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

李玄清回到自己的大帳的時候已經是酉時了,西北的冬天白天時間很短,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所以李玄清下令解散隊伍,安排士兵入帳歇息,同時安排後營廂兵準備飯食,然後著急徐天翔等人入帳開會。

李玄清見到胡小四最後進賬,氣喘吁吁有點奇怪,問道:“斥候隊今天打聽到什麼消息沒有?”本來李玄清也沒指望斥候隊能有什麼建樹,畢竟時間太短了,但是沒料到胡小四還真帶來一個大消息。

“稟報旅帥,屬下探得,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和汴梁節度使朱全忠已經分出了勝負。李克用在八角山擊潰朱全忠所部三萬餘人,朱全忠屬下大將朱珍和葛存周下落不明?!焙∷穆牭嚼钚鍐査B忙站起身來報告。

這句話說出來其他人沒什麼反應,但是李玄清卻愣住了,這纔多長時間李克用就打敗朱全忠啦?歷史上不是說這對冤家每次打仗都一打打好幾個月嘛?李克用吃錯藥啦?話說這朱全忠也太不中用了,這麼多士兵加上葛存周這麼牛的大將你好歹多撐一會啊,這會子你敗了搞不好李克用腦子不好帶著騎兵再來一次偷襲那可就悲劇了。

李玄清揉了揉眉心,壓下心頭對朱全忠的不屑,繼續問道:“你怎麼打聽到的?消息可靠嗎?”說實話李玄清還是有點不相信,要知道據史集記載,朱全忠和李克用打仗雖然輸多勝少,但是其實每一次李克用也沒佔到多少便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突厥人口太少,李克用打來打去都是那點人馬,而朱全忠卻在一次又一次大戰中慢慢積蓄力量,只不過李克用所部都是騎兵,來去如風,所以戰場主動權在他手上,他想打就打,不想打朱全忠也只能乾瞪眼。

“應該是可靠的,我在長安東城郊碰到好幾撥從河東逃難來的百姓,其中有汴梁軍的逃兵在其中,我逮到幾個單獨審問之後得到的消息。”胡小四見到李玄清臉色沉吟,以爲他覺得自己的消息不可靠,所以把自己的消息來源說了出來。

“小四,你怎麼知道他是汴梁軍的逃兵?也有可能是長安城的守軍故意迷惑你的,說不定你就是被騙了。”侯勇見到胡小四神神叨叨的,忍不住笑罵道。

“你才被騙了呢!旅帥說過朱全忠的兵臉上都被刺了字,我逮到的逃兵臉上就寫著‘樑’字,人還在後營關著呢,不信你待會自己去看。”胡小四聽到這話惱了起來。

“行了,這件事不管真假,都離我們很遠,暫且不去管他。我現在說一下明天的事情?!崩钚鍝]手打斷兩人的爭辯,不管怎麼樣李克用現在離長安都很遠,從八角山趕過來就算騎兵速度快,也需要好幾天時間,那時候自己早就把長安攻下來了。長安一下,再把僖宗皇帝迎回來,李克用就算大軍壓境也不要緊。所以李玄清果斷沒管這件事,而是將之前在張天虎營帳中商量好的計策一五一十的道了出來。

“明天陳宇、陳凡、吳歡、楊天成、李天一、王厚純、劉寶亮和蘇陽隨我第一波登城。剩下所有人統一由徐天翔指揮。只要我們一上去,就由侯勇帶親衛隊和衛帥直屬隊以最快的速度沿著我們開闢的通道登城,登上城牆之後統一由陳宇指揮,向南朝甕城內門方向攻擊前進。我和蘇陽負責在同一時間打開長安城西城主門,天翔,你要在侯勇上去一盞茶時間之後帶領第四旅所有人和衛帥派來的鐵槍都以最快的速度衝入城門。明白嗎?”李玄清見到蘇陽這時候走了進來示意他坐下來。

徐天翔見到李玄清說完,忍不住道:“旅帥,我看還是我帶隊衝鋒,你來指揮吧。我......”

李玄清打斷他的話,沒有讓他繼續,就接過話茬道:“不行,你的功力不行,根本不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打來城門,這件事我已經和衛帥商量過了,不用再說了。你要做的就是卡準時間,不要讓整個節奏脫節,同時必須保證所有士兵在攻擊時不管是一隊也好,還是一伍還是一夥,都必須嚴格按照鋒矢陣隊形攻擊前進,長槍手和長刀手必須嚴密配合,弓箭手押後射擊,不要讓這羣新兵蛋子一上戰場就亂了,到時候平添傷亡?!?

李玄清站起身來,散發出濃濃的戰意,“明天這一戰勢在必行,我不管別人怎麼想,但是我第四旅必須保證全力以赴,哪怕就是死也要拿下長安城,活捉小皇帝?!?

“拿下長安城,活捉小皇帝。”帳中衆人被這一句話激的熱血沸騰,起身大吼。說到底第四旅有個優勢在於全體官兵都是二十幾歲左右的小夥子,一旦熱血被激發出來,危險就被忽視了。

“所有人都下去準備,天翔你誰蘇陽去把我剛纔吩咐要用到的兵器裝備發放給所屬士兵,然後勒令大家早點休息,加強崗哨,不得有誤。”李玄清把事情吩咐完,又交代了幾句之後讓大家回去準備。

而這時,靈武軍其他部隊彷彿也接到了命令,不同於新兵雜亂無章,臨戰之際多有慌亂不同,那些靈武軍老兵雖然士氣低落,但是不管是備戰也好,休息也好,一切都是那麼自然,有條不紊。李玄清看了一會老兵們的舉動微微嘆了口氣,走進帳篷歇息,有這些老兵在,明天的大戰應該不會太差。

第二天三更時分,李玄清早早的就披掛整齊,手持橫霜劍走了出去。第四旅的校場上已經開始陸續開始有人集合了。李玄清點了點頭,至少昨天的訓練對於軍紀這一塊有了提升,集合的士兵站好之後各個沉默不語,雖然外面寒風凜冽,刺骨冰寒,但是這些士兵依舊穩穩的站在校場上。

不多時後營傳來飯食備好的消息,李玄清大手一揮,第四旅開始排隊吃飯,前面人吃過之後回到校場,後面士兵繼續。李玄清端著飯碗一邊吃一邊看著大家的樣子點了點頭。

由於今天要打仗,飯食比之前好了不少,所以李玄清吃完之後微微一笑。看到大營其他地方也已經開始集合了,也不多言,整隊出營和張天虎會合。

第三衛總計一萬多人,佔據了今天參加攻城的部隊的最中間,其他部隊圍繞在第三衛的左右。而張天虎所說的鐵槍都此刻也開到了張天虎身邊,只是這些人卻極度不合羣,渾身被黑色的盔甲包裹,長槍斜舉,散發著濃濃的殺氣,這股冰寒的殺氣讓他周圍的新兵部隊極度不適應,甚至主動拉開了一段距離。

所有部隊集合完畢,張天虎右手一揮,久違的戰鼓聲開始隆隆響起,牛皮大鼓催動著所有戰士的熱血,鼓聲震動人心,提升士氣。李玄清若有所思,知道這鼓聲和自己之前用內力把聲音傳出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由於第三衛屬於第二攻擊梯隊,所以在集合完畢之後,處於第一攻擊梯隊的前鋒部隊已經鼓譟著朝著長安城衝了過去,負責掩護的弓箭手和車弩和牀弩部隊也開始調整射距,粗大的弩箭帶著刺耳的破風聲朝著城上的守城部隊呼嘯而去,不是傳來的慘呼聲和羽箭釘在城牆上的“滋滋”聲讓這些新兵第一次直面感受到戰爭的殘酷。而伴隨著攻城部隊的不斷靠近,收成部隊的反擊也開始凌厲起來,弩箭、磚石、礌木開始不斷從五六丈高的城牆上扔下來,帶走一個一個鮮活的生命。

李玄清看著一波又一波的靈武軍上去又退下來,屍體開始遍佈城牆之下忍不住暗自嘆了口氣。果然中國幾千年的戰爭攻防雙方早就把戰爭演繹的爐火純青,各種兵器你有攻我就有防,除非出現火藥這樣質變的武器,否則攻防戰消耗的是人命,消耗的是中原的元氣啊。

眼看著第一波攻擊也算是試出了對方守城的力度。張天虎開始改變方式,鼓聲這時候也變得更加急促。李玄清朝徐天翔使了個眼色之後也帶著陳宇蘇陽等人站在第三衛的最前方,心裡默數倒計時,準備出發。

而伴隨著李玄清的動作,陳宇等人全部長刀出鞘,盾牌斜舉,做好了最後的準備。

也就在這時,第一波攻擊終於崩潰了,雖然早就知道結果,但是李玄清還是聽到了一聲聲無奈的嘆息。大軍久戰,不能攻城克敵,大概就會出現這種狀況吧,稍一受挫就會出現這種急躁的氣氛。

不過這時候不是想這個的時候,趁著第一部人馬開始大幅後撤,李玄清身形猛然暴起,猶如鬼魅一般劃過天際,與此同時橫霜劍也在同一時間出鞘,清脆的劍鳴之音甚至在一瞬間蓋過戰場之上的隆隆鼓聲。

而在李玄清身形拔起的時候,陳宇等人也在這一瞬間跟隨而出,他們的輕功雖然沒有李玄清那樣飄過長空,無跡無痕,但是身形飄忽之間,猶如一隻只夜鷹一般朝著長安城急速掠去,甚至爲了趕速度,幾人來不及避開退下來的敗兵,直接從這些人的頭頂踏空而去。

這一下驚奇突變讓攻防雙方一下子愣住了,除了寥寥幾人外所有人都不知道戰場之上會出現這麼一出,只見李玄清身處長空之中,純陽真氣在體內呼嘯而過,帶動身形劃過天際,一瞬間就急速掠到城下,只見李玄清單足在地上微微一點,下一刻就已經出現在一架尚自聳立的雲梯中間,下一瞬間身形忽閃,竟是在所有人沒有反應過來之極到了城牆之上。

而陳宇等人也藉著李玄清的身法讓所有人沒有回過神來之極,腳步急速踏動,身形恍若電光火石一般,朝著城牆奔去。

不過也就在這一刻,站在城樓中間的守城將領終於反應過來,長刀出鞘正要帶人圍殺李玄清,卻見一陣光華閃過,碩大的頭顱沖天而起。

李玄清橫霜劍一擺,將這名將領腦袋砍了下來,一個迴旋,長劍猶如一道環體急繞的流星一般只見圍在自己四周的士兵瞬間被殺。

不過這一下子也捅了馬蜂窩,這下子城牆上所有的敵軍士兵都反應過來了,只見瞬間李玄清身邊的士兵紛紛挺起長槍刀劍朝著李玄清招呼過來,甚至連離李玄清相隔甚遠的士兵也朝著這邊急速涌了過來。

李玄清要的就是這種混亂,這時候陳宇等人已經登上了雲梯,所以也不遲疑,橫霜劍猶如催魂的無常鬼一般,每一次揮動都帶起無邊血雨,所到之處斷肢殘骸,不管是身體還是兵器都被一擊而斷。

不過長安城不愧是大唐王朝的都城,城牆不僅高聳,而且寬闊無比,李玄清瞬間被十幾人圍住了。而城牆兩邊甚至還有空餘,粗粗一看幾乎都能並行五六輛馬車了。

李玄清浮光掠影身法使出,身形飄忽不定,長劍每到一處沒有一合之敵,圍繞在他身邊的士兵紛紛倒地,噴射出來的鮮血很快就將李玄清染成一個血人。

“老三,我們上來了?!睅缀跏窃诶钚逭归_殺戮的十息時間,陳宇哈哈一笑,縱身跳上城牆,唐刀揮起,一個頭顱被砍了下來,直接掉到了城外。而伴隨著他的聲音,其他人也在一瞬間出現在了城牆之上,只聽得“噗噗”之聲不絕於耳,這幫傢伙幾乎都選擇了砍頭這麼暴力的開場。

“陳宇交給你了,蘇陽跟我走?!崩钚逡姷疥愑畹热松蟻碇?,一聲長嘯直透雲霄,強橫的內力將聲音遠遠的送了出去,即使隔著喧囂的戰場,但是暗中雄渾的聲音依然傳到了城外。和蘇陽雙雙身形閃動,依仗著卓絕的身法輕功,強行在人羣中穿行,朝著城內的甕城而去。

此時城牆上亂成一團,守城將領被李玄清殺死之後,其他人一下子沒有了主心骨,副將好不容易組織起有效的應對之後,又衝上來幾個殺神,殺起人來和前面那個可是一點也不遜色。一瞬間都不知道怎麼辦了,所以副將在一面帶人超前圍殺之後,傳令兵開始飛速朝著城中大營而去。

而這時候守在城外的徐天翔在聽到李玄清的嘯聲之後,長刀前舉,嘴裡怒吼道:“親衛隊衝鋒?!痹捯粢宦?,侯勇猶如出山猛虎一般,帶著深沉的怒吼超前猛衝,而親衛隊和直屬隊也緊緊跟隨而去。

“咚咚咚”張天虎親自接替鼓手,鼓聲在這一瞬間響徹雲霄,這種比心跳還要急速的鼓聲壓下前方將士心頭所有的雜念,號召士兵勇猛向前。而伴隨著鼓聲響起,第二梯隊所有人做好了所有的準備,等待戰場出現變化,等待出兵命令。

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
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平县| 交口县| 大化| 清远市| 元氏县| 莲花县| 都匀市| 尼勒克县| 无锡市| 友谊县| 景泰县| 永年县| 公主岭市| 中卫市| 龙岩市| 台州市| 阿拉尔市| 河源市| 渭南市| 宜黄县| 永善县| 保德县| 桂平市| 嘉荫县| 莆田市| 日照市| 葫芦岛市| 凭祥市| 乐陵市| 通化县| 通州区| 宁津县| 浦江县| 沐川县| 保靖县| 明水县| 绿春县| 庐江县| 育儿| 江西省| 临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