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

天氣六年三月底,在疏勒鐵路通車之後,西北這邊也跟內地一樣掀起了興旺發展的高潮,以遊牧業和商業爲龍頭,各式各樣的商隊開始頻繁出沒各地,不僅僅源源不斷的從中原運來各式各樣的工商品和各種糧食以及加工食品銷往各地,也開始按照內地的需求,將西北特色產品如牛羊牲畜、各種各樣的礦產資源也在商隊的要求之下被各地百姓挖掘出來然後運到鐵路沿線耶律家開設的商行或者直接送到各地的政府衙門,然後彙總送往內地,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西北和內地的這種物資交流就比起去年一年的還要多,西北鐵路從開通的那一天開始就進入了正式的加碼階段,一車車的物資進出帶來的是無窮的商機和活力。這種貿易對於內地工商業的促進和互補也讓拓跋思諫逐漸放下了心思,開始協助錢莊進行布點鋪設工作。西北這邊歷來就多產金銀等貴金屬,在西北一統的情況之下,貨幣的統一就成了當務之急,前期在疏勒、龜茲和于闐等大城市,錢莊已經陸續鋪設到位,大批的唐幣伴隨著金銀的兌換以及大宗物資的交易也讓金融業在西北逐漸繁榮起來。雖然比起內地西北地域龐大,中間還有無盡的草原大漠阻隔,但是金融的發展從來都是伴隨著工商業的發展而興盛,所以幾乎是鋪設一個城市,錢莊就能夠回籠大批的金銀,西北軍管區政府也適時發佈了西北統一貨幣,取締金銀交易的訓令,並且讓各省布政使府警衛廳抽出大量人手對於金銀私下交易進行嚴厲打擊,取締地下市場的黑市交易,打擊投機倒把行爲,以沒收罰款等手段短時間聚攏了大量的黃金,而且還在邊境城市設立專門的海關進行控制進出金銀的管制。這年頭很多人都不清楚金融特別是統一貨幣帶來的好處,而以李玄清爲首的大唐金融部門已經在制定以金融唐幣交易圈的這種類似於後世的那種內部市場。所以西北這邊對於唐幣的需求量短時間內大增,那些大食商人以及西北其他地方的部落商人爲了能夠和大唐商人交易,紛紛將自己手中儲存的金銀兌換成唐幣,這樣一來位於長安總部的大唐錢莊甚至爲西北各地運來了大量的現鈔以方便市場供應。

“大哥哥,你這是打算從疏勒南下修建一條直道通往薩法爾?”巧兮看著李玄清勾畫出來的西北交通線路圖忍不住有些疑惑,因爲薩法爾那邊暫時沒有安排單獨建省,現如今依然處於軍管狀態,所以到如今內閣那邊連名字都沒改,依舊使用當年大唐安西大都護留下的名稱,但是李玄清畫出來的這條從疏勒出發然後途經雙渠城然後穿過於闐一路往南和現如今正在修建的連接薩法爾和于闐的南北大動脈重合之後巧兮有些坐不住了,這條道路一旦修通必然使得西北整個交通體系都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依靠著這條直道西北將徹底的連接成一個整體然後以疏勒爲中心和大唐內地勾連在一起,從此密不可分。

“先修直道吧,如果可以的話倒是可以修鐵路。”李玄清摸了摸嘴巴拉著巧兮湊到一起笑道:“這樣一來我們的鐵路框架其實就已經全部完成了,後期添加的枝幹就看財政上面有多少資金。”

“說的也是,不過咱們劃得這個框架比起後世那可是規模更大,只怕財政上面真沒有那麼多錢。就算是如今工商業發展一年比一年好,但是終歸是比不上後世那種經濟規模。”巧兮皺著眉頭若有所思道:“除非去搶錢來修,還得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否則的話只怕真辦不到。”

“王守田應該已經回來了吧,有他開通大食商貿路線,我想去大食搶錢問題不大,所以我打算讓慕容和耶律兩家在西北那邊試試能不能繞過大食去發展和大秦的貿易。”李玄清點點頭忽然開口道,嘴角也由此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這樣消耗的時間有點長了,從西北往西應該是鹹海等地了吧,再往西豈不是就是裡海?然後就到地中海了,沿途基本上都是斯拉夫人,各部落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公國城邦,這要是打通陸上通道的話光是依靠商隊我覺得短時間內難以有什麼成效。”巧兮知道李玄清想用絲綢瓷器等物敲開大秦市場然後傾銷工業品,這樣就等於將整個四大文明帝國全部打通,大唐後續的工業發展也必將獲得一個穩固的市場,從而開始利用工業品掠奪全世界的財富。

“突然覺得天下這麼大,我們大唐的人口基數吞不下啊。”巧兮的話讓李玄清摸了摸腦袋苦笑道。

長安李玄清和巧兮在想著利用西北那邊修建交通大動脈的機會掠奪大食財富的時候,從遙遠的巴格達遠航歸來的船隊終於在西海郡靠岸,勞累了兩個多月的船隊靠岸之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近萬人的船員和將士從船上下來之後給這座新興城市帶來了全新的消息,本來就是屬於移民城市,大部分居民甚至都是剛剛就地落籍的俘虜或者是從南詔其他地方遷過來的百姓,但是依然擋不住他們對於船隊帶來的各式各樣的新消息的好奇,西海郡各大酒樓和酒肆成了此時最熱鬧的地方,這些船員需要食物和酒來消除這兩個多月以來長途航行帶來的枯燥和寂寞,而伴隨著這些人的嘴巴,來自遙遠的西洋的消息也隨之不脛而走。

“快點,抓緊時間將這些全部送到錢莊去,然後將清單交給玄影衛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長安。”王守田顧不得滿身的疲累,指揮隨船的海軍官兵配合西海郡刺史府的人將此行帶回來的所有的金銀財富搬入錢莊倉庫之後才顧得上喝口水。這次和大食貿易所得除了所屬商隊的收入由他們自行繳稅然後處置之外,來自後勤部和軍方配屬的前膛槍的收益需要直接上繳財政部的,而且這麼大規模的金銀財富入賬也需要錢莊及時轉化成唐幣所以這中間需要的手續很多,但是王守田臉上卻滿是喜色,連帶著西海郡刺史的宴會都沒顧得上參加就在和曲承星嘀嘀咕咕商議此次貿易所得。

“王部長,這要是讓貿易持續化長期化我們至少在沿途佈置三個以上的海外據點,除卻獅子國以外,還有恆河河口、伐臘比,甚至從西海郡出發帕拉王朝建立一個據點,這樣才能夠保證來往船隻能夠有足夠的補給地點,這中間需要準備的東西可不算少。而且我們西洋艦隊還需要上報海軍部,得到總參授權動用海軍陸戰隊去佔領土地,然後建設港口。”曲承星道:“我的航海日記已經送到長安了,相比這幾個據點現在已經擺到總參的桌面上了。”

“沒事,我也以最快的速度趕回長安,組織外事部配合你們,如今大唐國威日盛,有些小地方不需要軍隊去打,外事部出使一趟就能夠拿下,到時候只要後續的商隊能夠帶來足夠的建材和工人將港口碼頭建起來就沒問題。”王守田出使一趟之後對於自己外事部的定義也就更加明確了幾分,所以聞言笑道:“最多你們軍隊在後面撐腰,我去耀武揚威一番就可以了。”

“不說了,我需要休息一下然後以最快的速度趕回長安,大食那邊說要來朝貢,總不能咱們自己還比他們慢吧?我需要把大食內部的最新消息送到皇上和首相手中,以方便他們做出最新的決策。”王守田這麼一說曲承星也不多說,他也需要趕回海軍部向郭崇韜彙報此次航行的具體事宜,請示下一步西洋艦隊的動向。所以兩人在西海郡匆匆休息了一夜之後就急匆匆上路,兩人橫穿南詔然後在廉州港乘船北上然後直接在天津港乘火車前往長安。兩人的這一路形成也讓他們隨後成爲堅定的西南鐵路修建的支持者,從西海郡返回長安居然繞著帝國一大圈,耽誤時間實在是太多了,如果走陸路的話在四川南部尚未和南詔牂牁通直道的情況下只怕消耗的時間更多。

而在王守田朝著長安晝夜兼程的時候西北那邊一隊特殊的隊伍也開始朝著大唐邊界而來,並隨即被大唐邊軍發現帶到了回鶻兵團駐地。

“大食朝貢使團?”哈穆德看著眼前的幾名大食人代表皺了皺眉頭,倒不是他對大食人有什麼偏見,只是見到地方居然清一色的天方教徒打扮讓他不舒服,但是看到王守田簽發的大堂外事部的通關憑證,最終點了點頭,派人護送使團去疏勒,並且快馬通知萬毅和拓跋思諫兩人,並且在隨後這個消息沿著鐵路飛速送往長安大本營。由於之前王守田出使大食的時候帶去了不少重禮還有大量的商品,所以這一次大食人也帶著整整一支商隊前往大唐,據他們所說中間大部分都是呈現給大唐皇帝陛下的貢品,其餘的則是大食帝國的特產,希望和大唐互通有無。不過這些話不管是哈穆德還是拓跋思諫和萬毅都沒有在意,大唐如今在工業五年計劃發展到第三年的時候已經和農業時代有了本質的區別,互通有無的話除了特產其他的大食帝國也還真拿不出手。

不過萬毅和拓跋思諫並沒有阻攔對方的意思,一方面王守田那邊代表李玄清和內閣一早就給人家發了通關文憑另一方面朝貢這種事情也是彰顯大唐威勢的一個途經。所以和哈穆德一樣萬毅派了一隊人馬也不管這些大食人第一次見到火車那張開的足夠塞下一顆雞蛋的嘴巴,將這些人塞上了從疏勒返回長安的火車上。這樣一來等到大食帝國的使團抵達長安的時候王守田那邊也正好返回來,兩邊幾乎是同時抵達長安,雙方還在長安火車站相遇了。

作爲大唐外事部的部長,這些外國使團來京的事情本身就屬於他們的職權範圍之內,所以王守田當即安排外事部官員讓大食帝國使團送到了外事部制定的驛館暫歇,自己則緊急趕回內閣找岑天時彙報。

此時的岑天時已經收到了王守田還有西北發過來的緊急消息,所以在王守田彙報的時候拉著他一起找到李玄清,由此李玄清和巧兮也是第一次直面這個時代的大食帝國,曾經那個橫貫三大洲的大帝國的真實情報。

對於王守田所說的大食帝國內部到處都是天方教教徒和清真寺李玄清和巧兮倒是沒什麼感覺,對方本來就是****的國家而且還是依靠天方教起家的,境內大部分百姓都是天方教徒也不足爲奇。反倒是王守田所說的大食帝國各地的風土人情和經濟發展等一系列的消息讓兩人默默點頭,通過王守田的親自述說大食帝國尤其是黑衣大食的基本情況李玄清有了一個比較明晰的概念。黑衣大食此時的國力還真的非常強悍,依靠著對外戰爭的掠奪大食人非常富庶,境內奴隸衆多,讓大食人可以利用這些奴隸來從事繁重的工作從而解放出來更多的人力來發動戰爭,所以上次的那場大戰對於對方來說倒也不算什麼,被俘虜的主帥阿也比甚至連被問責都沒有,說明對方一方面有足夠的實力發動第二場戰爭,另一方面只怕也是暫時準備不足尤其是對於大唐認識不足所以纔會選擇休戰。

“外事部準備一下,既然人家是來朝貢的,咱們也不能做的太過,再說你們在巴格達用鐵甲戰艦嚇了對方一下,他們這次來八成是打算摸摸我們的底了。”李玄清微一沉吟笑道:“不過嘛,有一條原則,那就是我們已經打開了大食的內部市場,所以不管是打仗也好還是休戰也罷,商貿不能停,這是我們的底線。工商部和後勤部聯手挑選出一個適合外貿出口的最新商品名錄然後大力發展和大食帝國的貿易。”

“皇上,我回來之前和西洋艦隊總制曲承星說過這件事,他說西洋航線要想全部開通長期化還需要做很多準備。”王守田的話還沒說完岑天時就笑道:“不就是補給據點的事情嘛。那麼多海軍陸戰隊直接派過去搶然後讓船隊一船一船去運石炭過去就行了,甚至石炭我們也可以去當地搶。”

“得了,你們內閣想好了就直接去找天翔,讓海軍放手去幹就是。”岑天時的幾個搶字讓李玄清和巧兮相視而笑。

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二百一十章 釣餌戰術(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四十七章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
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二百一十章 釣餌戰術(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四十七章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源| 林州市| 子洲县| 英吉沙县| 鄢陵县| 房产| 老河口市| 汾阳市| 株洲市| 萨迦县| 襄垣县| 宁陵县| 福建省| 张北县| 鲁山县| 义乌市| 舞钢市| 富民县| 黔西县| 拉萨市| 泾源县| 喀喇沁旗| 铁岭县| 平顺县| 饶阳县| 延边| 遵义市| 额敏县| 浪卡子县| 思茅市| 赣州市| 乌拉特后旗| 金溪县| 迁西县| 华亭县| 韶山市| 财经| 商丘市| 达日县| 新郑市| 吴旗县|