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

李玄清從河東軍的大營出來之後並沒有直奔徐天翔所在,而是騎著玉獅子在東城繞了個大圈之後忽然讓玉獅子加速到極致,向北疾馳,大半個時辰之後才見到一座無名小山的旁邊聳立著一座巨大的軍營。

“老三,你可算是來了。”就在李玄清策馬朝著大營而去的時候,黑暗裡忽然響起了熟悉的聲音,緊接著一根根火把忽然出現在前方軍營門口,赫然就是徐天翔他們一行人。

李玄清聞聲下馬,從黑暗中走了過來,見到一張張熟悉的身影,微微一笑,也不多言,帶著大家回營。

“老三你總算是回來了,再不來的話我都要帶人去劫營了。”衆人回到中軍大帳之後,胡小四心有餘悸道:“斥候隊報告,今晚至少有三波人埋伏在河東軍軍營外面,估計就是想攔截老三你的。”

李玄清點點頭道:“我出營之後也有察覺,所以才繞了個大圈之後纔過來的。”眼睛一掃忽然發現徐天翔身邊坐著一位三十出頭,三髯長鬚的書生,連忙站起身來,對著他拱手爲禮,“這位想必就是岑先生吧,玄清有禮了。”

這位書生正是被胡小四從長安城中救出來的岑天時,此時原本是想跟著衆人來見識見識這位素未謀面的這支軍隊的掌控者的,沒想到人家這麼快就認出自己了,所以見到李玄清說話也是起身還禮。

“聽天翔說先生來我軍中安撫百姓,收攏流民,出力甚多,玄清代百姓多謝了。”李玄清見到岑天時聲音清朗,心頭也是一喜,對於這位岑文本的後代不由得多了一份好感。

“亂世之中,最苦的還是百姓啊。”岑天時也是跟著一嘆,隨即問道:“天時雖然幫著徐將軍安撫百姓,但是心中卻有疑問,不知道將軍能否告知?”

李玄清微微一笑,示意徐天翔等人稍安勿躁,點點頭,道:“先生請說,玄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岑天時也不管其他人什麼反應,自顧自說道:“長安城破,神策軍縱兵爲患,禍害百姓,幸得將軍阻攔,才得以倖免。本人也是對將軍寧願得罪上官也要護佑百姓的義舉甚爲讚歎。”頓了一下,話鋒一轉,“這幾天徐將軍陸續聚攏了兩萬多百姓,全部集中在兵營之中,不知將軍意欲何爲?”

這句話已經很露骨了,語氣之中透著濃濃的懷疑的意味,這讓在場所有人勃然變色,但是李玄清臉上卻依舊是一副風輕雲淡的表情,甚至還點頭微笑道:“先生謬讚,玄清當不得先生誇獎,身在軍人,自當是保護百姓,守護蒼生,又如何能夠爲禍天下?”

“生逢亂世,作爲軍人自當以天下爲己任,不瞞先生,玄清此次收攏流民就是要帶著他們去豐州,去河套,屯軍戌邊,積蓄力量,北拒回鶻於大漠草原,南平割據於中原腹地,十年生計,十年修養,養中華之元氣,振漢唐之雄風。”此時此刻的李玄清完全融入到這個時代之中,眼神中透著濃濃的戰意,而陳宇和徐天翔也是第一次聽到李玄清吐露心聲,特別是那句”養中華之元氣,振漢唐之雄風”讓在場所有人心馳目眩。

“這是將軍之志?”岑天時也沒想到眼前的這個年未弱冠的少年藏著的居然是如此巨大的抱負,一時間不知道該接什麼話了,只是怔怔的在那裡喃喃自語。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李玄清的話猶如黃鐘大呂一般敲打在岑天時耳邊,讓這位有志繼承先祖遺願但是卻處處碰壁的忠良之後一下子眼前一亮,猶如一個溺水的人抓住了最後的繩索一般,只見他忽然一把抓住李玄清的手,顫聲道:“將軍此言當真?”

李玄清自然能明白岑天時此刻的心理,也知道這個時代有志於天下的人是多麼憋屈,現實無奈,理想和信念得不到施展,家國破碎,神州氣數消亡,有多少人一生奔走不就是想要完成李玄清剛纔的那兩句話嗎?所以緊緊的握住了岑天時的手,臉色有爲有過的肅然,“以我畢生努力,畢生心血,不負天下,不負蒼生,如有違背,生不得爲人,死不得入槨。”

看著李玄清鄭重的眼神,岑天時卻是臉色赤紅,猛然間拜倒在地,“天時今日得聞將軍之志,實百姓之福,華夏之幸,願上蒼護佑將軍得償所願。天時得主,必生死相隨。岑天時拜見主公。”

“我等拜見主公。”李玄清被岑天的突然反應嚇了一大跳,但是在這時陳宇等人卻一起跪了下來,大禮參拜。

“你們快起來,這主公,唉,先起來再說。”李玄清對於“主公”這兩個字的怨念不是一般的大,但是此刻卻沒辦法說出來,尤其是被自己無意當中帶入了一種著魔狀態的岑天時,自己要是拒絕這傢伙指不定做出什麼來,所以只能頂著頭皮發麻接受下來。

“主公,既然任命書已經到手,我們不如早作打算,儘快啓程去豐州。我在晉陽益州兩地都有熟人,到時候可以託他們帶人攜帶物資支援豐州。”岑天時一旦進入了狀態,腦袋轉的飛快,馬上向李玄清建議道。

“主公,我軍現有正軍六千五百人,廂兵一萬五千人。之前所有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完畢,暗庫的所有物資已經搶運出來了。共計糧食兩萬石,軍服四萬套,兵器足夠武裝兩萬人,還有白銀五十萬兩,黃金一萬兩,其他財寶未計。”徐天翔見到李玄清的目光掃向自己,連忙躬身回道。

“很好,大軍十天以後啓程,借道河東,從幷州北上。我已經和李存孝達成協議,河東境內,他會提供必要的援助。”李玄清沉吟半晌,做出了決定,“斥候隊要提前派出哨探,做好大軍前導工作。岑先生也要安排好百姓跟隨大軍而行,並且做好相應的應變工作。”

“所有準備工作由徐天翔負責。大軍整頓等到豐州之後再進行。”李玄清吩咐完這些之後,對徐天翔道:“大軍啓程,事無鉅細,尤其是還有兩萬多百姓扶老攜幼相隨,安全工作一定要做到位,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務必要竭盡全力。”李玄清的眼光朝向東北,“我相信,河套不是終點,而是我們新的起點。”

伴隨著李玄清的一聲令下,整個軍營開始忙碌起來,一件件軍服發放到士兵和百姓手中,各式各樣的軍令開始急速傳達,大軍連夜開始做好出發的準備。看著徐天翔指揮各人開始準備的樣子,李玄清滿意的點點頭,將舞臺交給他,自己開始走訪百姓,詢問疾苦,瞭解民生,漸漸地對於這個時代也多了一層瞭解,心裡也開始了另一番謀劃。

這一忙碌三四天的時間就過去了。李玄清看著自己的軍營開始重新恢復正常,笑了笑,卻見到岑天時和胡小四朝著自己而來。

“先生這又是一夜未眠吧,離出發還有好幾天呢,快去歇息吧。”李玄清關切道,目前自己這邊可以搞民政的就眼前這一位,萬一要是累倒了那就劃不來了。

“沒事,主公不也是一夜未眠嘛。天時此來是有事要和主公商議,剛好碰到胡將軍了。”岑天時顯然還沒有從那股興奮勁中緩過來,語氣帶著興奮,彷彿吃了仙桃一般。

李玄清點點頭,帶著兩人回到大帳,正好徐天翔也忙完了,四人坐下來之後,只聽得胡小四道:“啓稟主公,據長安城傳來的消息,皇帝陛下已經回到長安,並且今日在祈年殿舉行朝會,封賞羣臣。”

幾人相視一眼,點了點頭,顯然這個消息不出意料。僖宗皇帝被朱玫攆出長安這麼長時間,回來自然要大封羣臣。

“賞賜什麼的都已經定下來了吧。”徐天翔笑道:“也不知道咱們這位韓大帥這次會加多大官。”說實話,李玄清被封爲豐州巡察使,自己人是知道這是李玄清一直想要謀劃的,但是不知道的人都認爲這是故意放逐,等於棄子。且不說豐州本來就有天德軍,那地方遠離中原,人口凋敝,離回鶻人太近,根本就是一個火坑。所以這幾天河中節度使、鳳翔節度使都來過好幾撥人了,每次都是帶來諸多禮物,噓寒問暖,就差沒在臉上寫上挖牆腳三個字了。

“據神策軍內部傳出來的消息,韓遵、李昌符和王重榮都封公了,還加了同平章事的頭銜,李克用被封爲晉王,其他參加討伐朱玫的將領都有封賞。對了,聽說楊復恭還專門提到了主公,想封主公爲邠州節度使的,但是好像被李昌符給擋了回去。”

“這個死太監,好狠的心計,這是斷了主公和李昌符的聯繫啊。”徐天翔一拍大腿,罵道。這邠州和鳳翔分別位於長安前出西域的南北兩線,這要是被他得逞了,豈不是成了李昌符的眼中釘肉中刺。

岑天時微微一笑,道:“徐將軍不必生氣,你看主公氣定神閒,豈能被一個宦官左右?只是這李克用被封晉王,這裡面恐怕是大有文章吧。”

李玄清揮手讓親兵把飯食端進來,幾人邊吃邊聊。

“任他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咱們手中有韓大帥的任命書,只要以最快的速度壓服天德軍,豐州就在我們手中,管他們怎麼封賞呢,都和我們無關。”李玄清笑道:“李克用的晉王八成楊復恭在算計他,想慫恿他去壓服王重榮和朱全忠,順便用一個王位來挑逗天下藩鎮對李克用羣起而攻。看樣子李克用的日子不好過了。”

這句話徐天翔有點不明白,正要發問,岑天時笑著解釋道:“李克用帶兵來長安之事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傳遍天下的。你想到時候天下人會不會認爲他這個晉王是靠兵諫得來的?到時候會不會讓其他節度使嫉妒從而和李克用作對?同樣的,李克用封王之後更會激發此人的野心,此人剛愎自用,意氣用事,肯定會四面出擊,中原大戰不可避免。到時候還有誰會管他楊復恭?”

李玄清不由得頷首,岑天時還真有其先祖的風範,分析起天下形勢侃侃而談,而且從後世史料記載來看,他所說幾乎無一不中。

見到李玄清點頭不語,岑天時也是心頭一陣欣慰,剛纔那番話未嘗不是對李玄清說的,所以在見到李玄清點頭不語之後,也是跟著點了點頭,著眼天下,胸懷大志,這樣纔有可能。

“小四後面的事情你自己跟蹤就好了。斥候隊要做好擴充的準備,以後的斥候隊不僅僅是偵查情報這麼簡單,等到了豐州以後我會親自給你做好規劃。”李玄清見到胡小四的樣子不禁一笑,這個傢伙對於情報這方面的天賦還真是不錯,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在神策軍安插人手。

“主公,此來我想問一下,關於我們的旗號有沒有想好?”岑天時見到李玄清交代完胡小四,放下碗筷,起身回道。

李玄清一愣,隨即反應過來,笑道:“到達豐州之前我們仍然打著靈武軍的旗號,至少表面我們是奉命前往豐州的。至於以後——”微微沉吟之後,忽然擡起頭來,“我們是終結亂世,再造大唐,我看可以稱天策軍。”

“天策軍,好。當年太宗皇帝就有天策大將的稱呼,現在又有一個天策軍。我看這個名字好。”岑天時自語幾聲後,哈哈笑道:“有太宗當年的氣魄。主公莫非也是皇室後代?”

李玄清和徐天翔胡小四相視一眼,哈哈大笑,也不理會岑天時疑問的眼神,“如假包換——”

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國並立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膠問世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戰(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二百一十章 釣餌戰術(下)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
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國並立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膠問世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戰(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二百一十章 釣餌戰術(下)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安市| 中超| 曲周县| 石棉县| 乐都县| 汝城县| 江川县| 星座| 河池市| 吉林省| 铁力市| 曲靖市| 湘乡市| 柳州市| 海南省| 宜良县| 彰化市| 高邑县| 宝丰县| 双江| 申扎县| 股票| 建水县| 泾阳县| 车险| 盘锦市| 曲靖市| 炎陵县| 景宁| 灵寿县| 汉阴县| 铜陵市| 清镇市| 阿坝| 兴文县| 柳江县| 东宁县| 乃东县| 太康县| 松江区| 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