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

公元889年十月初一,天策軍在對東部沉靜了一年之後忽然出兵河中府,在主力步兵尚未抵達戰場的時候,前鋒就已經進了河中府。先期策反的城門令在夜間悄然打開城門,三萬大軍的前鋒部隊一擁而上,將睡夢中的河東軍全部繳械。

第二天一大早,楊天成的指揮部就已經進了河中府,並以此作爲大本營,集結後續部隊開始掃蕩河中地域,臨近的丹州也在同一時刻被圍。沙陀人在城防方面沒有絲毫特色,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被炸開城門。而這一役火藥也徹底暴露在衆人的視線面前,天策軍的這種新式武器也在戰後成爲其他諸侯想盡辦法想要模仿刺探的對象。但是此時的天策軍火藥技術已經達到了第二代水平,區區第一代火藥甚至已經下放到了後勤部建設兵團作爲他們開山修路的無上利器。

而隨著天策軍大舉進入河中,楊天成也對外公開打出旗號,天策軍此舉是遵從天策大將軍李玄清意願,上爲解救中原百姓,下爲報殺兄之仇,在河中府甚至直接對著社會各界人士放出話語:天策軍將以義之名,報仇雪恨。並首次公佈李存孝被殺的真相,希望天下的豪傑之士共討之。

“主公,我怎麼發現天成也有了小四的風範了?這張嘴說起話來可是滴水不漏,什麼都能用上。”長安城中已經趕回來的岑天時在安排完拓跋思諫坐鎮河西之後也來到軍部大樓總參辦公區,看著李玄清手中拿著楊天成發回來的戰情彙總笑道:“不過天成的那句以義之名說得好,我們現在對於沙陀人中間的李存孝嫡系來說就是來替他報仇雪恨的,這個名字取得好,就叫以義之名,待會我去找讓能兄,寫篇討伐檄文給軍隊助助聲勢。”

李玄清見到他的模樣苦笑道:“先生你別給我添亂了,現在還是想想怎麼善後吧。天成這一嗓子,咱們戰後對待沙陀人的方略就要修改了。還別說玄影衛傳來的消息,安休休已經遣人去豐州了,陳凡那邊也已經和他接上線了。所以沙陀人當中至少李存孝的嫡系對於我們的態度會改變很多。”

岑天時聽到李玄清的話微一沉吟道:“其實沙陀人存在也不全是壞事,大唐歷來都是兼收幷蓄,包容一切的。只要維持住我們漢人的主體地位,咱們本來就是一家嘛。天可汗就是天下各族共主。”

岑天時的話讓李玄清心頭一動,後世強調的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強調中華民族的這個基調其實這個時候就可以開始了。想到這裡開口道:“先生,我有個想法。就是以天策府的宗旨爲基本定義,凡是願意遵從我們的目標和宗旨的人無論部族出身都是一家人,以此打造出一個混合但是又統一的大民族概念。對內弱化民族區別,對外維護民族習慣和利益。”

“主公的意思是混合我們轄區內的百姓,打造一個混合統一的大民族。那以哪個爲主體進行改造呢?”岑天時被李玄清的話嚇了一大跳。

“自然是以漢族爲主體。我們大唐文化兼收幷蓄,實際上就是漢族問話兼收幷蓄。在漢文化的主體基礎上吸收其他部族的精華進行糅合,從而融合爲一個整體。”李玄清擺擺手道:“其實這是一個自覺不自覺的現象,但是我們天策府其實促進這個過程加速發展。將來天下統一如何對待北方遊牧民族?如何對待藏區的吐蕃人?還有安西舊地那些多如牛毛的小部族?利用我們的優勢的文化去同化他們,利用我們強大的軍事力量去征服他們,利用我們手中的權力去統治他們,這樣窮一代人之力,這些地方必然真正的成爲我大唐的國土。只有這樣大唐才能拜託掣肘,將力量對外,走出去,直到極天際海。”

“主公這是解決大唐內部矛盾了?”岑天時點點頭道:“這個辦法可以操作,民族融合不僅能夠增強力量也會讓漢族主體內部不斷得到刺激,得到這些融合部族的文化精髓。”

“所以民政部可以讓教育廳組織一部分文人開始研究可行性和具體的操作方案,另外我們現在不是已經有了黨項人嘛,北邊還有塔希的部族,有什麼可行的方案可以去試試,反正也不會害他們。漢族文化對於他們來說還是很先進的。”李玄清笑道:“不過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漢人自己必須在自己的文化傳統上加上一條,那就是推陳出新、與時俱進、以創新爲民族特性。否則遲早有一天被人家迎頭趕上。”

“主公放心,這一點我回去就和讓能還有思諫他們仔細研究,這是功在千秋的大業,天時一定不會馬虎。而且按照主公所言,這場戰役勝負還不是第一位的,反倒是民族融合是一件大事。”岑天時聽到李玄清的話頓時意識到其中的重要性,直接就坐不住了馬上就要開始行動卻被剛剛進門的胡小四一把拉住了,給按到座位上道:“先生不要這麼著急,這場戰場其實也是一種融合過程,戰爭其實就是一種催化劑,加速民族融合的過程。”

“我說小四,我覺得你可以來我民政部了,怎麼說起這個事情一套一套的,都快趕上主公了。”岑天時笑道。

“先生你忘了,我就是胡人好不好?這一點還是主公說得對,胡漢之別主公不在乎自然我也不在乎,這人一不在乎自然品德就高尚了。所以對於這個大民族的概念我是雙手贊成。不過主公這個新的民族改叫什麼合適?”胡小四嘻嘻一笑道。

“就叫中華民族吧。我中華大地所有的民族都是一家人,不願意融合的就不是中華民族,我們天策府的使命就是想辦法讓他們融合進來,並以此作爲我們奮鬥的目標。”李玄清想都沒想直接套用後世的概念。

“小四,你急匆匆的過來,是有什麼事嗎?”岑天時嘴裡面唸叨了幾句之後覺得很滿意,擡頭才發現胡小四進來了頓時失笑道:“這一著急就什麼都顧不得了。”

“主公,豐州來信,安休休已經決定投誠,希望我們能夠接納他,另外他還說高思繼也是這個意思,但是希望我們能夠爲李存孝報仇。並且通報了他所在的代州附近沙陀人的佈防情況。陳凡請示我們北線要不要提前動手。”胡小四將手中的情報遞給李玄清道。

“可以讓陳凡繼續和安休休保持接觸,但是北線在南線取得戰果之前還是不要動手。可以給安休休一個保證,如果他被李克用發現,可以引兵退入天德城,或者佔領勝州等地和我軍連成一片。”李玄清搖了搖頭道:“李克用能夠多年壓得朱全忠不敢動彈其手下的騎兵實力不可小覷,雖然李存孝不在了,但是其他人的實力並未受損,我們必須留足力量,在消滅李克用之後北線還要承擔和契丹人作戰的任務,南線要壓制住朱全忠的覬覦之心,任務很重,不能提前暴露了我們的計劃。”

胡小四點點頭道:“主公的意思我明白,天成的南線纔剛剛展開行動,我玄影衛的計劃也啓動不久,還未達到牽制敵人,分散敵軍兵力的目的,這時候不可能爲了他的區區兩三萬人破壞了整體計劃。”

“對了我聽主公說你們玄影衛在滲透的時候宣傳的是平分土地,人人平等的理念,實踐的怎麼樣了?”岑天時對於兩人說的話沒有什麼意見,只是想起了什麼問道。

胡小四不以爲然道:“亂世百姓起義造反的口號其實都不錯,但是真正把這些落實到實處的卻沒有人能做到。我只是將咱們天策府的政策提前在幽並地區做了下試點,結果效果還真不是一般的好。下一步就還返本歸宗,讓他們知道在西北,這已經成了我們天策府的國策了。這樣一來,民心就在一瞬間歸附我天策府了。史書上怎麼說的來著,王師一到,百姓自然是簞食壺漿以迎主公了。”

李玄清聽了也是啞然失笑,不過伴隨著幾人議論這件事,在幽並地區卻廣泛流傳開來。天策府轄區內百姓每人均分土地,人人平等,安居樂業,沒有賦稅勞役的消息在玄影衛的宣傳下迅速出現在各大州郡的街頭巷尾。那些已經舉兵起義的勢力也紛紛改頭換面打出了天策府先遣軍的旗號號召手下民衆歸附天策府。

這一下徹底讓李克用坐不住了,原本以爲這些只是苔蘚之疾,大軍一到自然能夠剿滅,但是此時這些人和這些口號的出現才讓他恍然發現,這些八成都是西面派人搞的鬼。而且隨著這些口號流傳的越來越廣,那些起義的區域煞有其事的開始分田分地,甚至那些繳獲至沙陀人的牛羊等財產都被均分之後,李克用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根基正在被人一點一點撬動。雖然沙陀人通知幽並地區基本上不怎麼關注農業生產,甚至在好多地方將農田改爲牧場,但是糧食是關係到他的軍隊穩定最大的一件事。現在這個根基被破壞之後自己的統治自然也就會隨之動搖。

想清楚這些的李克用甚至在集中兵力對付河中府的同時讓薛阿檀和李承嗣率軍五萬開始分赴各地逐個剿滅各地叛亂。這樣加上他前期派往各地的兵力,已經達十萬以上。在這股新生的騎兵兵力面前,那些未經大戰洗禮的起義軍不是對手,被紛紛剿滅。但是讓沙陀人猝不及防的就是每當他們剿滅一處叛亂,另一處再次點燃戰火,這些起義猶如星星之火一般接連不斷,而且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範圍廣。幽州地區那些因爲距離原因前期沒有收到重大打擊的起義軍甚至組織起了成規模的軍隊前出自己的根據地開始攻城野戰。這一下徹底打亂了李克用的部署。迫不得已之下李克用再次增派兵力從太原府大本營將後續原本要增援河中方向的五萬人後軍調集起來前往東北方向。

這樣以來就徹底牽制住了河中方向和楊天成爭鋒的正面戰場的兵力,以至於楊天成十萬人出關,碰到的對手兵力居然一度還不如自己。但是在李克用從勝州、雲州和山東前線調集過來的十五萬大軍之後,河中地區的沙陀人騎兵數量暴增至二十萬人以上,給了楊天成巨大的壓力,但是李克用此舉也徹底抽空了自己後方的所有兵力。如果薛阿檀不能按時完成任務,那麼李克用就會面臨後續無兵可用的尷尬了。

不過此時的河中府,楊天成在得知對手的後續兵力大規模涌來的時候也爭鋒相對,讓長安大本營將第二軍團調集過來,這樣在中央警備營不動的情況下,正面兵團已經集中起了四個軍團,接近十五萬大軍,以河中府爲中心,組成一個寬大的正面,準備迎擊對手。

而大本營的李玄清在等到徐天翔從靈州趕回來之後也帶著親衛營從長安出發,前出潼關,坐鎮指揮這一場大戰,同時讓重騎營部署到坊州地區,隨時準備支援正面戰場。這樣一來河中府成了當前天下最受矚目的地區,天策軍和沙陀人集中起了快四十萬人馬,龐大的軍陣和營帳接天蔽日,連綿不絕。雙方都是卯足了勁希望一戰打掉對手的有生力量,爲後續的戰役爭取主動。

而也就在此時,楊天成卻派人沿自己的營地正前方豎起了數十面大旗,八個大字在風中獵獵作響:以義之名,報仇雪恨。並且命令全軍準備法事,就這麼堂而皇之的在雙方大營的中間位置做起了法事,弔唁李存孝亡魂。

這個舉動讓對手目瞪口呆,但是隨著李存孝的畫像被掛出來,好多沙陀人開始潸然淚下,懷念這位無敵的大將軍。這樣以來這場法事雖然天策軍的士兵覺得莫名其妙,但是卻極大的動搖了沙陀人的軍心,甚至好多在李存孝帳下效力過的士兵自發的前來弔唁,在李存孝的畫像面前抱頭痛哭。這種情況從一開始的偷偷摸摸到後來的絡繹不絕,前線將領甚至都不能禁止。

楊天成的這一個臨場舉動卻給了後來安置沙陀人極大的便利,而且在整場戰爭中也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在李玄清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五百七十章 天啓十一年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
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五百七十章 天啓十一年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牡丹江市| 庄河市| 红桥区| 清镇市| 布尔津县| 泊头市| 广平县| 新兴县| 霸州市| 黄浦区| 新化县| 芮城县| 宜宾市| 酒泉市| 桐梓县| 怀化市| 清原| 玉山县| 宿松县| 惠水县| 清镇市| 五常市| 濉溪县| 宁安市| 平罗县| 蓝山县| 舞钢市| 根河市| 莱州市| 万盛区| 库尔勒市| 乡城县| 长乐市| 潜山县| 南木林县| 顺平县| 射洪县| 兴城市| 桃园县| 泽普县| 浦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