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

“皇上,只怕歸義軍此時遣使來京不會有什麼好事啊。”岑天時被徐天翔帶來的消息震了震,隨即皺眉道:“要不押後處理讓外事部先行去摸摸底牌再說?”

徐天翔搖了搖頭,道:“只怕他們打得就是緩兵之計。萬毅那邊傳來消息,也說了這件事,而且萬毅和趙四已經開始全力查探歸義軍內部的異常,如果可能他們準備提前進入沙洲,以防萬一。”

“咱們在這瞎猜也不是事。而且歸義軍遣使入京走的流程也沒什麼問題。既然如此通知外事部和皇家禮儀司在含章殿接見吧。”李玄清一時之間也想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照理說肅州一戰歸義軍被打掉十萬大軍,這已經是大仇了。難不成給他們打怕了?

“天翔你去通知後勤部抓緊時間給萬毅他們進行補充彈藥和損失,前線不出問題歸義軍只是苔蘚之患。”李玄清帶著衆人從內閣大樓出來之後一邊和巧兮等去含章殿一邊吩咐徐天翔。只要萬毅那邊能夠逼迫歸義軍將其壓制住,就不會有大問題。

皇帝接見外臣在如今的大唐而言已經算是不大不小的事情了,自從南詔被拿下順便天策軍西擊千里,直接將彌諾和蒲甘兩國變成了大唐的國土建省立制之後,南方的撣部、驃國以及女王國等等全部被驚動,再加上南洋貿易之後這些國家再次被中原的天朝上國的氣勢壓倒,這些名義上的番邦開始紛紛遣使來朝。外事部和皇家禮儀司由此也制定了一套相對嚴謹的制度來面對這些朝貢,而且隨著李玄清的不斷提點,外事部處理外邦事務也開始逐漸向後世靠攏。

其實一般情況下像這種外事很少需要李玄清出面,一則李玄清並不喜歡這種場合,再加上大唐統一之後那些小國已經失去了和中原王朝平起平坐的機會,如果接見了這位沒有接見另外一位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和誤會。不過歸義軍使者倒不是什麼外邦,而且李玄清對於這一支西北漢人的割據勢力也感到有點好奇,所以見見也無妨。

這邊岑天時讓外事部和崔瀣忙著安排含章殿接見事宜那邊李玄清和巧兮換了正式的漢裝冕服之後來到含章殿。含章殿本來是前朝的舊殿,之前被焚燬,只不過李玄清入駐長安之後在內閣大樓等新式帝國辦公機構陸續建成之後岑天時等人覺得大唐帝國已經建立如果還繼續佔著祈年殿來舉行朝會什麼的實在是不合時宜,比較祈年殿以前是用來祭祖的,而且祈年殿的規格也太小,不適合作爲皇室辦公機構,所以趁著建築隊還在皇宮,就在含章殿舊址上面重新修築了一座新的宮殿,模樣倒是和前代的差不多,但是不管是建築材料還是設計風格都已經有了明顯的改變,配套設施也是全新的。

李玄清和巧兮到的時候歸義軍來使已經在殿前等候,所以衆人向李玄清行禮之後落座。李玄清朝身邊的崔瀣點了點頭,後者安排人開始通傳歸義軍使者進殿。只不過李玄清取消了後世那種太監喊話的模式,改成了按照規程一步一步來的樣式。不過在歸義軍使者進殿的同時,坐在帝座之上的李玄清和巧兮對視了一眼,閃過一絲奇異的神色。

歸義軍的使者是一名年約三十多歲的中年人,身材高大,一身的西域少數部族打扮,濃密鬍鬚看起來並不是漢人。而且隨著對方來到近前向李玄清行禮居然用的也不是漢禮,而是雙手交叉放在胸前,躬身一禮道:“歸義軍特使阿卜杜拉.買買提.杜真見過大唐皇帝陛下,皇后娘娘,祝願皇帝陛下千秋萬歲,皇宮娘娘永遠永駐。”他這番話自然是讓在場的所有人吃驚不已。岑天時等人吃驚的是歸義軍的使者居然不是漢人,而且面對大唐帝國如此桀驁不馴。雖然李玄清已經開始廢除跪拜禮,但是對於歸義軍這種勢力面對中央王朝的皇帝只是簡簡單單的行了個鞠躬禮,而且怎麼看怎麼覺得不對。而李玄清夫婦則是吃驚這個傢伙雙手交叉時的神情有著一抹難以言明的熟悉。

想到這裡李玄清忽然心頭涌上一絲不妙,這個禮儀說實在的肯定不是漢禮,而且按照來朝覲見的規格來說歸義軍既然是漢人政權那麼派這麼一位胡人來究竟有何意義?而且聽這個名字顯然他已經是天方教的一員了。只不過這個行禮的姿勢卻不是天方教的。想到這裡李玄清自行腦補了瓜洲的政治形勢,點了點頭。唐末到五代時期天方教基本上也只是侵蝕和攻佔了安西的西部地區加上週邊的幾個西北部族建立的政權,以歸義軍的地理位置這個時期不可能受到大的侵擾,按照李玄清的估計瓜洲往東乃至河西一代基本上都是佛教佔據主導地位,類似於後世的摩尼教、沃火教也就是明教也是剛剛從波斯傳入中土,應該是沒有多少信徒和教衆的。但是看這位歸義軍特使的打扮和姿勢這分明就是一個糅合了天方教和沃火教的禮節。

想到這裡李玄清擺了擺手,開口道:“歸義軍怎麼派了一個外邦人士作爲自己的特使入京?張朝奉呢?忘了我大唐的規矩了嗎?”

“區區一個外邦也敢充任歸義軍特使,我看張朝奉是忘了祖宗姓什麼了吧?跳樑小醜也敢在我大唐朝堂之上人五人六,當我大唐無人嗎?”李玄清的話一說完坐在下首的岑天時也反應過來了,怒斥道:“宮廷御林軍何在?給我拿下這個背典忘祖之人,梟首示衆。”李玄清可能還只是對於這個人的來歷很奇怪,但是岑天時卻忍不住了,大唐自從天可汗太宗之後只有少數部族以充任漢人漢官爲榮,怎麼可能還有一個漢人政權以外人邪道來充任使者來京覲見皇帝的?這分明已經是忘記了祖宗忘記了大唐,這讓這位帝國第一任首相如何能夠忍得住?直接開口準備拿下這位歸義軍特使。

岑天時一開口,在殿外守候的李玄清親衛改編的御林軍一擁而入,當場就準備拿人。李玄清擺擺手制止了御林軍的動作,同時看了看岑天時示意對方少安毋躁,緩緩開口道:“久聞歸義軍是我大唐西北重鎮,是西北漢人的希望所在。張家自張義潮之後也做得頗爲出色。如今張朝奉讓你一個外邦人入京到底想幹什麼?緣由何在?”

阿卜杜拉.買買提.杜真彷彿早就知道自己的話一出口會發生什麼,所以面對御林軍的武力威脅絲毫沒有畏懼之色,擡頭正視李玄清開口道:“節度使在瓜洲實行各族平等,自由傳教的理念,瓜洲境內一片祥和,百姓也對節度使大人所作所爲稱讚不已。鄙人隨時外族但是在歸義軍節度押衙卻沒有絲毫歧視之惑,爲何到了大唐卻不受待見呢?真主命我前來拜見大唐皇帝陛下除了傳達真神的祝福,還有節度使大人的問候。大唐軍隊破壞了西域的安定和和平,我此番前來就是想說服皇帝陛下撤兵以確保貴我兩方和睦相處。真神也會保佑陛下國運昌隆,千秋萬代的。”

“這麼說張朝奉是準備自立爲王,脫離我大唐正統了?”李玄清此時算是挺明白了,通過這個阿卜杜拉.買買提.杜真所言,也想到了張朝奉的依仗所在。好一個天方教,居然能夠直接越過安西回鶻的阻撓直接來瓜洲傳教,而且還集合了瓜洲境內的各方勢力和剛剛上臺執掌歸義軍大權的張朝奉合流。想到這裡李玄清忽然想起前世在看歸義軍的資料的時候記載張朝奉在瓜洲等地建立了一個“西漢金山國”,自稱“至文神武天子”。想來因爲自己的存在導致大唐的勢力迅速向西域擴張纔會打亂張朝奉的計劃,逼迫他不得不提前行事。只是如今他的勢力不夠那麼除了安西回鶻的支持只怕籠絡轄區內的各教衆勢力鞏固自己的統治纔是他遣使進京的底氣所在。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之前在肅州被萬毅剿滅的歸義軍大部只怕未必是張朝奉的嫡系部隊。想到這裡李玄清忽然對於飛鷹旅擊殺李明振有點可惜,這傢伙可是伴隨著張朝奉起家的鐵桿,如果能夠活捉肯定知道更多的內部消息。

“回稟大唐皇帝陛下。西域已經脫離大唐百年之久,不算吐蕃人的話其實西域也已經不是大唐的國土。所以陛下說的話鄙人聽不明白。”阿卜杜拉.買買提.杜真見到李玄清的臉色有點奇怪,但是想到了自己的使命還是堅持道。他來長安不就是爲了說這句話的嗎?將歸義軍割據的事情變成合理合法的,雖然沿途所見他並不認爲歸義軍有打敗大唐軍隊的能力,但是西北相距中原千里之遙,依靠地利之便加上回鶻人從旁協助,如果算是自己背後的哈里發,那麼大唐也不算什麼。張朝奉已經答應,等到此次危機過後整個歸義軍的地盤全部改信天方教。這一點是任何哈里發國家的統治者所不能拒絕的。天方教向東方滲透的時間也不短了,但是一直被回鶻人和佛教阻攔,這一次張朝奉能夠答應那麼就可以依靠歸義軍的地盤對於頑固的回鶻人形成包圍之勢。

想到這裡阿卜杜拉.買買提.杜真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但是不等他得意,李玄清卻突然道:“張朝奉自以爲找到天方教作爲靠山就敢逆潮流而動,叛變國家,割讓國土,罪不容赦。你們天方教的想法朕絕對不會答應。從今天起歸義軍就是叛國者,朕必剿滅之。給我拿下阿卜杜拉.買買提.杜真,斬首示衆,首級傳送西北,震懾所有西北邊民,犯我大唐者,殺無赦。”伴隨著李玄清的話語一股濃烈之極的殺氣朝著阿卜杜拉.買買提.杜真鋪面而去。而一直在他身後的御林軍幾乎是同一時間將他拿下,往殿外拖去。而阿卜杜拉.買買提.杜真在愣了一下之後緊接著喊道:“大唐皇帝,你不可以這樣對我,兩國交戰不殺來使。你們這樣做是不合規矩的。”

“歸義軍是亂臣賊子,今日殺你就是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背叛大唐的罪人,等到我天策軍到達之後要將所有叛國者繩之以法。”岑天時憤怒不減看著被御林軍拖下去的阿卜杜拉.買買提.杜真怒道。

“大哥哥,只怕歸義軍是有備而來,今日來使就是一份宣告,讓我們大唐知難而退的。”巧兮原本坐在李玄清身邊靜靜的思索歸義軍的事情,此時見到岑天時怒氣不減,站起身來道。

李玄清點點頭帶著巧兮從帝座之上走下來,點點頭道:“歸義軍背靠回鶻人,加上有天方教幫助整合內部勢力只怕是有恃無恐,加之如今已經是七月底,西北地區現在已經快要進入冬季,這是擺明了告訴我們在冬季我們動不得他們分毫。”頓了一下繼續道:“外事部配合御林軍將歸義軍使團的所有人全部拿下扔進監牢等待律法院審判。這一次讓律法院採取公審的辦法,告訴全長安的百姓,歸義軍叛變,背叛國家背叛百姓,自絕於天下,死有餘辜。”

“皇上,得趕緊讓天翔他們通知前方萬毅他們歸義軍陰謀自立,妄圖於朝廷分庭抗禮的事情,讓他們提前做好準備。”岑天時被李玄清一說也是消了一口怒氣,聞言急忙道。

“先生不要著急,師兄既然敢放這些人來京自然是有所準備的。而且師兄身處前線想必更是比我們瞭解情況。而且胡大哥不是也已經趕赴西北了嗎?到時候依靠玄影衛的實力肯定有辦法攪亂對方的部署的。”巧兮在一旁繼續道:“如今我們要做的就是儘快發動力量讓天下百姓都知道歸義軍叛變的事情,將壞事變成好事,教育百姓莫要跟隨歸義軍的腳步,擁護大唐收復西域。這也是大哥哥讓律法院公審歸義軍使團的真正目的。”

岑天時點了點頭道:“這件事好辦,交給我,到時候律法院公審的時候我讓長安百姓都去圍觀,還會安排傳媒集團的人近距離採訪,保證將這股風潮導向正規。”不過緊接著又道:“皇上這個天方教到底是何方神聖,張朝奉難道是瘋了嗎?”

“天方教教衆在西方建了一個幾乎和我大唐相媲美的大帝國。而且最重要的是天方教善於蠱惑人心,指使教衆對抗政府和國家的事情他們乾的可不少。手下教衆被蠱惑之後幾乎都是悍不畏死之輩。西征軍那邊只怕麻煩非小。”李玄清想起後世的一些事忍不住有些不忍道:“瓜洲等地是西北漢民最大的聚集地,一旦被天方教煽動只怕到時候我們要親手去對付我們自己的百姓了。”後世佛教式微,天方教幾乎是一己之力對抗西方列強的全方位侵蝕,居然依靠其蠱惑人心的手段,指使信徒採用極端方式和西方世界打得難解難分。這件事讓李玄清心下有些顫然,自己還真是遇到了一個大麻煩。

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戰(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葉之殤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一百五十章 趁亂打劫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
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戰(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葉之殤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一百五十章 趁亂打劫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余县| 邵阳市| 贵州省| 宁津县| 垣曲县| 宜州市| 隆子县| 西吉县| 兴安盟| 彩票| 吴旗县| 松潘县| 乐至县| 上栗县| 阜平县| 淮阳县| 宜川县| 隆尧县| 泸溪县| 江城| 富阳市| 元阳县| 宣威市| 西乌| 三穗县| 深水埗区| 闽清县| 萝北县| 东乌珠穆沁旗| 阳东县| 蕲春县| 云南省| 高要市| 武穴市| 永春县| 米林县| 阳高县| 加查县| 福海县| 喀什市| 遂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