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

“大帥,副首相那邊讓我們過去一趟,另外西北五省布政使也都在疏勒布政使府集合,副首相那邊打算召開一次五省聯席會議。”高斯繼一大早就匆匆找到萬毅。

“五省聯席會議?”萬毅皺眉道:“難道內閣那邊頒佈了新的發展計劃?時間也對不上啊,現如今已經是八月底了,西北馬上就要進入冬季了,什麼計劃大冬天也實施不了,難不成皇上有什麼指示傳過來?”萬毅的疑問高斯繼也不知道,他們兩人因爲不願意干擾前線哈穆德和烏斯兒的指揮,所以率指揮部直屬人員早早的從亙羅斯撤到了疏勒,將協調任務全部移交給了參謀長劉璇。兩人剛回來就被叫過去開會,看樣子拓跋思諫的動作還不小,不僅僅是民政方面的五省布政使,還叫上他們軍方首腦。所以兩人到場的時候看著拓跋思諫和幾位一省大員頓時笑道:“你們民政這一塊不會打算在西北來一次大動作吧?人數來的這麼齊?還打算讓我們也參與?”

“是啊,西北這邊什麼事能避開你們軍方啊。”高崇民等人在向萬毅和高斯繼行禮之後拓跋思諫招呼兩人坐下之後笑道:“我在疏勒三個月做出來一個計劃書,剛剛內閣和皇上批覆了,所以急急忙忙召集各位前來就是一方面徵集大家的意見另一方面也打算讓西北軍管區五省聯席會議的名義發佈西北經濟發展計劃。”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萬毅點點頭若有所思道:“這應該是副首相這幾個月以來的工作成果吧?我說呢,鹹海那邊的接收工作都能扔給我們軍方,原來是這件大事。”

“副首相請說具體的計劃吧,我和大帥是統兵之人,所以民政方面也只是瞭解一下,需要我們協助的我和大帥可以出手相助。”高斯繼見到萬毅點頭開口道。

“首先我想說的是,發到大家手中的這份計劃書是經過內閣和皇上批準過的,從今天會議以後以西北軍管區五省聯席會議的名義在五省內部執行。”拓跋思諫拿起手中的計劃書道:“而且我想要說明的是,因爲內閣今年的計劃已經全部排滿,甚至明年的預算也無法安排更多的資金投到西北,所以這份西北經濟發展計劃書所需要的九成資金需要五省協調自籌。”拓跋思諫的話讓大家都一陣吃驚,中央財政無法大規模支持,近九成資金需要各省自籌這對於最多收復建省才兩年的西北五省大員都覺得一時無法理解,不明白拓跋思諫爲何急匆匆要上馬這份經濟發展計劃,而且內閣和皇上居然還能夠批準實施?難道這份計劃書裡面有什麼其他的玄機?不過相對於錢鏐和趙明誠等人的疑惑和吃驚,高崇民這位從豐州布政使任上調過來的年輕人卻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作爲執掌豐州這個大唐龍興之地多年的一省大員,高崇民來高昌的任務就是尋找西北工業發展的新契機,所以他和其他人不一樣,在來高昌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除了安排高昌本地的政務以外,還和河西那邊建立了緊密的聯繫,河西的甘肅兩州的工業基地建立起來以後,高崇民就打算依託這兩個工業基地在高昌境內建立一整套的設備製造和機械鍛造的產業鏈。這對於豐州那邊已經非常成熟的模式來說幾乎沒有任何的難度,而且此時的高昌境內還沒有後世那樣乾旱,源源不斷的高山雪水加上從中原內地傳過來的掘井技術讓高崇民可以在安排西北屯墾的同時有用足夠的基礎發展工業。

“我先說一下這份計劃書的契機。”拓跋思諫站起身來道:“大家應該也都知道,自從西北鐵路修到疏勒加上年初的時候大食人前往長安納貢之後,我們西北鐵路運輸就直接進入了高潮,按照工商部和鐵道司的統計,西北鐵路現如今已經成爲和豐州鐵路線並列成爲大唐最繁忙的運輸貿易線,每天都會有數十列火車從關中等地發車開往西北,數以千計的物資商品被帶往西北,而我們五省也在這條加速的絲綢之路上獲得巨大的利益。但是我要說的是過境貿易能夠獲得的利潤不是西北發展的重點,西北要想發展,成爲大唐經濟騰飛的助力就必須要有自己完整的發展規劃,成爲大唐內地經濟發展鏈條當中的一環這樣才能夠進一步加強和中原的聯繫,使得西北成爲大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鞏固民心不辜負數十萬將士喋血數年打下來的這片土地。”拓跋思諫的話讓大家一陣點頭,萬毅和高斯繼兩人更是坐直了身體。難怪拓跋思諫會將他們兩人叫過來,這其中除了讓軍方監督地方民政,防止地方民政大員尤其是邊疆地區的民政大員掌握大權之後萌發脫離中原自立的心思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利用民政措施鞏固邊境穩定,加速西北融入大唐版圖的過程。

“副首相這番心思我想皇上一定是感覺到了,所以纔會在中原那邊發展的如火如荼的時候還會批準在西北進行大動作吧?”萬毅笑道:“還請副首相放心,西征軍在西北全境會權力配合各省布政使府的舉措,共同將西北經營好,早日徹底融入大唐主流的經濟圈。”萬毅的保證讓拓跋思諫欣慰的點了點頭笑道:“有了大帥的首肯,我想我們會省心不少的。”

“西北五省聯動,的確可以在經濟上相互互補,這樣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利用地區協調優勢將中原北方工業帶的部分產業鏈接引進道西北五省,形成一定的規模。”一直沒說話的高崇民此時道:“西北這邊我來之前皇上就跟我說過,自然資源豐富絕對不次於北方各省,如果能夠在自然環境合適的地方建立一定的工業基礎,然後和中原已經成熟的工業體系銜接好就能夠在過境貿易迅速發展的同時,將類似於採礦業、基礎製造業和部分輕工業和農牧加工業發展起來。”

高崇民的話讓拓跋思諫欣賞的看了對方一眼,不愧是在工業發展最發達的豐州待了這麼多年,這一張口就直接說出了自己此次經濟發展計劃的核心內容,所以點點頭道:“高布政使說的確實不錯,西北如果只是靠過境貿易和簡單的農牧業的話在短時間內或許能夠有一定的發展,但是時間一長必然會因爲和中原那邊脫軌越來越大而成爲窪地。皇上也正是因爲很清楚這一點纔會讓我在西北這邊想辦法因地制宜發展出西北的工業。所以我制定了大概二十七個種類共計一百三十七個工業項目分佈在西北五省,具體分配到各省的項目有你們布政使府自行安排發展區域也可以參照我安排的區域。”拓跋思諫笑道:“這個我想高布政使對於這方面應該有自己的想法,不妨和大家說說。”

“多謝副首相謬讚,崇民不敢在諸位面前獻醜。”高崇民見到大家都看著自己難得的有些靦腆,但是拓跋思諫擺手笑道:“你是在豐州任上待了這麼長時間,這方面你是前輩,我還指望你能夠指點大家一下呢。”

“其實崇民不值一提,只是這些年每年皇上來豐州的時候都會提點一二,加上皇后娘娘時而也會說一些經濟發展的道理,所以聽多了也就瞭解了不少。”高崇民笑道:“其實剛纔副首相有句話是皇上常說的,就是因地制宜。竊以爲西北五省的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就是因地制宜,我們五省在地理位置上分佈比較均勻,而且還有西北鐵路幹線和中原連通,所以經濟發展可以根據各地的特點具體展開。比如明誠兄主政的北庭,畜牧業和肉製品加工可以作爲民生工程,具有短平快的特點,能夠在短時間內見到成效。而且之前國土資源部在北庭那邊應該有勘測報告,如果能夠將採礦業發展起來的話我想,大量的礦石會直接帶動北庭經濟快速發展起來。而且經濟發展起來之後還能夠引導當地各部族從遊牧逐水草而居走向定點居住,這樣一來,人口一穩定北庭也就能夠隨之穩定。”高崇民對於如何將牧民從遊牧生活變成定點而居是侃侃而談,豐州那邊就因爲他的這個舉措讓數以千計的牧民開始從放養牲畜變成了圈養牲畜,草原穩定下來之後經濟也就快速發展起來了,這種舉措還在最短的時間內傳到了北方的北海、達靼和契丹等省,幫助他們快速穩定省內的人口然後恢復發展。所以高崇民在說這些的時候趙明誠和曲承美都臉色變得極其認真,這是他們目前都面臨的問題。

“其次西北這邊地理環境比較惡劣,很多地方不是大漠就是草原,水源非常重要,所以發展工業一方面需要水源,另一方面又必須遵守水利環保部制定的嚴苛的環境政策,所以我的意見是可以參照河西省那邊的模式,在需要建立重點工業區的時候將環保工作做到前面,這一點于闐和安西兩省應該需要注意。”高崇民有點猶豫道:“其實還有在下主政的高昌,之前我已經和河西那邊溝通過,打算承接部分製造業和鍛造業產業,在高昌境內發展一個製造業基地,要具有初步滿足西北各省一般性的對機器設備的需求,這樣才能夠減輕中原那邊對於製造業產量的壓力。而以高昌爲基礎,其他各省可以在這條產業鏈的下游繼續發展,發展出最終端的產成品或者進行最終產業,將機器轉化爲設備然後開工建造終端產品。”高崇民的話說完之後其他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思路豁然開朗,他們這些人除了趙明誠之外其他人都是從過去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一輩人,對於新式的經濟發展不可能有高崇民這樣精通,所以很多時候他們的思維侷限著他們的想法。

“不愧是豐州出來的人三言兩語就說出了核心所在。”拓跋思諫看著高崇民年輕的面龐有點感慨,彷彿看到了另外一位冉冉升起的工業發展新星的誕生,毫無疑問,一旦未來慕容瀚海調任,這位來高昌主政的年輕人絕對會入主工商部,成爲這個年輕帝國工商業的掌舵人。

“副首相誇讚了,其實副首相的計劃書非常翔實,工業佈局也非常合理,而且還儘可能的節省資金,利用民間引資的方式讓民間資金能夠最大限度的參與進來,這纔是大手筆。而且最重要的是副首相抓住了經濟發展的精髓,將五省布政使府最大的精力都放在了交通上面。”高崇民被拓跋思諫說的有點不好意思,吶吶道。

“的確,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交通,西北這邊尤其如此。”拓跋思諫笑道:“我們現在已經有了西北鐵路幹線,但是這還不夠,我想說的是在明年,我們要想辦法啓動以疏勒爲核心,建立輻射周邊各省的鐵路支線,用火車將西北五省徹底的連起來。”拓跋思諫的話算是讓萬毅徹底明白對方叫自己來的用意了,西北這邊的鐵路建設只怕最需要的就是數以萬計的戰俘來儘可能的降低成本。所以聞言苦笑道:“副首相的意思是軍隊明年一年最大的目標就是抓來足夠的俘虜是嗎?”

“各位,這是我制定的經過皇上審議過的西北鐵路建設圖,以疏勒爲核心,往南途經于闐延伸到于闐城,主線則是越過護密進入薩法爾境內,最好是能夠連接到波斯都督府。往北途經黑水州通向北庭,往西則從碎葉進入亙羅斯,這個龐大的鐵路建設圖如果需要落實到實處,除了資金壓力之外更是需要上百萬戰俘不間斷施工。所以資金的事情我們五省相互協調抽調部分出來,我想辦法讓內閣財政那邊補貼一點,然後分三年施工。但是三年內我需要至少不下於五十萬戰俘加入施工的隊伍當中。”

“大帥,我怎麼覺得我們是參加了一個鴻門宴了呢。”高斯繼苦笑道:“五十萬戰俘?這是要逼著西征軍打到巴格達啊,這也太欺負人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準入資質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葉之殤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一百五十章 趁亂打劫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
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準入資質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葉之殤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一百五十章 趁亂打劫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山市| 布尔津县| 苏州市| 友谊县| 定襄县| 开平市| 垣曲县| 屯昌县| 西贡区| 休宁县| 永寿县| 梨树县| 鄂州市| 马公市| 黑龙江省| 商城县| 巩留县| 凤台县| 怀柔区| 华安县| 怀柔区| 达日县| 叙永县| 马公市| 博乐市| 日照市| 嘉鱼县| 基隆市| 武胜县| 即墨市| 大连市| 仙居县| 清徐县| 措美县| 饶平县| 宝清县| 格尔木市| 蒙山县| 克拉玛依市| 锦屏县| 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