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

納仕鎮的這次會議對於整個大唐帝國北方的發展意義深遠,時候交通部抽調人手在真個陰山以南地區進行全面勘探,在歷時一個多月之後纔將一條從靈州到東面薊州的長達幾千裡的鐵路線勘探完畢,隨即編寫成計劃書上呈交通部。

不過在此時吳作棟跟著李玄清夫婦以及岑天時等返回長安的時候還在愁眉苦臉,交通部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運河疏浚和長金線建設上面,除了前期的勘探人員可以抽調以外,其他的建築人手可以說是沒有絲毫辦法。

“先生,你回去和天翔商議一下,將南詔那邊的俘虜都拉回來送到豐州沿線,這樣可以解決一部分人手問題,運河疏浚之後除了已經到期的服苦役人員各自落籍之後其他人也都送到豐州等地,第一期建設人手差不多也就夠了?!崩钚鍖秴亲鳁澋目弈樔滩蛔⌒Φ溃骸澳銈儾灰蠲伎嗄樍?,我和巧兮可是將手裡面最後的財產都押給錢莊了都沒覺得什麼,怎麼你們幾個比我們還要受不了?”

李玄清的話倒是讓大家一笑,岑天時也跟著道:“回去之後祁宏你馬上趕到南詔那邊將南詔的國庫給我一分不少的全部搬回來,一個銅子都不想落下,而且告訴薛洋和陳宇,能俘虜的人員儘量都俘虜,別打的盡興了全給我殺了?,F在帝國需要人手,需要無窮無盡的人手,如果他們搞不定十萬人以上的俘虜,明年的軍費我一定給他砍掉三成?!?

岑天時惡狠狠的話讓大家哈哈大笑,他這麼一說倒是讓李玄清想起了什麼吩咐道:“回頭記得讓國土資源部抽調一個大隊人手去南詔和牂牁以及廣西地區看看,如果我估計不錯那邊的銀礦不少,不會比四川差的。”李玄清的話還沒說完,岑天時那邊就直接讓自己身邊的親衛快馬回長安通知國土資源部讓他們趕緊行動。事實上這一次國土資源部收穫不小,原本南詔國就有很多銀礦在開採,這一下全部被他們和後勤部接收,等到年底的時候居然新增白銀上百萬兩,也算是一筆額外的收入了。

李玄清一行回到長安之後岑天時這邊抓緊時間安排資金人手去勘探鐵路去了,巧兮則帶著牧塵去匯合吳作棟去錢莊辦理手續,李玄清這時候才完整的收到徐天翔那邊關於南詔那邊的詳細戰報。

“薛洋那邊在弄棟城真的打敗了吐蕃人?看樣子咱們在南詔搞不好還要和他們打一仗了?!崩钚迥弥鴳饒蟪烈靼肷蔚溃骸澳莻€隆遜逮到了?讓玄影衛的人去找找他,讓他拿銀子給自己贖罪,他是一國之主怎麼說也能值個壹佰萬兩以上吧?讓玄影衛放手去做,最近內閣缺錢,巧兮都把工業集團今年的收入全部抵押給錢莊去換取鐵路貸款了。”

李玄清沒想到的是自己這無意當中的一句玩笑話居然真的讓徐天翔給傳到了前線,這一下整個南詔國內的富人和貴族集團遭了殃,那些天策軍將士聽說皇后娘娘爲了帝國發展將工業集團都給當了,頓時就雙眼赤紅,自己來到這南詔國打仗不就是爲了帝國統一和繁榮嗎?這怎麼連皇后娘娘都沒錢了?沒說的直接去找那些富人吧,讓他們把錢都給我拿出來,怎麼說也不能讓皇后娘娘賣嫁妝?。克栽灸孟露5貐^應該整修準備應對吐蕃人的天策軍忽然之間又散開了,幾乎是那些沒來得及逃走的貴族和富豪一網打盡,只要是之前對抗天策軍或者做了不法事情的,全部沒收財產,一部分糧食和田產等等就地分給了窮苦百姓,剩餘的大部分金銀財寶全部給拉了回來,讓後勤部送回長安大本營,就連之前鄭買嗣在大釐城的府邸都被這幫子傢伙給拉出來準備賣了。

這場哭笑不得但是柴嘉和李陽兩人卻默許的行動一直持續到天啓二年六月中旬,薛洋的命令傳到大釐城,命令柴嘉和李陽立即率領主力人馬沿龍和等地攻擊前進與他們在羊苴咩城匯合,準備應對吐蕃人的再次進攻,並且分兵追擊鄭買嗣和胡敬璋。李洋和柴嘉聞訊留下一個營駐守大釐城等地等待國民警衛隊接收,其他攻擊六萬人立即兵出龍和城,前往西部。

而此時位於南線的陳宇兵團主力則在攻佔利潤城之後一部繼續往西朝盲乃道進發,另一部在他的親自指揮之下往南和黑齒十部交鋒,準備徹底拿下南詔國內南部勢力,從而打通南詔國南部和交州地區的陸上聯繫。在這個戰略指導之下,位於交州修整的其餘三個營人馬也開始直接從演州出發,準備抄底黑齒十部在南部的最大城鎮文單城。

在雨林地區越打越順手的陳宇兵團在天啓二年六月中旬冒雨和黑齒十部的三萬人在利潤城以南一百多裡的山地展開激戰,原本陳宇還擔心下雨會影響步槍的使用效率,但是李玄清設計的這款火槍使用的燧石擊發點火,爲了防水專門加裝了防雨蓋帽,所以幾乎是一邊倒的將黑齒十部的軍隊打翻在地,三萬人除了戰死的有一萬多人被俘虜,其他逃散的人員鑽入大山深處化作鳥獸散。

經此一戰黑齒十部的有生力量被消滅,剩餘的人馬在其首領黑齒王的帶領下繼續往南撤企圖依靠雨林和地形等條件讓天策軍知難而退。不過此時的陳宇的精力已經不在這些人身上了,除了派了一個營遠遠的跟在這些人身後保持壓力以外,其他人手迅速揮軍北上準備參與薛洋那邊的戰鬥。

此時羊苴咩城那邊徐英率領三個營的兵力直奔麗水城而去,準備去追擊胡敬璋和鄭買嗣,而李陽則率領本部人馬去收復南詔國其他城池,有了隆遜這個國主在,短短十幾天時間幾乎整個南詔西部的所有城池都被拿下。不過薛洋暫時並沒有派兵進駐,而是僅僅是招降就算了,主力人馬七萬人從羊苴咩城出發前往劍川北部臨近吐蕃邊境的鐵橋城,準備在那裡迎擊吐蕃軍隊。此時玄影衛那邊也傳來了最新消息,吐蕃軍隊從馬兒城出發已經在路上了,這一次足足有十萬大軍,這應該是多彌王系最後的大軍了。

薛洋抵達鐵橋城以後開始讓玄影衛打探他們的行軍路線,並且安排李陽在邊境整修陣地準備接戰,不過讓他有點爲難的是鐵橋城雖然是扼守兩地邊境的重鎮,但是顯然吐蕃人進入南詔還有另外一條線路,那就是從鐵橋城的東面進入香城郡,而玄影衛那邊也不確定他們到底應該怎麼走。

如果要分兵的話那麼對方十萬鐵騎即使有新式武器助陣只怕也難以擋住對手,可是如果不分兵的話如果自己算錯了那麼豈不是讓對方進入南詔境內?對於已經將南詔當做大唐帝國國土的薛洋來說是絕對不允許帝國部隊在自己的國土上肆意奔馳的。

所以想來想去薛洋還是決定不能守株待兔,要主動出擊,要利用手中七萬大軍的雄厚兵力深入對方境內,逼迫對方與自己交戰從而達到一戰解決對手的目的。想到這裡薛洋開始研究從馬兒城南下的幾條線路,並且招來李陽和李神福商議對策。

三人計議已定正準備出發後方來報說陳宇已經率兵北上,這對於薛洋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薛洋立即讓傳令兵去告訴陳宇讓他率兵進入香城郡,由那裡進入吐蕃境內將吐蕃大軍往鐵橋城這邊驅趕,以求得在鐵橋城和對方展開最終一戰的目的。有了陳宇的支援之後薛洋放下心思在鐵橋城外構築了一個標準的步兵陣地,七萬大軍沿著一個小山形成的岔路分成三部分,這樣就可以隨時應對來自北面和東北面而來的敵人,爲了強調火力,李神福甚至指揮人手將二十多門火炮直接搬到了山頂山,在那裡構築了一個完美的炮兵陣地,依照這個高度足夠輻射整個戰場。

佈置完這些之後薛洋再次給已經進入香城郡的陳宇,讓他抓緊你時間加速前進,如果在行進途中遇到對手就朝著自己這邊邊打邊撤,吸引對方來鐵橋城,然後反向迂迴包抄對手。

“大帥,這一次打完的話咱們南線戰事基本上算是結束了吧?”薛洋站在鐵橋城的城頭看著北方連綿起伏的羣山不知在想什麼,背後李陽走過來嘆息道:“當年胡將軍讓我軍事學院學習我都沒想過將來的一天我能領軍打到這異國他鄉,也沒想到皇上真的能夠實現大唐統一的諾言?!?

薛洋也是點點頭笑道:“你比我幸運,當年我參加天策軍之前只是一名沒有生計的無業遊民,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加入天策軍之後除了在軍事學院學習,就加入了李將軍的部隊,在長安一戰之後跟了王帥加入第三營纔有的今天,說起來真的跟做夢一樣。”

“啓稟大帥,城外五十里發現吐蕃人蹤跡。”兩人原本還打算說些什麼身後玄影衛的彙報將兩人拉回現實。“看樣子陳帥那邊是沒有攔截到吐蕃人,你立即傳訊讓陳帥率兵趕到吐蕃人的北面,咱們前後夾擊,徹底消滅對手。”玄影衛信使走後薛洋和李陽兩人迅速出城來到城外的陣地。

此時吐蕃人已經快要接近天策軍的陣地了,李陽的部隊再吐蕃人的正前方,所以他直接去一線指揮部隊去了,薛洋則直接登上山頂,來到炮兵陣地。

“李隊長,你們的火炮能不能打到五里以外?”薛洋見到吐蕃人已經開始在天策軍陣地五里以外的空地上整隊,頓時指著對面問道。

李隊長就是此次集團軍的炮兵營的分隊隊長,不過因爲薛洋的南線集團軍分拆了數次,此時集中起來的火炮只有二十門,被佈置在山頂山呈一個扇形分置。此時他聽到薛洋詢問走過來敬禮搖頭道:“啓稟大帥,炮兵營的射程最大隻有三裡,最佳殺傷射程應該在兩裡到三裡之間,所以暫時無法發射。”

“沒關係,做好準備,等待命令發射?!毖ρ蟊緛硪仓皇请S口一問,聞言點點頭走到前面拿起最新配發的千里境觀察對手的一舉一動。這千里境其實製作過程很簡單,在玻璃被李玄清帶過來之後磨製一個合格的鏡片雖然費時費力,但是給高級將領配發這種單筒的千里境還是能夠做到的,如今的天策軍營一級的將領基本上都人手一個。

“這夥吐蕃人比以前要精明的多啊,還懂得利用品字形陣勢來發動進攻?!毖ρ罂戳艘粫粲兴?,品字形陣勢對於進攻者一方來說基本上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必要的時候可以迅速利用後方的兩個陣腳來支援前方的前鋒部隊,而且如果戰事不利還能夠起到相互掩護撤退的效果。

不過吐蕃軍隊用的是品字形陣勢,其實天策軍這邊如果真的考究起來的話也算是一個品字形陣勢,只不過天策軍這邊已經在李玄清的提倡之下利用戰壕來打野戰,半人高的戰壕讓天策軍的將士們已經可以趴在戰壕裡持槍射擊了。

薛洋這邊在靜待吐蕃人進攻,但是陳宇那邊卻開始著急了,因爲他們出邊境線之後走錯了路耽誤了時間以至於吐蕃人都開始進攻了他們還在山區裡打轉,如果不是玄影衛的信使前來通報他們搞不好真的會錯過這場戰役。

不過得到玄影衛帶路之後陳宇的速度也驟然提升起來,由於他只需要直奔對方的北面進行攔截,所以不需要太多的戰術動作,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已經聽到了前方傳來的隆隆炮聲,這無疑在提醒陳宇已經接近戰場,所以陳宇開始讓部隊抓緊時間進入吐蕃人的北部山區,尋找有利地形在各條道路上埋伏,攔截吐蕃人的潰兵,他自己則帶著一個營的兵力朝前摸進,準備在關鍵的時候上前攻擊,達到前後夾擊的戰術效果。

不過等到陳宇來到前線的時候卻發現吐蕃人十萬大軍數十萬只馬蹄揚起了漫天的塵土朝著鐵橋城迅速奔去,頓時讓他有點爲薛洋擔心。不過隨即而來的火炮炮彈爆炸聲讓他信心一振,開始琢磨籌劃戰機。

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五百七十章 天啓十一年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佈局(下)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
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五百七十章 天啓十一年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佈局(下)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伦贝尔市| 凌云县| 双峰县| 大埔县| 岱山县| 尼勒克县| 丹寨县| 东方市| 菏泽市| 建瓯市| 贺兰县| 宜丰县| 蒲城县| 启东市| 盐源县| 南皮县| 永修县| 平昌县| 沁源县| 饶平县| 县级市| 黄平县| 连山| 建平县| 永安市| 九寨沟县| 祥云县| 化隆| 盐山县| 玉屏| 建阳市| 铅山县| 清水河县| 育儿| 孟连| 平凉市| 安龙县| 宜章县| 津市市| 上犹县| 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