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

“主公,秋糧收成已經統計上來了。本次共計收穫水稻四百八十萬石,小麥二十萬石,高粱三十萬石,小米二十萬石,大豆三十萬石,剩下的棉花等其他農作物收成沒統計了。秋季農稅田租一共徵收二百二十萬石,現在已經全部入庫。通過商界收購和交換獲得糧食一百萬石,目前共有庫存三百二十萬石。”曾天時一大早就來報喜,報告糧食收成統計數據。

李玄清點點頭,二百二十萬石,按照每人每年消耗五石計算,二百二十萬石可以養活小四十萬人了,對於目前的豐州來說也差不多夠了。不過李玄清對於現在這個水稻和小麥的畝產量卻不滿意。河套平原這麼肥沃的土地水稻畝產量居然只有四石,這和後世動不動畝產千斤的產量相比,李玄清連哭的心思都有了。不過現在自己要提高產量辦法也不多,那個高產的占城稻自己也夠不著,再說就算弄回來能不能在河套這個地方種植也不清楚。

“要馬上發佈公告,對於有辦法提高糧食產量的人免稅十年,賞金百兩,天策府頒佈公告表揚,通報嘉獎。”想了半天李玄清也只能寄希望於廣大百姓無窮無盡的智慧了。反正自己能想到的辦法都想了。

岑天時對於李玄清什麼事都喜歡發公告的辦法早就習慣了。所以記下來之後笑道:“主公也不要憂愁了。農業廳那邊也已經在總結辦法了,包括主公說的採用新型的耕作工具,提高牛耕比例和使用倍石肥肥田。同時明年打算再興建幾個大型農場,將耕作田的數量擴展到三百萬畝。”

“等到明年,豐州缺少勞動力的現狀就能稍微改觀一下了。”李玄清默默地算了算時間,笑道:“聽民政廳廳長楊秋說豐州現在每月新增入籍人員能有一千人左右啊,其中五成是青壯年勞動力。現在豐州常住人口有多少?”

岑天時正要回答,門口的親兵來報,慕容翰海求見。說起這個慕容翰海李玄清也是有點好笑,這傢伙好好的商人不做,找到非要岑天時想要當官。不過貌似他負責的工商廳搞得還真不錯,是新機構當中第一個順利完成逐漸並開展工作的。別人都還在纔開始搭班子,他已經開始運作了,也還真算是人才了。

“臣慕容翰海蔘見主公,見過民政長。”慕容翰海進來先是給李玄清行了個禮,現在他已經是工商廳長了,所以見面也稱臣了。

“這麼著急趕來,是找我還是找你們民政長?”李玄清有點奇怪,這大清早的有什麼急事能讓他一個翩翩公子滿頭大汗。

“啓稟主公,找到安西軍後人了。”慕容翰海擦了擦腦門上的汗水,笑道:“在夏州找到當年安西焉耆鎮守使楊家的部分後人,約計有四十人左右。”

李玄清豁然站起身來,目光炯炯,“此話當真?你們確認過了沒有?他們現在在夏州境遇如何?”

慕容瀚海點點頭,語氣有點沉重,“已經確認過了,他們確實是安西后人,楊家還有當年安西軍的節仗,我們也仔細覈對過了。他們現在在夏州被人拓跋思恭派人給監視了,處境不太好。”

“監視?出了什麼事?”岑天時也坐不住了,急忙問道。

“楊家後人楊易本來在夏州節度使府任親衛隊正,本來也安穩無事。但前段時間被人發現家中藏有安西軍前大都護郭令公所遺兵書一冊,拓跋思恭知道後逼他交出兵書。楊易不幹,被革職查辦,進了大獄。我們也是通過這條消息才發現他們的身份的。還好我爹和拓跋思恭有點交情,把他保了出來。我爹已經把消息和材料都移交給玄影衛了。”慕容瀚海苦笑道:“這個楊易也是個剛烈的性子,死活不願意交出兵書,還揚言自己是安西后人,誓死保護兵書,現在夏州滿大街都知道這件事了。”

“主公,這個楊易必須要救啊。”岑天時感慨道:“當年安西四鎮,郭令公後人郭昕是大都護留後、疏勒鎮守使魯陽公、于闐鎮守使鄭據公、焉耆鎮守使楊日佑公都是孤懸絕域,爲國守疆,大仁大義,以至於失陷絕地。如今中原還有其後人,一定要救,哪怕和夏州打一仗也必須救。”

李玄清點點頭,嘆息道:“英烈後裔,我們這一代人是仰承他們的榮光纔有今天的。馬上叫胡小四,算了,他已經來了。”話音未落,門外一個人影急速闖了進來,守衛的親兵都沒來得及攔截。

胡小四正要說話,李玄清擺擺手道:“瀚海已經說過了。安西后人必須要救,但是不能打斷我們的既定戰略。所以這個任務必須全部倚靠你們玄影衛來辦。”

“明白。末將此來就是要彙報營救計劃的。另外,據玄影衛探子來報,拓跋思恭有可能沒有耐心了,昨天又把楊易抓進了大牢,估計有可能要動手,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胡小四喘了口氣道。

岑天時好奇道:“郭令公當年到底留下了什麼兵書,讓拓跋思恭如此不顧及影響?”

“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了,等救下了楊易,自然就知道了。小四,你的計劃呢?需要什麼?有多大把握?”李玄清稍微一思索,問道。

胡小四看了一眼慕容瀚海道:“玄影衛的計劃是讓慕容家主親自致信拓跋思恭,就說楊易是安西后人,和慕容家是本家,楊氏有難,慕容家不能不管。但是慕容家只要保住楊氏後人安全到底豐州,對於兵書不過問,拖延時間。”

話音剛落,慕容瀚海就道:“沒問題,我馬上就回去找我爹,讓他親自寫信。我大哥目前還在夏州,到時候你們可以直接聯繫我大哥就行。”

胡小四點點頭,繼續道:“其次,玄影衛打算調集新成立的龍組前往夏州,另外申請飛鷹旅一同前往。我準備了三套方案。第一是勸說拓跋思恭放人;其次是由飛鷹旅保護楊易族人脫離夏州,龍組負責營救楊易。我們找到一個和楊易長得很相似的人,他願意頂替楊易。我們的探子也在夏州大獄裡安插了人手,到時候可以李代桃僵。”

李玄清點點頭,“第一套方案由慕容家執行,不過看來希望不會太大。你們玄影衛要把精力放在第二套方案上。另外,飛鷹旅由你調配,不惜一切代價救出楊易。”頓了頓,繼續道:“你找天翔,他會在必要的調動豐州駐軍接應你。”

“請主公放心,玄影衛一定會完成任務。”胡小四見李玄清鄭重的神情頓時站起身來,肅然道:“我馬上去安排。”

他一走慕容瀚海也跟著起身,兩人還有事情要銜接商議,所以邊走邊談了。

“主公,胡將軍的辦法可行是可行,如果萬一營救不利該怎麼辦?”兩人走後,岑天時面有憂色,問道:“第三個方案是什麼?”

“改變作戰目標,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度過黃河,奇襲夏州,兵臨城下,強行要人。”李玄清倒是沒有他那麼悲觀,笑道:“放心吧,沒有玄影衛辦不成的事情。”

“先生對於安西瞭解多少?當年固守安西的留守軍團的事情知道多少?”李玄清換了個話題問道。安西舊事在後世是一個謎團,史書上基本都是語焉不詳。

“當年安西軍被肅宗皇帝調回中原平亂,還有一部分留守安西。但是內亂平定了,河西之地卻被吐蕃佔領,朝廷和安西的路上通道被切斷,安西大都護留後郭昕和北庭大都護留後李元忠雖然據境自守,維護大唐在西域正統,但和朝廷失去聯繫十幾年。直到大曆三年,在先後派遣了十幾波使者之後,纔有人成功穿越草原,從回紇境內輾轉而歸,朝廷因此知道這些懸守國門之外的英雄。但是那時的朝廷早已經沒有力量去收復河西,支援西域了。這些孤膽英雄在郭昕等人的帶領下浴血奮戰,元和三年,吐蕃攻陷安西最後據點龜茲,安西英雄全員戰死。”岑天時低沉的聲音中,史籍中流淌出的一幕幕場景在李玄清的腦海中自動浮現,龜茲之戰,滿城白髮竟無一投降。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岑天時說到這裡也是禁不住仰天長嘆,爲昔日那些英雄惋惜不止。

“立即傳令參謀長徐天翔,第四都所部立即集結,抽調第五騎兵都南下豐州城,命令第三都越過屠申澤佈防,凡試圖越過定遠北上的所有黨項人,全部拿下。民政部馬上會同後勤部調撥物資至永豐,大本營也要做好準備。”李玄清喊來傳令兵,給城外大營的徐天翔傳達命令之後,目視遠方良久,冷冷道:“爲了這幫能夠孤軍堅守國土幾十年之久的英雄,爲了我大唐將士守衛疆土爲國爲民的熱血,就算改變戰略目標又有何妨?希望拓跋思恭不要找死,否則我就滅了這個腹心之患。”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主公放心,民政部不會拖軍隊後腿的。我馬上去安排,就算拼盡全力也要助軍隊打贏這一仗。”岑天時也被李玄清這忽然改變的軍令驚呆了,繼而才反應過來,李玄清這是爲了安西后裔寧願改變戰略目標也要救出這些人。自己果然沒看錯人,這位年輕的主公果然是有情有義之人。所以肅然道:“天時在夏州還有些舊日友人,如果主公需要,我也可以幫忙。”

李玄清擺擺手笑道:“先生不必如此,我們先看玄影衛的方案能不能成功。如果不行,我會帶輕騎去夏州,逼拓跋思恭放人。我就不信拓跋思恭在得罪了東邊的李克用之後還敢和天策軍抗衡,除非他想讓黨項人滅族。”

“拓跋思恭這些年在夏州日子並不好過,被李克用壓制太狠。前幾年被李存孝在南原一戰打斷了脊樑骨,至今黨項人見到李存孝就讓道而行。主公不妨聯繫李存孝,兩邊施壓,效果可能更好。”岑天時這時候建議道。

“不行,李克用的想法其實很簡單,之前扶助豐州只是爲了牽制黨項人,給他騰出時間對付朱全忠。但是此人剛愎自用,思維混亂,戰略不清晰,他不會配合我們的。搞不好還會破壞我們的計劃,這個獨眼龍不是個好選擇。”李玄清搖了搖頭,對於李克用可不看好,這傢伙是出了名的意氣用事。

岑天時也知道李克用的性格缺陷,說起這個也只是想減輕一點豐州的壓力,他自己也不看好自己的提議。

“先生放心吧。如果有可能我不會輕易打亂我們自己的步伐的。”李玄清一笑,也不多言。要不是拓跋思恭手裡還有幾萬黨項騎兵,李玄清纔不會這麼緊張呢,豐州的兵力和物資儲備足夠兩邊開戰,一舉拿下整個黨項部落,解決這個夾雜黃河南原的心腹之患。

“好了,城外大軍已經開始集合了。豐州其他事務請先生多擔待,儘量不要影響其他方面的發展。”李玄清聽到城外遠遠傳來的號角聲,拿起披風邊走邊道。

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四十七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業基地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戰象騎兵的盛衰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八十七章 關中劇變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二百零八章 首發之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
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四十七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業基地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戰象騎兵的盛衰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八十七章 關中劇變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二百零八章 首發之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宁县| 多伦县| 蒲江县| 南康市| 定远县| 务川| 亚东县| 古浪县| 民丰县| 连城县| 龙游县| 乌拉特后旗| 沈丘县| 秭归县| 秦安县| 北宁市| 平遥县| 南召县| 西贡区| 余庆县| 馆陶县| 湟中县| 阳城县| 巴彦县| 黄骅市| 崇明县| 蓝田县| 西吉县| 靖州| 闽清县| 旅游| 辽中县| 灵石县| 巫山县| 朝阳县| 永胜县| 唐河县| 民勤县| 侯马市| 九江市|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