢重創對手,不給對方時間施展優勢的兵力來圍攻自己。

事實上哈穆德的判斷沒有錯,這是他唯一可以取勝的機會也被他抓住了,四萬騎兵衝鋒起來之後對方的安西回鶻騎兵雖然前鋒已經反應過來了發起了爭鋒相對的反擊,但是他們長途跋涉而來,根本無法擺出決戰陣型來應對對手早已經準備完畢的突擊戰術。所以只是在兩軍接觸之後前鋒迅速被無邊無際的對手淹沒,區區一萬多的騎兵在對方短時間內聚集起來四倍於自己的人海之中泛不起多少浪花就被徹底攪碎。而且在此時負責統兵的安西回鶻將領發現了自己一個最大的毛病,那就是長度跋涉之後自己士兵胯下的戰馬早就精疲力竭,無法發起戰鬥,很多戰馬甚至在一邊奔跑一邊口吐白沫,無法再支撐這麼激烈的戰鬥了。原本這也不是什麼大事,回鶻所部本來就是遊牧民族,長途行軍本來就攜帶了大量的備用戰馬,只不過和自己同根同源的對手顯然也沒有放過這個因素,根本不給自己反應的時間。事實上這在哈穆德抵達預定地點之後迅速派出大批斥候偵查帶來的好處,這些斥候不僅僅帶回來對方的消息,還在漫長的追逐中斬殺對方前出的斥候,爲哈穆德騰出了這寶貴的時間。

“後軍立即上前,左右兩翼迂迴,前軍交替掩護後撤,中軍立即上前給我衝。”安西回鶻那邊的統帥在見到自己的前鋒發起的反擊只在短短的時間內就被對方以逸待勞吞沒頓時明白了哈穆德的戰術意圖,但是此時他已經沒有辦法做出更多的調整,哈穆德明顯是趁著自己尚未調整過來的時間儘可能的削弱自己的兵力優勢爲下一輪戰鬥拉平人數差距從而贏得兩軍僵持的機會。只不過焉耆那邊的回鶻人準備了這麼久絕對不能在自己手上使整個機會功虧一簣,所以幾乎是咬著牙下達命令,並且將自己手中最精銳的中軍兩萬騎兵全部投入戰場,企圖擋住哈穆德前進的道路贏得整頓前後兩軍的時間。

安西回鶻大軍之中號角聲不斷,號旗也在不斷傳遞出各種各樣的旗語,顯示著統帥已經開始著手調整部署應對目前不利的戰事。不過這些哈穆德卻絲毫沒有顧忌,對方的前鋒被自己擊潰之後自己麾下的回鶻兵團戰力強勁之極可謂是達到了巔峰,所以哈穆德命令身後的親衛不斷吹起牛角號,讓麾下的四萬名騎兵不要管對方如何變化只是緊緊的跟隨自己朝著對方的中軍不管不顧的衝了過去。哈穆德這一招可以說是深得兵法真傳,自己的兵力少但是已經取得了前期的優勢,對方正在進行軍陣調整,那麼中軍的精銳必然是盡出爲前軍撤退和後軍上前爭取時間,這個時候統帥所在的位置其實是最空虛的,而偏偏此時所有的軍隊都需要依靠中軍的旗號和號角來調整,完成統一調度。所以哈穆德決定使出自己的殺手鐗,衝破對方頂在正面的中軍精銳然後斬殺對方的指揮中樞,這樣可以徹底打亂對方的部署,從而在根本上逆轉這場戰事。而要想達到目的就必須將自己手中的兵力盡最大可能集中起來,在整個戰場局部形成絕對的優勢,迅速斬殺對手,才能夠避免兩翼的迂迴包抄和前軍退後之後再次上前。

所以哈穆德帶著親衛成了此刻回鶻兵團的箭頭,整個回鶻兵團都在不斷的奔行之中匯聚成一個巨大的鋒矢陣,依靠著哈穆德的親衛隊強橫的衝擊力一頭撞上了從後方抵達衝上來的安西回鶻中軍精銳,猶如兩頭蠻牛對撞一樣,只在一瞬間就有無數的騎兵因爲速度太快而無法調整戰馬奔行的方向而硬生生的撞在了一起。而更多的騎兵在藉助奔行的戰馬的高速衝擊,手中的騎兵刀迅速揮起,一蓬蓬鮮血迅速噴起,帶走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兩部回鶻本來就是同宗同源,傳承著草原遊牧民族精湛的馬背爭鬥功夫,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出刀模式和戰鬥動作,在這一刻比拼的就是勇氣和人數。哈穆德的四萬騎兵是高昌回鶻最後的戰力,是歷經慘烈大戰和整編留下來的真正百戰精銳,騎兵戰術和戰力無與倫比,此時加上在這片區域四萬對兩萬佔據著人數的優勢,所以雙方幾乎是一個對穿就分出了勝負,安西回鶻損失了八千多人的生命,騎兵戰術鑿穿對手人數少的一方所需要面對的壓力更加明顯,加上對方的精銳程度絕對在自己之上,所以反觀哈穆德這邊卻激戰到目前爲止卻總共也沒有損失超過三千多人。而哈穆德在衝散了對方的陣型之後對著已經撤了下來重新集結準備從中軍兩翼附近側擊自己的安西回鶻前軍視而不見,直接驟然加速,身後的回鶻兵團的全體將士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夾緊胯下戰馬跟隨自己的統帥朝著那個豎立著中軍大纛的所在縱馬狂奔。

“該死,哈穆德的目標是我。”安西回鶻的統帥在哈穆德衝破自己的中軍精銳之後馬不停蹄繼續前衝之後立即反應過來,驚恐出聲的同時立即命令身邊的前軍就近開始防禦,同時調動已經完成兩翼迂迴的後軍立即收縮,朝自己這邊而來。

不得不說這位回鶻將領反應速度以及應變速度還是很快的,不僅僅在看出哈穆德的目的之後佈置防禦拱衛中軍還能夠急促改變部署讓前方的部隊立即合攏。只要自己身邊的部隊能夠扛得住哈穆德的決死突擊那麼就能夠利用兵力優勢將哈穆德徹底包圍然後聚而殲之。

不過此時的哈穆德卻看著遠處的大纛在自己的眼簾之中越來越大,臉上浮現出一絲冷笑,自己算計了這麼久冒著對合圍的危險衝到這裡如果不能夠達到目的豈不是對不起這一路衝殺過來的部下?所以幾乎在一瞬間縱聲高呼,淒厲的吼聲甚至在一瞬間蓋住了戰場之上的喊殺聲和嘈雜聲,而伴隨著這聲厲害,他身後的親衛隊全體成員跟著一起怒吼,瞬間帶動著整支騎兵軍團所有的戰士揮舞戰刀呼應自己的統帥,跟隨那道從開戰至今就一直衝沙在最前沿的身影。

“摩訶,你的死期到了。”哈穆德左手一啦一拉繮繩,自己身下的這匹汗血寶馬前蹄揚起縱身一躍竟是一跳數丈遠將匆忙擋在自己身前的安西回鶻主將的親衛甩在了身後,落地之後橫衝直撞,直接踩死數十人,在電光火石的一瞬間衝到了大纛之下,手中戰刀揮起,在所有人驚恐的目光中,一顆碩大的頭顱沖天而起。

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
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武县| 拜城县| 长丰县| 汤原县| 大竹县| 古交市| 抚松县| 西畴县| 南陵县| 新乡市| 于田县| 得荣县| 蓬溪县| 荥经县| 仪陇县| 华坪县| 五河县| 长沙县| 衡阳市| 商城县| 普宁市| 西吉县| 读书| 台中县| 滦平县| 布尔津县| 民和| 永平县| 从化市| 泌阳县| 塔河县| 龙口市| 铁岭县| 沿河| 梁平县| 葫芦岛市| 镇安县| 田林县| 淮滨县| 乌恰县| 乐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