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

慶州城內的天策軍前線指揮部內,徐天翔接到了李玄清最新的命令,擺了擺手示意楊天成和王厚純等聚集到大廳中央這個從後世盜版帶來的沙盤旁邊,笑道:“主公真是料敵機先,天一帶領的第七營明天就要到了,咱們到時候可以直接進攻寧州。”

一邊的楊天成指著參謀剛剛標記好的李茂貞的軍隊調動之後笑道:“慶州現在集中了直屬營、第一營、第三營、第五營,現在加上天一的第七營,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抽調靈州的第八營和柴嘉的第九營參戰,這樣差不多已經集中了天策軍快一半的主力部隊,打李茂貞那七八萬魚腩部隊肯定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王厚純也點點頭道:“大哥的第二營和錢寧的第二營也在夏州側翼,南下可以支援關西戰場,北向可以夾攻河套草原,這樣整體的態勢已經明朗了,二哥我看我們可以開始佈置了。”

徐天翔笑道:“那好,咱們兄弟們這就開始開展了。厚純,你馬上率領第三營本部和在城外休整的薛萬里的第五營還有直屬營,西向共計固原和涇州,拿下涇州之後第三營和第五營南下直接攻擊李茂貞的老巢鳳翔,直屬營東調夾擊從邠州出發支援寧州的部隊。天成你帶著第一營本部馬上去寧州,天一到了之後我讓他不要停留,直接去寧州與你匯合,拿下寧州城。”徐天翔盯著眼前的兩位兄弟道:“各部以半個月爲期,在七月中旬爭取完成目標,在邠州城下會師。我會通知後勤部和民政部緊跟部隊行事,保證你們打到哪裡他們就跟到哪裡,將主力部隊騰出來應對後面的局勢。”

徐天翔的佈置看不出任何問題,而且天策軍佔據著情報的優勢,關中各地遍佈的玄影衛網絡和各地商人幾乎一邊倒的站在了天策軍一邊,所以戰場幾乎是對天策軍單向透明的,比如說李茂貞這幾天隨楊復恭參加和李克用的談判,他前腳趕走,後面情報就送到了徐天翔的案頭。

三人計議已定馬上開始行動,天策軍關西會戰開始正式拉開帷幕。而此時的李玄清也已經率領騎兵軍團到達豐州城下,早已經通知回師北線的吳歡的騎兵第二營和侯勇的第五營也將所有的兵力集結在豐州,等待李玄清的到來。

隨著李玄清的到來,河套草原天策軍集中了三萬人的騎兵軍團和五千人的重甲騎兵,還有陳凡和劉寶亮兩個步兵營,共計六萬人的大軍,軍營連綿,旌旗招展。豐州百姓見到這麼大的動靜知道大戰在即。但是自天策軍入主豐州開始,這支年輕的軍隊但凡出征,總是一如既往的帶來一個有一個的勝利,讓豐州百姓對於自己的子弟兵充滿了必勝的信心,加上豐州刺史府對於此次大戰的宣傳,深入百姓心頭的全部是天策軍無往不勝的勇氣和信念,讓這座塞外之城根本就沒有大戰在即的感覺,反而見到軍隊集結,到處充斥著歡聲笑語,有些酒樓和商鋪甚至開始打起了提前慶祝捷報的優惠活動。

不過這一切都沒有擾亂到天策軍的集結。在和豐州刺史府和後勤部的負責人溝通好後勤供應之後,李玄清開始召集天策軍高層進行戰前會議。說實在的李玄清很喜歡這種所有將領集結在一起開會的方式討論戰情,這種原始的軍中民主制也開始跟著李玄清的言傳身教傳達到每一級獨立作戰單位,減少了軍中主將出錯的機率。

胡小四原本在夏州進行玄影衛的計劃的,但是在吳歡的騎兵營北上的時候跟著一起過來了,夏州那邊的計劃已經到了一個關鍵點,他有了新的想法需要當面向李玄清彙報。不過他剛剛一開口就讓在場的其他將領驚呆了。

“小四,你說笑的吧?你有辦法讓拓跋思諫投降?”因爲萬毅留在靈州訓練重騎營新兵而代替其出任重騎營都統的鐵良不可思議的看著眼前這個傢伙,要不是早就熟的不能再熟了,他都要懷疑這傢伙是不是吃錯藥了。

“是啊,小四,你別忘了,你一傢伙張口一罵,給人家哥哥都給罵死了,你還能讓他投降?你沒病吧?”吳歡因爲坐在胡小四身邊,這時候伸手摸了摸胡小四的腦袋,笑罵道:“要不要我去給你找軍醫來看看?大白天說夢話,你也是夠了。”

李玄清沉吟半晌,問道:“你有幾分把握?你和拓跋思諫有過接觸了?”對於胡小四的話李玄清在好奇之餘也想看看自己這位情報頭子是不是真有本事搞定拓跋思諫。如果他的計劃真的能夠成功的話,對於目前的戰局無疑起著扭轉乾坤的作用。

胡小四見到李玄清看著自己,沉聲道:“五六分的把握還是有的。我在夏州的時候和拓跋思諫的親衛頭目有過一次正面接觸,他傳達出來的意思並不像我們想象中那麼糟糕,拓跋思諫此人性格和他兄長相比要優柔寡斷不少,而且沒有沒有拓跋思恭那樣剛烈,爲人擅長謀劃大局,比較能忍辱負重。對於天策軍也沒有多少恩怨,至少他的親衛和我談過之後,拓跋思諫並沒有對我採取什麼措施,我在夏州的身份幾乎公開化的。”

他這麼一說倒是讓其他人沉默下來了,衆人都知道這個計劃如果成功帶來的效應是什麼,但是如果失敗或者拓跋思諫留什麼後手的話,等於給自己埋下了一個不定時炸彈,萬一在關鍵時刻炸響,黨項人的幾萬鐵騎足以摧毀天策軍精心制定的所有計劃,其中的風險和好處幾乎是一半開。

半晌,一直沒有說話的陳凡指著地圖道:“我同意小四的計劃,不過要等到我們打敗李克用之後,至少要等到此次戰役打完,這樣既能將風險降低到最小,又能增加和拓跋思諫談判的籌碼。只是我有一個問題沒想好。”

“是關於拓跋思繼的安排?”胡小四看了一眼李玄清,見到他點了點頭笑道:“拓跋思繼的問題主公早就安排過了,即使按照以前的計劃,我們也只是答應讓他做黨項人的首領,並沒有承諾其他的。”

“你可以和拓跋思諫接觸,以他和拓跋思繼的關係,如果願意投誠的話,那麼所有的問題他都會考慮過。告訴他軍職我可以讓出參謀次長一職,在政,可以考慮讓他出任民政部的民政次長,皆是天策軍高層人物,掌實權。”李玄清擺擺手,給這件事定下調子道:“至於何時和拓跋思諫正式接觸,就按照陳凡所言,等我們打敗沙陀人之後再開始,但是一些非正式的場合你自己可以酌情考慮。”

胡小四點了點頭,將這件事記在心上之後,繼續道:“另外一件事就是夏州黨項人那邊傳來了李克用大軍調動的情況。李克用已經讓李嗣源從代州一代率軍進入勝州,另外安休休和高思恭等人也在太原府集結,潞州前線的兵力也在逐次撤離,返回太原府。”

劉寶亮接過話茬道:“從月初開始振武軍也在內部頻繁調動,以前李存孝在代州的佈置已經全部被推翻,李存信這傢伙打仗不行,但是玩弄陰謀詭計卻是一套一套的。”

“李存孝現在近況怎麼樣?”劉寶亮的話讓李玄清忽然想起什麼,連忙對著胡小四問道。

“之前不是被調離潞州前線嗎,後來李存信兵敗之後李克用又將李存孝調了回來,現在估計仍然和李克用在一起。”胡小四略微一思索道。

“好了,這件事稍後再說,現在我們馬上就要和河套和李克用的騎兵進行接觸了,這幾天玄影衛要把勝州地區所有的信息全部彙總過來,另外關於李克用大軍的調動也要隨時轉到這裡。現在我命令,敵兵第二營和第五營立即開拔天德城,寶亮你也馬上趕回去,做好天德城的防守工作,騎兵抵達之後駐紮在城外,暫時不要進城。”

吳歡、劉寶亮和侯勇站起身來躬身接令,帶著人馬疾馳而去。

三人走後,李玄清指著草原的方向問道:“幽北草原戰事現在如何了?塔希他們還沒有消息嗎?”

“不出主公所料,黠戛斯被打敗了,主力兵團幾乎被全殲在幽北,不過有一點就是黠戛斯人似乎有所應對,所以契丹人的伏擊並沒有達到完全效果,在戰役中段甚至被打出了一波反擊,但是契丹人首領耶律瀚雄關鍵時刻親率自己的親兵兩萬鐵騎衝破黠戛斯中軍防線,一舉將黠戛斯統帥擊殺,才導致全線崩潰的。”

“契丹人此役傷亡如何?”李玄清盯著地圖沉思半晌,纔開口問道。

胡小四搖了搖頭,道:“具體傷亡情況不清楚,但是據來自黠戛斯內部的情報,傷亡不低於五萬,對於契丹人此次出兵總數來說,已經接近四成左右了。”

“那塔希他們呢?飛鷹旅進入草原已經快一個月了吧,有沒有消息傳來?”李玄清搖了搖頭,按照歷史記載,黠戛斯和契丹爭雄的過程就是契丹人崛起的過程。雖然歷史沒有記載幽北一戰,但是按照目前的線索分析,契丹人至少短期之內沒有能力西顧,而黠戛斯人被打敗之後也會出現兵力空檔期,這個時候是插手草原最佳時機。

“半個月之前小虎曾經和暗衛的人有過一次遭遇,好像他們朝著燕然山方向去了,聽暗衛轉達的口氣貌似有線索了,之後就沒有遇到了。”胡小四將收到的情報遞了過來苦笑道:“草原實在太大了,玄影衛雖然已經通過各種方式投入了很多人手,但是其效果卻並不理想。”

李玄清也知道在草原傳遞消息難度大,但是還是叮囑密切注意,這個時代控制草原就控制了最精銳兵種的源頭,由不得他不心急。

“對了,主公,李克用那邊還有一條消息,李克用有可能會親自來河套。太原府那邊的暗衛說,李克用打算自己帶兵進入草原,只是周德威等人竭力反對,所以目前沒有成行。”胡小四想了想還是把這條最新消息說了出來,道:“不過好像李克用的本意不是來我們這邊,而是打算帶兵進攻幽北的赫連鐸,聽說這傢伙最近和契丹人關係密切,讓李克用很惱火。”

順著李玄清的手指,李玄清的眉頭卻慢慢舒緩,跟著笑道:“小四,以後彙報記得先說好消息,知道不?”

“好消息?這算哪門子好消息?”胡小四嘀咕了一句,卻被李玄清橫了一眼,正要說話,後者已經對著陳凡道:“以李克用的性格,周德威等人要是攔得住他纔怪。第四營和重騎營爲中軍,親衛隊爲前軍,明天一早開始啓程,目標烏樑素海。”

李飛雪和鐵良相視一眼,均是不知道李玄清的目的是什麼,只有陳凡若有所思,看了一眼背後的地圖,拉著兩人躬身接令,退出了大帳。

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
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树市| 长顺县| 镶黄旗| 刚察县| 红河县| 新沂市| 大理市| 南和县| 灯塔市| 鲁山县| 弥勒县| 普格县| 南投县| 田阳县| 博罗县| 青海省| 宁强县| 太仆寺旗| 泗洪县| 鄂伦春自治旗| 雅安市| 图片| 社会| 陵川县| 黎城县| 塘沽区| 杂多县| 凤凰县| 五莲县| 湘潭县| 平武县| 天等县| 灵川县| 太湖县| 长子县| 白水县| 临江市| 清远市| 杭锦后旗| 邵阳县| 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