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

“王將軍,請節哀。”宣武軍的大營內朱珍帶著一幫將領來到前鋒營,見到王彥章獨自坐在大帳內沉默不語出言安慰道。前日攻城戰王彥童被王厚純一記炸藥包炸翻在地,原本並沒有太大問題,只是只是暈了過去,但是無巧不巧的是當時他手中的青銅馱牛槍被擊飛之後掉落下來一下子刺中了王彥童左胸的大動脈。當時戰場混亂根本沒有人顧及到他,身邊的親衛也在那一記爆炸中被全部炸死。直到戰後雙方士兵收攏戰死者屍體的時候才被發現,但是此時已經晚了,王彥童已經隕落在滄州城下。

朱珍的到來也讓王彥章暫時收起了心頭的哀傷,給朱珍施禮之後道:“多謝大帥掛念,亡弟在天之靈也會感激的。還請大帥恕末將指揮失利之罪。”

“將軍不必過於自責,勝負乃兵家常事。聽說此役天策軍也是損失很大,城樓上部隊番號也都換了一茬子,咱們也算是有來有往吧。”朱珍也是微微嘆息,對於之前的失利也沒有找王彥章清算的意思,對方有秘密武器,這一戰已經不是王彥章能夠處理的了的,所以安慰道:“我已經快馬催促葛大帥加速趕來,到時候兩軍合力我們也能夠減輕不少壓力。”

“大帥,關於天策軍的神秘武器末將想過一些辦法,雖然不能夠根除這種影響力,但是還是可以做到防範的。”王彥章也知道朱珍在安慰自己,所以急忙將自己這兩天想出來的反制措施說了出來。

“你是說在盾牌上面蒙上棉被或者直接將溼棉被披在身上?這樣能夠抵擋那種爆炸?”朱珍被他說的有點發愣,呆呆的問道。

“應該可以抵擋部分傷害吧。”王彥章也被說的沒有信心了,苦笑道:“畢竟天策軍這種武器我們從來沒見過。派往城內的密探基本上都是有去無回,根本探測不到對方的機密。”

“大帥,如果你同意的話,我想近兩天搞一次偷襲看看。”王彥章看了看朱珍的臉色,咬了咬牙道:“我軍如今兩次敗績,軍心不振,亟需一場勝利來鼓舞士氣。而且末將以爲,成爲的天策軍基本上爲那些作亂的叛軍改編而來,一旦被襲,猝不及防根本不能做到正規部隊那樣可以臨危應變。”

王彥章的提議讓朱珍臉色踟躕,對於他來說穩住局勢,等葛存周來了之後將前線的所有軍務都交給他處理,自己就安安心心當個吉祥物就可以了。但是王彥章的話也很有道理,軍心不振如果對方來偷襲自己的話那搞不好真要全軍奔潰了。

“彥章,你有多大把握?現在對方可是據城而守,咱們偷襲的成本太大了,而且還不一定成功啊。”朱珍沉默半晌問道,顯然對王彥章的計劃不看好。

“我會竭盡全力。”王彥章也知道這種越城偷襲難度太大,解釋道:“看這個天氣,最近幾天會有陰雨天氣,我們可以挑選精銳士兵趁雨夜偷爬上城樓,然後打開城門突入城內。此戰不需要攻克城池,只需要打贏一戰就可以提升士氣。到時候葛大帥到來之後可以直接著手攻城。”

“那好,我同意。士兵和所需要的裝備你自行去挑選,攻擊時間和地點也由你自己做主。只要有戰果就行,不需要你有多大壓力。”朱珍想了想再次叮囑了在離開這裡。

王彥章看著朱珍走出大帳,使勁握了握手指,臉色顯出一絲複雜的神色。

不過就在王彥章這邊籌劃偷襲滄州城的時候李玄清和高思繼也秘密潛伏到德州以北地區,靜靜等待葛存周率軍到來。

“主公,飛鷹旅傳來最新消息,葛存周已經抵達前方五十里處。”李飛雪匆匆趕來傳遞了最新消息。

“高將軍,你引軍兩萬在北側地域埋伏,飛雪你帶親衛營在南邊埋伏,剩餘人馬我來,正面對抗葛存周。”李玄清點了點頭,笑道:“今日咱們一舉擊潰葛存周。”

兩人率軍飛左右兩路快速而去,剎那間李玄清身邊只剩下沙陀人的三萬騎兵。高思繼安排了一位副將協助李玄清。

“烏將軍,命令部隊,下馬休息,一個時辰以後開始準備。”李玄清默默計算了一下對方的腳程,開始下令。

一個時辰對於步兵來說能夠走出二三十里已經很不錯了,不過沙陀騎兵一般情況下都需要五到十里來作爲衝鋒距離,所以這些沙陀人聽到命令之後紛紛下馬坐下來休息,有些人則開始擦拭兵器開始做戰前準備。

這段時間李玄清和高思繼等人相處了幾天也大致和這些沙陀人熟悉了,遊牧民族其實相處起來比中原人還少了點心思,在李玄清和李飛雪刻意營造的這種氣氛中對方對於天策軍也少了很多敵意。

一個時辰一晃而過,李玄清右手一揮,翻身上了玉獅子,縱馬朝前狂奔而去,身後三萬騎兵也跟隨而動,三萬騎兵人馬合一,隆隆的馬蹄帶起了無邊的旋風,朝著前方風馳電掣一般衝了過去。

“烏將軍,你們沙陀人是如何衝陣的?此戰正面由你負責指揮,將你們的拿手本事拿出來讓我好好看看。”李玄清對著身邊的高思繼副將烏斯兒道。

“將軍請放心,和宣武軍打仗,我們沙陀人可是很熟悉了。”烏斯兒朝著空中狂甩一鞭子,率領前鋒狂奔而去。

十幾裡的距離對於騎兵來說只需要一盞茶時分就可以了,所以很快李玄清就已經遙遙看到宣武軍的前部人馬了。

“全軍聽令,朝天三箭,後續人馬準備衝鋒。”烏斯兒彎弓搭箭對準前鋒已經發現自己停軍正要準備抗擊的宣武軍一箭射了過去。而伴隨著他的動作,前方一萬多人的沙陀騎兵幾乎在同一瞬間射出了密密麻麻的箭矢。

而和天策軍其他騎兵不同,沙陀騎兵在第一箭射出之後毫不停留的持續第二箭第三箭。三箭朝天,這幾乎是沙陀騎兵進攻最標準的動作,射完三箭之後烏斯兒拔出手中的彎刀嚎叫著朝著對方衝了過去。

“百信,通知附近的飛鷹旅,馬上集合隨我直插對方中軍。”李玄清盯著領頭衝入對方戰陣的烏斯兒點了點頭,右手一揮,身後的親衛開始彎弓搭箭,一枚五彩的煙火箭迅速發射升空,五彩的煙柱拖著長長的尾巴劃過長空。

“主公,我來了。”蘇小虎不知道從哪鑽了出來,笑道:“沙陀騎兵有兩下子,烏斯兒已經衝散了對方前部軍隊,現在就看飛雪和高思繼能不能及時趕到了。”

“少廢話了,飛鷹旅和戌衛隊集合,隨我去看看葛存周到底有什麼辦事,截住對方中軍。”李玄清揮手打斷了對方的話語,開始率隊朝前衝了過去。

李玄清的這個小隊只有一千多人兩千人不到,但是衝入宣武軍陣內卻沒有什麼人能夠擋得住他們的鋒芒,尤其是飛鷹旅他們,在蘇小虎的帶動下,幾乎每一次出手都是清一色的砍頭,滾滾落地的人頭在沖天而起的血跡中震懾住了所有人,沿著前方沙陀騎兵開闢的通道,李玄清快速來到對方中軍的位置。

此時的宣武軍已經從最初的慌亂中反應過來,在前軍被衝散之後,葛存周的中軍迅速頂了上來,一隊隊的重甲兵在輕步兵的配合下和烏斯兒的騎兵捉對廝殺。

“烏將軍,不要將騎兵停下來,要不停的衝陣,調動對方跟隨你的節奏而動。”李玄清見到烏斯兒率領騎兵硬衝對方的鐵甲大陣,急忙制止道:“要記住你們的優勢,戰馬永遠比步兵跑得快,調動他們,發揮你們的騎射本事。”李玄清的話讓烏斯兒一怔,隨即反應過來,果斷率兵脫離了和對方的接觸,開始在宣武軍的軍陣之內縱馬狂奔,這樣以來葛存周佈置的鐵甲大陣一下子沒有了用武之地,用步兵去圍堵三萬騎兵,只能說不太現實。

不過葛存周不愧是一路打過來的宿將,很快就找到了應對辦法,將後軍鄧天王的部隊全部調了過來,十萬人開始擺起了巨大的包圍圈,仍由對方在陣內狂奔不管,而是一心一意的縮小包圍圈,開始分開佈置鐵甲軍,四面合圍。

這個陣法對付現在的烏斯兒卻是很合適,但是需要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倚靠優勢兵力可以將烏斯兒困在陣中,逐步縮小包圍圈,最後讓其動彈不得。

不過此時的李玄清也需要時間,需要烏斯兒牽制住對付的兵力,爲兩翼騎兵突襲爭取時間,所以在見到葛存周的佈置之後甚至一瞬間連自己率領的小分隊都不想突進去,生怕讓對付反應過來改變陣法。

雙方不約而同的打起了同樣的主意,所以在稍微一沉吟之後李玄清忽然調轉馬頭帶隊回到烏斯兒身邊,笑道:“烏將軍,命令部隊一刻也不要停,將你們的本事發揮到極致,爲高將軍他們爭取時間。”

烏斯兒能夠作爲高思繼的副將說明了他在騎兵戰術上面有自己的心得,所以李玄清一點破很快就明白了對方的意圖,當下也不遲疑,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箭矢流。三萬多人的騎兵在宣武軍的大陣內掀起漫天的煙塵,腳步飄忽不定的沙陀騎兵彎弓搭箭,一蓬蓬的箭雨瘋狂的朝著對方的邊陣投射而去,無數的宣武軍士兵被長箭射殺倒地。

“主公,做戲要做全套,咱們還是要按照計劃去衝擊葛存周的本陣,這樣才能夠讓他相信咱們是真的被圍了。”蘇小虎縱馬追上李玄清道。

“你說得對,咱們去找葛存周。”李玄清果斷放棄了和烏斯兒繼續衝陣的想法,率領飛鷹旅和戌衛隊脫離大部隊朝著葛存周所在的方位急速衝了過去。

“小虎,讓飛鷹旅隨我行動,你帶著戌衛隊在後,咱們去試試葛存周的斤兩。”李玄清一聲長嘯,聲動四野,身後飛鷹旅將士迅速集合,幾乎就在一瞬間衝到了葛存週中軍的面前。

“嗖嗖嗖”三箭幾乎貼著李玄清的身形而動,刺耳的金屬破空聲接連而至,分左右上三方封住了李玄清的閃避方位。

“鐺鐺襠”三聲,斷魂槍在空中發出驚天的槍芒,一瞬間將三枚箭矢打落在地,跟著身形爆射而出,在空中劃過一道道殘影,掠過前方三重鐵甲軍組成的防線,出現在宣武軍中。

落地的一瞬間李玄清手中的斷魂槍再次肆虐全場,反身朝著那些尚未來得及轉身的鐵甲軍衝了過去,槍芒爆閃,沿途的人影紛紛被震飛,由此也給了後面飛鷹旅的人打通了一條通道。

“三兒,守住這裡,接應小虎。”李玄清看著飛鷹旅進來之後轉頭再次朝著葛存周而去。早就聽聞葛存周箭法了得,剛剛的那連環三箭讓自己都嚇出了一身冷汗,絕對不能讓他再有機會射箭。所以李玄清的身法施展到極致,瞬間閃避了前方涌了上來的宣武軍,出現在葛存周身前。

這時候葛存周身邊衝過來一名環眼銅鈴般的漢子,手持一桿大槊一把架住李玄清的長槍,嘴裡怒吼道:“賊子,休傷我家大帥。”

李玄清並不認識鄧天王,只是暗暗奇怪,這傢伙居然能夠接的了自己這一槍還沒事,不過此時根本不是想這些的時候,在長槍被架住的同時,李玄清身形飛閃,躲過葛存週近距離射來的長箭,這次距離更近,但是躲的卻比之前從容很多,幾乎就在李玄清眼角掃到葛存周的舉動之後,身隨心動,飄忽之中將鄧天王的身形也帶到場中。

“我倒要看看你能接的了我幾招。”李玄清躲過暗箭之後身形再次飛起,長槍寒芒吞吐,銀白色的長槍猶如驚天長虹一般急速掠下,朝著鄧天王突刺而出,左手單掌一豎,一股洶涌的掌力跟隨槍勢而出。

李玄清的招式飛速而來,伴隨而來的強橫勁風將鄧天王憋得老臉通紅,手中的長槊勉力招架住李玄清的長槍之後,對於緊跟而來的掌力卻沒辦法去應對,這一掌結結實實打在了胸前,頓時間一口鮮血噴出,身形也被震得飛起。

“哈哈,主公威武。”李玄清尚未有動作,身後蘇小虎已經率軍殺了進來,正好見到鄧天王被擊飛,頓時哈哈大笑道。

不過他這一出口也讓旁邊將鄧天王藉助的葛存周明白了眼前的這位白衣白甲的少年人的身份。

“閣下是天策大將軍?”葛存周制止了身邊的士兵衝鋒的勢頭問道。

“正是在下。”李玄清此時懶得說什麼點點頭道:“久聞將軍是沙場宿將,在中原也多爲百姓考慮,此次爲何要助朱全忠攻擊我天策軍?”

“兩軍交戰,各爲其主,大將軍輕身犯險來我宣武軍中,真以爲我等留不住你?”葛存周也知道李玄清只是客套話,所以也沒有理會這些,看了看李玄清周圍只有區區千人笑道:“縱然將軍神勇絕倫,我想此時也難以逃脫吧?”

“是嘛?”要不將軍和在下賭一把?”李玄清一笑,看著遠方的地平線神色平靜,而伴隨著他的動作,一陣陣悶雷般的震動也開始傳了過來,蓋住了遠處的廝殺聲。

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國並立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準入資質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
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國並立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準入資質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勤县| 昌吉市| 凤台县| 临颍县| 宣城市| 布尔津县| 舞阳县| 富蕴县| 大安市| 余干县| 海口市| 涿鹿县| 临湘市| 龙州县| 忻城县| 长寿区| 南召县| 中方县| 平邑县| 太仆寺旗| 安溪县| 仪征市| 伊金霍洛旗| 南召县| 龙岩市| 枣强县| 读书| 嘉黎县| 德格县| 蒙阴县| 阳曲县| 东安县| 扬中市| 潼南县| 沾益县| 繁峙县| 广汉市| 拜泉县| 略阳县| 中方县| 静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